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的野

作者:烟火无雾
[收藏此章节] [投诉]
文章收藏
为收藏文章分类

    第 99 章


      被推去手术的小孩四天后才回到急诊科住院部病房。

      据护士李彤透露,那个小孩期间在重症监护室住了三天三夜,本以为危险期会延长,但是很神奇地,今天凌晨时小孩的各项生命体征突然稳定下来,就像是当初入院做完手术那样。

      若能保持下去,小孩的各项临床指标会很快恢复正常。

      “小朋友什么时候能苏醒啊?”
      宋宇泽扶着年承旭,隔着中间一个床的距离看着躺在门口床位上的小孩。
      “我听主任说小朋友的生命力很顽强,”李彤红着眼睛欣慰地道,“相信很快就能醒过来的。”

      年承旭挪动脚,试着走出一步,发现没有上午的时候第一次下床走路那么疼了,就又迈出两步,伸手扶在中间的病床上。
      这几下动的,可把李彤吓坏了,连忙也在另一侧扶住年承旭。

      这些天年承旭的主治医师霍宁一直都在很积极地和谭主任沟通,决定在不影响年承旭身体的情况下,试着让年承旭下床活动,这也是治疗的方式之一。

      ——“阿斯伯格综合征个体的心理理论能力存在缺陷或发育迟缓,无法了解别人的想法和感受,甚至无法了解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当他们被转到诊所接受情绪障碍治疗时,医生们通常关注的是焦虑、悲伤和愤怒等情绪。”

      “阿斯伯格综合征个体通常无法处理焦虑情绪,焦虑情绪会带来很强的控制欲。”

      “阿斯伯格综合征个体需要分辨情感特点,表达不同程度情感的字词和行为,并学会表达自己的情感,辨识他人不同程度的情感。”
      “认知行为疗法中的认知重构能帮助阿斯伯格综合征个体矫正容易引发焦虑、愤怒或低自尊情绪的错误想法。”

      阿斯伯格综合征儿童和成人的情绪障碍的主要心理治疗方法是认知行为疗法,但是事实证明,这几天的治疗对年承旭并没有什么太大的效果。

      ——“阿斯伯格综合征个体容易抑郁,大约有三分之一的儿童和成人出现临床抑郁症状”。
      “抑郁症的特征包括生理和心理的耗竭感,感到悲伤或空虚,不再喜欢以前感兴趣的事情等。此外,也会出现社会性退缩,食欲改变导致体重增加或减少,睡眠习惯的改变,变得嗜睡或失眠。当事者自述感觉自身没有价值和出现罪恶感,无法集中精神,以及可能产生自杀意图。因此阿斯伯格综合征个体很容易出现抑郁症。”

      这也是霍宁当初怀疑年承旭患有抑郁症的根据之一,但谭主任在诊断的过程中发现年承旭具有识别并表达自己的情绪感受的障碍。
      谭主任在发现这一障碍的存在时,哭笑不得地对马文疆称,也许正是因为这一点,马文疆才无法对年承旭进行确诊。

      ——“引发阿斯伯格综合征个体抑郁症状的因素有很多,比如感觉不被社会接纳和理解,自尊心长期受到不利的影响;试图获得社会性成功但往往导致心力疲惫;感觉孤单;容易被同龄人欺凌和取笑;悲观的认知取向;总是想着一些负面的事情。”

      “对阿斯伯格综合征人士来说,一个微小事件引起的愤怒情绪,其快速发作程度和强度往往非常强烈。如果用音量控制从一到十的刻度来比喻情绪的表达强度,普通孩子的愤怒情绪表达是逐渐由强度一提升到强度十,而阿斯伯格综合征儿童和成人可能只有两个强度指数,从一到二,和从九到十。如果某一事件导致普通孩子出现从三到八的情绪强度,阿斯伯格综合征孩子可能会出现九到十的反应。”

      “阿斯伯格综合征人士表达愤怒和爱意的能力往往落后于实际年龄,表达情感的词汇也相当有限,情感的表达往往不够微妙,没有太多变化。比如,其他孩子会感到伤心、困惑、尴尬、焦虑或嫉妒时,他们却只有一个反应——生气。他们的负面情绪通常表现得非常强烈,就像开关只设在最大音量档。”

      “阿斯伯格综合征个体通常是完美主义者,对犯错误特别敏感,格外害怕失败。”

      可是反观年承旭,不说伤心、困惑、尴尬、焦虑或嫉妒,就连负面情绪,如生气、焦虑或悲伤等,对于年承旭来说都是感受模糊或难以感受的。

      识别并表达自己的情绪感受的障碍,加上阿斯伯格综合征,两者碰撞下反而产生了许多独特而又意外的效果。
      因此,谭主任表示年承旭的治疗还需要一个非常漫长的过程。

      众所周知,阿斯伯格综合征是源自大脑内部特定结构和系统的功能丧失,这一类人的大脑线路链接方式与众不同,但这不一定是大脑缺陷,所以传统的心理分析式心理治疗对阿斯伯格综合征儿童或成人成效甚微。

      在儿童阶段确诊,可以从减少继发性的心理问题入手,例如抑郁。
      但明显,年承旭并不属于这种常规的情况,所以现在就只能尽可能地从霍宁这边介入治疗。

      宋宇泽兜里的手机突然震动,见小护士帮忙扶着年承旭便腾出一只手掏手机。

      点开群消息没看两眼,宋宇泽瞪大了眼睛。

      扶自己的手撤掉了一只,年承旭回头去看,宋宇泽个子高,拿着手机看的时候年承旭根本就瞅不着屏幕。
      年承旭静止了几秒,伸手扯了扯宋宇泽的袖子。

      “啊?”宋宇泽愣了下,连忙把手机抬高,“不行,你不能看。”
      年承旭盯着宋宇泽那双狗狗一样的眼睛,再次伸手去扯宋宇泽的袖子。
      “……”
      宋宇泽皱着眉,心里都想哭。
      ——谁能告诉他这样的情况下该怎么办?

      “好吧好吧,”宋宇泽说时迟那时快,连忙把几条消息删除,这才把手机放下去,“看吧。”
      年承旭眨巴眼睛看了看手机屏幕,回头继续去看那个小孩。
      “……”宋宇泽狠狠地松了口气。

      删掉的消息是一个链接和几个截图。
      主要就是说几个十三四岁的学生将一名同学霸凌并杀害的事情。
      从截图上来看是其他省份发生的事情,因为截图上显示的是“初中生”,而不是“国中生”。

      本来要给年承旭看也没什么的,但是现在不一样。
      已经怀疑年承旭在学校被欺负,而且年承旭已经被诊断为阿斯伯格综合征——虽然在了解后得知,这并非精神类的疾病,而是一种广泛性发育障碍,但宋宇泽同时了解到“社交成熟程度和社交推理分析能力都发育得晚”“处理社会性信息花费的时间过长,主要依靠后天智力而非先天直觉”,因此宋宇泽真的很难放心,尤其是让他印象最为深刻的那句“阿斯伯格综合征儿童很难交到朋友,经常被别的孩子调戏”。

      虽然宋宇泽也说不上来不给年承旭看的原因,但他的潜意识就是认为不能把这种消息给年承旭看。
      阿斯伯格综合征个体的情感理解和表达与普通大众有本质的差异,这项特征同时也是阿斯伯格综合征的诊断标准,阿斯伯格综合征儿童的情感成熟度本就通常比同龄孩子落后三年,再加上年承旭又比身边的同学小两岁——这就等于是幼儿园的宝宝每天都混在一堆十一二岁的小学生里。

      宋宇泽为了更了解小鬼的阿斯伯格综合征,特意添加了谭主任的联系方式,而谭主任并不像其他主任那样给人高高在上的感觉,而是非常乐意给他做出解答,还在网上找了许多相关的文章发送给他。
      据网上的内容称——
      “一些成年阿斯伯格综合征人士讨论过他们小时候被欺凌的情况,发现他们一直无法理解为什么自己很容易成为被欺凌对象,也不清楚其他孩子折磨他们的动机何在。他们会在脑子里不断地回忆这些事情,试图了解为何自己被挑中。他们不断地重演过去,却无法从这些不公平经历中解脱。不断回忆成了一种日常体验,虽然欺凌事件发生在很多年以前,当这些事件不断在脑海中反复出现,不良情绪也一次次重现。为了克服从小经历的欺凌所造成的根深蒂固的伤害,他们通常都需要接受心理治疗。除非能够最终理解原因,否则他们无法轻易地释怀、忘却或消除这种心理创伤。”

      所以对年承旭来说,被欺负不光光是被欺负,这个小鬼可能还会自我折磨式地不断回忆那些被欺负的画面。

      “你帮我扶着点我家小鬼哈,”宋宇泽笑着和李彤说,“我去上个厕所。”
      “嗯好。”李彤连忙点头将年承旭扶稳。

      宋宇泽拔腿就撒,想去年承旭看不到的地方再了解一下群里的消息。

      李彤在年承旭确诊阿斯伯格综合征的当天晚上就知道了这一消息,她这几天在休息的时间了解到不少关于阿斯伯格综合征的知识。
      因为不同于靠门床位的那个小孩,年承旭身上的那些病症根本就无法用肉眼一下识别出来,而且阿斯伯格综合征被称为天才病,她特别地好奇。

      这几天年承旭一直在进行认知行为疗法,李彤知道这件事,但是她从宋宇泽口中听说,年承旭根本就无法顺利地进行其中的情感教育部分。

      ——“一些阿斯伯格综合征个体不会和其他人分享快乐,当别人表现快乐时也不知道自己该做什么。有时他们会以一种不成熟或奇特的方式来表现快乐,比如,开心得直跳脚,或是兴奋地使劲儿拍手。”
      “阿斯伯格综合征孩子的脸部缺乏细腻的情感表达,就像是木头人或戴了面具,有时还会出现不自然的表情,或过于严肃。”
      “阿斯伯格综合征个体的表情平淡漠然,缺乏调节和微妙的动作,容易让别人感觉他处于悲伤之中。”

      李彤侧身歪下头望着漂亮的小朋友,倒是觉得这几天自己了解到的那些说得对也不对。
      对的是这孩子的表情,不对的是动作——这孩子做出过最激烈的反应就只有听到照片被撕那一次。

      可是这却又十分符合她了解到的阿斯伯格综合征的另一特征——
      “阿斯伯格综合征个体和物品的附属关系非常紧密,一旦某样东西不见了,他们就会变得苦恼异常,一旦找到则会无比开心。他们对物品的附属感和感情,有时甚至超过对自己家人的感情。”
      “阿斯伯格综合征儿童难以了解和回应别人的想法和感受,社会和人际交往常令他们感到困惑,而他们发现物品和机械更容易了解,这些东西比人类更可靠,既不会改变内心想法,也不会分心不理他或情绪化。”

      唔,天才病果然是天才病,不太容易弄懂呢。
      李彤在心里叹了口气,甜甜地笑道:“小朋友,站太久了,我们坐回床上吧?”
      年承旭扭头看了看她,点了点头。
      “小朋友真听话。”

      李彤夸赞地把年承旭抱到床上坐着。

      ——“阿斯伯格综合征孩子或成人常常在脑子里积累许多百科全书般的事实资料。”
      “阿斯伯格综合征孩子所拥有的百科全书知识会非常引人注目,往往被大家看作‘小教授’。”
      要是这孩子会开口说话就好了,她完全不介意年承旭独自发表长篇大论,她倒想听一听这个漂亮的小朋友会给她讲一些什么故事。

      不过她倒是听说这类孩子说话时不喜欢被别人打断,还喜欢打断或抢别人话,因此,这类孩子通常让人觉得过分挑剔,不愿意赞美别人,容易和人发生摩擦,好争辩,没礼貌。
      常人无法理解这类孩子,也就更无从得知这些孩子其实本质上是并没有恶意 ,他们只是能力上有缺陷。

      李彤觉得这些倒完全不像是在说这个漂亮的小孩。
      最起码的,这类孩子有个明显的特点——通常没有信心承认“我不知道”等等。
      但是就连她一个不能时常陪在身边的护士都见过年承旭写出来的“我不知道”。

      “小朋友,阿姨和你讲一讲哦,”李彤也轻轻地坐在床沿,歪头看着年承旭,“阿姨这几天查了查相关知识,听说是你这种阿斯伯格综合征的孩子啊,会发展出相当早熟的阅读能力,对书面文字的解码能力超强,阿姨觉得你可以利用这一点呀,去找一些名著呀之类的来看,肯定比其他小朋友学得快。”

      年承旭缓慢地眨着眼睛,摸了摸手里的皇冠,这才拿起本子和笔写字——

      [譚主任說,我的理解能力受限于語言發展的程度]

      “啊?”李彤懵然地看着年承旭写出来的这行字。

      年承旭看了看李彤,回头继续写。

      ——[譚主任說我的閲讀準確度相對超前,但是閲讀綜合理解力的發育受限于語言能力的發育]

      “呃……”李彤尽可能让自己快速理解九岁小朋友写出来的话,只觉得年承旭的阅读能力好像比她的阅读能力还要发育超前。
      毕竟年承旭能这样写出来,称述给她看,就说明对于这些年承旭是懂的。

      “那,那你可以试着学习外语呀。”李彤半天才憋出一句来,“我听说像你这种小朋友啊,很多都有学习外语的天赋,能学习好多种外语的!而且发音非常标准,本国人都听不出口音呢,算是培养你的兴趣。”

      年承旭盯着李彤,想了好一会儿,低头写道:
      [怎麽學]

      李彤愣了下,瞬间一股欣喜涌上心头,连忙问道:“你想学什么?阿姨可以帮你找找资料什么的,阿姨刚毕业不久嘛,好多同学都学过外语,资料之类的肯定都还在。”

      年承旭想了想,动笔就写下来一长串——

      [韓語,日語,俄語,印尼語,波斯語,泰語,越南語,印地語,馬來語,緬甸語]

      “等等——”李彤控制不住地出声道,“小、小朋友啊,阿姨的同学没有几个外国人哒,而且他们都是学一些大语种……欸?你怎么没写英语啊?阿姨还以为你第一个就会写英语。”

      年承旭看了看李彤,回头在纸上写字。

      [我在学校學會了英語]

      李彤将视线怔怔地从本子上移向年承旭,“你,你,学会是什么意思呀?呃……好吧,阿姨的意思是,阿姨读大学的时候都还在学呢。”

      [1.英語老師在學校教我]
      [2.書店裏有書]
      年承旭写完扭头去看李彤。

      “…………”
      李彤表情艰难地吸了口气,强颜欢笑地问:“那你知道什么是英语四六级考试吗?”

      这次年承旭写字时间有点久,李彤缓不过神地呆坐了一阵,这才扭头去看——

      然后再次怔愣。
      这,这个小朋友写的这些单词,拼在一起看过去怎么那么眼熟啊?!

      随着笔尖摩擦纸张的沙沙声不停歇地传进耳朵里,李彤掩面呜呜道:
      “小朋友你别写了,你写出来阿姨也不一定会做……都考完这么久了……呜呜呜——”

      原来这就是天才病啊。
      呜呜呜……

      ——“阿斯伯格综合征个体对事物常有与众不同的优先选择顺序,对世界的看法和思考方式也各不相同。他们的大脑线路与众不同,这不是生病。他们优先选择追求知识、完美、真理、了解物理世界,而不是选择认识情感和人际关系。这些特征可以塑造出有价值的天赋,但也造成他们在社交世界的困难,影响了自信心的发展。”

      呜呜呜,她现在算是真的真的真的懂了天才病这一概念。

      年承旭扭头看了看李彤,继续写完了正在写的题目,这才停下笔点了点头。

      “哦对了小朋友。”

      李彤想起什么,再次感觉到欣喜,连忙抬头道,“小朋友,你会画画吗?我听说你们这种孩子,有一类视觉敏感,要是天生擅长绘画的话,再加上把它培养成兴趣,努力练习,就能画出特别真实的东西,阿姨虽然没见过,但听说就像是现实照片一样呢!”

      年承旭眨了眨眼睛,点了点头。

      李彤有些没懂年承旭点头的意思,但光是看到这一动作,她都感觉到自己肾上腺素的飙升。
      她从来没遇到过这种阿斯伯格综合征小朋友,网上说这是天才病,现在她算是懂了这一说法的形象性。
      而且网上说“阿斯伯格综合征儿童对于疼痛的反应可能过度敏感或过度不敏感,但通常倾向于过度不敏感,会表现得坚忍克己,不会对一般人无法忍受的疼痛表现出痛苦和退缩。”
      这一点确实很符合年承旭,毕竟到现在为止她都还没见这个小朋友哭过。

      ——但这也可能真的是“对不舒服、疼痛以及极端温度缺乏反应,使得年幼的阿斯伯格综合征儿童往往无法学习怎样躲避危险,常常因为意外事故被送到医院急诊”。
      李彤又瞬间紧张起来,思考着怎么给小朋友教这件事。

      形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孩子完成大小便训练的时间比较晚,可能是不容易察觉到尿急和便急的信号,以至于经常发生大小便失控的意外”。

      并不是所有阿斯伯格综合征的孩子都是这样的,所以年承旭可能就是那少数孩子中的其中一个,但李彤没有什么经验,不知道怎么教,毕竟这是阿斯伯格综合征特定的困难——“感觉知觉”。

      年承旭拍了拍李彤,把写好字的本子举了起来。

      ——[阿姨,什麽是社会正义感和道德感]

      李彤正想着事情,被打断一时没反应过来,愣了会儿才道:“啊……啊?你怎么好奇这个呀?你还这么小。”

      年承旭没都得到回答,盯着李彤看了会儿,这才回头去写字。

      [我今天看病,譚主任說我的道德感很强,說我是好孩子]

      “……真的啊?”
      李彤愣完就甜甜地笑起来,“道德感就是……恩……爱祖国?爱人民?反正就是你的思想啊,观念和行为什么的,是正能量的,就像是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时刻牢记在心中的那样吧,那样很棒哒。”

      年承旭想了想,点了点头。
      虽然他不知道爱祖国爱人民是什么,但他确实记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啊!对了。”李彤甜美的面容变得非常严肃,像教导小孩一样地对年承旭说:“阿姨还看到了一段话,变态……魔爪……啥来着,哎呀阿姨没记住,阿姨现在翻出来念给你。”

      年承旭眨了眨眼睛,点了点头。

      李彤掏出手机,点开专门收藏的链接,清了下嗓子认真地念道:
      “缺乏应有的同理心和后悔感受,是注意一个人是否是精神变态的一个标志。精神变态人群常常具有吸引人的外表,运用巧妙和直观的方法利用和操纵他人,他们是人类的魔爪。阿斯伯格综合征个体往往社会性天真而不成熟,经常是魔爪的牺牲品。这两种角色都具有同理心方面的问题,但原因差异明显。”

      年承旭看着李彤念完抬起头来看他,点了点头,示意自己听到了。

      “恩,”李彤继续严肃地想了想,又认真地道:“你比其他普通的小朋友更容易遭受蓄意挑衅和捉弄,但是你不能自己憋在心里,把那种不明确的互动行为假定是故意敌对的举动,你要告诉你身边的这些大人知道了吗?那样做对你是不好的,就像手机里说的,你会感觉长期被迫害,总是认为别人心怀恶意。并不是所有小朋友都是坏蛋,还有很多小朋友很可爱哒,你本来就需要学着交朋友,不能让那些坏蛋得逞,知道了吧?”

      年承旭静静地听完,想了想,点了点头。

      “嗯嗯!”李彤甜甜地笑着点头,突然反应过来一件事。
      小朋友这是在和她聊天吧?

      ——“阿斯伯格综合征个体会立即而且始终保持喜欢或不喜欢某人的状态。”
      小朋友这是喜欢她的对吧?

      李彤欣喜的同时,还是忍不住回想自从第一次见到年承旭到现在发生的种种。

      陈仲在病房外和石英打着电话,简单交流了一下今天年承旭的治疗效果。
      根据这几天的了解,能确定的是——“阿斯伯格综合征的产生不是因为不适当的抚养方式或儿童时期的心理或生理创伤”“阿斯伯格综合征的成因并不是母亲无法爱孩子,或无法与孩子建立心灵相通的关系。”。

      这就说明年承旭并不是因为张澜才患上的阿斯伯格综合征。

      陈仲原本想通过石英,叫张澜来,私下和谭主任了解一下情况,可是现在来看好像已经不用这么做了。
      年承旭需要的是来自于一名心理治疗师的有效治疗,而不是来自于一位喝酒打麻将的母亲那称不上养育和教育的母爱。

      但前提是,这位心理治疗师必须完全了解年承旭的特征,特别是了解年承旭的理解、沟通和感受的能力,并根据年承旭的生活经验,了解藉由自我形象、自信心和自我接纳所呈现的自我概念。

      所以,比起把谭主任的时间花在和张澜沟通上,倒不如把年承旭的时间全部交给霍宁和谭主任。

      而他们这些外人,需要的是自然而然、循序渐进地对年承旭产生一些自然的影响。
      就拿年承旭的人格特征来说,虽然年承旭并未表现得具有焦虑症和强迫症,也没有发生被动、依赖,容易发脾气的情况,但是年承旭的个性确实或多或少倾向于不成熟,在自我指导方面存在问题。

      如谭主任所说,年承旭具有外在控制观。
      外在控制观,即认为一个人的情感不是因为个人因素造成的,而是来自他人的行动和意图的影响,比如高兴和不舒服。
      换句话说——
      比起觉得自己能控制事情的结果,反而更加相信自己无法控制所发生的事情。在这个前提下,认为无法控制的因素并不是自己,而是外在变量,将其认为是自己无法控制的主要原因和罪魁祸首。

      这就是9岁的年承旭和9岁的许星然的不同。
      9岁的许星然能把“认为是什么就觉得会是什么”实行到“变成什么”的那一步,而9岁的年承旭却没有了后续反应。
    插入书签 
    note作者有话说
    第101章 第 99 章

    ←上一章  下一章→  
    作 者 推 文


    少年的狂
    何彦松x年高文

    关闭广告
    关闭广告
    支持手机扫描二维码阅读
    wap阅读点击:https://m.jjwxc.net/book2/7187305/101
    打开晋江App扫码即可阅读
    关闭广告
    ↑返回顶部
    作 者 推 文
    炸TA霸王票
    地雷(100点)
    手榴弹(×5)
    火箭炮(×10)
    浅水炸弹(×50)
    深水鱼雷(×100)
    个深水鱼雷(自行填写数量)
    灌溉营养液
    1瓶营养液
    瓶营养液
    全部营养液都贡献给大大(当前共0瓶)
    昵称: 评论主题:

    打分: 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更多动态>>
    爱TA就炸TA霸王票

    评论按回复时间倒序
    作者加精评论



    本文相关话题
      以上显示的是最新的二十条评论,要看本章所有评论,请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