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绣无双

作者:希尔维亚
[收藏此章节] [投诉]
文章收藏
为收藏文章分类

    第十一章


      入了慈安殿,皇后及德妃贤妃均已到场。
      见了我,二妃立即站起,我向皇后行礼后,再与二人互相问安。
      “妹妹今日打扮如此脱俗,难道是要给那些新进秀女来个下马威?”皇后笑着开口。
      “哪里,只是今日天气溽热,穿戴玉片羽衣贪图凉快罢了。”我闲闲说道。
      “宫中美人已是众多,何必又要大张旗鼓广采佳丽。”德妃抱怨。
      皇后瞪她一眼:
      “宫中美女虽多,可品行俱佳,德礼双修的却少之又少。这回便要挑些惠质兰心的贞淑秀女出来。”
      这话明里把德妃死死噎住,可皇后双眼却睨向我。
      走过去坐下。
      立即有太监上前:“启禀皇后娘娘,待选秀女已候在偏殿。”
      皇后点点头:“这三百秀女也要看上半天,就早些开始罢。十人一组,依次入来。”
      太监领命而下。
      片刻,一列少女娉娉婷婷鱼贯走来。细一看,端的是绿肥红瘦,嫩脸修蛾,不同凡品。
      “奴婢叩见皇后娘娘、贵妃娘娘、德妃娘娘、贤妃娘娘,祝娘娘千秋万安,福祉绵延。”齐齐跪倒,娇声一片。
      “平身。”皇后威严十足。
      众女站起后,便由领队太监唱名。一俟上位者点中,再立出队伍,自报姓名、籍贯、世系、家门。
      我懒得一一评审,只自顾在那喝喝香茶,望望窗景。
      “那个穿葱绿衫子的倒是不错。”贤妃兰指点向一女。
      立刻有太监传过去,那女子站前一步。
      “奴婢明秋月,宋州人氏,前殿中省尚书辇局直长明辽思长女。”
      “好好,果然是大家闺秀,气质与别不同。”贤妃为自己眼光得意。
      “贤妃喜欢,那你们俩认为呢?”皇后问。
      “我也觉着不错。”德妃附和。
      “你们拿主意罢。”看也未看一眼。
      皇后问她:“你在家中可曾认字学书?”
      女子细声细气对曰:“学过《女则》、《列女传》。”
      于是皇后朱笔在名册上圈了一下。
      又换一列秀女。
      皇后点中一人。
      “奴婢石婉,上平人氏,故绛州司士参军石络禾次女。”
      心中一动,去看那女。樱唇桃腮,清丽可人。再去看皇后,却在皱眉。
      “是个南方上平女子,贵妃同乡呐。”她看着我。
      那石婉闻言,竟也是大胆抬头,向我看来,随即眼中显出讶异神色。
      我面无表情说一句:“上平素以盛产美女闻名。”
      皇后立刻道:“可惜此女美则美矣,却太过妖媚,瞧她那双猫眼,着实不安分。”说的那女子立刻低下头去。
      这意思就是落选了,我也不多说。帝王之家,庭院深深,落花春去只等闲,比翼连枝难当愿。石婉若得荐,未必幸事,倒不如做个宫女,三五年后出宫配个简单人家。
      又是看了数拨秀女,挑了几十人,多数是北方籍贯,南面女子只在少数。
      坐在位中耽久了,只觉无聊,就欠瞌睡了。
      那三人又是挑中了一个,正在评头论足。
      “此女很是身材高挑。想来宫中就数贵妃身材颀长,今日此女倒是不相上下。”
      德妃一番评论。这些女子中凡具有能与我相较高下之特色的,几乎全部中选。
      “奴婢不愿入宫,望皇后娘娘成全。”一句话如金石之声把我注意力唤醒。再看看那后妃三人,也是吃惊不小。
      皇后转而怒道:“放肆,入不入宫也由得你说的么。”
      那女子宽眉广额,仪态大方,此刻她脊背挺直,目光炯炯。
      “奴婢非但求皇后放奴婢出宫,更求皇后放这众多新选秀女一条生路。”她略换口气,未等皇后斥她,便又开口:“内闱之中,贵妃独冠后宫,粉黛失色。我等庸脂,没入宫中,只凭添宫怨,催老红颜,这又何苦来哉。皇后仁心,请赐我等生路。”说罢一跪到底。
      我暗叹息,选秀之事,皇后一手操办,此女如此一说等于直骂皇后,实在不智。可惜了这一身勇气硬骨。
      果然,皇后大怒:“这贱人胡言乱语,给我拖出去杖毙。”
      左右立刻有人上前,架了那女子出去。那女子并不呼喊求饶,只冷冷任人为之,似是早有准备如此下场。她倒是真看透世事,宁求一死,也不入宫。
      “且慢。”如此女子,令人相惜,使我起意救她一命。
      “你是何方人氏,姓名籍贯报上来。”
      “奴婢钟悠然,盛天人氏,都统太尉钟修远幼妹。”
      竟然是钟修远之妹。
      转向皇后:“皇后请三思,此女乃朝廷肱骨大臣家妹,妄意杀之,恐欠妥当。”
      皇后犹自恨恨,不肯轻饶。
      “算是卖我一个薄面罢,皇后。”
      皇后立刻若有所思盯住我:“真叫人吃惊,这贱人怎的有本事让贵妃妹妹替她求情,莫非妹妹与钟修远颇有渊源?”
      脸立刻板起:“皇后慎言。我只一心为圣上着想,妄杀忠良之妹,徒增君臣隔阂,是为不智。”
      入宫以来,一直不曾犯她河水,今日是首次强硬对她。
      皇后表面立时软下:“也罢,妹妹有理,就饶过这条贱命。只是该如何处置她呢。”
      “皇后若无意见,就让钟悠然到远颐宫使唤罢。”

      观赏美女整一日,眼睛都要长茧。终于挨到五十佳丽挑选齐全,已是夕阳西下。
      回到远颐宫,元冕已在。
      “今日我倒落的比陛下还累了,挑秀女挑花了眼。”轻嘲。
      “皇后此番是做得有些过了。”元冕面带歉意。
      他以为我含酸么。
      “甄选五十娇姝,陛下何时去看看。”淡淡笑。
      元冕一脸认真问我:“可有比你更美的?”
      我静了一会。
      “没有。”
      “那不就成了,见过妘锦绣的人还会把其他女子放入眼中么。”他伸手揽住我,仔细端详。
      “轻若鹅毛,娇如柳絮,瘦似梨花。锦绣你太单薄,如何为朕诞下麟儿。”
      心中触动。素来不喜小儿,也就命定不会有所出罢。所谓母以子贵的说法,我并不十分在意。
      嘴上却道:“是我福薄了罢,每回见到翊儿那乖巧孩子,总是眼热呢。”
      元冕闻言挑眉:“你喜欢翊儿这孩子么。”
      “他也算是陛下膝下众子中较有灵气的一个了,日后必是不容小觑。”
      彼时前殿中尚侍立着众多宫娥太监,我俩对话定是一字不漏被他们听去。
      元冕大笑:“原来你喜爱机敏玲珑的小儿,那还不如我们自己多作努力,锦绣,你我的孩儿定会是慧黠聪颖,无人匹敌的。”
      脸上笑着附和他,心中却有点滴酸涩。时至今日,元冕对我不可谓全无真心,我却还在悄悄算计。只是,并非我无情,而是我二人实在位置不对等,他强我弱,任何人只需搅动他心事,我妘氏可能就会被轻易抹煞。怕了这前半生的沉沉浮浮,急切要巩固自己堡垒,我,别无良择。

      第二日一早,送元冕去早朝后,才把钟悠然叫来说话。
      小姑娘被领到我面前,反而有些忐忑不安,不似昨日镇定刚强。莫非我名声竟如此之差,令她害怕。
      “姑娘就暂时委屈在我这里当个差罢。虽说将门闺秀充作仆役并不适宜,可这样皇后才没法为难你。等过些日子,风波淡了,我自会送你出宫回府。”与她说清楚我的打算。
      钟悠然听了,立刻泪光莹莹,嗵的一声跪到地下。
      “娘娘救命大恩,悠然无以回报,只求长留娘娘身边,充当牛马。”
      我淡笑摇首:
      “姑娘此言差矣,我就是看姑娘身有傲骨,不愿屈就宫中,这才出手相救,为的是能让姑娘一尝所愿,重获自由。若你为求报恩,留在宫中,岂不令我心血白费。”
      钟悠然听了只重重三叩首。
      “你快起来罢。”我叹口气。
      钟悠然站起,退下之前,犹豫一下,又道:“娘娘请恕悠然出言莽撞,但许多传闻都诬娘娘冷情冷心,悠然如今却始信哥哥所言,娘娘只是一片玉壶冰心为世人所曲解而已。”
      钟修远会这样看待我么。他行军打仗,深谋远虑,目光犀利,可看人,未必准罢。

      天气一日更热一日,但七月十一的仪凤宫却是凉意袭人。
      这日,是皇后诞辰,用作群宴宾客的仪凤宫,到处置放了从深层地底挖出的年冬雪藏巨冰,凉气丝丝,白烟隐隐。
      发妻生日,元冕自然要到场,只是今日这位座排次却有了玄机。
      以往正宴,总是帝后并坐中央首席,可这次,元冕龙座仍在至中,两旁却放了两张席毡。一个位置自然是皇后所属,另一个位置却是由我来坐。
      自然,如无元冕授意,绝没人敢冒如此之大不韪。而这令皇后抑郁心伤的举措,缘自我对元冕的一句戏言。
      我说,每次在人前,看到你与皇后相携,出双入对,心中真是醋涛涌动呢。
      元冕当时只笑得狠狠吻上我,几日后,便有了寿筵上如此安排。皇后一桩喜事,却令她愁云惨淡。
      幸而元翎从永州赶回来与其母团聚一日,才使皇后稍稍宽慰。
      一般宫中聚会宴席,未成年皇子皇女是概不出席的,我这次却特意嘱了李婕妤将元翊带在身边,说是凑个热闹。

      “翎儿,永州之任你做得如何?”还未开筵,元冕先把太子召来询问。
      元翎站在靠近皇后一侧,垂目低头。
      “今春永州旱,儿臣宽其逋负之半。开仓赈饥,仍命贷贫民种。亦以是日免去年被水旱路分租税。至今灾情少缓。”
      元冕颔首:“此事朕已得报书,你还做得不错。但要记得自身俭敛。大凡资用,当务节省,如其有馀,以周黎民,勿妄费也。”
      “儿臣遵旨。”
      说了这些,元冕才对皇后道:“开筵罢。”
      酒过三巡,醺乐方兴,元冕将元翊从席间叫出。
      “翊儿,你贵妃庶母向来对你颇为赏识,今日特地破例命你母亲带你赴宴。嫡母华诞,你便当好好表现一番,不负贵妃厚爱才是。”
      那少年今日一身正式皇子礼服,硃组缨,犀簪导。青纩珫耳,绀衣纁裳。加之天生少年老成,仪态沉稳,立在殿中,甚有气势。听他父皇这一说,他只思忖片刻,便躬身行礼领命。
      “今日母后千秋,儿臣理当功颂祝贺,便和节吟唱短歌一曲,恭祝母后福如东海,寿比南山。”
      说罢,底下立刻有侍从送来竹节一副,交到他手中。
      击节声声,少年清越激昂的嗓音响起:
      “驾虹霓,乘赤云,登彼九疑历玉门。
      济天汉,至昆仑,见西王母谒东君。
      交赤松,及羡门,受要秘道爱精神。
      食芝英,饮醴泉,柱杖桂枝佩秋兰。
      绝人事,游浑元,若疾风游欻翩翩。
      景未移,行数千,寿如南山不忘愆。”
      我听着,微微露出笑容,这个小儿的确资质不错。随堂被点,即兴发挥,能有如此应对,在十余岁少年中,实属凤毛麟角。
      正想着,却感到二束灼热目光射在脸上。顺着望回,却是元翎。心里一紧,立刻敛住笑容。
      “好好,翊儿果然机敏明理,这首前朝武帝的短歌,用在此时此处,确实贴切吉祥。”元冕满意。
      皇后见势,也立刻道:“翊儿如此乖巧,本宫要好好嘉奖,就赐乌木红珊笔架一座,白玉笔领一双。”
      元冕笑着点头,又转对我说:
      “你不是向来对翊儿投以青眼么,今日他表现出色,你也该有所表示罢。”
      我回他一笑,才看向元翊。
      “我倒也拿不出什么贵重珍宝,恰好手头有一卷已故书法大家宋凌云的《通鉴•卷一九三》的手抄珍本,便送与了你,勉你学业罢。”
      少年面有喜色,跪下,朗声叩谢:“儿臣跪谢母后母妃恩赏。”
      再看他母亲李婕妤,更是眉开眼笑,喜不自胜。
      “陛下,乘着今日高兴,臣妾也有一份礼物要献给陛下。”皇后开始出击。
      “哦,是么,说来今日皇后是寿星,才有收礼,怎么朕也有礼物可拿么。”元冕随意笑道。
      皇后兴致勃勃:“今年选秀,佳女颇多,臣妾特地又细选了五十上乘者,要向陛下推荐。可惜陛下公务繁忙,一直无暇关注,”说到这里,皇后迅速闪了我一眼:“今日恰是良机,陛下可愿面见一番?”
      元冕依旧维持笑意:“见上一见也好。”
      皇后得了令牌,即刻差遣她身边太监。一会,燕瘦环肥五十美女便亮丽登场。显然过了这些时日,那群女子已得了不少调教,个个举止优雅,仪态万方。
      元冕转头哂笑看我。
      “陛下意下如何。”皇后急急唤回元冕。
      “自然都是不错。不枉我泱泱大齐,物博人众。”元冕轻描淡写。
      皇后自有不甘:“这众多佳人中,才艺不凡者良多,请陛下品赏。”
      “今日天色也已不早,就免了罢。”元冕稍有不耐。
      “那陛下可要挑其中优秀者赏个封号?”
      “此事容后再议,”元冕已完全失却笑容:“朕知道皇后此番大举新录了二千多女入宫。只是宫中阴气已盛,不宜再添新人。朕不愿推却皇后好意,那就由皇后做主,将宫中旧老宫人出放两千罢。”
      这话说得不响,除我之外,周围应无太多人听到,元冕也算没有当众拂了皇后脸面。可皇后看了我一眼,脸色已是涨得发紫。
      “今日就到此为止罢,朕也乏了。”元冕站起身:“翎儿,随朕到偏殿去。”
      众人跪下恭送元冕,他走了几步,又走回我面前,有丝调笑意味轻声说:“你在远颐等朕。”
      我敛容回答:“陛下不是说乏了么,那就该好好歇息。”
      他有些气恼的笑道:“真是不解风情。”

      退席期间,被李婕妤拖住,叙了几句,耽了一会,所以前脚刚回远颐宫,元冕后脚也就到了。
      悄悄观察元冕面色,也看不出所以然。他父子二人,不知谈什么。
      稍稍说了会闲话,听到外面已是起更,便去内寝。
      “宝髻松松挽就,铅华淡淡妆成。
      红烟翠雾罩轻盈,飞絮游丝无定。”元冕笑看着我,手滑上我手臂。
      “冰肌玉骨,自清凉无汗,风来暗香满。锦绣,朕可不能放过你。”
      脸上安静绽出微笑,拨开他手,为他更衣。
      锦衾丝被,柔然荡漾。虽是伏暑,却也夜凉如水。
      满心疮痍,也有暂时麻痹,不觉疼痛的时刻。可惜,这样忘我的愉悦,毕竟海市蜃楼,桃源仙境。
      “锦绣。”
      很久以后,我以为他早已熟睡,就连我自己,也是思绪朦胧。
      “你今日赠与翊儿《通鉴》,可有深意?”
      他说的低沉模糊,几似梦言,我却立刻清醒。
      “你说什么。”作出懵懂状。
      “《通鉴•一九三》记载的是贞观之治,帝王必修。”
      “整部《资治通鉴》不都是借古鉴今的么。”我冷冷。
      “你没有什么特殊意思就好,”他翻身面向我,伸手搂住我身体:“皇后虽悍妒,但有朕在,你不必担心什么。”
      他温柔把我拢到胸前。温暖前方,是他沉沉心跳,可我的心,却在疼痛。
      多想把他话当真,从此倚荫乘凉,不再劳累心神。可箭在弦上,已不得不发。

      过了一日,稀客登门。
      泉露宫贤妃带了她的亲子前来拜访。
      “贤妃今日好兴致,怎的到了我这偏僻地方来。”彬彬有礼。
      “贵妃这里哪是偏僻,远颐宫可是众人膜拜之处。”她笑的友好。
      “按理早该来和贵妃问个安的,可自生了翃儿,身子一直不好,耽搁到现在,贵妃莫见怪。”
      “哪里,倒是贤妃玉体,可要保重,”虚与委蛇:“这便是翃儿罢。”眼光掠向她身后阿姆怀中襁褓。
      “是啊,”她赶忙转头,对那阿姆道:“快把十四皇子抱给贵妃娘娘看看。”
      襁褓中一张小脸展在我面前。说实话,对我而言,婴儿都是一个模样,皱巴巴,丑兮兮。
      “嗯,”看了一会:“他多大了。”
      “再过九天,就满周年了。”看出我并不热情,她有些失望。
      “那要好好庆祝热闹一番了。”我笑着坐到椅中,也让流朱为她看座。
      她眼神黯淡了些。
      “也不知陛下还记不记得住呢。如今陛下心中,并无我母子俩地方。”
      我也无话。有些时候,沉默是金。
      “想当年甫入深宫,陛下也对我恩宠有加,有那么两三载,我以为自己是天下最幸福的女子。可是好景岂会长久,如今的泉露宫,真是门可罗雀。”她忽然感慨起来,竟忍不住在我面前泪光闪闪。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虽是句俗话,却也是至理。我等又何必耿耿。”淡定从容,起身走开几步,留她个余地拭泪。
      隔了一会,背后她又说话:“也是,我早已不再望念什么荣宠,只盼我翃儿能有出息,我也好老有依靠。”
      “我知道贤妃出身大学士府第,自然教养小儿也有良法。”心中大概猜出她来意。
      “只是陛下少有对翃儿关注,令我心伤。唉,”她愁愁深叹口气:“真是羡慕李婕妤那孩子,讨贵妃喜,连带陛下也爱屋及乌,对他赏识。”
      “是我做得不好,偏颇之意太明。”
      “哪里哪里,”她登时惊慌起来:“我绝无怪怨贵妃之心。”
      我笑起来:“你且宽心,陛下是重情之人,怎会忘却亲儿周年生辰。”
      她这才镇定下来,面有感激之色。
      “贵妃若不嫌弃,今后我可否带翃儿多过来坐坐,我们姐妹也该多叙叙。”
      “小皇子身体到底还是幼弱,时常外出,吹风受到凉就不好了,还是应在泉露宫里妥当照料着的好。不如以后我去泉露宫走动罢。”
      听了我这话,她脸上极不自在,许是认定我存心不肯与她交好,岂知我只是厌恶婴儿啼哭吵闹而已。
      话不投机,又与我说了两句后,她只好怏怏回去。
      幸而九日后的十四皇子出生周年的庆贺终是风风光光,我才算没得罪了贤妃。
      倒是经了这一串事体,众人皆已晓得,宫中贵妃得势,皇后无宠,这行事做法都该改道了。
    插入书签 

    ←上一章  下一章→  
    作 者 推 文


    该作者现在暂无推文
    关闭广告
    关闭广告
    支持手机扫描二维码阅读
    wap阅读点击:https://m.jjwxc.net/book2/14861/11
    打开晋江App扫码即可阅读
    关闭广告
    ↑返回顶部
    作 者 推 文
    昵称: 评论主题:

    打分: 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评论按回复时间倒序
    作者加精评论



    本文相关话题
      以上显示的是最新的二十条评论,要看本章所有评论,请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