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月光回溯记

作者:哑稚
[收藏此章节] [投诉]
文章收藏
为收藏文章分类

    第一章新的家


      夜色如墨,蝉声阵阵。本应是宁静的一晚,大周村周福家的兄弟几人却偷摸的出来,一起抬着一具裹着新棉被的尸体走向大山。

      “这女人可真是可怜,孩子还那么小就走了,现在连一副棺材也没有,就这样草草埋了。”周大郎惋惜的说着。

      “没办法啊,她临终前就是这么交代的,也不知道到底得罪了什么人,连死了也要小心翼翼。算了算了,赶紧埋吧,还要快回家和爹娘商量呢。”周二郎说着加快了手中铁鳅的速度。

      周福家是大周穷出了名的穷,倒不是因为懒,两个儿子都勤快的很,只可惜有个病殃殃的娘子,常要吃药,一副药就要小一两银子。今年年初生了老四后病又重了,要不少钱,老大老二急的冒险上山去打猎想补贴补贴药钱,快傍晚正要离山时,正好遇见了病重的林娘子和她女儿晕倒在山上,两兄弟善心,就将这两人带回家里,叫了大夫给他们看看看病。

      她女儿倒只是饿昏了,可林娘子早就病入膏肓,大夫也只能开些药给她,聊胜于无。事后林娘子醒来,求着周家人瞒着别人她们的存在,她自知命不久矣,拿出几十两银子和几块金子求着周福一家人收留自己的女儿,长大后去寻他父亲。周福看着病重的妻子和双眼含泪的林小姑娘,同意了。两日后,林娘子便走了,带着对女儿的不放心于所有的不甘闭上了眼睛。

      “既然答应了人家的娘,也用了人家的银子,这孩子以后就是咱的孩子,咱要好好的养活她。”周福说道。

      “银子剩下的得给小姑娘留着,受了人家的恩,得记着。”周福的娘子张彩说道。“孩子过来,让我好好看看你。”张氏对着那边坐着发呆的女孩说道。见女孩不动,便走过去坐在女孩身旁,唱着哄孩子的歌,一句一句,唱进了女孩心里。年幼的边月不知道什么是生死,只晓得娘闭着眼睛再也不理她了,她也没有亲人了。

      四岁的边月已经懂了些事了,她记得自己有个很美的娘,记得她在小小的院子里等一个人,娘说她在等爹爹。可还没等到边月见到这位爹爹,娘就带她走了,走了好远,走到娘变冷了,不再说话了。娘和她说,爹爹很疼很疼月儿,会来接她回家享福的,她就是小姐了。娘临走的时候告诉她,她父亲是陵州江家的二公子,让她以后去找他,还留下了认亲的玉佩。可边月一点也不想去,她不认识这个父亲,看着母亲一日日的等待,更加觉得这个父亲不是好人。

      之后的两年,边月就生活在大周村,周福对外称这是在外面捡来的孩子。村民都淳朴,只认为周家好心,没怀疑过多。

      大周村位于姑幕国仓州城的一个边陲小镇里,说不上富裕,但也算安稳。边月在这里活的很开心,她在这里能和别的孩子一样,淘气,抓鱼,挖土坑,摘不了的果子、掏不了的鸟窝能求大哥二哥帮忙,闯了祸也有三哥帮忙挨骂,嘴甜的边月总能将三个哥哥和娘哄得团团转。

      在这里,边月最喜欢的就是小弟周四郎了,他才三岁,比她年龄小一点,圆圆的,软软的,当姐姐的感觉可威风了。张娘子也是生了周五郎后身子才变得不好了,幸运的是现在张娘子的病越来越好了,孩子渐渐大了,也分担了不少活,又多了可爱的女儿和儿子,天天看着他们,笑容越来越多,脸色也红润了。

      夏天匆匆到来,今年的夏天格外炎热,张氏在灶房热的汗流浃背。想起三个小掏蛋鬼还没回来,就匆匆走向大路那边。

      “月儿,二郎,快家来,又去哪里了玩了,天晚啦。”张娘子朝着大路上那边喊着。

      “娘!娘!我们逮到一只鱼。”周二郎拉着妹妹高兴的回来,后头小短腿小五郎跟着喊着“鱼,鱼。”

      “抓着鱼啦,唉,这天越来越热,又总不下雨,河里的水也越来越少,这鱼也待不住啊。”张氏看着外头的天担忧的说道。

      “媳妇,媳妇!快收拾东西,巫咸国的那帮蛮子快打过来了。”周福刚从村长那边过来。“村长得了镇上的消息说是蛮子攻破了仓州城门,再过几天就要打过来了。”

      “又打仗。这才好了几年啊,现在家里也没多少粮食啊。二郎,去叫你大哥赶紧回家。月儿,你现在去收拾东西准备着。老头子,你拿着银子去买点粮,没粮食可不成,我去点点家里还有多少粮食,都做成饼子带走。”有过一次逃难经历的张氏有条不紊的筹备着。

      边月知道打仗,打仗会死很多人,他们得赶紧逃。边月一边收拾东西,一边想着,心里很乱,年幼的四郎坐在门槛上,愣愣的看着大家忙上忙下,很好奇怎么哥哥姐姐不来很他玩了。

      收拾了一天后,周家人带着干粮和家当跟着村里的大部队一起走了,人多安全,一村子的人没啥意外都是一起走的。因为是逃难,大家都是轻装上阵,带的都是必要的东西,老人坐在板车上由年轻力壮的人推着走。一帮人浩浩荡荡的走在路上。路上遇见了好几拨村民,都是知道蛮子快过来的,大家心照不宣的搭着伴走。

      逃难的路是艰辛的,一走就是一整天,可不敢落下。队伍里里几个有见识的指路去姑幕国的都城,都城是最繁华的地方,到了那总不会饿死,巫咸国的蛮子也最难打过去。

      大家一开始也卖命的走,到后来粮食越来越少了,水也越来越难找到了,走的也越来越慢了。天气越来越干,老人说这是旱灾。西边的仗也不知道打的怎么样了,逃难的人越来越多,有因为战乱,也有因为旱灾的。

      部队里渐渐开始死人了,大多都是老人,老人不愿意吃东西了,觉得自己是拖累,偷偷省下食物,家里人发现的时候已经不行了。也有抢食物的,少部分的人已经没有食物了,饥饿泯灭了他们的人性,开始抢夺弱小者剩下的食物。边月家里的食物也不多了,周家大郎二郎也会去挖些菜,打点吃的,终究很少。家里的人也越吃越少,连小五郎也吃的不多,他也意识到不能喊饿了,有时还会把吃的留给哥哥姐姐,边月看着很是心疼,只能盼望老天,盼望快些走到都城,盼望不要再打仗了。

      屋漏偏逢连夜雨,大部队在路上遇到了一队士兵,是来征兵的,要求一家都必须出一个男丁去上战场,会给些粮食。周大郎选择去了,他十六了,他不能让年迈的父亲去,嘱咐好十二岁的二弟照顾好家里,他就踏上了出征的路。二老心里难过,但却不能说什么,去当兵,或许还有一条活路,总好过大家都饿死在路上。

      借着这些粮食,大家总算是到了梁州城,大家满怀期翼。但是梁州城却不允许他们进入,梁州旱灾很严重,粮食只能堪堪保全城中人,帮不了这些灾民。

      周家人本想在周边买些粮食,可兜兜转转也找不到有粮食的人,梁州城门口倒了很多的人,有饿死的,也有热死的。守城门的军官给灾民们指了去陵州城的路,那里的灾情要好很多,朝廷的赈灾粮也快到那里了。

      “树挪死,人挪活。有力气的都往前走吧,总好过死在这里,一个村里总要有活下去的,总要留些根的。”年迈的村长对着大周村的村民说道,他的眼睛黯淡无光,皮肤被晒得黑黑的,从前板正的身躯现在变得佝偻。

      边月看着村长,感觉难过、悲凉,复杂的心情涌上心头。她知道陵州城,很远很远,不知要走多远才能到。她看着这些重新鼓起劲来的村民,她的心里充斥着不祥的预感。

      傍晚的时候,城里人出来了十几几个人,推着板车,板车上装着好几麻袋东西,那些人手上都拿着刀,明晃晃的吓人。

      那群人走到灾民边,张罗的让他们跟着走,远离城门后,说出了目的。“今黄老爷好心,拿出着珍藏的粮食给你们渡过难关。但是咱也得收点子辛苦钱,一两银子一斗,要的上前来,不要的滚远点。”领头的管事这么说道。

      “天哪,一两银子,平常只要十几文,你们这是要了人命啊。”一个大娘捂着胸口到,她现在只有不到一两银子了。

      “爱买不买,不买滚蛋,谁稀得卖你,现在这粮食谁还有,也就是咱好心才拿出来,现在粮食放哪里不好卖。”管事的人不谢的说道。

      灾民们有钱的拿钱去买,没钱的只能眼巴巴望着,心怀不轨的决定看着谁买了粮食,到时候再去挑些好欺负的向他们‘借’些粮食。

      “现在我们也只剩下这不到十两银子了,本想留着在梁州城安身的,可现在...现在。”还没说完,张氏捂着脸开始抽泣,原本还算白皙的脸现在变得粗糙黝黑。可见这一路上的艰辛。
    插入书签 

    ←上一章  下一章→  
    作 者 推 文


    该作者现在暂无推文
    关闭广告
    关闭广告
    支持手机扫描二维码阅读
    wap阅读点击:https://m.jjwxc.net/book2/8799249/1
    打开晋江App扫码即可阅读
    关闭广告
    ↑返回顶部
    作 者 推 文
    炸TA霸王票
    地雷(100点)
    手榴弹(×5)
    火箭炮(×10)
    浅水炸弹(×50)
    深水鱼雷(×100)
    个深水鱼雷(自行填写数量)
    灌溉营养液
    1瓶营养液
    瓶营养液
    全部营养液都贡献给大大(当前共0瓶)
    昵称: 评论主题:

    打分: 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更多动态>>
    爱TA就炸TA霸王票

    评论按回复时间倒序
    作者加精评论



    本文相关话题
      以上显示的是最新的二十条评论,要看本章所有评论,请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