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我的Anchorman!

作者:晋江微雨燕
[收藏此章节] [投诉]
文章收藏
为收藏文章分类

    第一次(三)


      直到章华语速缓慢地和素不相识的陌生人聊起那些过往的被封存起来的记忆,童言还觉得自己在做梦。

      一切都太不真实了。

      章华老师问她,你为什么对战地记者这么感兴趣呢?

      她的回答,更是让电台的人感到丢脸。

      因为她说,自己喜欢仰慕的人就曾是一名战地记者,她想了解那个人生活过的世界,到底是什么样子的。

      似曾相识的回答,让童言陷入短暂的沉默。可随之而来的,却是满堂潮水般的讽笑。

      只有花溶,了解她心思的花溶师父没有笑。

      她知道,童言的心底住着一个人,一个挂在文化长廊上成为历史的人,是她的傻徒弟可望而不可及的梦想。

      没想到的是,章华老师和她们一样,也没有笑。

      他深深地看了童言一眼,竟主动开始讲述自己那段不为人知的经历。

      不知道是不是章华的口才和组织能力太好,从一开始,他就抓住了所有人的心。

      “我并不是什么英雄,因为第一次去伊拉克的时候,我是被硬推上去的。台里符合条件的播音员很多,但是,能无牵无挂离开北京的,却只有我。记得走的时候,头天晚上,我去蛋糕店买蛋糕,人家已经打烊了,可我说明天去伊拉克,想买个蛋糕给去世的双亲告别,你们帮帮忙吧,我母亲生前最爱吃你们家的椰蓉蛋糕。人家听了以后,连犹豫都没有,直接说好,我们推迟下班给你做。”

      “正是那一个小小的包含了心意的蛋糕促使我毅然决然地去了伊拉克。伊拉克的情况,当时是最糟糕的。我和报道组的五个同事天天都生活在炮火硝烟中,晚上根本睡不着觉,炮火声不断,很多炸弹就在你住的附近爆炸,巨大的声响震的房间所有的东西都哗哗作响。我很不适应,恐惧、焦虑、厌食、甚至患上轻微的抑郁症。每天都在数日子,希望能够活着回家,回到北京。我变得很暴躁,经常会和外国的媒体发生冲撞和争吵。你们都知道,在战争的状态下,所有人,所有的媒体人都在为新闻而战。为了有价值的新闻,往往要使出各种各样的招数,才能抢得先机。还记得,有一次,警报响了,各国媒体都挤往事发地。我们组也去了,占据了一个较好的位置,可当我们因为别的事情耽搁了一会儿,再回到原地的时候却发现好位置被美国记者的设备占据了。我很生气,因为炸弹已经飞到战区了,我二话没说就把那个高个子记者架到了墙上,我恶狠狠地说,你要敢动手,我们就同归于尽。他看我态度强硬,加上我个子也不低,又有肌肉,于是认输拿着自己的设备去一边了。呵呵,谁能想到呢。后来我和他竟成了很好的朋友。第二次去伊拉克的时候,我和台里的摄像去参加他们美国记者的party,我带了一瓶红星二锅头和一只真空烤鸭。美国朋友和我把酒言欢,他很豪爽,喝我们的二锅头,喝得酩酊大醉,抱着我,满面泪水地呼唤妻子和女儿的名字……”

      “那一夜,我也哭了,那是我平生第二次放声痛哭。第一次,是父母离开我的时候。”章华感慨地说。

      章华停顿了一下,看着饱含着泪水的童言,语气沉重而缓慢地说:“可是,后来,我却亲眼目睹了他的死亡。”

      “就是你们熟知的那幅美军□□轰炸巴格达的获奖图片,飞过我脑后的导弹,最终,却杀死了我的朋友和数百名无辜的平民。”

      现场很静,静得能够听到邻近人的呼吸。

      “我的朋友是一个值得所有人敬佩的勇者,哪怕到了生命最后一刻,手中的相机还在工作,记录着战争的罪恶和真相。你们可能想象不到他的勇敢,当巴格达的警报声震彻大地的时候,他却还在呼呼大睡。我叫醒他,叫他赶紧撤离。他却说科伊边界距离伊拉克600公里,导弹的飞行速度是每小时800公里,从边境到巴格达,导弹还要飞40分钟。他开玩笑说,他还有个梦没做,梦里有他美丽的家乡和妻女。”

      章华讲述这段往事的时候,双手一直屈成拳头,“战争在我的眼里,不是哒哒哒的枪声和变成铅字的死亡数字,而是烧毁的房屋、残缺的肢体、抱着孩子哭泣的女人和士兵眼中一闪而过的惊恐。就像是已经牺牲的战地记者科尔文所说的:在经历了战争、炮火和逃亡以后,我真的很难跟别人谈论什么住房抵押或内衣的流行款式,因为那些东西,在生命里太不重要了。科尔文说,得奖也让我焦躁不安,我始终有一种负罪感,感觉自己是从战争中受益的人。因为我还活着,可有些人已经死去了。”

      “战争就是地狱,你所能想象到想象不到的所有残酷就是它的真相。朋友回家的梦我穷尽一生的努力也无法替他延续,可当我第五次深入伊拉克,把战争结束的新闻画面传向祖国,传向全世界的时候,我就把自己的那段记忆和他一起永远封存在伊拉克了。有些往事,不提不代表遗忘;有些伤口,不碰不代表它就不疼了。”

      “我只是习惯了遗忘。习惯是一种忘却。忘却最初的梦想和壮志,忘却所有刻骨铭心的欢笑与泪水,有人说这叫成熟。还有人说这是衰老。事实上,这不过是一种习惯,更是一种纪念。。这些年从电视台主持的位置上退下来,我也经常被邀请去各个地方授课,无论去哪里,我和大家讲的最多的就是,一定要喜欢这个行当。喜欢这个行当,才能全身心的投入进去,第二,保持永远的好奇心。好奇心是媒体人的特质,它可以增加新闻敏感力、事业心和捕捉新闻的能力。有了这个好奇心,你才能够不断发现新闻,使新闻具有新闻性,永远保持创新精神。我告诉大家,学会爱自己,学会爱这个和平的世界。当我们遇到困难痛苦无助孤立无援的时候,在必须一个人穿行漆黑的雨夜没有月亮也没有星星的时候,在我们咬牙支撑着苦难没有人能为我们分担的时候……我们一定要学会爱自己,每天给自己一个微笑,一个鼓励。”

      随着章华的声音渐渐低沉下去,室内先是响起零星的掌声,后来就蔓延发展成了热烈汹涌的潮水。

      “既然你们对战地记者的热情这么高,我还有一段真实的影像资料可以和你们分享。这段资料很宝贵,是我在美国传媒界工作的朋友在叙利亚战区拍摄下来的私人资料。”或许是敞开心扉后的激动还未褪却,章华竟然兴致极高地重新打开电脑,找到播放的资料,然后示意工作人员把灯关了。

      光线一下子暗下来,室内恢复安静,所有人的注意力都集中到讲台正中那幅巨大的幕布上面。

      章华一边调整着影像资料的饱和度和声音,一边向底下的人介绍说:“片子很短,只有七分半钟。因为拍摄的条件很差,所以很多时候只有图像没有声音,我尽量调高音量。噢,大家听到了吗?炮火声,他们就在距离战区很近的地方准备采访。喏,这个大胡子摄影师,就是我的朋友。”

      看到久违的老朋友,章华的心情激荡难平。

      画面有些抖,摄影师仅仅露了脸,用英文说了句什么,然后就开始拍摄周边的景物。附近是一处街区,街上没有人,偶尔可见黑压压的坦克车嚣张地开过去。

      这时,画面一转,一个穿着黑色t恤蓝色仔裤的身影占据了大部分镜头。

      可能这个人太高了,摄影师的镜头里最先出现的,却是他胸以下的部分。

      很挺拔的身材,晒成古铜色的小臂露出线条优美的肌肉。

      忽然,就有了声音。

      特别突然,以至于很多人都好奇地伸长了脖子,急于看到那个只露出半个身子的战地记者。

      不知道摄影师是不是搞怪,竟然在这样危险的节骨眼上逗弄同伴。

      “季!我在想,如果这一期的新闻你不露脸的话,会不会影响收视率!”是摄影师调侃的声音。

      那人笑了,笑声就那么神奇的,通过几万公里的拷贝资料传到了陌生人的耳朵里。

      还没看到脸,就已经喜欢上了那几声浑厚低磁的笑声,是怎么一回事呢?

      不可思议,简直太不可思议了。

      花溶和在场的前辈们一样,都很想看到那个人的脸,想看看被称为英雄的战地记者们究竟是什么样子的。可摄影师就是和她们捉起了迷藏,画面照来照去,却始终不肯露出对方的脸。

      声音忽然又没了。

      画面急速颤抖起来,像是出了什么状况,里面的人迅速撤离,就在他们一边工作一边退到十几米开外的时候,一枚黑色的炮弹划出一道弧线,恰巧落在两人刚刚站立过的地方,没有声音的画面里,现场腾起数十米高的烟尘,一株未成年的小树被炸成两截,灰黑色的枝干无力地伸向天空,像是控诉着战争的罪恶。

      花溶听到声响觉得不对劲,蓦然转头,却意外看到泪流满面的童言,正紧扣着嘴唇,浑身颤抖,犹如置身于巨大的痛苦之中。
    插入书签 
    note作者有话说
    第12章 第一次(三)

    ←上一章  下一章→  
    作 者 推 文


    该作者现在暂无推文
    关闭广告
    关闭广告
    支持手机扫描二维码阅读
    wap阅读点击:https://m.jjwxc.net/book2/2714798/12
    打开晋江App扫码即可阅读
    关闭广告
    ↑返回顶部
    作 者 推 文
    昵称: 评论主题:

    打分: 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评论按回复时间倒序
    作者加精评论



    本文相关话题
      以上显示的是最新的二十条评论,要看本章所有评论,请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