凛都纪事

作者:莱斯利ll
[收藏此章节] [投诉]
文章收藏
为收藏文章分类

    水灾


      下人们已收拾妥当,赵修恒也被支走了,刚刚还算得上热闹的气氛变得萧条不少。此时偏屋的书房灯火通明,虽不似前堂亮堂,烛光映在每个人的脸上,也能看清彼此的表情。
      赵桉命众人退下后,吩咐路至守在门口,禁止任何人靠近,谨慎地关上门窗,才安心坐下品赵玉楼烹煮的早已凉透的龙井,将主场交给了站着的两人,看来是打算做一个旁听者了。
      “接下来我问你的事很重要,人命关天,希望你如实回答。”
      很长一段时间,赵子矜都是背对着他,想来应该考虑了很久,一向冰冷的言语中竟然能让他从中感受到些许恳切。看来他这位十几年未见的哥哥还是愿意尝试着相信他的,并没有单纯把他单纯当做一位犯人来审。
      “兄长问吧,玉楼一定知无不言。”
      赵子矜闻言点头,“那先讲讲你与那对母子的相遇吧,不要遗漏任何细节。”
      “好。”赵玉楼思绪飘回了入京那日,在那家城外坐落在林荫小道间的酒肆,与之见面到离开,期间的一言一行,可谓是事无巨细地都打包说了出来。
      赵桉的脸是越听越黑,终于等人讲完忍不住开口,“如你所说,朔陵水患这么严重,此等大事竟没有一人来报,未免太夸张了些。”
      “天灾是开不得玩笑的,玉楼不敢胡言。”
      “也不知道这究竟算天灾还是人祸。”赵桉冷笑,“这种大灾得不到控制往往会愈演愈烈,说不好后面还会有大疫,朔陵王他疯了吗,不上奏在等什么!”
      “他不止不上奏,还召回救灾的官兵,可见此人居心不良啊。”赵子衿补充,思索片刻后又看向赵玉楼,问道,“知道了这件事为何不先告诉父亲或是我?”
      “因为我在取证。不能仅凭一人的一面之词下决断,我需要验证一二。”赵玉楼停顿片刻,方言道,“再者一方势力又岂能轻易得罪,需得谨慎行事。”
      “所以你心安理得地替朔陵王爷瞒下了这事?”在听到最后那句话时,赵子衿只觉好笑,眼里尽显讥讽,话里亦是如此,“仅仅为了你口中的‘谨慎行事’,丝毫不考虑朔陵会死多少人,这就是江湖中所谓的‘侠士’吗?真是可笑。”。
      像是早早料到了赵子衿的反应,赵玉楼也不想为自己辩解,只是垂眸道,“兄长见谅,实属无奈之举。”其实他可能打心底觉得赵子衿说得不错,与兄长比起来,他更关心的是赵府,是他的亲人、师友,所以一旦碰上什么事,自然会首先保障他们的安全,有余力再“行侠仗义”,这样的行事准则已经刻在了骨子里,随他行走江湖,怕是短时间内改不过来了。
      “行了,说正事。”赵桉神色不悦。
      不知道父亲是不是也为他的所言不满,就在一瞬的恍惚后蓦然对上了那道探究夹杂着纠结的复杂视线,像是被窥见了所有压在心底的秘密。赵玉楼不动声色移开了目光,大概不愿把内心深处那点略显自私的想法暴露给为国征战几十载的赵桉,哪怕只有一丝一毫的泄露。
      不禁自嘲,他其实没有看起来那么潇洒,心里还是在意家人对他的看法的。
      赵子衿侧身没看他,仅仅拧着眉头,一言不发,现下应该还不太想与自己说话,赵玉楼只好自己提“正事”,“为了调查清楚这件事,我只好麻烦江兄跑一趟,今日那封信,便是他托柳姑娘转交于我的。”说着拿出信递给兄长,却被赵桉截了胡。
      “你与那江行还挺熟。”瞥了一眼赵玉楼,开始拆信。
      赵玉楼摇头笑笑,“只是相熟还不足以让他冒着生命危险去做这件事,归根结底是他的仁义之心罢了,不过他自己应该不肯承认。”
      “这小子胆子还真是大,居然敢潜入王府,真不愧是江道子的徒弟。”一目十行地扫过,赵桉啧啧称奇,随手便把信交给了身侧伸着脖子的赵子衿。
      “江道子?”就是那个早年间戏耍过江湖的神秘道人?此人称得上是神龙见首不见尾,绝大多武林中人都未亲眼见过他,见到也不一定认得出来。
      若是问他行事如此低调,为何会闻名天下?其实不然,这人行事风格独具一格,匿迹众人中,不显于人前,却能在搅乱现场后迅速抽身,没有一人抓得住他,导致得罪的人不少却拿他没办法。近几年来倒是收敛了一些,关于他的消息渐渐稀少,反而以前“辉煌”的事迹倒是越传越夸张。
      真是想不到啊,他竟然是江行的师父,看来能在朔陵王府“出入自由”,怕是深得江道子真传。
      转念一想,江行这厮瞒着他的估计也不少,当时还好意思跟他置气,亏得自己还道了半天的歉。
      “怎么,闯荡江湖这么久,没听说过江道子的大名?”赵桉表示疑惑。
      “自然是听说过的,不过听父亲的意思,您好像挺了解他?”
      “了解谈不上。”赵桉眯着眼回忆,“当初式华阁建立之时,你廖平叔叔寻访过他,想请他来做三殿之一的长老,据说费了好大的劲儿才见到真容,虽然最后不了了之,但他确实……”
      赵桉犹豫片刻,挑了一个值得人深思的形容,“是个有想法的人。”
      “所以江行的这封信,我还是信得过的。”这句话是说给赵子衿的。
      后者从始至终都未曾发过一言,只是聚精会神地看着,不似赵桉,他像是要把里面的字一个一个抠出来细细品味,并且对于赵桉的提醒不作回答。将信纸按在桌面,烛火映在眼里也化不开里面的冰川,“如这信中所说,朔陵王十几日前便派人进京上奏,就是徒步走也该到了,可是这人呢?”
      良久的沉默。
      赵玉楼摩挲着指节,“这消息的来源,是江行从王府一门客口中偷听到的,尚且还不能分辨到底是那王爷真派人去了,还是只散播出去安抚人心。假定是前一种可能,那跟他之前封锁消息的行径又相悖,不救灾,不上奏,等死了这么多人后才开始,结果到最后这‘信使’又莫名其妙地不见踪影。”可谓是越分析越迷惑,“事情闹大了对他有什么好处?那人的失踪跟朔陵是否有关?”
      “倘若他压根就没派人,于他更是毫无益处,难道是嫌朔陵太太平了吗?还是有意挑起民怨,难不成有忤逆之心?”赵子衿脸色着实不太好看。
      “那老东西有那实力吗?半截身子入土的人了,他还有力气折腾?”嘴里说着不信的话,赵桉脸上的忧虑还是很明显。
      “父兄稍安勿躁,此事疑点太多,现在下结论还为时尚早。”赵玉楼出言安慰,“不如想想该如何把这个消息传到陛下耳朵里,眼下救人最要紧。”
      赵子衿点头,“明日我就进宫求见陛下。”
      “由兄长来说怕是不妥。”
      “哦?那你觉得谁最合适?”
      赵玉楼笑道,“自然是我。”见赵子衿蹙眉,眼看着“不行”两个字就要说出口,才解释道,“朔陵将这件事瞒得彻底,关键人证也已经丧命,兄长久在京中,是如何得知此事呢?”
      见人不语,继续说道,“玉楼出身江湖,回京前游历过许多地方,不久前路过了朔陵,恰巧碰到河堤崩塌,河水泛滥成灾,百姓家园被毁,流离失所,令人痛心。不忍灾情加重,遂向陛下禀明此事,请速速赈灾,合情合理。”
      赵子衿一声冷笑,“你是说作伪证?”
      “有何不可?”赵玉楼循声直直看去,忽略那双眼里的讽刺,“灾患是真,我的所述也毫无偏颇,只是为了打消陛下的疑心,省去繁琐,尽快赈灾,兄长又何必拘泥于形式呢。”
      “我是大理寺的少卿,若是连我都不讲证据,岂不是人人都可效仿,这以后的案子该怎么判?”赵子衿嗤笑道,“或许在你眼里,这些都不重要,被冤枉的好人活该,就因为他们学不会你的灵活处事?”
      赵玉楼皱眉,“我不是这个意思。”还想说些什么,却被赵桉打断,“在官场灵活处事没有错,再说这算不得作伪证。你啊,太一板一眼了,还嫌给自己树敌不够多吗?”
      “好,随你。”被数落一番,赵子衿不愿再多说,“三日后陛下寿辰宴,点名了要你去,什么该说,什么不该说,你自己把握。”三天不知道还得死多少人……
      心里有了底,赵玉楼颔首称是。
      “这寿宴办得可真是时候。”赵子衿兀自开口,意有所指。随后拿起桌上的信,披上披风道,“看来没我的事了,我先回去了。信我也带走了,这是证物。”不容反驳。
      “兄长。”唤住向赵桉作揖后准备推门而出的赵子矜,犹豫再三,还是忍不住开口,“玉楼有一不情之请,不知兄长可否准许。”
      “你说。”
      “我想去看看那对母子。”
    插入书签 

    ←上一章  下一章→  
    作 者 推 文


    该作者现在暂无推文
    关闭广告
    关闭广告
    支持手机扫描二维码阅读
    wap阅读点击:https://m.jjwxc.net/book2/8879974/10
    打开晋江App扫码即可阅读
    关闭广告
    ↑返回顶部
    作 者 推 文
    炸TA霸王票
    地雷(100点)
    手榴弹(×5)
    火箭炮(×10)
    浅水炸弹(×50)
    深水鱼雷(×100)
    个深水鱼雷(自行填写数量)
    灌溉营养液
    1瓶营养液
    瓶营养液
    全部营养液都贡献给大大(当前共0瓶)
    昵称: 评论主题:

    打分: 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更多动态>>
    爱TA就炸TA霸王票

    评论按回复时间倒序
    以上显示的是最新的二十条评论,要看本章所有评论,请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