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迫上岸的我开始斩妖除魔啦

作者:完美的红烧肉
[收藏此章节] [投诉]
文章收藏
为收藏文章分类

    不速之客(上)


      越临近京都,李见山越容易发一些奇奇怪怪的梦。
      他总是梦见漫天的辰星,亘古不变的星宿交织成图,天似苍穹,星辉犹如千双万双眼,凝视着他,包裹着他。
      它们冷漠地俯瞰着世人,这世人里,自然也有李见山的一角。
      他偶尔会看见自己的父亲,那是他父亲最后的岁月——李明远披散着头发,裹着一条满是符咒的棉被,在炎热的夏天里,他浑身上下都被汗水浸透,却仍不觉热,只会喃喃自语喊着为什么,为什么,为什么……
      为什么多了一颗,多了一颗……
      倏尔,他的父亲望向他,干瘪的面容犹如枯涸的老树,捂出来的脓疮流着黏腻湿滑的黄脓,覆满了整脸。
      ——守正啊。
      他叫着他的字,来来回回地问李见山:为什么,为什么,为什么多了一颗?为什么多了一颗!
      他有时会梦见一些未曾见过的面孔,但那些面孔终似笼着一层远山薄雾,朦胧之间,看不清也看不尽——他们都在低声嘶吼着他的名字,守正,守正,高高低低,远远近近,潮水一样回荡在他耳边。
      这些噩梦总是惊扰着他,更是随着他离大炎都城天宸越来越近,发得越发频繁。

      “守正?”此番拉回他神思之人,正凝重地看着他,李见山抬眼,入眼便是熟稔的一张脸,他放下心,开口道,“洪叔,怎么了?”
      李洪乃李家家仆管家,从上任家主李明远开始跟随李家,自是陪着李见山长大的,他见公子对着一灯摇曳烛火发呆,心里担忧他又是犯了痴病,神思坠坠,不知游向何方,“秋闱在即,这通济镇人来人往,格外喧闹。依我看,守正你应要个上等天字房,以便温书。”
      可他话音刚落,客栈小二连忙摆手,道是客官既是赶考的书生,自然应该知晓此时此刻的上等客房有多紧俏,总而言之,他们的上等房已满,唯余三间中等房。
      通济镇子虽小,但毗邻京畿,四通八达,而这客栈位置更是绝妙,位于官道交叉汇通之处,平日里接待些往来行止的商贾旅客打尖歇脚,本就热闹,而临近科举秋闱,各路考生更是披星戴月一路赶来,一时之间熙熙攘攘,热闹非凡。
      “无妨,中等房就中等房。”见洪叔欲言仍要争论,李见山先出声订了一间中等房,他笑道,“人家读书都是日夜苦读风雨兼程的,哪是我临时抱佛脚能赶上的?”
      他一向意不在仕途,李洪知晓却仍劝他科举,来来回回都是那句入仕为官,光耀门楣——这李见山听得耳朵都起茧了,他早就养成左耳进右耳出的习惯,全把李洪的劝慰当耳旁风,呼的一下刮过去了。
      那小二听他俩争辩,乐的呵呵笑,指了指自己店的招牌,“这位公子,烦请看看这招牌上写的什么?”
      李见山一抬头,瞧见龙飞凤舞的蟾宫折桂四字。
      小二言,自家客栈本是无名客栈,只因掌柜在堂后栽了几株桂花树,秋天一到,掌柜常取桂花让厨头烹制糕点小菜,来往的考生吃了桂花做的糕点如猛虎添翼,考试勇猛,于是一来二去,众人云客栈的桂花树便是蟾宫折桂里的桂树,名声渐渐流传开来,掌柜开心,便叫人打了这幅牌匾。
      “现可还有桂花糕点?”相比李见山的不动如山,李洪焦急得好似参加科举的人是他一般,张口就急问桂花糕点。
      “洪叔,你……”李见山颇有些无言,小二一行话里漏洞连连,若真吃了桂花糕点便能及第,那送牌匾之人应是各路状元,哪有自己给自己打牌匾的道理?
      “有肯定是有,只是……”小二笑意盈盈,勾起手指,比了个二。
      洪叔眉一皱,“二十钱就二十钱吧。”
      虽贵了些,但毕竟讨个彩头图个吉利。
      哪知那小二摆了摆手,又搓了搓手,道:“客官你说笑了,二十钱只能去菩萨面前烧个香,咱们这的糕点啊,可需——”
      小二话音未落,骤然间被人一阵抢白,“昨日你诓其他人,可说只需一百五十钱,今日平白无故涨了五十钱,难不成,你是瞧这位公子年近而立,看起来像是考了好几年都不成的模样,想必是更加心急如焚,于是干脆敲个大的竹杠?”

      声音倒是清冽好听,李见山不由得循声望去,只见一人,身着青色大氅,甚为朴素,没有任何纹路装饰,头戴斗笠,背着一把弓,他见李见山看过来,同样顺着目光抬起了头。
      这斗笠之下的面容,出乎李见山意料的年轻,不过十七八岁的模样,修眉秀鼻,算得上是俊朗可爱,甚是标志万分,只是鬓边和额前的碎发都有些卷曲,一双瞳孔外侧幽幽泛着蓝光——李见山想,少年难不成是个西域人?
      “……说谁考了几年呢!我们公子才第一回考!”李洪闻言,少年虽是帮他们砍价,但一句话连带着李见山也骂了,他作为一介忠仆,自然不爽。
      “第一回考,莫不是个三十少进士吧?”少年一双眼瞪得溜圆,眼珠子滴溜溜地转一圈。
      哪壶不开提哪壶,李见山深叹一口气,如实说道:“不才,在下考取的正是明经科。”
      “哟,是个老明经啊。”少年揶揄了一句,目光转向小二,“俗话说五十少进士,三十老明经,咱们这位公子看起来脑子无甚毛病,肯为明经科蛰伏如此之久,一出手必定是金榜题名,你这桂花糕,不用卖给他了。”
      “……不卖给他难道卖给你这个住下等房的?”小二见了他就没好声气,自己住下等房不说,还意图搅黄他的生意,更是气不打一处来,自然给不了他好脸色。
      “诶,我一介武夫,可不去科举,买这桂花糕作甚?”少年笑声朗朗,端出个无辜可爱的模样,“你可不要乱做生意。”
      小二不再与他更多言语,白了少年一眼,即刻挂着笑看向李见山,“公子,咱买上一个,图个好彩头?”
      李见山摇头摇得迅速,“你这彩头,给有心之人更合适。”他此番赶考,本就是洪叔软磨硬泡下的无奈之举,中或不中,与寻常人家,自中了最好,可对他而言,他反其道而行之,更希望自己不中。
      小二随即眼巴巴的望向李洪,李洪一面觉得实在昂贵,一面又想求此彩头,正是艰难抉择之侧。
      见洪叔两难,李见山轻声一笑,“小二,麻烦给来一些够我俩吃的热饭小菜,冰一壶凉酒。”

      店内坐着三三两两的旅客,甫一入店时,李见山已是扫视一遍,有书生打扮吃着热食不忘温书的;有行止迟滞的粗汉,谈笑间操着一口当地乡下口音,想必是本地人劳作后,来此处打打牙祭,喝喝薄酒;有穿着胡服的外地商人,想必是做香料生意的,一进来浑身裹着浓郁的香气。
      而方才与他说话的少年,一行江湖人的打扮,从进店起便引得一些探寻目光。少年径直找了墙角一处空桌坐下,褪去大氅斗笠,露出内里一身灰蓝色的领袍。
      落座后,李洪不安地瞄了他几眼,“守正,为何你总是如此抗拒科举?你的恩师程文渊可是说了,以你之才,考个进士,不在话下,你偏偏只想考个明经,就算是中了,也只能从个七品县令做起,颇有些……屈才了。”
      李见山一怔,笑了笑,“那是程师抬举。我这点小才,能考个明经,做个县令即可。”
      “你如此抗拒科举,”李洪斟酌着词句,试探着问道:“可是因为,老爷的缘故?”
      李见山沉默片刻,没有回答。
      他的父亲李明远,撑着病体,从岭南赶到京都天宸,最后在一个深夜里,一去不返。
      人们在天宸的护城河里找到了他,李明远原本干瘪枯瘦的身体,泡在肮脏冰凉的河水里,迅速得发胀了起来。
      甚至在打捞上来后,那具尸体浑身密密麻麻的烂疮都如气孔一般,溢满了气,鼓胀得犹有一人高——而下一瞬,人们惊恐的发现,本应死去的李明远,忽而僵硬的转过了头。
      噗嗤一声,甚至没人来得及尖叫,李明远肿胀不堪的尸体,刹那间从里到外崩裂开来,他的血肉混杂着泥浆一般的脑浆,红的白的,溅了一地。
      年幼的李见山目睹了一切。至此,他开始害怕京都天宸的一切,以至于,他想,以至于仅仅是临近天宸,便日日夜夜的发着莫名的噩梦。
      思绪至此,李见山对着桌上的热食,没了胃口。
      恰巧,门外一阵喧哗,只听小二不断低声说着,不好意思客官们,真的已经住满了,没有多余的房间了——他讲的急切却又卑微,闻着像是在讨好,又是在陪笑。
      李见山转头望去,只见一行人,约莫五六个的样子,正问询着小二。他们各个身材魁梧,身着粗布衣裳,腰间束着皮带,脚上的靴子已然磨损得有些破旧。
      他们显然不想引人注目,见有人朝他们看去,明显为首的那位侧身拍了一些银两给小二,压低了声音说,“麻烦通融一下。”
      小二显然是个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看银两不少,立刻堆着笑要去通禀掌柜。
      只是那人侧身之时,李见山得以看清他身侧的佩刀——刀身弯曲,刀柄处缠着一根红色的布条,布条随着他的动作轻轻摆动。
      李见山眉一皱,暗衬道,这刀的制式,来得独特,这群人恐怕不是什么良善之辈。
    插入书签 

    ←上一章  下一章→  
    作 者 推 文


    该作者现在暂无推文
    关闭广告
    关闭广告
    支持手机扫描二维码阅读
    wap阅读点击:https://m.jjwxc.net/book2/8838248/1
    打开晋江App扫码即可阅读
    关闭广告
    ↑返回顶部
    作 者 推 文
    昵称: 评论主题:

    打分: 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评论按回复时间倒序
    以上显示的是最新的二十条评论,要看本章所有评论,请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