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骨说

作者:灵系小白
[收藏此章节] [投诉]
文章收藏
为收藏文章分类

    第11章、日


      在最简单的一些象形文字中,除了“人”、“口”字之外,恐怕,就要算是“日”、“月”了。从数千年以前、仓颉造字时开始起,至今,这些字形,从本质上,就没有发生太大的变化。
      而,商朝时期前后的两三百多年里,“日”字,最初的字形,只是一个圆圈,后来,才在圆圈的中间加上了的一个圆点或者是一笔短横。又过了一千年,小篆的字形,就已经将圆圈改为了方框,和现代的“日”字,几乎没有什么差别了。
      之所以,日表示太阳是一个圆,主要是用来表示,与它相对应的“月”是时常有缺的。但是,至于,当时,中间多出了的那一笔,究竟是为了区别“口”字、“月”字而特意增加的标记;还是为了表示那时人们已经发现了太阳内核或太阳黑子;再抑或,也许,只是当时的卜官刻刀手误、无意间多划了那么一笔,也说不定。
      在那个时期,人们便认为,只有阴阳二气调和均匀,才是最适宜人类正常活动的天地和空间状态。
      巫子常常和弟子们反复念叨着:天为阳、地为阴,日为阳,月为阴,火为阳,水为阴……
      阳盛则阴衰,阴盛则阳衰。阴气上升,必然阳气有所收缩,但,物极必反,总会相互逆转。而,天生万物,各具其性。人得了天地阴阳平衡之全气,才成为了万物之灵。
      正如,后来的古书中曾经有云:太平盛世,雾不塞望。甲乙有雾,病疫;丙丁有雾,旱;戊己有雾,邻国有城役,无军,有土功事;庚辛有雾,兵;壬癸有雾,为水。冬雾及其门,日悬而雾,马驰人起,不雨雾曰兵所走……天地霾,君臣乖,若不大旱,外人来。雾如黄土,百姓劳苦、病入肺腑。
      但是,雾怕日,霾怕风。只要太阳一出,阳气十足,阴气下降,必然云消雾散;只要风力足够,就能吹动和带走悬浮空中的沙尘、土雨颗粒,霾也就渐渐退却了。
      人们常说,风和日丽、风柔日暖,晴朗灿烂的天气,最为可贵、最是惬意。人的身体和心情,也总是随着好天气的到来,也变得大好。
      原本占卜所测的大霾,或要十余天才能过去。没想到,第七日,从城外南郊远远地刮来一阵强悍的狂风。
      第八天,一大清早,那一场大霾提前消散。殷都的上空,万里无云,蔚蓝如洗。
      皇族上下、文武百官和都城的百姓,无不欢喜雀跃。
      王和后,也甚为大悦,又赏。
      昔迩和姬文带着几位师兄弟,去大殿领赏了。此时,巫馆里,格外寂静。
      我和小兕,对打赏,也有着不同的感受和看法。
      “赏赐里肯定又有很多稀珍的新卜材和新用具,咱们俩又得‘搬家’了……”只要一想到换地方,我实在是懒得动。
      而且,每一次搬东西,屋子的徒弟们都会把前堂、卜室、储房、密窖里弄得人仰马翻、尘土四扬、乌烟瘴气的。
      “换换位置,换换风水!”小兕兴奋地反问道,“不是挺好的吗?”
      “累……”
      “反正是别人‘搬’你,又不是让你费力气!你累个啥劲儿啊?”
      “我……我看着他们来回折腾,累啊!”我叹气地说道。
      “咯咯咯~~~这……这可让我怎么帮你是好啊?!”小兕笑了笑。
      我并没有告诉她,其实,每次被迫更换位置,我的心里总是在担心,万一被他们搬得远了,我就不能和小兕挨着了。
      尽管,前几次,都还算相安无事,我们俩只是被一起从一个置物架挪到了另一个置物架上,而已。可是,未来,谁又能说得准呢。保不齐,我就会被什么其他的卜材隔开、和她分离了。如果,能继续留在密窖中,还好;如果,我被移至储房里,那就会像是“月亮”和“太阳”,永远见不到了面。
      大霾过后,我和小兕的甲骨都不再疼了。想来,我们的那种疼法儿,和昔迩在阴天雨雪降温前的腿疼可能有点类似,酸胀肿痛,越动越疼。
      虽然,大多数人以为是,那九十九个工方战俘被献祭给了霾之妖兽,整个殷都才得到了天神的庇佑、免除了这场霾祸。然而,只有巫子和争子知道,并非如此。
      我觉得,那主要是,因为王宫这几天举行了大型的祭祀占卜活动,城池内外及周边全面宵禁,人们都减少外出,尤其还包括所有制铜相关的产业停工停产所致。当然,都不出门瞎折腾了,老老实实在家里呆着,这,大大降低霾病的肆虐传播。
      而,就在举城欢庆的时候,巫子已经在榻上足足昏睡了七天七夜。
      日头落山、皓月当空、城中欢庆的人潮和热闹的气氛散去,巫子才微微睁开双眼,看到了衣不解带、在床边照顾了自己七天七夜的师弟争子。
      其实,每一次大型的占卜仪式过后,巫子都会躺上三天三夜、才会醒来。而且,身体和精神状况并无任何大碍。此前往往遇到这种情况,都是昔迩在师父卧房里忙前忙后、任劳任怨的;自从昔迩受了腿伤之后,换做姬文侍奉,也没有出现任何纰漏。
      可是,这次,着实是吓着争子了……
      刚刚,在师兄醒来之前的那一刻,他还在恍惚着焦虑不安,想着最坏的结果,万一师兄醒不过来,可如何是好?在朝夕守护的这七天里,争子才感觉到,这一世,仿佛才刚刚开始似的。
      他二十岁时,就听从师父觋仲的安排,被派往了当年师父曾经待过的边塞营地,当上了一名随军卜官。从那之后,便和师兄巫子聚少离多。
      重逢、分别、再相聚、再离开……的十六年,百转千回,犹如弹指一挥间,仓促而过,但是,遥远的空间距离,却没有让他们这两位亲属手足的师兄弟变得生疏,反而,日夜流转的思念,让他们越来越珍惜每一次短暂的再见。

      △本章附:
      日,为何物?
      《说文解字·卷七·日部》日:实也。太阳之精不亏。
      意思说的是,日,光明、盛实。太阳的精华,不亏损。物之精者必有光,天精为日。
      《易·乾卦》:与日月合其明。
      《系辞》:县象著明,莫大乎日月。
      《说卦》:离为火为日。
      《周礼·天官·九嫔》注:日者天之明。
      《礼·祭义》:日出于东。
      《史记·天官书注》日者,阳精之宗。
      《前汉·律历志》:日合于天统。
      《后汉·荀爽传》:在地为火,在天为日。
      《淮南子·天文训》:火气之精者为日。
      《左传·文七年》:日卫不睦,故取其地。
      《礼·曲礼》:外事以刚日,内事以柔日
      《左传·桓十七年》:天子有日官,诸侯有日御。
      《史记·日者传注》:卜筮占候时日,通名日者。
    插入书签 
    note作者有话说
    第12章 第11章、日

    ←上一章  下一章→  
    作 者 推 文


    该作者现在暂无推文
    关闭广告
    关闭广告
    支持手机扫描二维码阅读
    wap阅读点击:https://m.jjwxc.net/book2/6024634/12
    打开晋江App扫码即可阅读
    关闭广告
    ↑返回顶部
    作 者 推 文
    昵称: 评论主题:

    打分: 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评论按回复时间倒序
    作者加精评论



    本文相关话题
      以上显示的是最新的二十条评论,要看本章所有评论,请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