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墙脚下,有户人家

作者:废材也会煮粥吃
[收藏此章节] [投诉]
文章收藏
为收藏文章分类

    第十三章


      伍平去了一趟籍账司,向洪籍账官提出二月修缮房屋的事。
      洪籍账官查了查记录:“这个月开工啊,这个时间也可以安排,不过这才暖和几天啊,你那么着急?”
      伍平:“是的,这房屋小民还等着娶夫郎用呢。”
      洪籍账官闻言取笑了伍平几句后:“我记得你去年还在我这留了一张修改图吧?还要按这个来修吗?”
      伍平眉毛挑了挑,这图当初是被留下的,这会却说成了自己的意思:“是还要按这个修缮。只不过改一下预计房屋大小,其他不变。”
      洪籍账官只是哦了一声:“那你等两天,这事如果有了消息,我会请陶校尉联系你的。”
      伍平道了谢。
      三日后中午,陶木派人给伍平传话,伍平下午就跟李清请了假。
      陶木带着一个女人到了伍平家:“伍小姐,府衙给你安排的是城西老金接你房物改建的事。这位就是老金,她出师后带队跟府衙合作多年,房屋的建工做的也比较好。”
      既然是府衙指定的,伍平就没有权利提意见。而且她现在也没有钱请私人的建工。
      老金四十多岁,黑黑瘦瘦的,看起来精明利落,俩人打了招呼后,就谈到了房屋的格局问题。伍平心里也只有一个大概的轮廓:“临街围墙往里移出两人宽的距离,以围墙为界内外都做成回廊。…面南的三间,改成一间小客房一个客厅和主卧。东边是厨房和一个小房间。南面和东面交接处空出来的区域,上面用木头搭起来,可以放东西储物就行。”
      伍平说一句,老金的眉毛就挑一下,看的伍平还以为哪里有问题。
      末了老金道:“房屋改建没有问题,后天就可以拿改建细节出来。但是这边墙往里移动后,院中就小了很多,如果围墙高的话,会挡住院中更多的阳光。”
      伍平眯了下眼,看向一旁的陶木:“回廊是一定要建的,至于高度,陶校尉对众姐妹是比较了解的,不知有什么建议?”
      陶木听洪籍账说,这回廊是伍平提出要建的,说是为他们遮风避雨的,这会儿见伍平也不避讳这件事,也就不担心这事会黄,但是总不能为了这个回廊让人家没了更多阳光啊:“老金,这回廊只要人走进来不碰头的话,对院中的影响多大?”
      老金:“差不多高度的话,能挡院子的一半。”
      陶木:“这不行,房屋改建还是要有阳光的好……”
      伍平趁机说道:“那陶校尉看这样行不行,建好后放几张桌子和椅子,进来的人只要坐下了,就没事了。”
      反正桌子椅子以后都是要放的,现在放,免得以后提出放东西的时候惹眼。
      陶木看了看伍平,说了声:“也可以。”
      老金自然是没什么说的,又问:“你房屋修缮的石料木料等府衙已经拨付了一部分,但不一定会够。而这些需要拆除的房屋废料,你可有什么想法?”
      伍平思索了一会儿:“府衙拨付的可够面南的三间房屋用?”
      老金眼神一闪:“应该是够的。”
      伍平:“那其他的部分,只把需要改动的拆除,能不动的就不动,再加上南面的房屋拆下来部分,能不能建回廊的墙体和厨房?”
      老金:“如果都能用当然是够的,不过拆下来的部分,有一部分可不能再用了。”
      伍平:“这个我也猜到了。不过主梁等还是可以用。这部分只要修好回廊和厨房就行。至于厨房旁边的小房间和拐角储物的地方,都最后再做打算。”
      老金:“最后就是,内外侧回廊要建起,两面加起来至少要六根承重的木头。这部分却是府衙发下来的官文中不显示的。”
      伍平是真没想到会出现这个问题,她眼余光看了看陶木,陶木的表情这会可不太好看。
      伍平道:“这样吧金老,你先设计,承重柱的问题,我要再商量一下。我现在确实没什么钱。”
      之后老金拿着丈量的数据走了,并约定三日后看设计图细节。
      本来是想占个便宜把房屋修好的,没想到却要多出一部分成本。
      陶木提出放弃回廊的事。
      伍平扶着额头苦笑一声:“大女子一言千金,陶校尉不要取笑我了。”
      陶木看了看伍平脸色不似作假,而且也确实是个大问题:“这件事还是跟府衙报告一下比较好?”
      伍平愣了下:“这个也要报告吗?”
      陶木:“要的。你若是忙,我去府衙的时候可以帮你问问。”
      伍平的眉毛挑了挑,这多出来的部分也确实是个问题,但是她现在没有办法,也就先同意了。
      伍平相信按照老金说的,她的房屋建起来应该不再需要的额外的木料石料了。但是这六根承重柱,却难,现在农户可以到树林里捡枯柴,但是却不能随意伐木。
      伍平捂着自己的眼睛,心里也很焦急。她在等人,但是那人年初十急冲冲去了临县现在还没回来。
      两天后,陶木对伍平说,府衙只可以提供两根承重柱。
      两根承重柱,在外面倒是建个小的回廊做休息区是够了。但是自己要建的是长的,以后可以用的。
      伍平在心里哼笑一声,看来只有自己最笨啊。
      老金已经给伍平看了设计图,回廊的高度比预想的要稍微低一些,不过放桌子就行了,也没太大问题。伍平没再说什么,她让田秋找了村里的人帮忙先把这里的东西搬回了田家,自己也暂时住在田姑家。
      二月中,伍平的房屋改建开始了。
      也许是伍平的运气还没差到一定程度,伍平在二月底来到之前,终于等来了阿秀的邀请。
      还是在来客楼里,伍平见到了康怡竹。
      康怡竹最近好似过的很好,春光满面。
      康怡竹把伍平引到座位上:“平姨,我这年后只外出几天,没想到你这里发生了这么多事。”
      “康小姐还是改了这个称呼吧。”伍平稳着表情不动:“一个月的时间说长不长,但是说短也不短了,只是我做事不喜欢墨迹而已。”
      “平姨怎么还纠结这个,我是思年的三姐,思年可以叫,我自然也可以。”康怡竹倒了杯茶:“我就佩服平姨这做事的速度,结算做的又快又好。”
      伍平:“好。称呼问题我们各自按照自己的习惯来。你今天找我,不会就是说这个吧?”
      康怡竹也直接:“当然不是。想跟平姨商量两件事。”
      伍平盯着康怡竹半晌:“哪两件?”
      康怡竹:“我听说平姨的房屋修缮开始了。在东门大街的地方竟用自家房屋的占地辟出来一个回廊。这可是极少有的,我想跟平姨合作。”
      伍平看了康怡竹一眼:“那第二件事是什么?”
      康怡竹:“我想请平姨来康家做账房。上次平姨替代的那个账房,身体不太好。正庆城粮油五家,布匹成衣内城外城六家,茶店一家,就按我家大账房的月银十五两,每月结算的只要没有错误,另算奖励。”
      一个商人夸你,可不一定是真的夸你。一个商人想送你东西,也不一定就真的只是送给你。
      这对伍平来说都是好事,但是康怡竹是个商人,就不得不想想了。
      “康小姐,这两件是对我来说都正好解燃眉之急。但是你这么送,我反而不敢接了。”伍平喝了口水:“康小姐不妨说说,你这么帮我,我需要怎么回报才行?”
      康怡竹看了伍平一会,突然笑道:“这个回廊以后所赚利润,我要两成,平姨觉得怎么样?”
      伍平眯着眼睛看了康怡竹一眼:“大晋朝的法典规定,不得随意占地用作私用。”
      康怡竹却看着伍平笑道:“这就是我说的合作。”
      伍平给自己又到了杯茶。
      康怡竹继续说道:“虽然有些人说平姨笨,但我觉得平姨倒是看的很清楚。我听李家主说,你向她问我什么时候回来,难道不也是打听好了我家的事吗?”
      伍平:“是打听了一些。”
      康怡竹:“康家的家业没有交给康家嫡长女,不是不给她,而是我大姐有更好的前途。我大姐夫是原三品官阶的曹宗正的嫡孙,曹宗正已告老返乡多年,就在益川县定居。大姐和大姐夫这几年一直在京城,有有权势的人引路,自然很多事都好做的多。康家恪守大晋法典,也极少在人前说这些,但是咱们的沈大人看的比我们这些人可要长远些,一般来说,只要事情不大,她从不过问。”
      伍平:“我这个确实很小。可是我奇怪,我这个地方顶多能赚个养家的钱,你竟然也看的上?”
      康怡竹:“商人爱财嘛。多少都是好的。”
      伍平:“如果你真看中我这点地方了,我可以给你三成或者更多也没问题。”
      康怡竹:“看来平姨有更想要的。”
      伍平紧盯康怡竹的眼睛:“告诉我,你和陆锦安达成了什么协议?”
      康怡竹愣了,她笑了笑张嘴想解释,但被伍平盯着她的眼睛,她也正色起来:“平姨这话就说的太远了。而且怎么就断定我跟陆锦安有协议?”
      伍平:“我听说过康家嫡长女的事,这个确实可以帮我,但这是我以后才面临的事,这件事还远着。我从正月就开始等你,其实是有点疑惑想请教你。正月十二那天我见了陆锦安,他言语中直接提到你,有不太对劲的地方。但是当时情况下我被带偏了,而且就算我问陆锦安,他肯定也不会说。后来虽然再跟他见过一次,我已决定娶他,也就没问了。今天你见我,提出合作,可你是商人,最起码也要付出和得到是平等的,但是我能给你的太少了,所以我一定有一个自己都不知道的用处。反正我也猜不出来,而又突然想到这个问题,就问了你,也才能确定了你跟他之间确实存在协议。我想知道,我一个平民百姓,你们利用我,能干什么?”
      康怡竹站起来在房间里踱了几步:“你的结算确实做的好,但是账房这个工作也不是非你不可,一个人做不好,那就请两个人,或者三个人。你的这个地方也确实赚不了几个银钱。”
      伍平:“所以,我不是你的目标。”
      康怡竹:“对,你不是,陆锦安才是我合作的目标。陆锦安能帮我达成我的目的,但这需要陆锦安先达成他自己的目的,而他需要利用你。他说,只要让他嫁给你,一年之内,他可以帮我让宋星洲身败名裂。”
      宋星洲,康怡竹,陆锦安……只有自己才是最底层那个。
      伍平:“你恨宋星洲?可陆锦安又怎么让宋星洲身败名裂?”
      康怡竹冷笑一声:“恨。康家有三女一子,你可在正庆城听过我二姐的事?”
      伍平:“只听说了她的名字。”
      康怡竹:“是啊。如果你早来几年,也许咱们就不会认识,我会在外面游玩,康家的生意也会更好。康家的生意原本是我二姐康怡蓝负责。我姐妹虽是庶出,但正庆城里想要把自家男儿嫁进康家的还是大有人在。二姐又才华横溢,当年定的是宁家的嫡子为正夫。但是自从传出陆锦安不能生之后,宋家家主决定要给宋星洲娶正夫,可她看中的偏偏就是宁家嫡子。中间发生了什么我不知道,宁家就毁掉了和康家的联姻,把嫡子嫁给了宋星洲。”
      康怡竹看了下伍平:“从那以后二姐就再也不出她居住的园子了。而康家的生意也下滑很多,我接手后才慢慢稳定下来。你说我该不该恨?哼哼,陆锦安说可以让宋星洲身败名裂,我相信他是因为看到他眼中的恨意。他用什么方法我不在意,他说一年,那我就支持他一年,最后就算达不成这个目的,这一年时间我也能从陆锦安这里找到宋星洲更多的弱点。”
      伍平:“所以,你就和陆锦安一起传出那样的传言。可是为什么是我?”
      康怡竹:“也许只是赶巧了。”
      赶巧了,当初陆锦安也是这么说的。
      伍平:“什么意思?”
      康怡竹:“我猜陆锦安有一件只有出嫁了才能做到的事,而正庆城里愿意娶她的女人,据我所知是没有的。”
      所以才是赶巧了啊。但是一个男子出嫁和不出嫁到底哪里不一样?出嫁了又能做什么?
      伍平:“那如果我最后也不娶呢?”
      康怡竹:“你不娶,自然还有后招。其实我也奇怪你会这么早就同意了?”
      伍平:“也许也是巧了吧。”
      康怡竹:“哦?”
      伍平:“我当时只是不想坐牢,陆锦安真死了,宋星洲肯定要我陪葬,陆锦安不死,宋星洲也不会放过我,只是现在想想,中间再加一个你的存在,我还挺庆幸这么早就妥协了。另外一点就是,我并不想要孩子,正好陆锦安不能生。”
      习惯了一个人,所以不想结婚,不想生孩子,所以也不想结婚。
      康怡竹:“那还真是巧。你放心,根据和陆锦安的协议,一年内我会尽力保护你们的安全。”
      伍平:“你找我合作,除了保护,还想找借口监视……陆锦安吧。正月里有段时间东门一直有一些人晃悠,是你安排的?”
      康怡竹:“不全是我,还有宋星洲。”
      伍平眉头一皱:“我现在有点担心,我会不会在你们的争斗下很快就死了。”
      康怡竹这会倒是悠悠闲的喝了口水:“不是还有东门的陶校尉吗。再说,如果宋星洲真要动手,直接除掉陆锦安比除掉你更直接。”
      伍平:“如果能除掉陆锦安,早就做了。还用等到现在?”
      康怡竹:“这就是陆锦安掌握的那个弱点了。但是就算除掉了你,陆锦安身边以后还会有其他人,情况不过是循环往复而已。所以,我倒是觉的如果真的逼急了宋星洲,她的目标肯定在陆锦安身上。”
      伍平抱着头几乎趴到桌子上:“行了。所以重点还在陆锦安身上。”
      不知道成亲后,陆锦安能透露多少。
      康怡竹:“外城东门的粮油店,我已经安排空出来一间做账房,以后粮油,布匹成衣,茶楼的账本都会送到那里,你以后可以在那待着。还有,你们成亲时陆锦安带过去的小厮叫冬儿,是东门粮油店里王洪的未婚夫郎。”
      家门口的工作啊,月工资还挺高。只是那冬儿和王洪……
      伍平抬眼看了她一眼:“你可安排的真好。”
      康怡竹:“话说开了,也是好事,倒省的以后咱们说个事情还要猜来猜去。”
      伍平只轻哼了一声。
      康怡竹也并非看中伍平门口那个回廊以后能赚多少钱,但是伍平现在很差钱,所以所需要的东西就‘请教’了康怡竹。康怡竹出了钱,她们这才达成了名义上的‘合作关系’。
      老金的设计图,伍平是惊讶的,没想到这个时代的建工已经发展的那么好。房屋改建时,伍平直接住到了康家东门粮油店的账房室。
      月底时,伍平向李清提出辞去了店里的工作,当然是实话实说。
      三月中旬的时候,树木都抽了牙。伍平的房屋基本已经完成。府衙拨出的石料木料改了主屋,拆除房屋的部分建了围墙和厨房,结余一些东西,厨房边的小房间和拐角部分也给建起来了,虽然那部分的木料有些旧,不过当真是做到了物尽其用。
      老金改房时能做得这么仔细,伍平得感谢俩人,一个是陶木,因为她就在东门,她看着的时间比伍平还长,老金自然尽心。还有一人是康怡竹,那天抬着承重柱来的时候,康怡竹也晃悠了一圈,看老金做的挺好,直接把家里修园子的事也委托给老金了,老金自然就更尽心了。
      所以事后,伍平给的感谢的酒钱在老金眼里那都是太小的事了。
      房屋修缮完成后,伍平到籍账司做好报备,拿到了新的地契。
      到三月底的时候,桌子柜子等家里一应所需也填满了新房。
      等拿了三月的月钱,买了东西,拿出地契,这才又请了红媒司的红人做纳徵,回礼,请期等程序。
      考虑到四月底和五月上旬的农忙,婚期要么提前到四月,要么推后到六月。
      伍平揉揉脸,其实不用问陆锦安,那人肯定选四月。
      所以伍平就在请期时把迎亲的日子定在了四月二十日。
      几天后,陆锦源就送来了陆锦安亲手做好的她的迎亲礼服。
    插入书签 
    note作者有话说
    第13章 第十三章

    ←上一章  下一章→  
    作 者 推 文


    该作者现在暂无推文
    关闭广告
    关闭广告
    支持手机扫描二维码阅读
    wap阅读点击:https://m.jjwxc.net/book2/3366624/13
    打开晋江App扫码即可阅读
    关闭广告
    ↑返回顶部
    作 者 推 文
    昵称: 评论主题:

    打分: 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评论按回复时间倒序
    作者加精评论



    本文相关话题
      以上显示的是最新的二十条评论,要看本章所有评论,请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