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世风云

作者:天外小神女
[收藏此章节] [投诉]
文章收藏
为收藏文章分类

    011


      小闷聋子邹炳坤见儿子那个样子就走过来问,“怎么了?”
      “没事,就肚子疼…”邹观林和父亲挤眉弄眼,可是他父亲没有领会他的暗示。
      邹炳坤关心的说道:“小闷啊!看你肚子疼这么厉害,就请假回家好好休息一下吧!”
      邹观林见父亲没有领会自己的意思,他无奈的只好装着肚子疼,向队长请了假,急匆匆的回到家里立马带上儿子女儿一起行动。
      当他们来到杨梅弄,邹水根他们割了许多红藤。
      他们两家你来我往的在森林中来回穿梭。
      这一天下来,各家收获不少。
      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
      晚上邹水金来到弟弟邹水根家问:“水根,你割这么多红藤干嘛…”
      邹水根可不能瞒哥哥,就说:“割红藤卖啊。”
      邹水金问:“这个能卖几多草票?”
      邹水根回道:“一毛五一百斤”
      邹水山连忙说:“二哥,怪不得你们全家今天都在割红藤,没有去生产队干活。”
      邹水根点头说道:“嗯!我在虹桥供销社收购站打听到,他们需要收购一批红藤,这不,还没来得及和你们说了,你们明天要不要一起上山割红藤卖?”
      邹水金点头说道:“有这么好的事,干嘛不去,比生产队上工强多了,尧!(水山)你去不去?”
      邹水山说:“去,怎么不去?等下去和队长请个假。”
      于是邹水山去队长老曲皮家请假道:“老曲皮,明天请假一天…”
      “你好好里请假干嘛?”老曲皮问。
      邹水山想都没有想就说道:“明天割点红藤去供销社卖点钱,最近买盐都没有草票了。
      这话说的……
      正好被路过的汪土生给听见了,这消息很快传遍了西山整个村,于是大家都纷纷来请假。
      这一请假,老曲皮也尝过挖鸡肝刺根的甜头。
      他就干脆给生产队放假两天大搞私有。
      这下好了,虹桥供销社又开始忙碌起来。生意红火。
      农民,靠山吃山,大山给了农民一个铁饭碗。
      可是好景不长。
      生产队停产大搞私有,公社知道了,为此杜绝了这些歪门邪道。
      公社干部下大队蹲点,抓典型整治,严禁大搞私有,邹忠标的队长职务也被停了……
      人们又循规蹈矩的每天起早贪黑的去生产队拿工分……
      新的学期开学报名了。
      九月一号一大早,邹风英叫弟弟起来读书:”老建古,伟民你两个快点起床,今天学校开学报名了…”
      邹伟民赖在床上不起床,口中说道:“我不要去读书,你们都有新衣服穿,就我没有…我不要读书。”
      “噹…噹…噹噹…这是什么?”老凤敲从旁边拿出一套新衣服。
      “新衣服…是我的吗?”邹伟民用质疑的眼光看见姐姐手里的新衣服。
      “当然是你的了,还不快点起床哈…”邹风英接着把新衣服给弟弟,帮他穿好。
      邹伟民今天可高兴了,穿着新衣服蹦蹦跳跳的好不开心啊,说不出心里有多快乐开心,头发也梳得整整齐齐的,帅气十足…
      一路上邹伟民看见小伙伴就说”你看我有新衣服了,漂亮不…”
      “伟民今天最帅!哈哈!给你点赞呵!”邹杏英赞道。
      邹建文也说:“伟民你这衣服真漂亮,穿起来好帅气呵…”
      邹建民依旧穿他过生日的衣服,因为他十岁生日,家里亲朋好友送了许多棉布,邹伟民新衣裳就是哥哥生日别人送的棉布做的。邹风英也做了一套新衣服。
      因为家里穷,没有钱做衣服,一家人省吃俭用的能有口饭吃就不错了,哪里来钱做新衣服穿,好在邹建民十周岁生日时,亲朋好友送的棉布,一家人才能穿上新衣服。
      邹建民是这个大家族的长子长孙,所以亲朋好友都非常喜欢他疼他,也知道他家里状况,大家送礼也就送些实在的礼品。
      到了学校,报了名,邹建民,邹风英,邹建文,邹杏英都升级三年级了,因为邹伟民辍学了半个学期,还是继续读一年级。
      学校也重新分了班,一三年级一个教室,二四年级一个教室,五年级单独楼上教室……
      这样一来,邹风英,邹建民,邹杏英,邹建文,邹伟民,烂铁兵邹家兵,小南瓜邹梅花,票眼雷汪卫萍,闷婆邹春仙,小鸽子桶汪土荣,汪伟仙还是同一个班。
      班长自然还是老五达肖光军,因为他是秋茂老师的堂弟。
      位置也换了,因为邹建民长身子了,人也长高了许多,只能往后坐。
      邹建民最开心的,是再也不用和他讨厌的女生一起坐了。
      他和邹家伟一样高就坐同桌。
      邹家伟妹妹邹云仙,天生头发卷卷的,就和电影上特务一样是卷头发,为此就多了一个绰号叫特务婆,邹家伟短发,但是也是自然卷,不过不太明显,但是受妹妹影响,也被取绰号为特务公。
      为此他们兄妹两个成了同学们常常取笑的话柄。
      邹伟民不忘记在同学中炫耀自己的新衣服,不说别的,他新衣服穿上身真特别的帅气,大家都说好看,这下可把他乐得屁颠屁颠的……
      本来放学书包都不高兴背,都是让姐姐给背的……
      今天可不然,主动背书包,并且把所有书都整理的整整齐齐的放进书包背在肩上。
      今天他的话题也特别的多,一下找这个聊,一下又找那个聊,都是因为新衣服给闹得……
      晚上邹伟民很开心的学着包自己的书皮。并在包好的书皮上写上自己的名字。
      邹建民的书皮是越来越包得漂亮了。他的习惯就是精益求精,无论啥他都会想着更好的方法来美化它……
      礼拜五这天,放学回家,邹建民换了干净衣服,就跟老爸邹水金翻山越岭去光路喝喜酒。
      小姨潘德红结婚,老爸给邹建民请了假。
      天还在下着小雪,邹建民和爸爸从西山爬山越岭经过际头山,付正元,邹月红早就带上儿子付建新在村口等邹水金一起去光路喝喜酒。
      “大哥,你怎么酱迟啊…”邹月红见哥哥来得这么迟有点责怪的说道。
      “呵呵!没办法了,我要等老建古放学回家,所以就迟了点,让你们久等了哈…”邹水金接着说:“我们赶紧走吧,要不然天黑赶不到光路吃晚饭了”
      于是一行五个人从际头山下山要经过十八湾山路,路陡,下雪天很滑很难走。
      付正元背着儿子一步一步的往下走。
      邹水金也时刻关注后面邹建民走路,走一步往后搀扶儿子走一步,担心儿子滑倒。
      几个人艰难的走过十八弯雪路,来到了甘坑村。
      付新友看见邹水金这么晚路过他家门口就说:“水晶包,来家坐会,喝杯开水吧,这么晚了还去哪里啊…”
      邹水金回道:“不坐了,天色已晚,我们还要赶去光路喝我小姨子结婚的喜酒了…”然后继续赶路…
      再经过桐声邹小红家门口已经天色很晚了,要不是下雪路是白的,几乎快看不见路了。
      邹小红刚从家里走出门口看见大哥几个,以为是来她家玩,高兴的迎接:“大哥,二姐,二姐夫快进屋,外面雪大…”
      邹水金说:“不了,我们赶紧去光路,天黑了,”
      邹小红皱着眉头说道:“哇嗨,连晚去光路干什么?路过妹妹家都不住一晚?”
      邹月红连忙说道:“光路小姑子明天结婚,我们不能在你家过夜了。”没有时间逗留继续赶路…
      小红目送哥姐他们走远才回屋…
      去光路还有两里路程还要过河。
      好在冬天水不大,木桥还在,要是在雨水季节,这地方木桥老是被大水冲塌的。
      到了光路已经是晚上七点,足足走了十三里路二个多小时。
      “姐夫来了,姐夫来了…”潘得萍看见姐夫来了,特别高兴的叫着。
      “姐夫,”
      “姐夫,”
      “大哥”
      “大嫂”
      三德林,小德林,潘德红和潘德萍都出来迎接姐夫邹水金,大哥付正元,大嫂邹月红。
      吃过晚饭,大家商量第二天德红结婚的安排事宜。
      最后决定由邹水金和邹建民加上潘德萍三个人送亲。
      由于外婆死得早,老建古抱在手上的时候老外婆她就走了,家里都是潘德红自己主事的,潘德红两个哥哥都分家单独过日子,就她和小妹和老爸三个人一起过日子。
      外公是老红军,他原来是上门在际头山的,因为邹建民亲外公外出做生意没了,他才去际头山上门的,在际头山生下付正元后,搬到光路落脚重建新家。
      后外公姓潘,付正元过继给际头山外公传宗接代姓付,和姐姐付晒花同姓,付晒花和他们是同母异父所生。
      潘德红非常精明能干,屋里屋外一把抓,就自己婚事聘礼等都是自己做主。
      第二天,很早她就起来忙里忙外的干活,忙着自己结婚的事情。
      迎亲队伍来了。潘德红亲自检查了彩礼,发现红包没有到位,就让他们东西挑回去,说不嫁了。
      客家人结婚还有一个风俗习惯,就是结婚前必须勒索男方要彩礼红包。男方就故意少这少那的,能省则省,女方要是不勒索他们就赚到便宜了。
      女方勒索厉害说明女方以后进门一定是做家管事的好媳妇。
      接亲的看这关过不了,只能乖乖的把彩礼包给了潘德红。
      潘德红接了红包就请他们进屋喝茶。
      热茶端上桌又少不了端茶的红包,要不然没茶喝就丢脸了,接亲的媒人赶紧的把红包给了潘德红。
      鞭炮再响起时,酒席开始,这里还有一个敬酒红包,接亲的怕惹麻烦就先给了,要不然会被灌醉。
      鞭炮再响起,催亲。
      潘德红就开始哭嫁,因为外婆走得早,现在就几个哥嫂先开始,女人家抱着一团大哭。
      潘德红这时候可是真难过的大哭,想起她妈妈走后,这个家是她一点一滴的操劳到两个哥哥结婚,以及自己现在结婚,不由心酸流泪,痛苦不已。
      哭嫁结束出嫁了,上了拖拉机直奔夫家茹山。
      光路村到茹山村有四十多里,光走路爬山也有七里多路。
      拖拉机停在山下塘林村大队,然后步行爬山。
      本来就下着大雪,路不太好走,还要翻过茹山的十八弯山坡路。
      只能步行,新娘子下车自己走,路途远没有请轿夫,客家人规矩在没有进婆家门新娘子脚不能落地,背嘛这雪天山岭路不好爬。
      下地走路,红包拿来,要不然新娘子可要回头了。
      接亲的扭不过新娘子潘德红,只能给红包,要不然谁也吃不消背。
      到了山顶,再行一段路,新娘子潘德红又不走了。
      因为前面是爬山红包,现在走路红包还没有给了。
      接亲的看看时间还早就故意不给,希望能省点。
      “红包不给我回头,…”潘德红发火了,觉得自己被人捉弄了,抬头就往回走。
      这下就热闹了,拉拉扯扯,一个要回去,一个劝着不让,时间拖延了一个多小时,还僵在那里不走。
      邹建民有点冷。小雪下个不停,衣服上也积满了雪花。
      新娘子潘德红坐在雪地上不走。
      看看天越来越黑,还得要走三里路。
      接亲媒婆看看是躲不过了,只能给了红包。红包到手后,潘德红立马起身屁颠屁颠的往婆家走。
      到了家门口又不肯进了,因为是走路来的,进家门必须得给红包。
      客家人规矩就是规矩,要不然别人会说是自己走进男方家门的,会被人耻笑,被人戳脊梁骨的。
      在大门口又待了好久,男方以为到了家门口不可能不进吧,谁知道新娘子很有主心骨,不给红包不进门。
      看热闹的人挤满了小山村,时间滴答滴答的过去,大家肚子也咕咕的叫。
      最后男方还是给了红包,然后新郎官出来自己背起新娘子,走进新婚房。
      酒过三巡,开始敬酒,这下喝酒的长辈谁也少不了给红包。
      有些为了躲避敬酒红包赶紧吃过就溜了。
      只有新郎官家里的六桌是溜不了的,新郎官带着新娘子一个一个的敬,红包一个一个的拿。
      新娘子的美貌打动所有的男人,他们乐意给红包。
      真别说,潘德红身材苗条,瓜子脸,穿着红衣裳貌似画中仙女下凡。
      最后一道菜汤圆,邹建民没有吃过这么好吃的汤圆,里面全是芝麻糖,可甜可香了。
      闹了洞房后,客人们都散了,邹建民和爸爸邹水金被安排一个亲戚家住,下雪天比较冷。
      当地人喜欢大堂中间挖一个大坑,然后在上面架上柴火烧着,大家围着篝火烤火取暖。
      邹建民同爸爸烤了一会火就去房间睡觉。
      第二天,吃过早饭就回光路娘家,本来要第三天才可以回娘家门的,考虑下雪天,路又远,于是第二天潘德红带上新郎官回娘家门了……
      邹水金带着儿子回到西山。
      邹风英每天读书回家,都要帮忙家里做家务,就连做作业的时间也没有,有时还要下地干活。
      她带着弟弟妹妹,一天到晚没有个空,三不三的还会被爷爷骂。
      但是她从来没有怨言,因为家里太穷,她只能任劳任怨默默的付出。
      下集更为精彩…每天都有更新……谢谢!真实故事作者:天外小神女
    插入书签 

    ←上一章  下一章→  
    作 者 推 文


    该作者现在暂无推文
    关闭广告
    关闭广告
    支持手机扫描二维码阅读
    wap阅读点击:https://m.jjwxc.net/book2/8827519/11
    打开晋江App扫码即可阅读
    关闭广告
    ↑返回顶部
    作 者 推 文
    昵称: 评论主题:

    打分: 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作者公告
    发表时间:2个月前 来自:浙江
    真实的故事,不一样的感觉 ,
    评论按回复时间倒序
    作者加精评论



    本文相关话题
      以上显示的是最新的二十条评论,要看本章所有评论,请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