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皇

作者:马恩列
[收藏此章节] [投诉]
文章收藏
为收藏文章分类

    孟德避祸,甄宓应变


      就在曹操出城不久,董卓醒转,从下人口中得知,曹校尉拜见,却不辞而别,且未从正门离去,不知是何意图。

      不多时,又有兵士来报,后院发现了两具尸体,皆是府中奴仆。董卓大疑,忙遣人唤曹操,却发现人去楼空。

      届时,吕布察觉事有蹊跷,面色阴沉,对卓言:“某刚进府,操便杀人逃窜,定是生了异心。某尝闻此人与袁绍有旧,不满义父久矣。前些时日,义父保举其为骁骑校尉,他却未曾感恩,又与先帝旧臣多有往来,可见与某等不是一条心。”

      董卓然其说,将诸事串在一起,思及前因后果,半晌,拍腿大喝:“操无妻小在京,只独居寓所,此刻心虚逃窜,必是犯了大罪。先前他突兀来访,又偏偏在你过府之际,仓促离去,必是不利于我,行刺无疑矣。”

      闻罢,吕布一惊,双拳紧攥,怒曰:“义父如此重用,他却恩将仇报,反欲害你,实属狼心狗肺,真小人矣!”

      董卓亦是恼恨,猛地挥手,将案几上的香炉扫到地上,咬牙切齿道:“曹操素来谨慎,出此下策,必有同谋者,待拿住他,定要仔细审问。”

      于是,卓令遍行文书,画影图形,发往各处关隘,捉拿曹操,并言:擒献者,赏千金,封万户侯;窝藏者同罪,从重论处。

      而仓促动身的曹操刚逃出八里地,便被一队人马拦住。他心中大惊,暗道不好,定睛一看,却发现为首之人正是他的爱女——曹洛。

      “阿羽?!尔缘何在此?”

      “儿为接应阿翁而来,与诸位叔伯在此等候多时”,一袭青衣的曹洛策马上前,见曹操无恙,松了一口气,“个中缘由待我日后相告,眼下形势紧急,还是快些回到谯郡的好。”

      “吾儿言之有理”,曹操点点头,叹了一口气,把自己的艰难处境大致交代了一下:“此番,我欲行刺董卓,却功败垂成,与其结下死仇,毫无斡旋的余地,只待回到家乡,召集义勇,修齐兵甲,便联合诸镇共讨之。”

      言讫,他却发现大家虽面色凝重,却无太大担忧,心中不解,却也知现在不是问话的时候,遂一挥马鞭,疾驰而去,众人紧随之。

      又几日,一干人化作客商,沿着曹洛事先打点好的水路,昼夜兼程,经陈留郡、梁国等地,直达沛国……

      此间何事,留作后话,暂且不表。

      却说冀州中山国无极县有一望族,甄姓,乃名士甄邯之后,世吏二千石(注:世代袭二千石俸禄的郡守级官职),远近闻名。

      提及甄邯的发迹史,不得不说他的岳父——博山侯孔光,其乃孔子第十四世孙,官至大将军、丞相、太傅,为四朝辅臣,通晓经学,德信高洁,被西汉晚期的太皇太后王政君、汉成帝和汉哀帝尊崇,以天下名儒的身份担任汉平帝之师。

      由此,甄邯被征辟为官,为皇室所倚重,后拜大司马,爵受承阳侯、承新公,又出任大汉太保(注:三公之一,位次太傅),执掌天下兵权。

      于是,甄家子弟相继入朝,或为侍中,或为京兆尹,或为光禄勋,皆高官厚禄,威行一时,以至朝野震慑,群臣侧目。

      及东汉立,圣恩不绝,无极甄氏仍是中山境内的高第名门。

      然人有老去时,花无百日红,再强盛的家族,也会有衰颓之象。甄家传至甄逸这一代,虽余威尚在,却也不复昔日荣光。

      甄逸官拜上蔡令,娶妻常山人张氏,生有三子五女:长子豫早夭;次男俨举孝廉为郎,被辟为大将军椽,任曲梁令;三子尧亦曾举孝廉,未出仕;另有五女,依序齿,由长及幼分别唤作姜、脱、道、荣、宓。

      别的尚且勿论,单说年龄最小的甄宓,此女不同寻常,于汉光和五年十二月丁酉生(公元183年1月26日),呱呱坠地之时,天有五彩霞光,屋顶百鸟环绕,世人甚奇之。

      入夜,甄宓寝寐(注:睡觉),家中诸人仿佛看见金织玉衣覆其身,光华璀璨,令人炫目。众人共怪之,以为神仙庇佑,托福于甄家。

      后来,有一云游四方的善相者(注:擅长给别人看相的人),唤作刘良,他曾给甄逸诸孩儿看相,良久,指着甄宓曰:“天生后命,贵不可言。”

      待甄宓长到三岁,父丧,她忧思过度,带孝膝行,嚎啕哭泣以至昏厥,世人皆称其孝顺。及六岁,眉清目秀,早慧通透,明礼仪,喜读书,不同于一般女子,愈发出众。

      一日,甄家四位小娘子在后院嬉戏,寻来一旧藤球,互相踢着玩,却不想,大娘子甄姜没把握好力道,把球一脚踹进了深坑里。那深坑的开口并不大,约一尺半宽,人掉不下去,可藤球体量小,咕噜一下,沉到了坑底。

      众姐妹一看,急了眼,唤来家仆,让他们用手捞,却不想这坑原是一石头柱洞,有四尺多深,普通人的手臂够不着,几位仆人轮流试了试,都没成功。

      一干人围着深坑,束手无策。后有一婢子小声提醒:“可用带钩的竹竿捞藤球”。众人以为然,忙四处寻竿子,却发现没有现成的,只能动手做一根。

      恰时,甄宓习完字,来后院歇息,瞧见了这一幕,乌黑清亮的眼珠转了转,计上心来,叫来一青壮男仆,低声吩咐了几句,就见他躬身跑开了。

      不一会儿,男仆挑着两桶水前来,一股脑全倒进深坑里。底部的藤球吃了水的浮力,渐渐向上飘起,待它离坑口只有两尺的距离时,男仆趴在地上一捞,便把藤球握在了手里,起身拿袖摆拭干了水,转交给大娘子。

      众人见状,皆夸他聪明,男仆涨红了脸,嘴角咧了咧,不好意思地回道:“这……这主意是五娘子想出来的,我只是出了一把子力气。”

      大家便纷纷看向甄宓,赞不绝口。

      之后,甄姜抱着藤球,上前拉住甄宓的手:“阿洛(注:甄宓小字),今日天气甚佳,与吾等一块玩,可好?”

      甄宓笑着摇了摇头,“阿姊尽兴便是,我还要读《论语》,耽搁不得。”言讫,众女惊叹,甄姜更是瞪大了眼:“那些经典好生无趣,男儿尚且不耐,女子读来何用?”

      甄宓黛眉微蹙,面色严肃了几分:“阿姊不可妄言。书中所载之事,乃先贤圣人之言,为世间大道,上到治国,下至持家,皆有大用,岂能厌之?!

      吾尝闻古者慧女,未有不学前世成败,以为己诫。不知书,何由见之?又怎能趋吉避凶?”(注:此句大意为古时候的聪慧女子,都要学习前人成败的经验,以此来警示自己。不读书,用什么来借鉴呢?又怎么能谋求安泰,避开灾难呢?)

      彼时,甄家三郎甄尧路过,听到了这一席话,心中暗赞,遂轻笑道:“吾家阿洛好生志气,小小年纪,竟有此等见识,日后定是位了不得的女先生!”

      甄宓听罢,知三兄说的玩笑话,略有些羞窘,不由得撇了撇嘴,没好气地瞪了甄尧一眼。毕竟是六岁孩童,再怎么稳当,也有一丝小女儿的娇俏。

      “咳,好了,不与尔打趣”,甄尧右手支着下巴,假意咳嗽了一声,又从左边的袖袋里掏出一卷竹简,“这是上次吾回府之际,尔求的一篇赋,前些时日恰巧得了,眼下便顺道带来。”

      言讫,甄宓眼前一亮,忙双手接过,面露笑意:“谢过三兄。”

      甄尧伸出手指,戳了戳她白皙的额头,“却是一家人,谈什么谢不谢的。也不知这小脑袋瓜怎么长的,尽喜欢琢磨这些晦涩的东西,莫不是以后想当女博士(注:官职名,专管经学传授,教育弟子,国有疑问,掌承问对)?”

      甄宓揉了揉泛红的眉心,刚欲说些什么,却忽然发现甄尧今日的装扮格外不同,以往他不修边幅,穿着多随意,眼下却是戴冠束发,着一袭白色直裾,配九曲流云纹腰带,系一柄镶玉镂金剑,加之身姿颀长,面容俊逸,愈发显得鹄峙鸾停,神清气朗。

      “三兄为何打扮得如此精神?”

      “这……”甄尧听罢,措不及防,期期艾艾了半天,也没说出个所以然。

      见状,甄宓面色微怔,愈加疑惑,却不料,下一刻甄姜从后方跳了出来,笑弯了眼:“嘻嘻,我晓得!前日里听阿母提过,三兄要去未来三嫂家拜访,当然得注意仪表。若还像平日那般随性,怎么讨得回嫂子呢?”

      闻罢,甄尧大窘,他未及加冠,脸皮薄,又是头一回议亲,抹不开面,见甄姜把事情捅了出来,顿时气急:“你个小女娃,胡扯些什么!还不住嘴!”

      旁听的众姐妹笑作一团,而站在中间的甄宓自然也是跟着乐呵。此时的她年龄尚小,还沉浸在家族和睦的喜悦中,未曾见识到乱世的残酷……
    插入书签 
    note作者有话说
    第11章 孟德避祸,甄宓应变

    ←上一章  下一章→  
    作 者 推 文


    该作者现在暂无推文
    关闭广告
    关闭广告
    支持手机扫描二维码阅读
    wap阅读点击:https://m.jjwxc.net/book2/4439006/11
    打开晋江App扫码即可阅读
    关闭广告
    ↑返回顶部
    作 者 推 文
    炸TA霸王票
    地雷(100点)
    手榴弹(×5)
    火箭炮(×10)
    浅水炸弹(×50)
    深水鱼雷(×100)
    个深水鱼雷(自行填写数量)
    灌溉营养液
    1瓶营养液
    瓶营养液
    全部营养液都贡献给大大(当前共0瓶)
    昵称: 评论主题:

    打分: 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更多动态>>
    爱TA就炸TA霸王票

    评论按回复时间倒序
    作者加精评论



    本文相关话题
      以上显示的是最新的二十条评论,要看本章所有评论,请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