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奇闻

作者:一点飞鸿
[收藏此章节] [投诉]
文章收藏
为收藏文章分类

    赵家天子杨家将


      公元九五一年,原后汉枢密使郭威起兵反汉。他先称监国,后称帝,建国号为周,史称后周,改元广顺,是为周太祖。

      公元九五四年,郭威病死,其养子内侄柴荣继位,是为周世宗。世宗即位后,四面出击,筹划统一的战争。先取得了秦、凤、成、阶四州,又恢复了淮南十四州;可惜还是未把契丹驱逐出长城以外,北汉仍未灭掉,年仅三十九岁的周世宗便于汴京病逝。

      公元九五九年,世宗卒,年仅七岁的儿子柴宗训继位,是为周恭帝。

      周恭帝年幼,不谙世事。次年,殿前都点检赵匡胤在领兵北伐时,发动了「陈桥兵变」,由将士皇袍加身,旋即发兵返京,灭亡后周。

      当时五代尚还未统一,太原有北汉,北汉皇帝深信一人,此人便是杨业。历史上,这位名震千里的一代名将在弱冠之年便入事北汉政权,他便是杨家将的宗祖。

      杨业任北汉侍卫新军都虞候时,宋太祖赵匡胤夺取后周政权后,建立大宋王朝,全国统一大局已定。杨业便向北汉皇帝刘继元提出了“奉国归宋”的建议,遭到反对。但他深感刘氏厚遇之恩,并未变心投宋,而是舍命保卫北汉政权。

      后来,北汉战败,杨业却仍在城南与宋军苦战。宋太宗早就听说杨业是一员勇将,便派北汉亡国皇帝刘继元的亲信前去劝降。见到刘继元派来的劝降使者,杨业悲愤地大哭了一场,投降了宋朝。

      从此,杨业及其儿孙便誓死效忠宋朝,在大宋的政权下演义出千古不朽的英勇凯歌,以至于“杨家将”名垂千史。

      一个出生武将世家,一个是乱世勇将。两人各为其主,为何机缘巧合走到一起,为中国历史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呢。这里,便有一个民间传说。

      ——————————————————分割一下下——————————————————

      据说在很多很多年前,有一个大户商,姓杨。杨家世代经商,到了这代家主又谨遵祖训,待人厚诚、善良。

      杨家养有长工十几人,其中有一赵姓长工机灵知事,特受家主宠信。

      且说杨家家主已到知命之年,于是便叫家人请了一阴阳先生来看地,并特地吩咐机灵的赵长工跟随阴阳先生左右好生服待。

      阴阳先生深知杨家为人,于是用心看地,可一连看了好几个月都无结果,最后将阴地撵到杨家的东面山凹之中。

      此地山青水秀,有一条溪流由此经过,并在山涧处汇成一潭清沏见底的清泉。清泉背靠青山,前面却一望无际,仿佛一览天下。见此情境,阴阳先生激动不已,双手不住的颤动。二话不说,返身便朝杨家奔去。

      赵长工拔走便追,明白先生是找到了块好地,只是不明白这个中奇妙。

      话说阴阳先生一路奔回杨家,见到家主时已经平静了下来,不动声色的与家主谈天说地,一句不提撵地之事。家主厚诚,也不多问,照样吩咐赵长工用心服侍。

      入夜,杨家上下人等如数入梦,阴阳先生这才悄悄起身敲响了家主的房门。

      家主开门,见是先生,脸上有些诧异,却也客气的将他请了进屋,鞠手问道:“先生请坐,是不是家人款待不周,劳先生深夜无眠了?”

      阴阳先生摆摆手,知道杨家家主早年丧妻,为了膝下三子并没继弦。他侧耳细听了一翻,这才小声道:“杨爷,在下已经撵到了宝地,只是……”。

      听说撵到了宝地,又见先生话有它意,家主宽厚一笑。

      “先生有话不妨直说,如有为难,那地我不要也罢。”

      闻言,阴阳先生知道家主误会,便赶紧说道:“不不不,杨爷误会了。那地不是不能要,是怕杨爷有所忌讳。”

      “哦呵呵呵。”

      杨家家主情知自己失了口,便歉意一笑,道:“先生原谅,我听先生意见。”

      阴阳先生见家主如此宽度,深吟了半晌才道:“杨爷,烦你将你三位公子请来吧。此事甚是重大,我要与他们说明白。”

      于是,杨家家主便叫醒了赵长工,并让他请来了自己的三个儿子。

      原来,阴阳先生找到一块宝地,它便是东面山凹中的那个水潭,名唤“犀牛望月”。

      为何叫“犀牛望月”呢,因为每晚子时,那清沏见底的潭中便会无缘无故冒出一头犀牛在潭中戏水,它便是那“宝地”。如若有先人遗骨葬于此,此人后辈便会平步青云,位及九五。

      阴阳先生将此事一说,杨家父子便觉更加惊奇,若真有此事,那如何葬得遗骨?

      先生一笑,摆头道:“杨爷莫急,山人自有妙法。只求杨爷当着三位公子的面应允杨爷身后之事由我一概负责,听我一手安排即可。”

      杨家父子见先生不愿多说,互望一眼。之后杨家家主沉吟半晌,眼中尽是果断,朝阴阳先生点了点头,并立下了字据,几人皆大欢喜,又是一阵闲话就到了天亮。

      那赵长工深得杨家宠信,一直侍奉在几人左右,昨夜他将阴阳先生所说的话如数听进了心里。不日回家探母,向赵母把此事说了一遍,赵母也觉称奇,却并没说什么。而赵长工见自己出身贫寒,又家徒四壁,心里便渐渐升起一些想法。

      回到杨家后,赵长工心里的想法几乎占据了整个心间,可脸上却没透露出一丝一毫。仍然日日侍奉阴阳先生,他手脚麻利,人又讨喜,渐渐的赢得了先生的喜爱和信任。

      又过了几月,天空中亮起一道红云,仿佛一把利剑将蓝天劈成了两半。阴阳先生抬首望天,掐指一算,眉间便有了喜忧之色。

      不出十日,杨家家主仙逝,三位公子悲痛欲绝。那阴阳先生敛了心神,着了法事,做了道场,时至傍晚,阴阳先生便叫来了三位公子和赵长工。

      “杨爷已经仙逝,今夜子时,烦请三位公子陪同我一起将杨爷遗骨葬于宝地。”

      三位公子仍然处于悲痛之中,听先生说起,又忆起当初的应允便点了点头:但凭先生作主。

      阴阳先生将三位公子一一扶起,待三人坐定了又道:“三位公子莫消再哭,我还有话要说。”

      三位公子擦了泪水,甚觉奇怪,这先生每次谈起下葬之事为何总是吞吞吐吐。

      “先生有话便说,家父已答应过,我兄弟三人也定当遵从。”

      “嗯!”阴阳先生点头,这才细细道来。

      “犀牛本是‘宝地’,要葬杨爷却不能依平常之法。三位公子,我迟迟不愿说破就因为这葬法与众不同,甚至可以说是大逆不道。”

      语毕,阴阳先生拿眼扫了三位公子一眼,见三位公子眼露诧异,又道:“因为,要葬下杨爷,必须烧了杨爷遗体,将骨灰装进一个小盒……”。

      “先生?!”

      听到此处,三位公子同时站起,惊鄂的望着先生,眼中尽是不可思议。毕竟在那时一把火将父母的遗体烧掉是件不孝不尊,大逆不道之事。

      “三位公子莫急,听我说。”

      阴阳先生看着三位公子,从容不迫的从怀里掏出一封信递给三人。

      “这些我私下说于杨爷听过,杨爷生前已知此事,所以特别留有一封书信于三位公子。请三位公子看看吧。”

      杨家三位公子一把接过书信,见的确是父亲亲笔所书,沉吟许久才极不情愿的点头。

      见三位公子同意,先生赶紧说道:“三位公子既然同意了,那便听我安排吧。晚些时候将杨爷的遗体烧了,把骨灰放到盒子里,待子时犀牛浮出水面时,让赵长工把骨灰盒放进犀牛的嘴里。”

      “这……”。

      三位公子和赵长工又是一惊,眼中三分疑惑,七分询问的看向阴阳先生。

      阴阳先生郑重的点头,惹得几人面面觑。

      此刻又有人前来杨家奔丧,几人便匆匆点头,算是定了下来。

      那赵长工边忙丧事边捉摸,最后越想越觉得自己心里的想法可行,便乘杨家人多杂乱时悄悄回到自己家,见母亲不在家里,在堂屋中焦急的走了几个来回,最后一咬牙提着锄头便奔后山。

      后山有一座孤坟,那是赵长工早年已去逝的爹的坟。赵长工朝坟头跪拜,起身后轮起锄头便挖坟。壮着胆将自己爹的遗骨从坟中取出,找个偏避地烧成了灰,然后装进了事先带的木盒里。

      做完这一切后,赵长工悄悄回到了杨家。

      杨家仍有奔丧者前来,三位公子和阴阳先生也不停的做法场,因此谁也没注意到溜出去又回来的赵长工。

      夜已近深,杨家再无人来奔丧,阴阳先生赶紧指挥杨家三位公子将杨爷的尸体悄悄的烧掉,将骨灰装进一个盒子里。

      子时已近,杨家三位公子提着用白布包着的骨灰盒连同阴阳先生、赵长工一起去了水潭。

      五人一直等到子时中,水潭中间突然冒起无数水花,翻腾着,哗哗声不断,在月光的照耀下白花花一片。

      几人突然就紧张了起来,五双眼连眨都没有眨一下,直直的盯住那水花的中央。

      果然,水花中间有牛角冒出,阴阳先生脸色一喜,赶紧让赵长工带上家主的骨灰盒悄悄游过去。

      ……

      犀牛终于浮出水面,沐着月色玩得不亦乐乎,根本就没查觉到异样。

      那赵长工慢慢的靠近了犀牛颈侧,在掏出自家爹的骨灰盒时无意之中碰撞到牛身,那嬉戏的犀牛猛然侧头,一双斗圆的眼睛直直的盯向赵长工。

      赵长工愣住了,双手提着骨灰盒也怔怔的看着犀牛。

      突然,那犀牛昂天长啸,赵长工立即反应过来,管它三七二十一,赶紧将手里的盒子塞进犀牛口中。

      这下可不得了,盒子刚进那牛口中,周围的水潭顿时升起阵阵五彩云烟,仿佛是天上的帝宫皇殿云蒸霞蔚,令人着魔。而潭里水花四处飞溅,波浪越翻越大,似有排山倒海之势。紧接着阵阵清音响起,似是天音;又仿佛是千人万人在唱颂,继尔又像有千军万马在奔腾……。

      而那犀牛一惊之下,急忙往潭底沉去,赵长工顿时傻了眼,被吓得不轻,正要往回游。突然发现自己手里还提着一个白布包裹着的骨灰盒,脑袋“嗡”的一声炸了。

      再回头,犀牛已然沉了下去,唯有剩下一只角还在水面。那赵长工素来机灵,情急之下顺势把那骨灰盒挂到了牛角上。刚挂住,那犀牛便整个沉入水中,不见了踪影。

      顿时,四周的五彩云烟也不见了,水潭平静如初,在月光的照耀下一片静瑟。

      赵长工好不容易游回了潭边,见杨家三公子仍是一副呆怔模样,不由得有些心虚,担心刚才的一切早被他们看了个清楚。

      “可行了?”

      “啊?!”

      赵长工刚爬上岸就听到有声音在耳边响起,吓得一个激凌,赶紧回答:“行。”

      其实刚才赵长工在犀牛的侧面,本已挡了岸上几人的一些视线,再加上赵长工被犀牛发现时,岸上几人也呆住了,根本就没细看被塞进牛嘴里的盒子有无白布包裹,更没查觉到赵长工做了手脚。

      阴阳先生听赵长工这么一说,又亲眼见到了刚才的仙境,满意的点点头,当场朝杨家三位公子鞠躬:“杨爷为人厚诚善良,杨家后人将来定会善待天下。”

      语毕,阴阳先生大笑三声消失在夜色之中。

      那赵长工心中本就有事,听先生如此一说,抖得越发的厉害。杨家三位公子见了还以为是夜深寒凉,赶紧拥着赵长工回了杨府。

      赵长工回到杨家后换了干净衣裳,躺到床上一夜无眠,睁着眼到了天亮。

      话分两头。

      却说那赵长工的家地处偏远,赵母傍晚出门去挖了些野菜回家,压根儿就没想过儿子要回来,更不知晓儿子回来后跑去挖了丈夫的坟头。她随便弄了些菜汤喝下,便迷迷糊糊睡了过去。晚上做了个奇怪的梦,梦到自家屋头竟升起朵朵祥云,云中似乎有金龙飞出。

      第二天一早赵母早早起了床,根本就没去考虑昨夜的梦为何意,只是刷锅、生火、做饭。突然就听得窗外有声音:“赵家天子万万年,赵家天子万万年……”。

      这赵母觉得奇怪,探头朝窗外一看,原来那窗外的树枝头上站满了无数颜色不一的鸟雀。它们都冲着赵母在叫喊。

      赵母被这情境吓了一跳,之后便连声称奇,想起昨夜的怪梦,一忽儿喜一忽儿忧。那鸟雀却是越叫越响亮,越叫越像真。

      赵母又回忆了昨夜的梦境,脸上逐渐有了笑意,最后一激动,拿起手里的刷锅刷猛拍灶炉大叹:“如若神仙显灵,不要说是万万年,咱们赵家就是有五百年天子之位也足够矣!!”

      其实赵母也只是称奇,被鸟雀这么一叫,心头高兴权当吉利罢了。哪知她这么一高兴,便又出了问题。

      为啥呢?

      因为她拍了灶炉,将灶神君给打怒了。

      可想而知,一介凡夫俗子竟然出手伤了常驻人间的神君,那会是怎样的结果。

      于是灶神一怒,便跑到天上玉帝那里去告状。

      “玉帝,那赵家得了便宜,赵母不忍,说不需要万年江山,只需五百年即可。你看,她嫌万年太长了,不同意,还打了我呢。”

      说完,灶神把自己被赵母拍得青肿的脸凑到了玉帝眼皮底下。

      玉帝一看,还真是这么回事,于是下旨:赵家后人,天子之位至多五百年!

      再说那赵长工心里也没什么底,再加上内心有愧便告假回家探母,听赵母说起百雀唱喏之事,心中暗喜。思前想后还是决定回到杨家继续当长工,乘夜跑去水潭观望,犀牛却再没起来过。

      而杨家人呢,则对赵长工的胆识和忠心连加赞赏,并为其娶妻,给其良田牛犁。赵长工越发觉得愧对杨家,时间越久就越发的心烦意乱,最后只得变卖了家什,举家搬离,远走他乡。

      赵家因先人的骨灰被送进了犀牛嘴里,便应了那阴阳先生的话,后人注定了将来的九五之尊,成了天子,他便是发动“陈桥兵变”的赵匡胤。

      而杨家先人的骨灰虽未被送入犀牛口中,却被赵长工挂在了牛角,也算占了“宝地”一角,那杨家后人便成了将相之才,他便是后来的杨业以及后世人所称的“杨家将”。
    插入书签 
    note作者有话说
    第1章 赵家天子杨家将

    ←上一章  下一章→  
    作 者 推 文


    该作者现在暂无推文
    关闭广告
    关闭广告
    支持手机扫描二维码阅读
    wap阅读点击:https://m.jjwxc.net/book2/716053/1
    打开晋江App扫码即可阅读
    关闭广告
    ↑返回顶部
    作 者 推 文
    炸TA霸王票
    地雷(100点)
    手榴弹(×5)
    火箭炮(×10)
    浅水炸弹(×50)
    深水鱼雷(×100)
    个深水鱼雷(自行填写数量)
    灌溉营养液
    1瓶营养液
    瓶营养液
    全部营养液都贡献给大大(当前共0瓶)
    昵称: 评论主题:

    打分: 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更多动态>>
    爱TA就炸TA霸王票

    评论按回复时间倒序
    作者加精评论



    本文相关话题
      以上显示的是最新的二十条评论,要看本章所有评论,请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