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月吟

作者:蒜泥识香
[收藏此章节] [投诉]
文章收藏
为收藏文章分类

    白玉方糕



      四月初,平州城内

      灰扑扑的马车自城门口驶过南门大街,又穿进更小的街巷中,一片片枯叶被车轮碾起,又被风不断吹落。

      老马行动缓慢,驾车的小郎嘴里叼着草根,闲适的靠在车厢上,过了南大街的安庆桥,右拐进七里街,街道两侧逐渐热闹起来。

      一只骨节分明的手挽起马车帷幔一角,漏出半张刚毅冷峻的脸来。
      半晌后他开口道:“歌楼酒旆,故故招人……阿肆,这平州城,恢复得倒还不错。”

      名叫阿肆的少年郎君坐直身子,扬起马鞭冷哼一声:“公子您本该在京都做大官,要不是……”

      未待少年说完,车厢内便传来厉声喝止:“阿肆!”

      少年鼓着脸不情不愿的闭了嘴,架着马车往前驶去。

      七里街衔接着南门大街和东大街,前半段右侧伴着内城河,顺着河流种着高大的广玉兰树,如今正是花期末,小童们在树下吵闹,围着研究如何攀折。

      内城河至七里街中段,往南城墙方向拐去,一座石桥连接两侧,安平桥两旁茶楼酒肆食肆众多,往来行人如织,往来送货的跑腿小厮,挑担赶路的脚夫,卖花的女郎,两旁小摊的吆喝声不绝于耳。

      ***

      林引苏早早就来占了摊位,一米宽的木制架子上摆着装满糕点的竹篮,她正笑脸吟吟的在介绍自己做的糕点:“这是红枣糕和豆沙饼,今日免费品尝,每位限领一份…..”

      “我的糕点铺子还有两天开张,就在桥那头的堆枣巷中,各位叔伯婶娘,尝尝糕点若是合口,后日可要来给阿苏捧捧场呀……”

      围着的乡邻们边吃边连连点头称是,都是新迁来的邻居,相互捧场也是应该,更何况这林娘子做的糕点也确实好吃。

      马车晃晃悠悠经过林引苏的摊位,这条街的尽头是东大街,过了东大街就是县衙了。

      ***

      屠城之事已过半年,平州城县令空缺许久,县衙各部人员不齐全,九王爷的黑羽铁骑将北迁之事牵头落定后也早已离开。

      沈见知摸了摸县衙门口石狮子身上的灰尘,默不作声不知在想些什么。

      阿肆倒是一身轻松,将马车绳往石狮子身上随手一套,便推开县衙大门走了进去。

      前院县衙各处倒还算齐整,阿肆伸出手指一摸,堂案上的灰尘竟有半指厚,他不满的嘟囔着向后院走去。

      县衙后院便是县令的住处,阿肆看着破破烂烂的后院,骂骂咧咧的回到了前院,正见沈见知面前站着一个高壮的男子,心中警铃大作,快步走上前去。

      高壮男子正双手抱拳:“原来是新来的县令大人,失敬失敬,小的捕头刘莽,不知大人是今天到,大伙儿都去城外做户籍登记了。”

      “您也知道,附近几个州郡迁来的人数众多,我们几个也是从隔壁县衙调来的,实在忙不过来……”

      沈见知摆手打断道:“无碍,既然只有你在,那便劳烦刘捕头,通知县衙所有人,手头上的事情放一放,明日晨时前县衙内集合,总要让我看看,整个县衙到底有多少人,才好做后续安排。”

      刘捕头领命离去,阿肆带着沈见知来到县衙后院,破烂的桌椅,斑驳的墙面,无论当初这里曾经发生过多么惨烈的事,如今都被厚重的灰尘掩盖住了。

      阿肆捏着鼻子,瓮声瓮气的说道:“公子,这县衙连只鸟都没有,明日得从外头找些个人来打扫打扫,屋内一应器具看来也需要重新采办,这几天咱们先去住客栈吧!”

      沈见知沉默着在整个县衙后院走了一圈儿后,方才点点头,带着阿肆步行来到七里街,这里是整个平州县最热闹的地方,从前是,现在也是。

      时逢申时刚过,夕阳暮垂,七里街却比白日更加热闹,各家铺子的红灯笼已经挂起来了,整条街灯火通明,行人如织,各类商铺临街而立,贩夫走卒往来穿梭,一派盛世华年之姿。

      沈见知站在七里街头,见如此景象,恍如隔世。

      ***

      街的另一边,林引苏收拾好摊位准备回家,将担子挑起,过了安平桥对面就是她住的堆枣巷。

      夕阳暮色沉沉,堆枣巷口的民安堂挂起了大红灯笼,林引苏停下来和药铺小伙计打了声招呼,又递上两包糕点,小伙计高高兴兴抱着糕点向屋内跑去。

      林引苏买下的院子,在堆枣巷中段,前头原先是个杂货铺子,推开铺子左边的门,便是一个空空荡荡的一进大院子,院子前门在堆枣巷,后门打开是内城河。

      当初看上这个院子,是因为院子左侧的灶屋外,曾种着两株高大的白梅。

      她是谷雨那天到的,那时平州城的梅花尚未完全枯尽,院子这两株白梅还活着,泛黄的花瓣上,沾着点点深红,她也认真照顾过,立夏那天,这两株白梅还是彻底枯死了。

      放下担子,洗干净双手,林引苏从竹筐中拿出未分发完的糕点来,嘴里碎念念:“给隔壁香烛铺的梁婶家送两包,再给后头卖粮面的王大娘家也送两包,还有货郎家的苏娘子,面馆的刘二婶……”

      天已经黑尽,左手提上灯笼,右手拎上装糕点的竹篮,林引苏挨家挨户的送了一遍,等再次回到家时,已是戌时。

      回到里屋,林引苏擦了擦脸,将剩下的糕点从油纸包里轻轻的拿出来,从前购置的面粉和米粉太多,放久了米面香味会渐渐散去,这次为铺子新开张赚吆喝,做的多是豆沙饼和红枣糕,都是既能彰显手艺、能消耗旧米面又十分平民的糕点。

      豆沙饼外层酥脆,内里柔软甜香,红枣糕绵软细腻,回味甘甜,尽管凉透了还是十分好吃,就是吃多了有些腻,林引苏沏了一壶新茶,配上糕点刚刚好。

      夕食完后,林引苏还不能休息,后日糕点铺子开张,许多东西从今日起便要备着了。

      起身来到灶屋,一一盘点过食材后,林引苏打算,除了今日送出的豆沙饼和红枣糕,再做些白玉方糕。

      从青州来时,林引苏收拾了珲春巷铺子里所有的食材,各种面粉米粉玉米粉就装了六个麻袋,各色豆类果干糖粉四袋,拖车的老牛都累瘫两回,路上不方便换车,用精饲料一路勾引才走到平州。

      面团必须揉得柔软有韧性,摊成圆形,反复折叠后切成小剂子,再擀成圆形面皮,内里包上过筛后绵软香甜的豆沙馅料,放入平底陶锅中将两面煎至金黄即可。

      趁着豆沙饼正在煎,再将昨日已处理好的红枣泥和鸡蛋、面粉、红糖和水搅拌成面糊,倒入大瓷碗中,撒上些许白芝麻,放进蒸屉里得蒸上半个时辰。

      白玉方糕比前两种做起来都要麻烦些,拿上盆盂来到存放食材的库房,林引苏按照比例从装米粉和糯米粉的袋子中,各舀出一些来,又拿了些栗子。

      回到灶屋,将栗子煮熟后捞出,剥壳后用手揉捏成泥状,再另起一小陶锅,将栗子泥放进去,不停的用竹勺搅拌防止粘锅。

      从前,为了栗子糕更加浓香顺滑,林引苏还会加入一点点猪油,这几天南集市的猪肉摊刚开张,猪瘦弱肥肉和板油泛黄,质量并不好,林引苏去了两趟决定暂时放弃放猪油的想法。

      从灶台后方的碗架里,掏出一个陶罐,这里装的是蜂蜜,锅内加了两勺搅拌搅拌,用竹勺头沾一点放入口中,林引苏皱了皱眉:不够甜,也不够滑,看来还得再加两勺。

      陶锅中的栗子泥加入蜂蜜后继续不停搅拌,直至表面顺滑毫无颗粒,沾一点放入口中,细腻顺滑入口即化才算完美。

      直至林引苏的额头冒起细密的汗珠,白玉方糕的内馅才算做好。

      还得用糯米粉、米粉、白蔗糖混合,筛入四四方方的竹盒中,用竹具按压出一个个小方坑来,每个小方坑内填上栗子泥,再撒上一层糯米粉,放入蒸屉中蒸上一刻钟,白玉方糕就算初步做好了。

      热气腾腾的白玉方糕出炉,林引苏等不及它凉了,将竹盒轻轻的倒在案上,白玉方糕就从竹盒里出来了,再用切糕点的长刀顺着竹盒的纹理将白玉方糕切成小块,用手指轻轻的捏起一块放入口中,松软糯香,满口的香甜。

      还有些红枣糕没蒸好,林引苏靠在灶屋门口看月亮,头发松松垮垮的随意挽成髻,斜插着一只木簪子,肌肤白皙如玉,未施粉黛,那张清冷的侧脸在月光和炉火的前后映照下,忽明忽暗。

      良久后,她收拾好灶屋,回到正屋的房间内,烛光摇曳出一片朦胧的光,直至燃尽熄灭,那屋内才暗了下来。

      屋外,夜已经深了,平州城内只有星星点点的几家店铺还亮着灯,客人与行人早已寥寥无几,星光昏暗,月影扶疏。

      ***

      次日,天蒙蒙亮,林引苏简单洗漱后,来到灶屋,先检查了一遍昨日准备的糕点和各类材料,确保无误后,简单做了些面汤饼填饱肚子。

      来到前头的铺面,这里从前是个杂货铺子,十日前托了南集市的木匠师傅来估了价,将原先的柜台和货架柜子都卖掉,如今倒是空空荡荡的,方便自己打扫了。

      既是要开糕点铺,原来的柜子是不能用的,除了柜台木架还需要定做一些木盘和长案,前几日确认了,新的器具今日都会送到。

      巳时初刻,送柜子的师傅便到了,三辆牛车将堆枣巷堵得满满当当,还好脚夫手脚麻利,不过一炷香时间就赶着牛车离开。

      午时未过,铺子里所需的柜台和货架安装好,林引苏检查完,将余款付给林木匠,便关了铺子出了门。

      “油纸、食盒、擦手用的帕巾、包发的头巾……”林引苏搓着手指小声的算着,铺子里还得添置些什么。

      到了七里街,道路齐整宽阔,两旁店肆林立,有站在门口揽客的乡邻十分热情的问道:“林娘子,明日铺子就要开了吧?”“明日可有上次做的绿豆酥啊?”“还是红枣糕好吃又顶饱!”“林娘子,新铺开张销价吗?”……

      林引苏一一谈笑着答:“对呢,就是明日,欢迎诸位前来捧场。”“有的,有的,都有的。”

      待将所需的物品购买齐全,写下收货位置,林引苏揉了揉快笑僵的脸颊,准备往回走去。

      路过安平桥,见告示墙边热闹非凡,林引苏挤进人群中,只见除了各家客栈商铺的招工启示外,多了盖着官府印章的诰文。

      “这官府怎么连后院杂扫都招?”

      “也不知有甚要求?我家娘子若是能去应个煮饭婆子贴补家用,也是个好活计。”

      “这工钱高嘿,街道司,市吏属,谁知道是做些什么的?”

      “夜香郎君,这是啥活儿?怎的只要男人?女子就不能做夜香郎君吗?”
      人群中谈论的声音此起彼伏,嘈嘈杂杂。

      林引苏将诰文看完,默默读了两遍诰文的最底部:平州县令 沈见知。
    插入书签 
    note作者有话说
    第1章 白玉方糕

    ←上一章  下一章→  
    作 者 推 文


    该作者现在暂无推文
    关闭广告
    关闭广告
    支持手机扫描二维码阅读
    wap阅读点击:https://m.jjwxc.net/book2/7872116/1
    打开晋江App扫码即可阅读
    关闭广告
    ↑返回顶部
    作 者 推 文
    炸TA霸王票
    地雷(100点)
    手榴弹(×5)
    火箭炮(×10)
    浅水炸弹(×50)
    深水鱼雷(×100)
    个深水鱼雷(自行填写数量)
    灌溉营养液
    1瓶营养液
    瓶营养液
    全部营养液都贡献给大大(当前共0瓶)
    昵称: 评论主题:

    打分: 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更多动态>>
    爱TA就炸TA霸王票

    评论按回复时间倒序
    作者加精评论



    本文相关话题
      以上显示的是最新的二十条评论,要看本章所有评论,请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