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河不变

作者:一地石榴
[收藏此章节] [投诉]
文章收藏
为收藏文章分类

    瓜州(2)


      七日后的傍晚,八月初三。

      柳聆从马车上下来,看了看周围,还有很多其他家眷,停在自己所坐马车后面的就是苗家三人。

      一行人来的慌慌张张,瓜州城里破败不堪,没时间各自找住处,张之圭便让家眷先住到刺史府和其他几个府邸。

      苗兰也下了马车,看见了柳聆,连忙走了过来,说道:“阿聆姐姐,我们两家住在一个院子吧。”

      柳聆点了点头,人多房间少,只能几个人一起先凑活着住在一个院子。

      见柳聆答应了,苗兰连忙回去拿随身带着的东西了。

      一行人陆陆续续走进了刺史府。

      刺史府不小,除了陆续进来的家眷,只有几个士兵在里面帮着提东西,其余的人全部被召去修补城墙了。

      柳聆和苗家姑嫂随意找了间还没人的院子,各自选了间房,就先进去收拾各自的房间了。

      屋子里应该许久没有人住过,落了厚厚一层灰尘,碧芬拿着块抹布在清理,柳聆则坐在床边整理着带来的衣物。

      虽然手上在叠着衣服,柳聆的心思可完全不在这里。

      吐蕃自那日后就没有再来犯,张之圭带着人到达瓜州后立马带着剩余的军民开始修筑城墙。

      但是遭遇了重创的瓜州城残破不堪,而且不管是原来的军民还是跟着张之圭来的士兵都非常疲惫,因此三日来,瓜州城的城墙修筑的速度非常缓慢。

      柳聆回想着进城时看见的景象,路上到处都是无家可归的人,房屋倒塌,断壁残垣,有些地方的火甚至还没有熄灭,烟雾缭绕。

      这就是经历了战争的地方。

      柳聆甚至都不敢细看,掀开帷帐匆匆看了一眼就把帷帐放了下来。

      吐蕃随时可能卷土重来,估计就是这几日的时间了。

      原来在瓜州城驻守的军队死伤惨重,连守将王君蟾都战死了,士兵们到时候肯定全无斗志,跟随张之圭前来的士兵长途跋涉将近两个月,现在必定十分疲惫,剩下的五万大部队几日内根本到达不了瓜州。

      形式十分严峻啊。

      柳聆在思考的同时,站在城墙上的霍启也在想接下来的对策。

      在他的记忆中,上辈子吐蕃也进犯了瓜州,但是王君蟾并没有战死,而是带领瓜州抵抗力吐蕃很长一段时间,直到张之圭到达瓜州后彻底扭转了局势,打退了吐蕃,后来又经过几次战役,吐蕃就主动求和了。

      但这辈子的情况完全不一样,王君蟾战死,吐蕃一定会一鼓作气继续进攻的。

      不过无论接下来的情况多么艰难,自己一定会守住瓜州的。

      他看了看站在自己旁边低着头的卫四方,道:“将廷,有何想法?”

      卫四方摇了摇头,“三日内吐蕃人必定会来,他们这回来的就不仅仅是两万人了,据我推测,起码会有十万人,而且还是钦陵这样的大将带兵,他们一定会全力拿下瓜州的。我们的人连一万都不到,而且士兵全无斗志,想要依靠武力挡住他们,不可能的。”

      霍启心上一凛,“既然硬抗不行,那就只能——智取了。”

      “现下的问题就是,要怎样智取呢?”卫四方缓缓叹了口气,两人又陷入了沉默。

      亥时末,霍启和卫四方一行人跟随张之圭去了校场的议事厅。

      周知战是个小士兵,也不是霍启请来的谋士,自然没资格出现在这里。

      议事厅中间摆有瓜州城的沙盘,一群人进屋就围到了沙盘旁边。

      卫四方讲述了自己的看法,告诉众人三日内吐蕃必定会再来,而且会倾尽全力,出动所有的兵力。

      屋子里陷入了长久的沉默。

      张之圭看了看众人,只见大家都眉头紧锁,多日没有好好休息过,每个人看起来非常疲惫。

      他清了一下嗓子,问道:“诸位谁有想法?”

      没有人说话。

      霍启看着眼前瓜州的地形图,轻轻摇了摇头,到底如何智取呢?

      卫四方站在霍启后面,也没有说话。

      见众人都没有办法,张之圭长叹了一口气,说道:“在这里干等着也不是办法,吐蕃人随时可能进犯,既然一时半会儿大家也想不出来对策,正好今日诸位家眷也都到了瓜州,今晚就都回去好好休息,说不定睡一觉就有想法了,都散了吧。”说完他随意坐了张椅子,然后挥了挥手,示意大家离开。

      见张之圭都这样说了,众人也只能纷纷抱拳离开。

      霍启和卫四方还有其他几人一起回到了刺史府,询问了柳聆所在的院子,霍启和卫四方还有苗竹一起向她们所在的院子走去。

      收拾了一晚上,柳聆和碧芬才堪堪打扫完出来两间屋子。

      现下碧芬去寻吃的了,柳聆正呆呆地坐在凳子上,心里想:也不知道霍启在干什么,他应该知道我已经到了吧?

      正想着,就听见有人敲了敲门,随后传来霍启的声音:“柳聆,你在里面吗?”

      真是说曹操曹操就到,正想他着呢他就出现了,柳聆一边回道:“我在。”一边起身去打开门。

      打开门就看见霍启和卫四方站在门外,两人都面色凝重,眼底都一片青黑,眼里全是红血丝,一看就是很久没有好好休息过了。

      “快些进来。”柳聆连忙让两人进屋坐下。

      给两人倒了茶水,柳聆也坐到了霍启旁边,问道:“你们怎么过来了?城墙修复的如何,有对付吐蕃的办法了吗?景云呢?”

      霍启摇了摇头,“尚无。张将军让我们回来休息一晚,明天再继续想对策。景云还在帮着修补城墙。”

      “这样啊,那你们吃了没,碧芬出去找吃的了,我去找找她,她不知道你们会回来。”柳聆说着就要起来出门去找碧芬。

      霍启一把抓住了柳聆的胳膊,没让她起来,说道:“没事,我和将廷下午吃了些烧饼,现下也不饿,你就不要出去了。”说完两人看向了卫四方,卫四方也轻轻摇了摇头。

      “哦……那好吧,等会儿碧芬会来你们也得少吃点。”柳聆说道。

      见两人点了点头,她也没有再说些什么了,屋子里陷入了沉默。

      昏暗的烛光下,三个人的脸上都蒙着一层阴影。

      看着眉头一直紧缩的两人,柳聆心上很是着急,想必现在情况一定很紧急。

      她忍不住问道:“你们说,吐蕃再来的时候,会有多少人?”

      霍启心上一震,他没想到,柳聆居然能想到吐蕃还会再来,她一个养在深闺的女子,进了瓜州城后应该没有人给她分析过情况,她是自己想出来的吗?

      见霍启看着自己的眼神奇奇怪怪的,柳聆伸出手在他眼前挥了挥:“问你呢,给我说说嘛。”

      一直没有说话的卫四方开口道:“据我保守估计,最少十万人。”

      柳聆倒吸一口气:“这么多人!”怪不得霍启和卫四方一脸沉重。

      她知道,不管吐蕃再来的时候有多少人,瓜州都招架不住,可是十万人也太多了吧?瓜州怕是连一万人都没有。

      拍了拍霍启的胳膊,柳聆对他说道:“我相信你能守住瓜州的。”

      看着柳聆充满信任的眼神,霍启心上苦笑,连柳聆明知吐蕃还会再来,还这般相信自己,可自己却迟迟想不出对策,唉。

      看着两人疲惫的神色,柳聆恨不得仰天长啸,为什么自己回来到这个历史上完全不存在的奇怪朝代?

      都怪这破小说的作者,自己塑造出来了一个完全架空的朝代——庆朝。

      根据柳聆来到这里后看书的疯狂补习,她发现这个庆朝和中国历史上的所有王朝都不像,只有和古代中国周朝以前的历史是一样的,之后再没有其他相同的朝代是相同的。

      倒是文化习俗,宗教传说,经典著作有很多一样的,看来历史发展的趋势是必然的,没有这些人推动,也会有那些人来推动它前进。

      卧槽我在想什么?都什么时候了还在想这些,我现在应该化身诸葛亮,立马想出来对策啊,柳聆轻轻掐了自己一下。

      对了!诸葛亮!

      她看过《三国演义》啊,书里面诸葛亮非常有名的一战是什么?空城计呀!这踏马简直太适合现在的瓜州了。

      柳聆的眼睛一下亮了起来。

      不过她记得三十六计成型于中国古代明清时期,现在的大庆应该还没有人系统的总结过兵法策略,不过她倒是在最近看的书里见到过‘苦肉计’和其他几个计策,也不知道他们知不知道“空城计”。

      算了,管他呢,先问问再说,反正自己就给他们提个建议,至于具体怎么操作就看他们了。

      她拽了一下霍启的盔甲,轻轻地咳了一声,见两人向自己看过来,柳聆小心翼翼的问道:“你们知道,‘空城计’吗?”

      霍启和卫四方对视一眼,灵光乍现。

      虽然两人并没有听过‘空城计’,但是一个当了十几年将军,从未打过败仗,一个谋略过人,能官至宰相,当然能从非常有概括意义的三个字中想到具体意思。

      霍启立马看向柳聆,问道:“你从哪里知道的‘空城计’?具体是什么?”

      看着霍启一双黑的发亮的眼睛,柳聆想了想,说道:“所谓‘空城计’,就是在危急处境下,掩饰空虚,企图蒙混过关,打的是心理战。”

      顿了一下,柳聆继续道:“我曾在一本书上看过一个讲述‘空城计’的故事,有位姓诸葛的先生,他因为错用了一个人失掉了一处战略要地,然后撤兵到了一座叫做‘西城’的城池,当时他的身边一名大将都没有,只有一班文官和两千五百名士兵。但是敌国的大将军带领十五万大军向西城涌来。诸葛先生并没有惊慌,他安抚了众人,然后把城内所有旌旗都藏起来,让所有士兵按兵不动,把四座城门都打开,把每个城门之上派二十名士兵扮成百姓模样,洒水扫街,然后自己打扮一番,带着两个书童,拿着一把琴在城上望敌楼前坐下,开始焚香弹琴。然后司马将军的部队来了之后反而都不敢轻易入城,撤兵了。我想你们应该知道是为什么吧?”

      卫四方笑了笑,接着说道:“这司马将军定是一个心思缜密的人,他看见对方城门大开,那诸葛先生竟然竟然还有心思焚香弹琴,城门里外还有二十多个百姓模样的人在低头洒扫,旁若无人,必定怀疑有诈,所以会撤退。

      柳聆打了响指,笑着道:“完全正确,就是这个原因。‘空城计’就是在敌众我寡之时,给敌方造成错觉,从而惊退敌军的计策。”

      听完柳聆的话,霍启说道:“我想在这个故事里面,那司马将军和诸葛先生一定互相认识,并且非常了解对方。想必那诸葛先生生性谨慎,从来不曾冒险,所以司马将军见诸葛先生在城楼上弹琴,十分有把握的样子,一定会被吓到,担心城里有埋伏,所以才会退兵。”

      “哇!夫君,你好厉害啊,比卫先生厉害多了。”柳聆一脸崇拜的看着霍启,还不忘顺便diss了一下卫四方。

      卫四方“嘁”了一声,回嘴道:“我也想到了好吗?只是没说而已!”

      “略略略~”柳聆转头对卫四方做了个鬼脸。

      气氛总算是缓和了一点。

      “不过此次带领吐蕃大军是钦陵将军,此人明毅严谨,骁勇善战,常年驻兵青海,此次前来西北,定是决意要攻下瓜州。而且我们并没有和他交过手,很难保证他会中计。”卫四方没有理会柳聆,对两人说道。

      柳聆摊了摊手道:“那就是你们的事咯,我只是提出来一个自己的想法而已,至于具体怎么操作,就要看你们了。不过,聪明人总归都是小心谨慎的。”

      刚说完,碧芬就推开门走了进来,一边关门一边说道:“夫人,厨房里什么热菜都没有,奴婢只能拿回来一些烧饼和咸菜,你就凑活着吃吧。”一转头才发现霍启和卫四方也在,三人一起盯着自己,把她吓了一大跳,连忙道:“姑爷,卫先生,你们回来了啊。”

      霍启和卫四方点了点头。

      柳聆连忙起身接过碧芬怀里的一包油纸,对她说道:“没事没事,有吃的就行,辛苦你了。你快坐下,咋们一起吃点。”说完将油纸放到桌子上,然后将碧芬一把按到了凳子上。

      将油纸打开,碧芬拿的烧饼还不少,柳聆连忙给几人一人给了一块,道:“大家先凑活吃点,吃完就快点休息。”说完看向了霍启和卫四方。“尤其是你俩,肯定好些天没怎么好好睡过觉了。”

      霍启接过柳聆递过来的烧饼,刚把烧饼放到嘴边,景云就一把推开了门,气喘吁吁道:“将军,刚刚十二传来消息,吐蕃十五万大军已经开始点兵,准备攻打瓜州了。

      柳聆的此时内心活动:景云啊,你为什么总是在你家将军吃烧饼的时候出现啊,你和烧饼有什么不解之缘吗?

      霍启和卫四方连忙放下手里的烧饼站了起来,匆忙向外面走去。

      柳聆连忙追了出去,就见苗竹也一脸凝重的从另一间屋子里出来,对着霍启几人点了点头,一起朝校场走去。

      见霍启马上就要走出院子了,柳聆连忙喊道:“夫君,万事小心,一定都会过去的。”

      霍启回过头来,对柳聆笑了一下,道:“你安心等我回来就是。”然后就转身快步离开了。

      同样从屋子里出来的苗兰连忙走到柳聆的身边,对她说道:“阿聆姐姐没事的,霍将军还有哥哥卫公子他们一定会赢的。”

      柳聆点了点头,喃喃道:“嗯,一定会赢的……”

      霍启对自己笑了。

      他一定是有把握的。
    插入书签 

    ←上一章  下一章→  
    作 者 推 文


    该作者现在暂无推文
    关闭广告
    关闭广告
    支持手机扫描二维码阅读
    wap阅读点击:https://m.jjwxc.net/book2/4700875/13
    打开晋江App扫码即可阅读
    关闭广告
    ↑返回顶部
    作 者 推 文
    昵称: 评论主题:

    打分: 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评论按回复时间倒序
    以上显示的是最新的二十条评论,要看本章所有评论,请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