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间做媒的日子里

作者:野丘平
[收藏此章节] [投诉]
文章收藏
为收藏文章分类

    银钏


      瑶池旁那位被罚看守幼莲的小仙君又跑了。
      这事儿四海八荒内的神仙都知道。按理说,天上像他这样的小仙君如同过江之鲫,偶尔不守规矩是难免的,何至于闹得人尽皆知。

      可这位不同。

      他原是上清灵宝天尊座下弟子,前些日子犯了大错,使一柄青锋剑将月下老人阁里丝丝绕绕的红线搅了个天翻地覆,害得众神仙足足理上了三刻,人间姻缘也因此乱上了月余。不仅如此,这祸端竟还是从吕道人手中偷来的。
      先前吕道人手下众人无端受了月老猜忌,心中就窝火得很。待理清缘由后,一行人齐齐拜倒于天尊殿外,恳请重重责罚这位顽劣弟子,甚至到了要上书与天帝的地步。

      天尊闻此事后大怒,当即就罚他禁足思过,但降仙位是大事,他总归还是存了庇佑小辈的心思,便先将小仙君发落去看那莲花池。

      大伙儿都知道小仙君向来闲不住,将他困在瑶池这样平素无人聚首的地方,无异于是在磨他浮躁的性子。

      天尊下了令,见其不语,遇扰则退。

      这天上又不是人人都见过他,晓得他生副什么面孔。不过小仙君倒也是个好认的。
      他脖上自出生就挂着圈银钏,
      是他俗世里母亲携来的珍宝,命他时刻不离,故也大家喊他小银钏最为贴切。

      前些日子月下老人想见一见这位造了大乱子的,还特地赶了一遭。却不料见小银钏正翘着二郎腿仰躺在莲池边的灵石上,嘴中叼着根蔫了的蒲草,好不悠闲快活。

      “小仙君好生惬意啊。”
      月老泄愤似的踢了脚面前人虚翘的腿,却被他灵巧地翻身避过。
      “月老别来无恙。”
      “不知阁里的红线可理清没有啊?这姻缘大事马虎不得,若是搭错一处,可少不了凡人的埋怨。到时候供奉您的祠堂可就得不了那么多的香火钱了。”

      哪壶不开提哪壶。
      月老被他气得快要吹胡子瞪眼,面上却还是努力佯装出一副和蔼宽厚的模样。

      “老夫念你年岁尚小不多加计较,你个罪魁祸首倒还得寸进尺了?”
      “你可知那些线缕排列均有规章,分毫之差便能误人姻缘大事,又岂是你这小儿玩物。”

      老头儿还在絮絮叨叨。

      小银钏却听得不耐烦了。他想,总归是要罚的,不如给自己个痛快。
      “你说要如何罚我,我都受着,悉听尊便就是了。”
      老头儿闭嘴了,眼神在小银钏身上转了几圈。
      “也罢。你自个儿造的孽,自个儿去偿吧。”

      “你们道士总说自己脱了七情六欲,那这么着,老夫与你赌上一赌。你若是能再替凡间那位苦主牵上一线,只要她动了心,便算你赢,若是不能,便自请毁了仙骨下凡去。”

      这赌约有些过了。

      可小银钏是谁,他是灵宝天尊座下悟性最高的弟子,师兄弟们夸捧着长大的小神仙。
      他才不会向这个整日忙着缠红绳的老头儿屈服。

      “好。”
      —————————————————————————————————————————————

      临江楼里,许是春风尚料峭,吹得嘉和冷不防打了个阿嚏。

      她便是那个被坏了姻缘的苦主。

      “这时候来甚帖子邀您去赏梅,可不把人往火坑里推嘛。”守在屋外的婢子接了小厮递来的请帖,小声嘀咕了一句。

      “哪家的帖子,拿来教我看看?”
      不巧这句被嘉和听着了,她语气悠悠地,丝毫不是个刚死了夫婿的人该有的模样。

      嘉和刚及笈时就与魏首辅家的次子魏序订了亲。

      魏序天分高,又与他父亲一样有着读书人的傲气,偏不要这天道老爷硬塞到他手里头的坦荡仕途,硬要自个儿挨这十年寒窗去搏功名。倒也是真是个读书料子,昨年的岁试一路顺风顺水进了殿,得了个榜眼的名头。夸官三日,提皇榜入龙棚,看榜的人从长安左门一直排到东直门外,不知有多少待字闺中的贵女对嘉和羡红了眼。

      可上天要收人这事儿哪是说的准的。婚期将临的时候,魏序染上急症,不日就去了。

      如今一朝新贵病逝,嘉和却成了众矢之的。人人都说她命格不好,这才在克死了亲生父亲后又克死了待嫁夫婿。

      嘉和父亲,也就是乐平长公主的驸马爷,在嘉和尚在襁褓时就死于心疾。当时乐平长公主生育嘉和时,天降甘露,祥云霭霭,正是大喜的兆头。怎料自己身子还没养好家中就惨遭横祸,大喜大悲之间,一口气没过来差点就要跟了去。
      好在后来太后主动将嘉和抱去宫中教养了段时日,才好叫女儿稍稍喘口气。

      不过真要说嘉和命格不好,恐怕也没几个人真能信了去。只不过是拿这说辞来挡一挡,叫京中那些眼高于顶的公子哥们也多瞧瞧别家的姑娘。

      婢子低眉给嘉和递上那封撒了金箔的帖子。

      她们小县主多会投胎一人儿啊,选了今上最疼爱的同胞妹妹做了母亲,打小就在皇宫中这些娇花似玉的女人们怀里长大。又在及笈时被帝王亲题嘉和二字,破格封了县主。这是富贵滔天的命数,怎会与命格不好搭上什么关系。

      “想什么呢?”
      嘉和方看完帖子,见那婢子正出神地望着窗外。她道是以为有些什么,顺着她的目光向外看
      ——外头江水溶溶,平静无波,看不出任何如今世事风浪的样子。

      “近来这些帖子都找个由头推了吧,就说我感了风寒,不便出门。”

      她知道这些贵女们平素便瞧不惯她清高做派,如今可逮住个机会,指不定要如何给她使绊子,不如在家贪个闲的好。

      嘉和对此事看得平淡,她虽也感怀魏序英才早逝,可俩人到底不过凭着一纸婚约牵着罢了,连面都没见过的人,谈何痛别呢?

      乐平长公主,也就是嘉和母亲,却不这样想。
      她不仅毫不顾忌世家颜面,亲自出面退了帖,还直接将公主府大门落了锁,断了各路或奚笑或探究的目光。

      母子连心并不是空口白话。
      此番魏序出事,嘉和虽称不上悲痛欲绝,多少也会将罪责揽到自己身上一些。她虽是个早慧的孩子,在世故这块还是多有欠缺。这些人口无遮拦,她怕嘉和的心中的愧疚因此而愈发深重,以至于对今后姻缘再无企盼。

      几日后,一马车的寿礼便进了宫。
      乐平公主心思简单,嘉和早在她忙着在库房里搜罗珍宝时就猜了个大概。

      隔月便是太后寿宴。母亲是出于好心,不欲让自己在这段风口浪尖的时候去挨那些贵女们的眼刀子。便想着带她提前入宫,私下给外祖拜个寿,也好让外祖母帮着多予劝慰。

      嘉和对于亲人宽慰万没有拒绝的由头,便也应了。

      她们到时,太后正着朝服,端坐在檀木椅上,领后垂挂着明黄丝绦,缀饰珠宝惟宜。三尺外立了名眼生的画使,他执一杆狼毫笔,面前锦布上气态凛人的轮廓已隐约成形。

      见嘉和来了,太后便顾不得那副尚未完工的画,用手撑着满头沉甸甸的珠翠,笑着让侍女快些将两人扶至自己跟前。她到底年纪大了,连久坐都觉吃力,即使受万人伏惟与天同寿,此刻却也只像个寻常人家的祖母罢了。

      太后拉着嘉和的手看了又看,许是隔代亲的缘故,她老人家待这个外孙比自己的女儿更慈爱些。

      “似乎又瘦了些”,太后剐了眼乐平公主,“你是怎么养的女儿?府上的膳食若是不和咱们昭昭心意,便趁早换了去。”
      “瞧您说的,我能不疼她?”乐平公主挑了眉梢回道,她对母亲的偏心早已习惯了。
      “出了那样的事儿,昭昭心中能好受吗。也是怪我,千挑万选的,也没料到魏家这个竟是如此命薄。”,
      她又忍不住提起魏家的事情。

      “是这两个孩子没缘分”,太后没说什么,只是沉默后叹了句。

      人老了总是对晚辈嫁娶格外上心,县郡主嫁首辅子,该当是天作的姻缘。只可惜到底是生死天定。
      像这样的哀叹,嘉和已听得耳朵生茧了。

      她的目光越过外祖母层峦绣金的朝服,落在她身后那名垂目而立的画使身上。

      他看着与自己年岁相仿的样子,竟已能画这样一首技艺精湛的工笔图。嘉和好奇地看向他低垂的眉目,却见那人像是算计好了般,猛地抬眸直视着她。
      嘉和一时被他慑住,竟忘了自己此时身处何地了。好似此刻自己已经不再站在外祖宫殿内的砖石上边,而是跪在金身佛像下那方小小的软垫上了。

      说来也是奇得很,那人分明生得副清冷神仙面貌,眼中却流露出难以遮掩的狡黠,像是天生如此。

      “这是御前画使瑛川,你皇舅舅近来莫名对画作来了兴致,总将他带在身边,这不,还特地将人遣来替我作副万寿图。”,太后见嘉和盯着瑛川,以为她是起了作画的心思。

      瑛川依次躬身施礼,姿态谦卑。也不知他是从哪里学来的礼数,这躬鞠的过低了些,拜见这位小县主时甚至已经低得瞧不见他的脸庞。
      只是嘉和不知道,她是甚模样早就被看得一清二楚。

      神仙六感通达,视人察物早已无需通过肉眼,这殿里的花木皆是他的耳目。即便是死物,但凡他想,一个念头附上去也是能的。

      太后口中的瑛川是小银钏在俗世的化名。
      他下凡月余,给自己捏做了个御前画使的身份,也多是为了方便在后宫以及众贵女前走动。

      “若不然下官也替县主作上一副?”
      见她正细细端详着太后那副未完的万寿图,瑛川自知这是个好时机。

      “不必了。”不料嘉和竟也不经思量,直接摇头拒了,“我用不着”。

      这甚至称不上是婉拒。
      瑛川盯着她,霎时以为是自己的画难得这位县主青眼。只是自己面前的画作笔触细腻,用色端丽,该落在长安城这群贵女的喜好里。

      “她用得着。”太后插了一句。
      “年纪轻轻的小姑娘最是好颜色,莫待春桃谢了再忆起折枝。我瞧你不曾做过画,府上连一副小像也未曾见到过,可不是白白浪费这般好相貌?”
      “明儿起你便去公主府上替县主描相,末了送进宫里来。”这句则是对着瑛川说的。

      太后既已发话,两人都只得俯首称是,这便算是应下了这门差事。嘉和虽不解外祖此番要替她作小像的用意,却也再不好驳了去。

      临了出宫的时候,随行的婢子们手上又多了不少赏赐。外祖是当真疼她,光西洋闪金缎就给她捎上了三匹。闪金缎是藩国贡品,落入后宫的数量已然不多,而暹罗每三岁才朝贡一次,可想嘉和手上这三匹何其珍贵。

      行在红墙道里,嘉和瞧着宫里头的连天碧瓦,忽觉无趣。她在皇宫这座销金窟内长大,哪怕如今搬去了母亲另建的公主府,也还是在围城内扑腾几下罢了。若是什么时候能给她这只雀儿撞出去的机会,哪怕是从此抛舍下羽翼,她也是乐意的。
    插入书签 

    ←上一章  下一章→  
    作 者 推 文


    该作者现在暂无推文
    关闭广告
    关闭广告
    支持手机扫描二维码阅读
    wap阅读点击:https://m.jjwxc.net/book2/8748700/1
    打开晋江App扫码即可阅读
    关闭广告
    ↑返回顶部
    作 者 推 文
    昵称: 评论主题:

    打分: 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评论按回复时间倒序
    以上显示的是最新的二十条评论,要看本章所有评论,请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