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相思

作者:假期如至
[收藏此章节] [投诉]
文章收藏
为收藏文章分类

    插班


      夏阳今年二十七岁,是最优秀的财务,一位善解人意的女儿,有趣的妹妹,孝顺的孙女,称职的朋友。当然她也是一位妻子,我的妻子。
      我第一次见到夏阳的时候,她是一个插班生,直到今日我仍然记得她那时候穿着一条白色牛仔裙,看上去一丝不苟同时冷冰冰的。当年的我便意识到学霸是一种气质,至少从夏阳身上没有遮挡地放肆流露出来。只需看上一眼,立刻笃定,她的学习成绩一定很好,至于其他方面,不知为什么,我断定夏阳一定不像是她的名字那样好相处,不会像个天然的火球散发着热量。
      事实表明,我的判断是正确的,她很快利用成绩在班级里崭露头角,她太擅长数学,仅仅需要两次考试,数学老师认定夏阳不输于我们班以前的天之骄子们。而且夏阳学习数学更多是一种随性的天分,她不费力,至少在我们看来她学得很省力。
      在夏阳刚刚转入我们班级的时候,她坐在第一排,自己拉的一张桌子。那是一节自习课,我们的数学老师和她小声的交谈,数学老师问什么,夏阳便回答什么,问她暑假作业是什么,她说一本语文一本数学练习册。我们数学老师惊讶地表示只有这么多作业吗,夏阳点点头说:“对,只有这么多作业。”
      我们数学老师开玩笑一般说:“那你转什么学呀,以前学校不是挺幸福的。”
      夏阳云淡风轻地解释,老家的小学没有六年级,他哥哥需要转学,她自然跟着一起转学。
      我们数学老师哦了一声,像是恍然大悟的样子,接着夏阳翻开随意的一本课外书,她还没有领到课本。数学老师观察了一会儿,把自己的书本递给夏阳,让她翻看。夏阳没有客气,道谢之后自顾自翻看数学书,很难有人像夏阳一样,看什么书都格外津津有味。她能从首页一行不落地全神贯注去看一本数学书,像是在做什么监测,书上的每一行小字,别人口中的边角料和无用的东西,她都不会错过。
      我们一直没能说上一句话,那年班里只有她一个插班生,只不过她并不孤独。学生时代成绩好的同学身边总是围绕着朋友,那时候我们并没有完整健全的三观体系,在学习上拔得头筹的人在其他方面并不过分落队。过了两三个月夏阳身边便有了两三个和她成绩差不多的朋友。不知道她有没有挑选她的朋友,至少夏阳看上去不是擅长奉承的人。任何人跟她说话的时候,她都会盯着对方的眼睛,不认同对方的说法会微微摇头,认同对方的看法会认真地表示认同。所以,班级里面并没有人讨厌她,毕竟,除了宣读成绩的时刻,夏阳并不试图凸显自己。
      其实她并不需要显示自己,当年我们放学还是按照年级进行,按照从低到高的年级顺序依次离开校门。夏阳离开学校之后会在校门旁边的大树旁等着她的哥哥放学,有时候夏阳会笑着迎上去和他说着什么,有时候她像是神游天外,直到她哥哥站在她面前仍然无动于衷,偶然抬眼会被吓到拍拍她哥哥的肩膀,大多数时候只是哦一声,率先迈开步伐向下走。
      我们去学校的时候往上走,沿着格外陡峭的坡道费力的前进,这个坡度越来越小,五六年级的时候我们发现这个坡原来这么平缓,这段路原来这么近。
      我和夏阳在五年级没有任何联系,话都没说上几句,只是同在一个补习班坐过前后桌,我把试卷传给夏阳,她礼貌地说一句感谢,除此之外,无论怎么搜刮,我们之间其实并没说过其他话。
      六年级的夏阳应该是更孤独的,她不需要再等待她的哥哥放学,她开始学会形单影只的上下学。偶尔,在路上碰到她的朋友。过了一整年,夏阳已经有了几个朋友,我不确定她们的关系是否如表面上看起来那样融洽,至少有人陪伴着的时候,夏阳是笑着的。
      不过当时的我没办法判断夏阳的笑是否发自真心,她不是擅长伪装只是擅长礼貌,尚且愚笨的我没办法看出什么样的微笑只是礼节,什么样的微笑是出自内心深处。
      六年级的夏阳和我之间有了更多的联系,她成为我们小组的数学组长。升入六年级的我们重新分配小组,夏阳被数学老师任命为我们小组的数学组长。仔细想想,也算有趣,一个小组有七八个人,有一个数学组长,一个语文组长,同时还有一个大组长,虽然大组长经常由语文组长兼任,我们的班主任是语文老师。回忆起这些事情,当年没意识到奇怪的地方,现在想来我们班级里面的领导干部还真是丰富。
      在一个小组,交往自然增多。除去日常的收发作业,夏阳还会给小组里面的人讲讲不会的题目,只要你主动询问,夏阳从不会拒绝。并且她会讲到你明白为止,不愠怒,不急躁,她会条理清晰的讲明每个知识点。她不会让你自责,会笑着说自己讲得不太好,有些地方没讲明白。
      只不过这些全是从别人口中得知的,我的自尊不允许我询问她问题,不是性别对立。我并不会经常问男孩子们题目,我的成绩还算不错,只有很少的题目超出我的理解范围,我会问和我相处得最好的朋友,我笃定他不会嘲笑我,即使他讲题目有些囫囵吞枣。没有办法,我只愿意问他。
      所有人都在班级里面,或者只是大部份人在班级里面,我都不会想着要找夏阳说话。当我们离开教室,去到我们的卫生区域,有时候我们被迫要说上几句话。
      两周一次的值日,夏阳不会迟到,基本上是最早到的那几个。有一次我是第一个拎着扫把和簸箕到那片属于我们的卫生区,夏阳基本上跟随着我的脚步走到那里,看我拿着扫把,主动说:“你来扫地,我准备洒水,可以吗?”
      其实夏阳手里同样拿着扫把和簸箕,揽下洒水的活意味着她需要重新回到教室,拿上洒水壶,去水池接一桶水,再体验覆水难收,莫名增加了她的工作量。但她征求我的意见,我点点头,说句可以。我的脑容量一直在增加,这不是一句赞美,是说十二岁的我简直没有大脑。
      夏阳倒是不介意,她拿着水桶回来的时候,基本上我们小组负责打扫卫生区的人已经到齐。
      有人问他们还需要做些什么,夏阳一边洒水一边分配剩下的任务。一个人负责把班级里的垃圾倒掉,一个人负责擦一天的黑板,傍晚负责打扫班级的同学不需要分出一个人处理这项工作,晚上他们的效率会高一些,可以早点回家。
      夏阳的安排很妥当,不让人感受到趾高气昂,她不会颐指气使地使唤别人,她是以身作则的一类人。我们的大组长一开始或许不太喜欢夏阳,夏阳没来之前,她可以拥有全部的组长身份,夏阳当了数学组长,她只能忍痛割爱,明明她一样擅长数学。
      最初,她一定是不开心的,我观察到她对夏阳讲话的时候就有些抗争的情绪。她对其他人都很随和,唯独面对夏阳有些古怪,既不表现难过与嫉妒的情绪,又不能表现出完全的敌视态度,六年级的痛苦一样深不可测。万星星和夏阳相处时的无所适从,旁观者轻易意识到,不知道夏阳是否认识到。
      不过,我想夏阳是不在乎的,不在乎组长的身份,不在乎老师的宠爱,夏阳在乎的是认可与尊重。她没当组长之前,和万星星算得上比较要好的朋友,她当组长之后,一段时间内,她们的对话少了许多。
      有时候轮到我们打扫教室的卫生,万星星做为组长无论是否轮到她打扫教室的卫生,总是跟着我们一起打扫卫生,等到确保室内干净整洁,全部的板凳放下来,桌子排列的整整齐齐,才会放心地锁上门,和我们一起离开。
      夏阳有一次不经意地,说:“幸好我没当大组长,你太辛苦了,万星星,我干不了这么多活,没有这么强的责任心。”
      万星星忍着嘴角的笑容,说:“如果你当组长肯定比我做的还要认真。”
      夏阳果断地摇头,说:“我可做不了你这么好,我没耐心,只有你能完成得这么好。”
      然后万星星伸出手,夏阳顺势挽着她的手,她们并肩走下楼梯,我不知道她们具体说了什么,只是听见万星星的一句谢谢。从那之后,她们好像真的在慢慢成为好朋友,至今仍是。
      在同一个小组的相处会多一些,我自然能够观察到夏阳的一些生活习惯。如果夏阳晚上值日,她的妈妈一般会在大门口接她回家,她会拒绝她妈妈帮她拎着书包的善意,坚持自己背着。她会跟她妈妈说很多话,至少在我看到的时刻,她们之间一直是有话可说的。
      小学的时光一定是被按下加速键,等到我们站在太阳底下喊着茄子的时候,已经走到终点。我们那时候还流行同学录,离开座位的一小段时间桌子上会凭空多出几张样式不同的同学录。感谢同学们对标新立异的追求,凭借不同的设计和周围同学的提醒,我们得以将同学录物归原主。
      现在想想,遗憾的是我没有买上一本同学录,夏阳的同学录没有递到我的手里,她发给全班的女生和几个字写得好看的男孩子。总之,她并没有发给我。
      我们的毕业合照上没有备注名字,拿到照片之后,语文老师提醒我们将同学们的名字备注在后面,日后忘记之后,可以凭借模糊的字迹找出真相。我坐在夏阳的身后,看见她没有写上任何人的名字,只是拿出一套语文试卷写着。
      我不知道自己为什么有些生气,可能是认为她不在乎我们这个班级,不知道我什么时候萌生的集体意识。刻意避开夏阳的名字,对应着写下其他所有人的名字,想着等到某天快要忘记她的时候再写下她的名字,只不过遗忘的一天始终没有到来,所以她的名字一直空白着。
    插入书签 
    note作者有话说
    第1章 插班

    ←上一章  下一章→  
    作 者 推 文


    该作者现在暂无推文
    关闭广告
    关闭广告
    支持手机扫描二维码阅读
    wap阅读点击:https://m.jjwxc.net/book2/8817679/1
    打开晋江App扫码即可阅读
    关闭广告
    ↑返回顶部
    作 者 推 文
    昵称: 评论主题:

    打分: 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评论按回复时间倒序
    以上显示的是最新的二十条评论,要看本章所有评论,请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