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烈夏(奔向热爱的夏天)

作者:周至川
[收藏此章节] [投诉]
文章收藏
为收藏文章分类

    碰撞


      如此烈夏
      文/周至川
      2023.01.14

      -

      二零二一年八月,南方度过了漫长的雨季,天色如洗,烈日当空。
      阳光透过云层,穿过树叶交织间的罅隙洒在路面。知了趴在树上,不停地诉说着炎热。
      建洲市执礼大学附属中学照往年的惯例举办了暑期公开日,校园里人来人往,热闹非凡。
      周应从校长办公室出来,手里捧着一本宣传手册,室外的阳光肆无忌惮,她下意识地用手里的手册挡了挡那刺眼的太阳。
      校长室里,负责招生的秦宋老师还在和周应的母亲徐兰谈论着学校的未来安排,秦宋问周应要不要去逛逛学校,顺手递了个宣传手册过去。
      周应觉得坐在那听着她们的对话有点出神犯困,便顺着秦宋的话借机出去了。
      分数放榜的那天晚上,九点刚查完分,周应就接到了执礼附中的电话。电话那头说了一大堆话,最后概括出来就只剩下一个意思——同学您理综满分,一定要填报我们执礼。
      在建洲,人们常说,进了附中就等同于一只脚踏入了“985院校”的大门。执礼附中建洲校区在市内排名第一,全省排名第二。而省排名排在它前面的,就只有位于长宜市的执礼附中本部。
      全省的执礼附中两校,每年的本科上线率均达99%,高分段人数上线率高达90%。除此之外,执礼还为全国输送了许多名成绩优异的竞赛生,可谓是省内教育的一块金字招牌。
      从校长室所在的办公楼里出来,可以看见一条柏油马路。马路的沿途和尽头种满了盛大的香樟树。路的右边,是一个拥有标准四百米蓝色跑道的操场。操场的周围还有排球和羽毛球的场地,主席台和旗杆隔着绿茵场对望,旗杆上挂着国旗和深蓝色的校旗。
      阳光洒满路面,画出树影,燥热的夏风吹抚过耳边。周应走在路上望着旁边的操场,嘴里有的没的小声地哼着歌,脑子里还在回味昨晚看的小说。
      这么大的操场,跑操肯定会累得个半死。想到这,周应对操场“撇了撇嘴”,把目光转看向前面的路。
      路的前方,是树叶缀满阳光的香樟树,香樟树与周围时不时发出的蝉声一起,描绘出了一幅还算得上宁静的画面。
      “我去!”宁静的画面在意料之外之中被瞬间打破。
      周应本能的喊了一句,那一瞬间,她根本来不及“刹车”。
      慌乱之中的周应抬起头,试图搞清楚状况。没看到阳光和树影先不说,倒是没来得急反应,就和眼前这个迎面而来低着头看着手中的纸的男生撞了个满怀。
      紧接着就听见了“唰”的一声,男生手中的文件洒了一地。男生在周应愣怔的一瞬间看了她一眼,随即蹲下身子捡散落到地上的文件去了。
      男生一边收拾着文件一边说,“不好意思。”
      周应回过神,也赶紧蹲了下来,整理地上的文件纸:“不好意思不好意思,我没看路。”
      四周的人听到了动静,三三两两地转头看向他们。周应边捡着文件纸边低下自己的头,试图不想让周围的人看到自己的脸。
      刚入校就经历“社会性死亡”。
      这场“社会性死亡”只是一次小意外,周围的人偏了偏头之后就没关注他们俩了。
      一旁的那位男生像是有急事一样,接过周应手中的文件之后匆匆说了句“谢谢”就向前走了。
      周应反应了过来,还留在原地,脑海里闪过刚刚画面,她瞥见文件纸上写着“新生代表发言稿”这几个字,在纸张传递给他的片刻,她模模糊糊地看到这个新生代表的名字叫张什么。
      等到她再次回头,他已经继续向前走了……

      毫不夸张的说,执礼附中校区的面积足以比及一所大学。第一教学楼是灰白的色调,灰色为主,白色作为线条点缀。整栋楼则是个“回”字型的结构,一共有五层,每一层除了教室以外,都有一间小报告厅。教学楼的中央是一块草坪,草坪的中间种着一棵松树。
      第一教学楼每一层的走廊尽头连接着第二教学楼的走廊,而第二教学楼又连接着实验楼。学校楼与楼之间四通八达,在下雨天极为方便。
      教学楼往前走,是独立的篮球场,篮球场旁边是体育馆。餐厅在体育馆的对面,餐厅的后面则是宿舍区。旁边还有一片湖水,湖水上有木质的小桥。晨光初显的早自习前,天朗气清的午后,落日余晖光顾的傍晚以及夜色沉幕的晚自习后,都有学生在这散步。
      独自漫步学校的周应也来到这湖边散了会步,她望着湖面发呆,有点恍惚。直到微风吹过带来聒噪的蝉声,她才把搭在栏杆边的手抽回。
      回到校门口行政楼的马路前,周应正好碰见秦宋和徐兰一起走出来。隔着一小段路,周应似乎可以在风声中隐隐约约的听到她们的谈话。
      “我们家长是充分相信执礼附中的,不管是教学质量,还是日常管理。”
      “那这个肯定请家长放心,我们学校对待每一个学生都会尽心尽力的。”秦宋说,“我们会争取最好的资源,不论是师资,还是生源。”秦宋停顿了一下,“不瞒您说,今年我们招生组刚从江林市挖了个中考文综满分状元过来,建洲市的中考前几名,包括您家的周应,也都在我们学校,学习氛围肯定是很好的。”
      “那就有劳老师们费心了。”
      秦宋笑了笑:“不麻烦的。”
      周应走上前,秦宋和她说了一阵子话后就回到了办公楼,她一会还要继续接待学生家长。
      徐兰跟周应说想去看看学校,于是周应又陪她去逛了一遍。
      路过刚刚发生“社会性死亡”的地方,周应的脑海里再一次回想起了刚刚那个背影……

      秦宋刚回到校长办公室,门就被敲响了。她喝了一口水随后说:“进。”话音落下,门被打开,一位手上拿着文件的男生走了进来。秦宋放下手里的杯子,“张亦然,你来了,快进来。”
      “秦老师。”
      “先在这坐一会,等张老师和文老师过来,何校长也差不多就到了。”
      “这个发言稿我需要再打印一份。刚刚在路上不小心撞到一位同学,洒在路上,沾了点水,拿过来的时候破了。”
      “行,打印机和电脑在那边,你自己用。”
      张亦然“嗯”了一句,走到操作台前。
      秦宋正在窗户前打着抢夺生源的电话,这两天何校长视察执礼附中建洲市第二校区去了,招生的事情由秦宋全权负责。
      打印机启动,站在一旁的张亦然恍然回想起了刚刚路上的那个瞬间——他回头看时,觉得有种莫名的感觉。只是那时,女生低着头,完全看不到她长什么样。
      最后一张纸送出,打印机停止了工作,张亦然的思绪被收回。恰好校长室的门被推开,文宁、张光明和何校长一起走了进来。
      建洲执礼附中前几年的高考,光靠着理科出的成绩。文科虽说有高分段,但始终没有进入省排名前五十被屏蔽的学生。这几年的教育招生还没有抓得那么的严格,何校长便关注了各地的中考文科好的学生,一对一的联系,希望可以把他们收入执礼附中。
      张亦然的父母是执礼集团的教师,何校长在看到江林市的名单时最先联系了他。把张亦然招进来,不算难事,不需要费什么口舌力气。
      二零一四年,长宜执礼附中本部做了个向外省开办学校的决定。江林市,则是第一个学校的落地点。为了吸引生源,执礼附中不惜派出自己的“明星教师”张光明和文宁过去支援新学校。那时候的张亦然还在上小学,文宁和张光明把他一并带了过去。
      这两年,江林的执礼附中已经安定,集团决定把他俩调回建洲。恰好张亦然在今年的江林中考里取得了当地的文综满分。天时地利人和,一切都刚刚好,他们一家就这样又回到了建洲。

      忙完一切,从办公室里出来,文宁和张光明准备去二校区收拾新办公室。
      走出行政楼,张亦然站在门口,望着记忆中的这一切,心生一种故地重来的感觉。他想再看看学校,便和张光明说一会自己回家。
      二零一五年以前,张亦然和张光明文宁一起来到学校时,总会在校园里自己闲逛。在他的记忆中,学校有一片湖水,湖的名字叫做“未名湖”,那是他小时候常去的地方。
      几年流转,旧事随流水,物和事或许早已变换不同,但这未名湖,似乎没有发生什么变化。还是一样的湖风,一样的荷花。
      张亦然把手搭在栏杆上,望着湖面。风拂过他的脸庞,带来夏日的蝉鸣环绕耳边。
      转过头,他看见方才路上的那个背影。
      吱呀乱叫的蝉鸣声在此刻显得尤为热烈……

      中学时代,除了考试和两节连堂的数学课以外,最不想经历的就是军训。偏偏这件事,怎么躲,也躲不掉。
      分班结果出来后的几天,执礼附中趁着温度不是很高,举行了新生军训。学校今年调整了一下分班策略,中考文综拔尖学生放在了二班,理综拔尖选手放在了八班,其余班级,平行分班。
      附中倒也挺了解学生们的性子,只安排了一周的军训时间。
      周一一大早,周应就拖着行李箱出了门,徐兰在停车场把车开到了负一楼门口。周应上了车,徐兰把手机连接好车载蓝牙,打开了音乐软件后,才踩下了油门驶出停车场。
      第一首歌,放的是徐兰最喜欢的那首。前奏一响起,周应就知道,她妈要开始“开麦”一展歌喉了。
      果不其然,前奏一过,徐兰就哼了起来。
      “在爱的回归线,又期待会相见,天会晴,心会暖,阳光在手指间……”徐兰在一展歌喉前还特意清了清自己的嗓子。在成为财务之前,她心里一直有个歌手梦,只是生不逢时,没能走成专业,只能玩玩业余。周应的父亲周郎山时常在家夸赞徐兰的歌声,说徐兰是家里的歌唱家。
      来到十字路口的红灯前,那首《爱的回归线》还在车内播放,徐兰把车停稳后开口道:“应应啊。”
      周应正在看着车窗外,听到徐兰的叫她,连忙转过头,“怎么啦,妈。”
      徐兰看了一眼后视镜,说:“原先我们住在河西的时候,你还记不记得你有个玩得好的朋友,后来他们一家搬去江林了。”
      “记得。”
      “这些年你俩有些什么联系吗?”
      周应摇了摇头:“没。”
      “你还记不记得他爸妈是干什么的?”
      “好像是老师。”
      “对,我和她妈妈从小一个院里面长大的。”红灯变成了绿灯,徐兰稳步加速,“他们家要回建洲了。”
      “嗯?”周应说,“那他估计都不记得我了。”
      徐兰笑了笑:“不一定,那小伙子当年去江林之前还特意到家里来找过你。”
      “我怎么不知道?”
      “你当时?你当时干嘛来着?反正不在家,我也不太记得了。”前面的车突然变道,徐兰按了一下喇叭。
      “七年了,我都已经不记得他长什么样了。”记忆随着时间流水模糊,周应想不起他的模样。
      “家里有你俩小时候的照片,回头回来之后拿给你看看。”
      “妈。”又来到一个红灯前,周应凑上前去说,“这么多年,样子不得大变样啊。他要是变成了一个帅哥说不定我就能一眼把他认出来了。”
      “你确实是我女儿。”徐兰笑着回头看了一眼周应,“遗传的很到位。想当年你爸,啧啧啧,我可是一眼就看到了人群里的他。”
      徐兰继续开车:“诶,你想不想和他见见面啊。”
      周应思索了一下,没给出答案,后来便支支吾吾地说:“想……但又不想。想是因为,之前我们天天玩一起,他跟在我后面一直喊我姐姐,想知道他现在怎么样了。不想是因为……”周应又迟疑地停顿了一番,“我怕见到后,两人很尴尬。反正,顺其自然吧,我要是和他有缘,往后会相见。”
      车里的《爱的回归线》开始循环第二遍,窗外的街景划过。如果说有一天可以见面,周应打心底里是期待的。重逢的滋味是什么样的,她不知道,但恰好此刻,车里音乐的歌词正唱着那句“有期待终会有相见”……
      路上的车比较多,徐兰把车停在了离校门口有点距离的地方。把周应送进校门口,徐兰和她挥了挥手后就赶去了公司。
      周应拖着行李箱走在那天的那条路上。她注意到了和她并排走的那个男生,转过头看了两眼。
      像是感受到目光的炽热一般,男生也转过头看了她一眼。
      路尽头的两旁种着盛大的香樟,阳光倾泻而下穿过树叶交织间的罅隙。树下的人群中,不经意之间,目光毫无预兆地碰撞上了一秒。
      “你是那天那个!”周应看着身边戴着口罩的男生说。
      男生看向周应:“记起来了。不好意思啊,那天比较急。”
      周应:“不好意思不好意思,那天我应该看路的。”
      男生回应:“不好意思不好意思。”话音刚落,他看见她衣服上的校牌,校牌上印着“24届-8班周应”的字样。
      大厅里堆满了新生的行李物品,周应把箱子放到了自己班的区域。正准备一口气爬上楼,却看到那男生径直走向了电梯口。周应本想开口说一句“借电梯”,没想到那男生先开口了:“一起啊。”他朝周应甩了甩自己手上的电梯卡,刚好,电梯来到了一楼。
      男生先走了进去。
      周应心想,这个新认识的同学还挺热情。两人一见面,就在为那天的事情互相说“不好意思”,还……怪有礼貌的。
      男生在等她,直到周应走进电梯,他才松开手按下了楼层。
      周应在想,自己要不要开口说句话,活跃下气氛。毕竟电梯里除开校歌的音乐声,空气安静。周应用余光小心地看了几眼旁边男生的侧脸,虽然他戴着口罩,但眉眼间总能够向她透露出一种说不上来的莫名感觉。
      无数次的偶然和巧合,渲染出了每一个人不同的命运。那些我们原以为不会再见的过往,会在某一时刻汇集在你的眼前,重新交织、变换、向前。原本停止住的时间,会在一个不经意的瞬间里,再一次流动在视野。
      周应正回想着这段话。

      “同学。”
      话音落下,男生看向周应。
      周应继续说:“你长得,好像我的一个朋友。”
    插入书签 
    note作者有话说
    第1章 碰撞

    ←上一章  下一章→  
    作 者 推 文


    该作者现在暂无推文
    关闭广告
    关闭广告
    支持手机扫描二维码阅读
    wap阅读点击:https://m.jjwxc.net/book2/7711240/1
    打开晋江App扫码即可阅读
    关闭广告
    ↑返回顶部
    作 者 推 文
    昵称: 评论主题:

    打分: 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评论按回复时间倒序
    作者加精评论



    本文相关话题
      以上显示的是最新的二十条评论,要看本章所有评论,请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