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年代

作者:指尖言
[收藏此章节] [投诉]
文章收藏
为收藏文章分类

    马茶岗


      12 马茶岗
      赵建军的老家在福建省边的一个小山村里,他们搭了4个小时的火车,又坐了一个半小时的农村客运,最后还坐了一个小时的牛车才到了赵建军的家乡—马茶岗。

      马茶岗坐落在一个盆地里,周边都是茶山,低低矮矮的瓦房错落有致地立在稻田对面,其中赵家的房子是最气派的,连着的两间房子都是红砖平房。

      赵二叔的大女儿早嫁给了镇上一个小学教师,二儿子赵建邦明天结婚,家里人来人往的特别热闹,尤其是看见好久不见的赵建军带着气质出众的老婆和一看就不是他亲生的混血儿夏阳回来后,更是气氛推向最高处,夏阳不太适应的是,他总感觉大伙儿都把他当猴子看。

      赵二叔见夏阳怯生生的,赶紧让赵建军把夏阳带到隔壁房子里,那是赵建军的家,不过里面现在也住进了守寡的赵小姑和她的独生女赵心兰。

      赵二叔看着白白嫩嫩的夏阳,带着歉意说道:“阳阳,我是二叔公,不要害怕啊,乡亲们没有恶意的,他们是看阳阳太俊了,才盯着你看。”说着就从口袋里摸了摸,摸出一把喜糖递给夏阳。

      夏阳伸手接过来,小声说:“谢谢二叔公。”

      赵二叔很惊喜,看着赵建军夫妻俩,“哎哟,他还会说中国话哪?”

      赵建军点头,“阳阳又乖又聪明,现在上一年级呢。”

      赵二叔笑着说:“好好好,以后肯定也跟你一样出息。”然后又对夏萍说:“建军媳妇,别紧张,都是自家亲戚,就当在家一样。对了,建军有跟你说我小妹的事吗?”

      当年赵小姑嫁人不到半年就守了寡,生下来的遗腹儿又是个长短脚的残疾女儿。婆家那边嫌她克夫又晦气就把她们母女俩赶了出来,赵二叔对妹妹的感情很好,就把她们接回娘家生活,不过等孩子都大了,家里空间实在不够,刚好隔壁赵建军家一直没人住,他就写信问赵建军能不能让赵小姑母女俩搬进去暂住着,当然主人房她们肯定不动的。

      赵建军重亲情,小时候赵小姑比他亲妈还关心他,给他洗尿布,还整天带着他,他当然同意了,反正房子空着也是空着,还不如让赵小姑住进去,还算有瓦遮头。

      这事,赵建军在来的路上就跟夏萍说过了,她当然不介意,反正自己也不在这里常住,何必当个恶人,而且刚刚看赵二叔对夏阳也是拿自家亲戚对待,她自然也是投桃报李,“建军跟我说了,多亏了小姑在这里住着,房子才有了人气。”

      赵二叔听了也是如释重负,随后对赵建军说道:“你小姑母女俩都在隔壁帮忙做喜饼,我一会儿让她们把饭菜拿过来给你们吃,这里厨房热水都烧好了,你们坐车回来也累了,先好好休息吧。”

      夏阳洗完澡出来就见着了赵小姑母女俩,赵小姑看上去40岁左右,皮肤有些黑,不过看轮廓也看得出来,她年轻的时候应该挺漂亮的。小姑的女儿叫赵心兰,身材比较单薄,有些怯生生的,不过也很漂亮。

      赵小姑从柜子里拿了一个铁罐出来打开,对着他和蔼道:“阳阳,这是姑姥姥做的油角,你要吃吗?”

      铁罐一打开就散发出一股香味,里面装了半罐点缀着芝麻的黄色油角,夏阳咽咽口水,然后往小姑娘赵心兰那里看了看,说:“姐姐也吃。”

      这孩子真乖。

      赵小姑心里感叹道,随即开口让女儿拿几个油角。

      赵心兰红着脸抓了两个油角,小口吃起来。

      因为一会儿还要吃饭,所以夏阳只拿了三个油角,递给夏萍一个,又对赵小姑说,“姑姥姥也吃。”

      赵小姑愣了一下,才笑着吃了一个,然后对夏萍夸赞夏阳真有礼貌,不亏是城里的孩子,然后又问夏萍在城里做什么工作,得知她是大学老师后,她心里感慨,夏萍那么有文化,把夏阳教得那么斯文礼貌,他跟村里的孩子相比,实在是与众不同。

      夏萍被她夸得有些脸红,但又高兴夏阳被人夸奖,在她眼里,夏阳就是最好的。

      夏阳倒是对赵小姑的夸奖无动于衷,因为他都被那个油角的味道给吸引住了心神,油角的外面点缀着少少的芝麻,里面包裹着许多花生碎,明明材料十分普通,为什么吃起来味道却那么好?

      夏阳吃完了两个油角,实在很想多吃一些,但又不好意思说出口,就直勾勾地盯着铁罐不说话。

      夏萍看出了夏阳的小心思,就替他开口拿了两个油角给他吃,小孩食量小,而且一会儿还有吃饭,她不想夏阳把零食当正餐吃。

      等到吃饭的时候,夏阳就庆幸自己刚刚没有多吃油角,不然他就没法吃下更多的饭菜了。

      醋溜白菜、茶叶蛋、酸菜炖骨头、豆酱焖猪肉、还有猪脚醋汤,听说这四菜一汤都是赵二叔和赵小姑做的,夏阳又被惊到了——他们做的菜居然比赵建军做的还好吃!

      夏阳捧着小碗吃得津津有味,连最后一点猪脚汤都被他泡了饭吃个精光,他感觉自己吃的不是饭,是幸福!

      ……

      赵建邦结婚十分热闹,乡下人一年到头没什么娱乐,一件喜事够他们热闹好久,整条村都是熟人,亲近一点的人家早派了自家媳妇过来赵家帮着张罗,杀鸡宰鱼,择菜煲汤,热闹至极。

      夏阳长得像混血儿,赵建军难得回来,现在又在市政府做事,夏萍还是大学老师,他们一家的风头差点就盖住了赵建邦结婚的盛事。

      赵二叔反而还很高兴自己有这么出息的亲戚后辈,炒菜的时候,嘴巴就没合拢过。

      中午过后,赵建邦就开着一辆手扶拖拉机,上面载着新娘回来了。

      夏阳看着坐在拖拉机上笑得十分娇羞的新娘,心想,果然跟后世不同。

      在21世纪,新郎要是开着拖拉机接新娘结婚,新娘估计在看到拖拉机的那一刻就要愤而离婚了吧……哪里会像眼前这个新娘子一样高兴又害羞?

      夏阳仔细看了看新娘,长得还挺清秀的,化的新娘妆也很符合这个年代的审美。

      新娘身穿红色的冬裙,盘起的头发带着几朵大红色的绒花,眉毛画得很细很弯,脸上没有化妆,但是嘴巴涂了口红,新娘看见这么多人看着自己,害羞地低下了头。

      赵建邦扶着新娘下拖拉机,把她带进堂屋。主持婚礼的是赵建邦单位的主任,他挥了挥手,示意大家安静,这才大声说道:“主/席教导我们:夫妻要互敬互爱,和睦团结……为国家建设而共同努力奋斗,今天我们有幸见证赵建邦同志和李红梅同志为了共同的目标而结合在一起……”

      夏阳目瞪口呆地看着证婚人在上面说着长篇大论,觉得这场婚礼可真够年代感的。

      晚上的喜酒很丰盛,赵家不算富裕,但是这些年赵二叔时常被乡亲办喜事时请去做大厨,赵建邦在镇上茶厂当了炒茶工人,加上赵建军前些年时不时有些补贴寄回来,所以这次的喜酒档次比平常高很多。

      鸡鸭鱼肉、家常菜蔬都有,葱油鸡、红烧鱼、豆酱焖肉这些肉菜是赵二叔掌厨的,醋溜白菜、土豆炖骨头、豆腐炒豆芽这些菜是赵小姑做的,手艺一等一的好,大伙儿吃得是头也不抬。

      赵二叔看着一家子难得齐整,连嫁出去的女儿和侄子赵建军也回来了,脸上的笑就没停过。

      赵建邦带着新娘给父母敬茶,赵二婶笑眯了眼,“好好好,以后要互相扶持,好好过日子。”说完就拿了两个红包递给他们俩。

      夏阳也吃了很多菜,还吃了赵建军神神秘秘地端给他的小灶,夏阳勺了一口试味道,特别嫩,又白花花的,他觉得应该是豆腐花,上面浇了今天的鸡汤,很香。

      夏阳吃完还意犹未尽,跟赵建军说:“这个好吃,我明天也想吃。”

      赵建军神神秘秘地说:“那等大家走齐,阳阳你帮忙拍些照,爸爸明天就给你做。”

      夏阳点头答应了这个交易。

      到了晚上,大家都走得差不多了,夏阳就拿出了他的宝丽来SX-70给大家照相,赵二叔一家见他一个小孩子捧着这么金贵的照相机还挺担心的,生怕他一不小心把照相机给摔了。但是见夏阳当场给夏萍拍了一张独照后,就相信了他的确会使照相机。

      先是给赵建邦夫妻俩照了好几张结婚照,又给赵二叔一家照了全家福,赵小姑和赵心兰母女俩也照好几张合照。

      赵建邦道:“爸,你跟妈俩人也拍一张吧,还没见过你们两个一起拍照呢。”

      这个提议让赵二婶挺心动的,但是赵二叔就不太好意思了,“都多大岁数,有什么好拍的,还是你们年轻人拍吧。”

      还是二儿子赵建邦和小儿子赵建国都劝着,赵二叔才坐到赵二婶旁边,让夏阳给他们老两口拍了一张合影。随后,赵二叔的两个外孙也喊着要照相,这年头谁不喜欢照相啊,而且夏阳这相机还是即时出照片的,谁都想要照相好不。

      于是,夏阳给赵二叔的两个双胞胎外孙一起拍了一张合照,然后有给赵心兰和两个双胞胎各自拍了一张独照。
    插入书签 
    note作者有话说
    第12章 马茶岗

    ←上一章  下一章→  
    作 者 推 文


    该作者现在暂无推文
    关闭广告
    关闭广告
    支持手机扫描二维码阅读
    wap阅读点击:https://m.jjwxc.net/book2/6162565/12
    打开晋江App扫码即可阅读
    关闭广告
    ↑返回顶部
    作 者 推 文
    炸TA霸王票
    地雷(100点)
    手榴弹(×5)
    火箭炮(×10)
    浅水炸弹(×50)
    深水鱼雷(×100)
    个深水鱼雷(自行填写数量)
    灌溉营养液
    1瓶营养液
    瓶营养液
    全部营养液都贡献给大大(当前共0瓶)
    昵称: 评论主题:

    打分: 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更多动态>>
    爱TA就炸TA霸王票

    评论按回复时间倒序
    作者加精评论



    本文相关话题
      以上显示的是最新的二十条评论,要看本章所有评论,请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