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河不变

作者:一地石榴
[收藏此章节] [投诉]
文章收藏
为收藏文章分类

    穿书(1)


      霍启死的那天,晚霞染了半边天空,血染了半个皇宫。

      贞平五年四月初三。

      长安已经连着下了三四天的雨,断断续续,一直不停。

      虽说下的是毛毛细雨,但是不撑伞走在路上淋了雨还是有些许凉。这四月的雨,是会渗到骨子里去的。

      待到初三这日晌午雨却是突然停了,但天色不见放晴,云压得很低,只是雨看起来不像是会继续下了。

      约莫申时初,被软禁了三个月的霍启手戴镣铐,在一堆人的看守下从霍府出来,前往长门亭。

      长门亭是立在长安城郊外的一座小亭子,周围荒草丛生。

      长门亭旁的路原来是前往长安城的必经之路,来往的旅人常在长门亭歇脚,只是自从大庆建国后另一条官道的修筑完成,这长门亭随着原来的路便被渐渐废弃,如今十天半月都不见一人从旁经过。但今日,长门亭旁围了一圈人。

      围住亭子的人都身穿明光甲,腰上别着大刀,仔细看来竟全都是禁军神威军的人。神威军一直是在殿前守卫着的,今日不知为何,竟是一半的人都在这亭子前。不过这亭子周围荒凉的很,自然不会有人前来凑热闹,想看看发生了什么事情。

      霍启站在亭子前的时候已经接近酉时了。

      男人身形颀长,脊背挺得笔直,即使手上戴着笨重的镣铐,对他也丝毫没有影响。

      抬头看见亭子里桌子上摆的东西时,霍启的表情没有什么变化,只是眼珠越发幽深,转头看向了身旁的神威军上将军赵峥然。

      他的五官深刻,看起来三十左右,眼角有淡淡的细纹,一双眼睛黑的发亮,直看的赵峥然低下了头,不敢和他对视。

      心想:被关了三个月,气势倒是一点没变,只是可怜堂堂的大将军武定侯最后竟然落得这个下场。

      长门亭中间是一张石桌,石桌上摆着一个盘子,盘子里呈的是一把精致的匕首,霍启认得这把匕首。

      这是他灭了铁勒诸部之一——同罗部落时缴获的。

      它是同罗汗王的贴身匕首,后来他把这把匕首献给了皇帝,

      他还记得皇帝当时道:“哈哈哈,堂堂同罗王的匕首,也不费吹灰之力就被霍将军拿到,爱卿真是功夫了得!”没想到,最后这把匕首竟然要用来了结自己的性命。

      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霍启为大庆卖命十一年,守了这大庆的万里江山整整十一年。

      他退一步,是哀鸿遍野,进一步,是血流成河,为了大庆的百姓,他甘当皇帝的走狗,冠上“杀神”的名号,最后换得的竟是这样一个下场!

      “霍将军,虽说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但你却多次违抗圣旨,对陛下的命令一个都不肯遵守,怕是早有异心,陛下念你为大庆效力多年,特赐你自己了结,快快谢恩吧。”赵峥然对霍启说道。

      “臣,谢主隆恩。”或许是因为多日不曾开口说话,男人的声音有些沙哑,但细细听来,仍能听出他原来的声音是很清冷的。

      赵峥然解开霍启手上的铁链,示意他自己走上前去。

      周围全是神威军的人,纵使霍启有通天的本领,赵峥然也不相信他能逃出去。

      甩了甩因为长时间被束缚有些麻木的手,霍启抬脚向石桌走去,站在石桌前,他慢慢拿起了这把精致的匕首,放在手上。

      匕首很轻薄,作为一个常年拿长枪的人,霍启几乎感受不到它的重量,但他知道,堂堂同罗汗王的匕首可是十分锋利,轻轻划上一下就能见血。

      赵峥然看见霍启拿着匕首却迟迟不动手,心里不免有些着急,催促道:“我想霍将军可不是贪生怕死之辈。”

      在他刚刚说完最后一个字,一把匕首就直直的插进了他的心口

      霍启声音沙哑:“霍某自然不是贪生怕死之辈,但让我这么不清不白的就死了,我可是不愿的。”

      赵峥然低下头看着自己心窝处插着的匕首,还没有反应过来发生了什么,就见霍启已经转身要走出亭子了,惊的他连忙大喊:“抓住霍启,就地正法。”

      霍启走过他旁边,随手就把匕首拔了出来,“赵首领还是关心自己吧。”随着说话声,霍启就已经又放倒了几人。

      匕首拔出后,赵峥然一下倒在了地上,血沿着嘴角慢慢流了出来,心口上的伤口不停地流着血。

      匕首太小,用的不顺手,霍启抹了一个人的脖子,夺过了他的刀,手起刀落之间,千牛的人已经一个个倒下。

      最后一个人倒下的时候,天边厚重的云彩突然散开,散出了万丈霞光,衬得天边一片血红。

      霍启看了看远方的夕阳,眯起了眼睛,转身向太极宫走去。

      他可以离开这个是非之地,从此隐姓埋名再不出现,但是他没有,而是走向了一个必亡的道路。

      师父因他死了,师兄和他恩断义绝,他自己一个人活着还有什么意思。

      赵峥然看着那个渐渐变小的身影,轻轻“呵”了一声,慢慢闭上了眼睛。

      宫城,太极殿。

      周怀之站在太极殿前,看着天边红得发紫的晚霞一动不动,年轻的帝王已登基五载,五年的辛劳已经让他的眼角长出细纹,紧皱在一起的眉从来没有松开过。

      “李高,赵峥然回来没有。”

      侍候在一旁的李高立马走上前来道:“回陛下,赵统领还未曾回来。陛下不要着急,赵统领兴许已经在回来的路上了,毕竟……这长门亭离的也不是很近,来回要大半个时辰的路程呢。”

      皇帝点了点头,没有再说什么。

      过了片刻,一个小太监大叫着跑来:“陛下!陛下!不好了,那霍将军独自一人闯进来了,刚刚已经过了承天门,快到太极门了。他说要见陛下,谁拦着他他就杀谁!”

      赵怀之一怔,立马反应过来,怒吼道:“滚!一群没用的东西。”接着微微转了一下头,一个带金色面具的人就出现在皇帝面前,恭敬地跪了下来。

      赵怀之道:“调动全体暗部成员,今天务必让他死。”

      面具下的眼睛毫无波澜,冷漠的回答:“是。”

      霍启走到乾太极殿前的时候,已经什么看不清了,眼睛被血糊的难以睁开,浑身上下不知道被砍了多少刀,有自己的血,还有别人的血。

      模糊间,他看见赵怀之静静地站在门前面,使劲睁了睁眼睛,却怎么也瞧不真切。

      周围突然涌出来几十个带着面具的人,刀刀只往命门处坎,霍启知道,这是皇帝的暗卫,明显和宫里的其他侍卫水平不一样。

      手里的刀越来越重,手臂沉的连刀已经拿不起来了,身上又被砍了十几刀,霍启腿一软,直挺挺的就要往下倒,在半路拿起刀撑了一下,单膝跪在了地上,直直的面对着皇帝。

      带着金色面具的男人看见他这个样子,看向皇帝,皇帝挥了一下手,除了带着金色面具的人,其余的人都退身消失了。

      身体的每一处都在流血,头发散乱,血糊满了整张脸,滴滴答答的落在身前的地上,立马就聚了一小滩,霍启的生命在慢慢流逝。

      他使劲睁了睁眼睛,看着皇帝,眼睛里全是血丝,看得皇帝心上一颤,慌忙移开了眼珠。

      但其实,霍启已经看不清皇帝了,只能模模糊糊的看见他的身影。

      他一字一句道:“臣霍启,为大庆征战十余年,手上沾满鲜血,屠者无数,人称“杀神”,诸位大臣视我为皇帝走狗。皇帝之命,我不赞者多,然十年来,皇帝做了什么想必自己心里清楚,今日,霍启本可远走高飞,隐姓埋名,苟且偷生,只不过是被史书记上一笔,遗臭万年罢了。但霍启,忠于大庆,不愿被扣上不清不白的帽子含冤死去,今日来到这里,看见皇帝,心中所疑已全部清除。这最后一跪,不跪天,不跪地,跪的也不是你,是大庆!”

      霍启闭上眼睛的时候,脑海出现的是十几年前,脸庞还有些稚嫩的自己和师父站在以及废弃的玉门关上,两人望着苍凉的戈壁。

      意气风发的少年对师父说:“师父,我一定会守护好大庆的万里江山,守护好大庆的千万百姓!”

      直到死去,男人的姿势都没有再变动一下,他就那样单膝跪地,一手拿着大刀撑在地上,一手放在膝头,头垂向地面,血顺着头发滴滴哒哒的往下流,这个男人,好像到死都在守候着大庆的万里江山。

      霍启一生最悲惨的就是,他死在了皇宫,而不是战场。

      带着金色面具的人看见他不再动弹,走了过去,手探向男人的颈间,片刻后向皇帝走去。

      “死了。”

      “退下吧。”

      “是。”

      皇帝对李高说:“把人弄走,好好葬了吧,把他夫人,好好看着,不要让她死了,她要是也死了,可就说不清了。对外就说,霍启将军积劳成疾,一病不起,去了。”

      “是。”

      柳府。

      柳橪听完暗卫汇报霍启已死的消息后皱了皱眉头,提笔快速写了一封信,喊来一名暗卫,让他迅速把这封信送到霍府霍夫人的手上。

      恒国公府。

      封容坐在椅子上,狠狠地锤了一下桌子,起身就要去皇宫。

      刚到屋子门口就撞上了闻讯而来的周知笑。

      周知笑一把拉住了他:“你现在去有什么用?给霍启收尸吗?然后让皇帝接着把你除掉吗?”

      封容停下了脚步,打消了去皇宫的念头。

      他站在门口一动不动,轻轻握住周知笑的手,看向突然出现的万里霞光,喃喃道:“如今这世上除了我,还有谁会为他的死伤心呢……”

      周知笑没有说话,陪他静静地看着西方。

      晋王府。

      赵恂之喝了口手中的茶,心道:霍启死了,赵怀之要开始真正的杀戮了。

      他摇了摇头,这天下,迟早会毁在他手里。

      霍府。

      从霍启被带走后,柳聆就一直坐在窗户边望着远方,不知道在想些什么,她的侍女碧芬一直站在角落处低着头。

      沉沉的云突然散开,散出万丈霞光,柳聆突然泪流满面,起身走向自己的梳妆台,抽出一个盒子的最下一层,拿出里面的所有银票,看着碧芬,将手里所有的银票交给她,道“碧芬,你走吧,速速出府去,找个地方好好过日子吧。”

      碧芬大恸,眼泪一滴一滴掉落,她“噗通”一身跪倒在柳聆前,哭道:“小姐,碧芬不走,您就让碧芬陪着小姐吧!”

      柳聆细细看着陪了自己十几年的碧芬,缓缓笑道:“碧芬,听小姐的话,快走吧,出去好好过日子,替小姐好好活一活。”

      说完她一把将碧芬拉起来,打开房门,将她使劲推向门外,“快走!如今老爷已经被带走,只有霍府大门有人看守,你就对外面的人说是替我去找柳丞相的,他们会放你出去的。”

      碧芬泣不成声,终是向外走去,三步一回头,离开了霍府。小姐,碧芬会替你好好活下去的。

      过了大概两刻钟,突然有人敲了敲房门。

      打开房门,外面空无一人,只有一封信孤零零的躺在地上。

      柳聆捡起地上的信,关上房门坐在了椅子上。

      打开手上的信看了看,柳聆笑了笑,是自己的“好”父亲柳丞相柳橪给自己的信,让自己把两人之间所有的来往的痕迹全部清理掉,以后再也不要联系,她的死活和柳家再也没有关系了。

      柳聆知道,霍启怕是已经死了。

      “呵。”

      对呀,她现在还活着,不就是因为霍启吗。

      霍启今日必死无疑,自己也就没什么用了,但是皇帝还要堵住其他人的嘴,自然是不会让自己死的。

      她和霍启成亲七年,两人之间见面的次数不超过十次。

      五年前霍启就知道自己暗地里在给柳橪传递消息,只不过他从来不在意罢了。

      两人之间毫无感情,她不爱霍启,霍启也不爱她,在他人看来却是霍启只爱自己一个人的样子。

      柳聆想了想自己的一生,父亲寡情,幼时失母,在继母的打压下艰难长大,软弱无能,受人摆布,从没有为自己活过,这样的一辈子有什么意思呢。

      脸上划过两道清泪,柳聆拔下头上钗的唯一一根簪子。

      随着三千青丝的滑落,簪子也直直的插向了心口。

      皇帝派的人来后,才发现柳聆以及趴在桌子上,死了半个时辰了。

      柳橪得知柳聆死的消息后,狠狠地把手里的茶杯摔了出去。

      皇帝知道后,终是没有说什么。毕竟霍将军都死了,谁会真正关心一个无足轻重,不受宠爱与重视的将军夫人呢?

      第二日是常参,只有五品以上的官员需要参加早朝。太极殿里,皇帝赵怀之坐在上方龙椅上,文官居左,武官居右,霍启的位置像之前大部分时间一样,是空的。

      在启奏完一些寻常的事情后,整个太极殿突然安静了下来。按照往常惯例,这时大太监李高就会走上前来高呼:“有事启奏,无事退朝。”但是今日,李高只是静静地侍立在一旁,一言不发。

      赵怀之一言不发的盯着下面的人,想着或许会有一两个人对霍启的死提出点问题,亦或者请求为霍启追封个什么封号之类的。但是半盏茶的时间过去了,有些大臣的脸上已经有了汗水的痕迹,后背隐隐发潮,却依旧没有一个人愿意为霍启说一句话。

      正当晋王抬起一只脚打算为霍启追封个封号的时候,皇帝突然说话了,晋王只得把脚又收了回去,想必皇帝是不愿意听见自己为霍启说话的。

      “想必大家已经知道霍将军的死讯了。霍将军功劳无数,只是征战多年,虽然年纪尚轻,但是却积劳成疾,病了将近半年,终是于昨日去了,其妻柳氏,与他感情甚笃,受不了打击,追随他去了。朕十分悲痛,特此追赠霍启天策上将,追封护国公,其妻柳氏追封一品夫人。想必大家没什么异议吧。”

      话一说完,安静的太极殿突然沸腾起来,下面的大臣立马窃窃私语,变得乱哄哄。

      大家震惊的自然不是霍启之死,毕竟每个人手上都有自己的人,昨天必定已经得知了消息,震惊的是另外一件事情。

      本以为皇帝会只给霍启追封个国公,没想到还追封他为天策上将。

      天策上将自大庆开国以来只有太宗皇帝征战时获得过这个封号,没想到近百年过去,贞平帝竟然追赠霍启为天策上将,这是要流芳百世的啊!

      柳橪面色未变,只是皮笑肉不笑了一下。晋王垂了垂眼睛,叹了口气,呢喃道:“可惜了……”有震惊的人,有知道内情冷笑的人,有愤愤不平的人。却独独没有,为霍启心痛的人。

      皇帝咳嗽了一声,下面立马安静下来。齐道:“陛下英明。”

      史官黄至楚记:霍启,字承和。少贫寒,十六从军,为相柳橪提拔,官至武威将军,封武定侯。贞平五年,启病逝,帝痛之,追赠启天策上将,封卫国公。

      永安帝年间大臣宋楚评霍启:烈烈桓桓,时维武定,神机电断,气济师然,北折突厥,西摧胡服,至于平城,残犹莫比,将相失和,赐死长门,虽君寡恩,实天报理,然论其胆力用兵,千载之下,无人出其右。

      贞平七年三月,贞平帝异母弟晋王恂之,反。
    插入书签 
    note作者有话说
    第1章 穿书(1)

    ←上一章  下一章→  
    作 者 推 文


    该作者现在暂无推文
    关闭广告
    关闭广告
    支持手机扫描二维码阅读
    wap阅读点击:https://m.jjwxc.net/book2/4700875/1
    打开晋江App扫码即可阅读
    关闭广告
    ↑返回顶部
    作 者 推 文
    昵称: 评论主题:

    打分: 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评论按回复时间倒序
    以上显示的是最新的二十条评论,要看本章所有评论,请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