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昭别传

作者:漱玉泠然
[收藏此章节] [投诉]
文章收藏
为收藏文章分类

    封侯万里(1)


      大汉自张骞出使西域起,开始了汉与西域诸国的友好往来。武帝一朝,有大将卫青,霍去病等北击匈奴,收复河套,匈奴远遁,西域诸国向往大汉丰饶,遂与大汉密切往来,使者相望于道,宣帝神爵二年,始设西域都护,从此,西域成为大汉神圣不可侵犯的领土。
      后来王莽乱政,汉室衰微,匈奴乘虚而入,略有西域,汉家的大好河山,又沦于异族。
      直至光武皇帝即位,也曾几度想要复立都护,然而天下初定,民生艰难,故而复立之事一再拖延,到了永平十六年,国力渐强,士民殷富。驱逐强敌,复我疆土的的时候到了,二哥的机会,来了。
      这一年,二哥随从奉车都尉窦固出兵攻打匈奴,开始了他在西域纵横驰骋的戎马生涯。

      二哥出征之前,我们兄妹三人把酒言欢,为二哥送行。
      青山隐隐,绿水迢迢,想到此一去山长水远,大哥与我不免依依不舍,别情悠悠,二哥却早已束鹖冠,着戎装,气宇轩昂,豪情满怀,席间饮了许多酒,仍是兴致不减。
      二哥端起酒杯,壮怀激烈,道:“大哥,小弟今日生逢其时,你不晓得我有多快活,哈哈!”说罢一仰脖子,饮干了杯中酒。
      大哥情知二哥心志,只在万里疆场,虽有几许感伤,终究强作欢颜,为他壮行,道:“大哥也知你自幼便有鸿鹄之志,此番出征,为国杀敌固是要紧,只是你我手足情深,二弟你要多多保重自己才是。”
      二哥眼中闪出点点泪光,旋即慨然一笑道:“大哥放心,小弟并非一介莽夫,有勇无谋,小弟这些年,早已将匈奴与西域的形势,烂熟于心,我等的,只是这样一个机会。”
      我听二哥之意似成竹在胸,不禁又是敬佩,又是好奇,问道:“皆道匈奴人勇武强悍,难以战胜,西域三十六国,竟不能抗拒匈奴人的威势,二哥难道有何良策吗?”
      二哥听我此问,兴味盎然,滔滔不绝地为我讲起来,“西域诸国在百余年前,就是我大汉领土,西域都护不需向汉贡赋纳税,又接受了中原冶炼灌溉的先进之术,百姓皆‘不乐匈奴’而‘慕汉’。匈奴如今能据有西域,是趁我汉室之危,况且匈奴为了控制西域,竟挑动西域诸国互相攻伐,连年战乱,致使西域生灵涂炭,民不聊生!”
      我颔首叹道:“大汉治西域,是施王道,匈奴据西域,是行霸道,仁义不施,攻守之势,焉能不易?”
      二哥眼中略现赞许之意,既而神色一沉,道:“不过,眼下若想平定西域,复我大汉国土,尚有两点难处……”
      二哥一语未了,我与大哥便异口同声地问道:“什么难处?”
      大哥莞尔,我却是扑哧一笑,从小到大,大哥以读书士子自居,何曾对二哥的志向如此上心过?
      二哥却并未沾沾自喜,猛饮一口水酒,忧叹道:“中原百姓历经多年战乱,才得享今日之盛世,一旦与匈奴正面开战,光武皇帝开国以来,好不容易才有的安定与富庶,将安在哉?”
      大哥早已一壁听,一壁不自禁地颔首:“《孙子兵法》云:‘兵者,国之大事也。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武帝一生致力于抗击匈奴,晚年也在《轮台罪己诏》中曰:‘远田轮台,欲起亭隧,是扰劳天下,非所以优民也。’战事一起,便是覆水难收,受苦的,只怕还是百姓。”接着目光如炬,又问道,“那第二个难处呢?”
      二哥收了悲悯之情,现出不屑之意,道:“这第二桩难处,提起来,便叫人齿冷。西域诸国同受匈奴欺侮,本当合力抗敌,才是正道,可有人却甘当匈奴走狗,以邻为壑,比如那龟兹国,他们的国王本就是匈奴手中的傀儡,却倚仗匈奴的势力在西域北道肆行无忌,疏勒,姑墨、温宿等国,受龟兹欺压已久。正因如此,匈奴人才会在西域横行无忌。”
      我意犹未尽,又为两位兄长的杯中斟满酒,笑问道:“二哥既然久有报国之志,对这两桩难处,必定早已想好了对策。”
      二哥哈哈大笑,道:“到底是惠班,玲珑剔透,愚兄之计,虽不敢确保万无一失,却也是筹谋多年,也应该能用上一二。”
      我轻摇罗扇,笑道:“二哥就别卖关子了,先给我们讲讲,到时候皇上若问你,你也好对答如流啊!”
      二哥把酒喝尽,沉着言道:“若有机会,我不想带兵,只带几十随从,以使者身份出使即可。”
      大哥与我皆吓了一跳,西域情势如此凶险,即便带上几万精兵,也未必保证百战不殆,二哥这样以身犯险,意欲何为?难道西域会有天兵从天而降么?
      二哥见我与大哥瞠目结舌,朗然笑道:“大哥小妹不必惊惶,西域的大多数百姓,皆饱受匈奴挑起的战火摧残,心中不满已久,就说我方才提到的疏勒,自己的国王被龟兹所杀,如今被龟兹霸着王位,这等耻辱,如何能忘?若大汉能支持西域诸国反抗匈奴暴虐,使各国停止征伐,重现河清海晏之景,则西域诸国,焉有不乐重归汉室之理?”
      我嫣然一笑,接口道:“‘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古今一理。”
      大哥以手止我,道“你先别插嘴,且听他说完。”
      二哥轩轩眉毛,难掩厌憎之意,道:“至于龟兹这等多行不义之国,须得联众国之力,方能除之,若除龟兹,则西域大半可定,西域若定,则匈奴右臂断矣。”
      三人相视一笑,满室欣然。
      酒过三巡,大哥亦有了几分醉意,却豪兴不减,“二弟此番功业若成,不但是我班家之荣,也必为后世子孙敬仰。从今以后,二弟沙场征战,守疆土之阔,小妹助我编修《汉书》,记盛世之华,我们兄妹,皆可为汉室复兴,出一份力了。”
      宴饮谈笑,深夜方散,这天夜里,我作了一个梦,梦到二哥披坚执锐,驰骋在西域的千里沃野。

      二哥在蒲类海一战中,斩俘众多,深为窦固赞赏,被派遣跟随从事郭恂出使西域。在鄯善,二哥小试牛刀,不但出奇制胜,斩杀了匈奴使者,还兵不血刃,使鄯善王归附汉室,并把王子送到汉朝作质子,窦固大喜,向显宗推荐了二哥,二哥作为使者出使西域,窦固要二哥多带些随从,二哥却执意只带三十余人。
      听到这个消息时,我默然笑了,二哥终于开始在西域的大漠风沙里,施展他的理想抱负了。只是我没有想到,这个理想实现起来,会经历那么久,那么久,久得让一个人的满头青丝变成苍苍白发,从风华正茂走到风烛残年。
      大哥在塞外三十载,我从未有一天不在挂念二哥。我常常站在雒阳的晚风庭院里,望着苍茫云海间的一轮明月,想着二哥的金盔铁甲上,是否冷月如霜,常常坐在东观阁中,听着巍峨宫殿里的声声丝竹,想着二哥在关山重重间,可闻羌笛吹怨?
      但是,对于鼓励二哥实现他的梦想,我无怨无悔。因为我知道,风餐露宿,鼓声号角中的二哥,为梦想搏杀,会甘之如饴,若叫他一生庸碌无为,长事笔研,即便平安终老,也终不会有真正的安乐。
      自然,若说挂念,有一个人比我更加食不甘味,寝不安席。
      二哥出使西域的第三年,二嫂找到大哥,求他让自己前往西域跟随二哥。
      此时肃宗刚刚即位,大哥因为与窦皇后的兄长窦宪过从甚密,在朝中颇有威望。
      大哥沉思片刻,摇摇头道:“不妥,不妥,莫说西域烽火未息,就是太平岁月,哪如在雒阳这般优裕,你是衣食不愁惯了的,哪受得了这等辛苦?”
      二嫂利落地撩一撩额前秀发,满不在乎道:“大哥是瞧不起我,觉得我在西域会拖累仲升”
      我正在为大哥检视刚刚写完的一卷《汉书》,听二嫂这样说,忙上前赔笑道:“二嫂别多心,大哥是觉得二嫂乃长于闺阁的女子,塞外平沙漠漠,硝烟四起,二嫂哪吃得消?就算二嫂吃得消,还有班雄呢,孩子怎么办?”
      听我提到侄儿,二嫂的眼圈一红,然而心中似乎早有打算,很快恢复常态,勉力笑道:“当初为他赋闲,我没少埋怨他,现在我才知道,我的夫君是个顶天立地的大英雄。我去西域,就是要他知道,我与他夫妻同心,生死同命,班雄就托付给大嫂了,他若知道父母为什么远离故土,也会以之为傲的。”
      我感慨万千,以前只知二嫂心直口快,个性爽直,不想于大节处,竟是个不让须眉的女中英豪。
      大哥亦无由再辩,不久,二嫂踏上了远走西域的漫漫长途。

      其实,二哥是有机会回来的。就在第二年,朝廷独处边陲,难以支持,曾下诏命他返回,然而二哥受命将归,于阗,疏勒等国吏民忧恐,于阗百姓皆言“依汉使如父母”,抱住二哥的坐骑苦苦挽留,于阗都尉黎弇为留住二哥,甚至拔刀自刎。
      从大哥那里听到这些消息后,我因为二哥不能归来,有一丝的怅惘,又想到那位用性命挽留二哥的黎弇,不由叹道:“西域民风淳朴,这位黎弇,虽然是个官吏,却大有豫让,荆轲之风呢!”
    插入书签 

    ←上一章  下一章→  
    作 者 推 文


    该作者现在暂无推文
    关闭广告
    关闭广告
    支持手机扫描二维码阅读
    wap阅读点击:https://m.jjwxc.net/book2/1678577/12
    打开晋江App扫码即可阅读
    关闭广告
    ↑返回顶部
    作 者 推 文
    炸TA霸王票
    地雷(100点)
    手榴弹(×5)
    火箭炮(×10)
    浅水炸弹(×50)
    深水鱼雷(×100)
    个深水鱼雷(自行填写数量)
    灌溉营养液
    1瓶营养液
    瓶营养液
    全部营养液都贡献给大大(当前共0瓶)
    昵称: 评论主题:

    打分: 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更多动态>>
    爱TA就炸TA霸王票

    评论按回复时间倒序
    作者加精评论



    本文相关话题
      以上显示的是最新的二十条评论,要看本章所有评论,请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