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正一品女官

作者:祖国繁荣富强
[收藏此章节] [投诉]
文章收藏
为收藏文章分类

    他的生活


      李贞环绕皇城一圈用了20分钟。
      回到宫中后,众大臣皆感觉风还没兜够,那站在车上奔驰的感觉真是赛过活神仙。
      “刘大人,快,你快打我一下,让我看看我刚才是不是再做梦。”
      刑部尚书张译浜下车后感觉自己刚才的一切太不切实际了,怎么有东西能跑那么快,真正日行千里。
      “张大人,你刚才没有做梦,咱们现在活生生的正站在了太和殿的门口呢。”
      刘振拍了拍张译浜的肩,确切的说道。虽然他和张大人也有同感。
      李贞打开副驾驶的门把朱元璋请了出来。
      “长史啊,快,快把朕带到卡车上去,朕要去卡车上再来一圈。”
      李贞;………………
      好吧,皇上这是兜风兜嗨了。
      李贞无奈却又恭敬道;“好的,皇上,您请。”
      福公公赶紧给皇上抬凳子。
      众大臣心想;自己何不沾沾皇上的便宜?
      于是大家伙们暗自传递一遍眼神后,纷纷凑到皇上跟前,脸上都笑眯眯的,只笑又不说话。
      朱元璋;………………
      他就知道,这帮奸臣,绝对不会让自己独享这辆卡车的。
      “咳咳!那啥,你们也上来吗,独乐乐不如众乐乐嘛。”
      朱元璋装作大方的挥挥手,众臣们受宠若惊的道了谢后上了车,有几个老的还自觉的往朱元璋身边凑。
      朱元璋;脸上笑嘻嘻,内心mmp
      李贞带着大家又兜了一圈,一群人这才过足了瘾,满足的下了车。
      朱元璋也满足了,宣布大家可以撤了,各回各家。
      大家伙儿们这次也学聪明了,没有再上前问什么时候能够买到汽车,因为很快就能在国家商店买到。
      大家都散了,李贞才有条不紊的把四辆车开进南京国有企业基地新品研发部让他们上手制造。
      把车停好后,李贞又去看了基地刚建好的汽车制造厂,指出了一些问题上的不足。制造厂的厂长和技术员工们纷纷认真将李贞说的每一句话记在心里,准备将不足之处加以改正。
      本来问题就不大,李贞也没有待太久,就骑着一辆自行车回科学院了。
      技术员刘杰看着李贞离去的背影,心中感慨万千。
      刘杰原本是南京城一家酒楼的伙计,家里有一个16岁的妹妹,还有一对靠卖烧饼挣钱的父母,一家人的生活过的很是清苦。
      一天,刘杰路过朝廷张榜贴告示的地方,发现有四个类似于秀才模样的男子正坐在告示下面的书桌面前,书桌上摆放了纸笔。秀才旁边还站了几位官兵,一群青壮年百姓正在排队填写着什么。
      刘杰看排在队末的一男子有些眼熟,这不是邻居家的黄二吗?
      “嘿!黄二,你在这里排队凑热闹干啥,难道这儿有啥好事吗?”
      黄二一看来人是和自己从小光屁股长大的刘杰,赶紧把他拉进队伍,在他的前面站好。
      “刘杰,你可得感谢哥哥我这好事想着你,你知道我为什么在这里排队吗。”
      刘杰摇了摇头。
      “我跟你说,宫里头出了个有能耐的女官你知道吗,造出了钢的那个。“
      刘杰点点头;“这我知道啊,老李家的幺女嘛。”
      “就是她,她又造出了洋房,而且让皇上在全国每个县都建立什么国有企业基地,卖国家能生产而我们平民百姓生产不出来的东西。”
      “哦,那你来这里排队做甚?还拉上了我。”
      黄二敲了敲刘杰的脑袋;“哎!我说你怎么这么不争气,不知道上进啊!国有企业基地一听就是国家的产业基地,我问你,如果你在这个基地里干好了是不是等于国家的官员。”
      “那我们排队为了进基地吗?”刘杰勉强懂了。
      “对,现在钢厂,瓷砖厂,砖厂和水泥厂正在招人。我听说只要能被选进去,一个月工资是三两银子。干的好升级职位后,工资还能涨。”
      “什么?三两?这么多,我当跑堂的累死累活的一个月才一两二钱的银子。”
      刘杰不可置信的说道。
      黄二笑的神神秘秘的凑近刘杰耳边,“三两银子算什么,前面写字儿这些就是厂长和副厂长,是参加过科考的那些肚子里有点墨水的人被朝廷提拔上来的,我听说他们一个月工资是10两银子呢。兄弟,只要咱们好好干,多学学,以后不愁不能升官发财。”
      刘杰有些心动了,潜意识里认可了黄二的话。只要肯学习,他就不信他刘杰这辈子就是一跑堂的。
      面试的速度很快,没一会儿就轮到他们了。
      几个厂长认真礼貌的对他们进行了简单的面试,觉得这两个人自身条件都不错。
      最后,两个人都成功进了砖厂,当了砖块切割员。
      刘杰辞掉了酒楼的工作,第二天就进了砖厂上起了班。
      他的家人们知道他辞掉工作,进了基地,每个月还有3两银子拿后都十分支持他。
      在砖厂的工作可以说是枯燥又无聊的,砖块切割员的的工作就是把砖的原料混合放进塑形器里,然后用到把多余的泥料切掉。
      多么无趣的工作。
      刘杰一干就是三个月,他干的十分认真,工作效率很高,态度也很端正,厂里每月评优秀员工他都是第一。由于刘杰表现突出,直接被基地的主任提拔为电线厂的铜丝拉丝技术员。
      铜线拉丝技术员有些考验技术,但工资有所上涨,从原来的三两银子涨到了三两五钱。
      三个月后。
      刘杰在家中盖起了洋房,10两银子就能建一栋小洋房,外观漂亮极了,邻居都羡慕他。
      刘杰的妹妹叫刘巧儿,生的端正漂亮,还有一口雀儿般清脆的嗓音。
      这天大清早,刘巧儿正在家中洗衣服,忽然外面有人敲门。
      刘巧儿开门一看,只见十几个穿着蓝色制服戴着黄色安全帽的施工团队正在她家门口准备拜访的样子。
      刘巧儿知道这是基地的人。不过一下子来了这么多陌生男子,她还是有点不好意思。
      “你们好,你们……来我家干嘛。”
      刘巧儿说话有点支支吾吾的。
      工程团队的队长看出他的紧张,微笑着说道;“你好,我们是基地的电厂派来给各家各户免费牵电线,安装电灯泡的。”
      刘巧儿看着这些人训练有素的样子,十分有礼貌的样子,心中对他们有些好感。
      大门打开;“大家进来吧。”刘巧儿将人引进坝子里。
      施工团队携带的东西很多,他们一会儿把电梯拿进拿出,一会儿又把一大捆电线从这个屋拿到那个屋。
      刘巧儿在院子里默默坐着看。
      大概过了一个小时。
      “你好,你们家的电线电灯泡已经安装完毕了,我们现在去下一家,告辞,打扰了。”
      刘巧儿道了谢,目送工程团队离开。
      她回到她的卧室,想看看家里的变化。
      不过就是房顶多出来的一个透明的圆东西,墙上还有一个白色的按钮,屋里墙壁有两根白色的线被特殊材料固定住了。
      刘巧儿好奇的按了一下墙上的白色按钮。
      屋里一下子变的明亮起来。
      “我的娘啊,吓死我了!”
      刘巧儿吓得一个激灵,赶紧又把按钮按回去了。
      “呼呼!刚才屋里怎么突然亮了?”
      刘巧儿自言自语。
      “难道是,这个电灯?”
      她好奇的又按了一下,屋里再次亮起。
      “原来果然是它,忒恐怖了,神力呀。”
      刘巧儿围着电灯看了好久。
      中午,刘巧儿爹娘回家吃饭的时候,刘巧儿就迫不及待的把家里的电灯展示给他们看。
      “早就听京中传遍了这神奇的电灯,今日一看,当真是让不可思议。”
      张芸娘感叹道。
      “是啊,孩子他娘,不过从今以后,你每天凌晨5点起床做烧饼再也不用摸黑了。把这个电灯打开,屋里就能明亮的跟白天一样,做的烧饼肯定更好吃了。”
      “嗯,孩儿他爹,你说的是。巧儿,今天晚上买只鱼吃吧,庆祝咱们家喜安电灯,娘给你拿钱去。”张芸娘高兴的去里屋拿钱。
      “好嘞,娘万岁。”
      刘巧儿听说要吃鱼,高兴极了。家里的生活并不富裕,刚修了楼房,已经一个月没有吃鱼了。
      晚上,刘巧儿做了麻辣腾椒鱼,一家人坐在电灯下大快朵颐了起来。
      刘杰擦了擦嘴上的红油辣椒。
      “爹,明日我想带你去参加一个面试,基地马上要建立的自来水处理厂需要制氯技术员。”
      “大哥儿,你爹今年都40了,这份工作他能胜任吗,另外,工钱待遇怎么样。”
      张芸娘有些犹豫。
      “娘,你就放一百二十个心吧。这份工作一般人想干都干不了,单位要求的是要会些手艺的30以上50以下的男子。而且这批技术员只从我们这些员工的家属中找,没有对外招聘,可以说是可遇不可求。”
      “那你快说说这有多少工钱。”
      经济收入依然是张芸娘最关心的。
      “国家难道还能少了咱们不成,这氯化技术可是国家的高级机密,氯化技术员按照正式员工对待,一个月能拿三两八钱银子,比我拿得都还多呢。”
      刘杰补充道;“这等好活万万不能被别人抢了先,娘,你说呢。”
      “对!没错,这可是件大好事,家里的烧饼娘一个人卖都行,堂堂男儿就应该有抱负,为国做贡献,卖什么烧饼。他爹,明天你就和大哥儿一起去面试。”
      张芸娘兴奋的把这事儿敲定了。
      作为一家之主,手中的钱她管起来总是感觉紧巴巴的,如果孩他爹也能有另外的经济来源,那这个家的日子自然就能滋润不少。”
      “好!听你们母子的,明日我就去一展雄风。”刘志强精神抖擞的说道,眼神里充满了雄心壮志。
      一家人赶紧烧水洗脚,早早的睡下了,刘志强还冲了个澡。
      第二天早上六点半,父子俩早早地就去基地办公大厅去面试了。
      由于来的早,他们排了队伍的第一个,七点半的时候,已经陆陆续续来了上百人。
      “阿杰,这么多人来面试,选几个人啊?”
      刘志强看着越来越多的人,有一些紧张。
      “爹,好像只要十个,不过你不要紧张,你一定可以的。”
      刘志强听说只要要十个人,心中一慌。不过来都来了,他只能不断的给自己加油鼓气,调整心态。
      八点整。
      办公室的门开了,几名穿着官服的官员在工作人员的簇拥下进去了,面试的人群有些沸腾,大家都在小声的谈论着什么。
      没一会儿,出来一个工作人员。
      “面试现在开始,按照排队顺序轮流面试,一个一个的来。”
      工作人员走到刘志强面前,“你是第一个,来,跟我进去面试吧。”
      刘志强怀着紧张忐忑的心情进了办公室。在工作人员的指引下坐到了面试官长桌对面的椅子上。
      “你好,现在请简单介绍下你自己,报自己的姓名,年龄,特长,和之前的工作经历,以及家中的人员情况就可以了。”
      开口的是个年轻女子,看样子是个女官。刘杰心中的紧张被她舒缓温柔的话语抚平了,他开口道。
      “尊敬的各位面试长官你们好,我的名字叫刘志强,今年40岁,南京人,之前和发妻一直在做卖烧饼的生意,家中有一子,在电线厂工作。还有一女,在闺中待嫁。”
      “那你为什么选择来面试这份工作。”
      开口的又是那名年轻女子,旁边坐着的几个官员都好似唯她马首是瞻一样,态度平静的坐在一边,听着她问话。
      “因为需要挣钱来补贴家用。家里刚修了洋房,如果我能获得这份工作,妻子和孩子就能三天两头吃到一顿肉了,儿子也能娶到好媳妇儿了。”
      “你的回答很符合实际,以前面试的人都懂得巧言令色,说他们想获得这份工作是想为国家和老百信作出贡献,对于这些人,你怎么看。”
      刘志强短暂的沉默了一下,他认真的思考后回答;“长官,草民认为;只有家庭和谐稳固了,才能为国家作出发展贡献。但是国家是天下所有家庭合睦的根本,如果没有国家在外抗敌,保卫我们的家园,那一个家就不可能和谐稳固。所以他们参加工作的目的和我相同,都是为了家,一个为了小家,一个为了大家。”
      “我觉得你说的没有错,很好,过来登记下吧,明天八点来这里报道,会有人带你去水库工作。”
      刘志强心中既惊喜又震惊,这就通过了?
      飘飘然的做完入职登记,连怎么出的办公室他都忘了。
      “爹,爹你怎么了,我跟你说话呢,到底选上了没有啊。”
      刘杰晃了晃眼前跟丢了魂儿一样的家爹。
      刘志强终于慢慢回神,他兴奋的一把抓住了刘杰的胳膊;“选上了,选上了,你爹我选上了,我刚刚只是太兴奋了。”
      “那就好,爹,我就知道你一定能选上的。”
      刘杰高兴的给了他爹一个拥抱。
      “对了,爹,你见到李长史了吗,刚才我听见有人说长史今天也来监督面试了。”
      “什么什么长史?”
      刘志强有点蒙!
      “哎呀爹。你糊涂了啊,还有哪个长史,就是李贞李大人啊。咱们朝唯一的那位三品女官啊,你到底看见没有。”
      “刚刚跟我面试的也是一位女官,但是我倒不曾见到席间还有别的女官,都是男官员,所以不曾见到长史大人。”
      刘杰扶额,“爹,刚刚明明只进去了一位女官,那就是李长史。你再好好理清思绪想想?”
      刘志强顿时反应过来;“哎呀,那刚才选我的女官就是大名鼎鼎的李长史?哎哟,我怎么那么糊涂呀,看着人家那么年轻,压根没把人家的身份弄清楚。”
      “行了行了爹,既然长史选了你,这就是你的造化,以后好好工作就行,快回家吧爹,我要去上班了,不然迟到了。”
      刘杰一溜烟的就跑了。
      刘志强慢悠悠的走回了家中,一边走一边傻笑不时的还脸红,不知道心里在想什么。
      回到家中,将这喜事儿向妻女一说,自然是满室的欢喜。
      “哎呀,真是太好了,我们家简直是太有福气了,这一下子出了两个拿国家粮饷的正式工人,我得赶紧上我大姐家说说这喜事儿去。”
      张芸娘乐悠悠的称了斤红糖,上她娘家拜访去了。
      到了娘家,她的巧嘴儿将这事儿一说,顿时惹得亲戚朋友们羡慕不已,纷纷夸赞。刘巧娘脸上乐开了花儿这才回到家中。
      看着自家漂亮高档的洋房,想着就快有好媳妇进门,家里还出了两个有出息的男人。这下子,她刘家名声也好听了,女儿也能嫁个更好的人家了。
      张芸娘觉得,这日子真是越来越有盼头了,越过越红火。
      一个月后。
      张芸娘穿上了新裁制的漂亮成衣,兜里揣着丈夫刚发的工资,美滋滋的去门了。
      她先花了一钱银子充了两个月的电费,然后走进了规模越来越大的国家商店。
      商店大厅里新上架的自行车吸引了她的视线,让她不由想起了刚才在外面路上看到一个男子骑着这东西奔驰的样子。
      张芸娘是个十分会过日子的女人,当即花了五钱银子买了两辆自行车回家。
      如果丈夫儿子骑着这东西去上班,那绝对可以节省很多的时间,还没有走路那么劳累。
      新买的自行车果然受到了父子二人的强烈欢迎。
      晚上,在管道旁的路灯下,两人学了半晚,就差不多会了,第二天就骑着车上班去了。
      南京城内有自行车的人家逐渐多了起来。
      接着,一条条公路在南京城内环绕,公路上有自行车道,使得自行车更加的受欢迎。
      刘杰也由于工作能力表现突出,提拔为了基地科技技术员,负责新科技品的研发管理,每个月领五两银子的薪水。刘志强也当了小组组长,拿四两银子一个月的薪水。
      张芸娘简直乐坏了,一家人从以前十天半个月吃一次肉的生活水平提升到了现在每顿饭两菜一汤,一天一顿肉的水平。
      不止刘杰一家,南京城内在国有企业基地工作的家庭生活水平也都提神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这让国家每次修建新厂招人时总是人才济济,大家都想到国有企业上班,抢这铁饭碗。
    插入书签 
    note作者有话说
    第10章 他的生活

    ←上一章  下一章→  
    作 者 推 文


    该作者现在暂无推文
    关闭广告
    关闭广告
    支持手机扫描二维码阅读
    wap阅读点击:https://m.jjwxc.net/book2/3902098/10
    打开晋江App扫码即可阅读
    关闭广告
    ↑返回顶部
    作 者 推 文
    昵称: 评论主题:

    打分: 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评论按回复时间倒序
    作者加精评论



    本文相关话题
      以上显示的是最新的二十条评论,要看本章所有评论,请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