翠微山庄大愚岭

作者:常山渐青
[收藏此章节] [投诉]
文章收藏
为收藏文章分类

    救赎之道在个人


      照旧,书接上回。
      比如一辆过于奢华气派的顶级汽车,一个显摆作用远大于装货作用的名牌包包,一盒滋补功能其实和地瓜、番茄、土豆差不多的冬虫夏草,一台仅仅是拿来装点门面用的高级钢琴,一套保姆和保安住的时间比主人住的时间还要长许多的海边别墅等等。
      这种人无论干什么事都喜欢贪大求洋,要求门面上好看,要求至少在形式上要明显地超越别人,总喜欢一味地乱铺摊子,要把生命拉得很宽很长很能唬人,很是与众不同和卓尔不群。
      要是用标准的农村话褒贬一下他们的话,这种人的思想境界就是庄户老头不识货,净捡大的摸,以为大就不吃亏,以为多就能代表一切,以为强就可以有恃无恐,真是傻得可爱,傻得精致,傻得缺德带冒烟,并且还蠢得不要不要的,简直都没救了。
      我十分骄傲而矜持地认为,我不是这种叫人十分讨厌的形式上的聪明人,或者说,至少我不是一个典型意义上的聪明人,不占有比我应得的资源更多的资源,不值得别人嫉妒和防备。
      因此,我更喜欢在适当的时候把自己的过往人生浓缩一下,精简一下,清理一下,洗洗刷刷、拍拍打打、折折叠叠之后,好轻松地放进我那运行空间本就不大的,已然有些晕晕乎乎的脑袋里。
      现在,就是这样一个绝佳的时候,我终于有大把大把的时间可以用来给我的大脑杀杀毒,顺便再清理清理内存了。
      汽车、飞机、轮船等任何一种大型机器集群,如果开久了还要进行大修呢,何况是一个生生不息的大活人?
      所以,我这次能有机会和一群共性远多于个性的伙计们共同生活一段时间,对我来说确实是一件比较容易接受的事情。
      当我想终于想明白这个在事实上极为简单的道理之后,我的心就坦然多了,当然也就放松多了——此前的确是我多虑了。
      坦然和放松当然是有利于我整个人向好趋优的,对于我所持有的这种教委积极和乐观的想法,聪明的姜院子也是非常赞赏的,她在其中当然也看到了某种令她感觉十分欣喜的希望。
      只要能给别人带来某种希望,那么,我就是再犯难为也是值得的,也是心甘情愿的——嗯,我就是这样的人。
      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谁不喜欢呢?
      老子这样希望儿子,儿子也这样希望老子,望父成龙嘛。
      丈夫这样希望妻子,妻子也这样希望丈夫,望夫成龙嘛。
      你这样希望我,我这样希望你,望你成龙嘛……
      不过有一点需要特别强调一下,我这个人似乎天生就有点不太合群,除了很小的时候一带而过的那段无忧无虑的日子之外。
      自打我记事以来,我平时好像就很少和别人说话,经常给人一种沉默寡言和不善辞令的刻板印象,只要有三个以上的人在场,那么我就必然是说话最少的那个人,几乎没有例外。
      尤其是碰上我不怎么感兴趣的人,出现尴尬社交场面的情况就是很自然的事情了——把表演的机会留给别人吧。
      是的,我有时候感觉非常孤独,就是那种难以言表的孤独,同时又默默地承受着不能轻松地融入各色人群的痛苦,但又没有什么好办法来解决这个始终萦绕在心头的老大难问题。
      所以,有的人因此而讨厌我,远离我。
      但是,我自己心里明白得很,我根本就没有人家想象的那么讨厌,那么没有自知之明,人家只是不太了解我而已。
      可是,我又没什么好办法让人了解我。
      因此,我就感觉更加痛苦了。
      这种痛苦并不是我想强加给自己的,它是不请自来的,也是采用一般的手段赶不走的——它的确非常顽固,生命里极强。
      不过,好在一切都还没到最坏的时刻,一切都还处在一个被温柔地许可的范围之内,毕竟我也不是一个过于脆弱的人,甚至有时候我还表现得特别坚强,特别有韧性,不是那种一推就倒的人。
      比如初中和高中的时候,我就是学校里的长跑好手,经常参加运动会的长跑项目,且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就是我这样一个看似平庸无能的人,一个很容易淹没在人群中的凡夫俗子,仔细想想竟然也有一些值得骄傲的地方,对此我很是欣慰,觉得自己辛辛苦苦来到世间一回还是很有纪念意义的。
      话又说回来,孤独似乎从来都是痛苦的,这是毫无疑问的,但是轰轰烈烈地融入人群就一定会感到幸福吗?
      我觉得这也未必!
      有时候站在喧哗而聒噪的人群当中,我反而会感觉更加的孤独,好像我这个人天生就是喜欢孤独似的。
      其实不然,在我看来只是这种合群的形式和实质不太符合我的心意,所以才会造成这种令人困惑的假象而已。
      对此,我的头脑始终是清醒的。
      我不需要外人来指导和提示我,哪怕我喝醉了也是这样。
      想到这里,我把焦躁的心略微停顿了一下,并趁机好好地思考了一番,我觉得我的意思应该是这样的:
      “尽管知音难寻,可是,就算历尽艰辛侥幸找到了理想中的知音,幸福也未必就能和知音一块到来。”
      把幸福与否建立在能不能寻找到某位情投意合的知音一事上,本身就是一件特别不靠谱的事情——大事岂可求诸于他人?
      救赎之道,永远在于个人,就是这个意思。
      在嘈杂而熙攘的人群中,努力学会和自己做个好朋友吧,我可爱的亲人们,如果你能正确地理解我刚才说过的那番话的话。
      尽管有位名人曾经说过“离群索居者,不是野兽,便是神灵”这句话,不过对于大多数人来说,都还是介于野兽和神灵之间的生物,既做不了真正的野兽,也成不了真正的神灵。
      所以,绝大多数人根本不可能做到彻底离群索居。
      比如我,虽然在这个风景优美的干净整洁的山庄,和一帮有着诸多共性的人同吃同住同劳动,但其实并没有完全脱离周围的社会,还是过着一种非常典型的集体生活——个人是永远脱离不了集体的。
    插入书签 

    ←上一章  下一章→  
    作 者 推 文


    该作者现在暂无推文
    关闭广告
    关闭广告
    支持手机扫描二维码阅读
    wap阅读点击:https://m.jjwxc.net/book2/8887184/13
    打开晋江App扫码即可阅读
    关闭广告
    ↑返回顶部
    作 者 推 文
    昵称: 评论主题:

    打分: 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评论按回复时间倒序
    作者加精评论



    本文相关话题
      以上显示的是最新的二十条评论,要看本章所有评论,请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