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在直播间透剧诸朝历史》

作者:迪丽热巴的老婆

我对朱厚照到现在也没好感,甚至曾经对为他不平的人也不理解,不就是被文官压制吗?张居正把万历不是压得更狠吗?不照样众口称赞,虽然死后凄凉,但同样功绩辉煌。
他或许是想大刀阔斧改革,却触动了太多人的利益(其实主要是藩王),以至于引发了造反;他或许也眷顾百姓,赈灾得法,但各地依然流民四起(当时老百姓过得确实。。。要不然宁王也造不起反来);他或许只是试图夺权,却用人不得法,一个刘瑾一个杨廷和(八虎里也不是没有还凑合的人,干嘛重用个没有半点政治智慧的糟老头子)一个草菅人命一个毁誉参半(我到现在都不明白他为什么这么信任杨廷和)。
但一切都只是或许。
后世之人同情他,谁同情沦为流民苦不堪言的老百姓呢,谁同情遭受奸宦冤屈,全家遭难的官员妻女呢,谁同情镇压叛乱,呕心沥血的王守仁呢。
武宗受制于文臣,君权旁落的艰难局面又不是他们造成的,而他任用奸臣、施政不当(不是不当,而是没有别的办法)的苦果却要他们来承受。文臣也好,宦官也罢,都是皇帝任用的,官员的政绩可归属于皇帝(张居正变法史书记载的可是万历中兴),难道罪过跟皇帝一点关系都没有?
更何况,武宗的困境怪谁呢?怪英宗土木堡之变,造成武将殉身,冤杀于谦,失尽臣民之心;怪朱祐樘宠爱舅家、任用文官造成尾大不掉。
种下因的是朱家的天子,承受苦果的是朱家的皇帝,难道不公平?
如果他足够雄才大略,或许能有更好的方式夺权,不至于令民众因此而被波及牵连(举例唐朝式政变,我就不明白为什么明朝不管是皇族争斗、皇帝跟文官争斗,皇帝跟宦官争斗,臣子跟臣子争斗,倒霉的都是老百姓,唐朝政变起家的也没这样啊)。
明太宗再是功绩赫赫,想起靖难之役,死去的无数士兵和百姓,却不得不沉默,他们抵御外敌不敢惜身,却因一场同室操戈的战争而牺牲生命。
你们朱家人内斗,受苦的,却是底层士兵,是无数百姓。说到底,坐在皇位上的是叔叔还是侄子,掌权的是文官还是武将,甚至是汉族还是异族,跟老百姓到底有什么关系?
说到底,不还是不够强。
但后来,我想起朱标的时候,依然惋惜,却已经觉得朱厚照可以理解。
官员压制君王有错吗?
如果文臣集团里出一个张居正,出一个于谦,出一个诸葛亮,那我就可以理直气壮地说,压制得没错。
但是有吗?没有。刘健最大的功绩好像是阻止营造寺庙道观,李东阳最大的功绩是写文章,谢迁。。。。。。
君主想揽权有错吗?
不知道。因为刘恒成功了、刘彻成功了,万历失败了、堡宗成功了,阿斗成功了,结果。。。大家也都看到了。只能说,真的不知道。
而武宗,也失败了。
武宗失败的第一个原因,就是他在万般无奈的情况下,选择了任用宦官来对抗文臣。文臣集团自不必说,就是真正有才能有气节的人,在宦官专权的时候也会对皇帝敬而远之,比如于谦,比如王守仁。
第二个原因,他自闭于豹房,固然是限制了内阁的权力,但却也将自己与百官离绝,也不知道自己手里的奏折是否早就经过内阁的过滤。
第三个原因,将刘瑾当傀儡推出去,固然是相当好的权谋之术,但却也意味着,无论是一心为国的官员,还是老百姓,也就会因此将刘瑾的功过都记到皇帝的头上,当然,如果他夺权成功后再把刘瑾杀了就另当别论了。这就是为什么历史上的酷吏或者担任君王之刀的臣子,最后的下场都是死。
而他任用刘瑾变法,何尝不就是因为无人可用,但变法自古以来就不是容易的事情。固然是因为既得利益者会拼命反对,更重要的是他们会将被变法损害的利益转嫁到无辜百姓的身上。
而唯一能阻止这一切的,就是给他们更多的利益,或者杀人。即便如此,变法,也需要付出偌大的代价。
商鞅、拓跋宏、王安石、张居正、雍正。。。君王信任,甚至贵为君主,都要为变法付出代价,何况是一个本来道德水平就相当于没有的刘瑾。
果不其然,制度(明显是武宗提出的)其实是好的,就连当时的人都这么说,问题是执行不力,如果说王安石变法执行不力还是因为轻信下属(主要还是无人可用)以至于害苦百姓,而刘瑾则是实打实的不行,倒行逆施,胡作非为(揽权揽财可以理解,问题是手段也太低级了)老百姓倒霉不说,连军队都倒霉,导致流民四起,起义不断。
朱厚照聪明过人,但自幼养在深宫,又很年轻,但确实不具备像汉武帝那种天才的识人之明,就像我刚才说的,八虎里不是没有稍微还行的人,结果他选中了最不成器包藏祸心的刘瑾和江彬,文官里也不是没有一心为国且理政有方的人,但他偏偏选中了李东阳和杨廷和,不是说这俩人太烂,而是你一个指望的是他的能力,一个指望的是他的忠心,这不就。。。嗯。。。
但以上种种,朱厚照不知道吗?我认为他是很清楚的,他最大的劣势就是养在深宫,与底层官员和民众脱节,又有必须斩断中间商的政治需求。所以他频频“微服私访”,勘察百官,想通过自己的力量去查找这个世界的真实面目,闹着不肯做皇帝,是因为,皇帝,是见不到真正的民生疾苦的。
他看到了,我想他看到了,所以后期他会加快夺权的步伐,处死刘瑾,我不认为杀死刘瑾是妥协,事实上是我觉得是一个正确的决定,因为刘瑾开始跟文官集团做同样的事情——试图蒙蔽朱厚照的视听,这才是他无论如何都不会再继续重用他的原因,既然没用了,杀之何惜。
朱厚照真正让人惋惜的,是他失败了。失败就意味着,他没有机会,去创造任何可能。
如果他真正执掌大权,那么可能成为“三年不鸣,一鸣惊人”的楚庄王,也有夺权成功就开始纵情声色的汉桓帝。他可能英明神武,创下赫赫功业;也可能昏庸无能,贪图享乐,可能意气风发,革除积弊,也可能一蹶不振,躺平摆烂。
会更好,还是更坏,我不知道。
4
来自辽宁   [回复] [投诉] [不看TA的评论]
[1楼] 作者回复 发表时间:2023-05-16 17:21:02
这是不是传说中的长评!
来自山东   [投诉] [不看TA的评论]
[2楼] 网友:迪丽热巴的老婆  发表时间:2023-05-16 17:53:00
啊,不知不觉居然写了这么多字(羞涩jpg.),看来我终究还是惋惜的(不敢相信自己有心疼堡宗后人的一天)
1
来自辽宁   [投诉] [不看TA的评论]
[3楼] 网友:秋水忘断负朱颜  发表时间:2023-05-17 15:02:41
归根到底还是文官集团和皇帝为自己争取利益,站在他们各自的角度都没错,但是我们从后往前看整个历史,那些无辜死于斗争的人,那些被政斗裹挟着牺牲的大多数人永远是老百姓
6
来自四川   [投诉] [不看TA的评论]
[4楼] 网友:迪丽热巴的老婆  发表时间:2023-05-17 15:58:26
没错,我实在不能理解为啥南北朝政治争斗是皇族倒霉,唐朝政治争斗是皇帝倒霉,五代十国政治争斗是大臣倒霉,只有明朝,政治斗争是老百姓倒霉。
1
来自辽宁   [投诉] [不看TA的评论]
[5楼] 网友:一山人  发表时间:2023-05-18 11:37:53
恩,楼主不喜欢朱明,我也不喜欢。不是不喜欢它的某个皇帝,而是不喜欢他的政体,朱家的政体太独,定的基调就是君臣相疑,文武互殴,对百姓的定位好像就是乖乖干活,有口饭吃…… 所以,在这个体系下,全天下就没多少人能有好日子,好结局。所以,才有明朝的两任大帝,都是文武双全军政一手抓,还都配备了能干可靠的太子当秘书当后勤部长。只有没配齐,就要出大问题。比如,皇帝武德越是不够,必然越是不信任武将,必然要削弱武德,所以从朱元璋始,为了朱允炆继位,杀蓝田系就是必然;比如,没有能干放心儿子管后勤做秘书,宦官干政就是必然,所以才有三宝太监七下西洋,汪直监军立战功;比如,皇权弱了,君臣的矛盾必然爆发,文官集团不仅天然的喜欢压制武官,因为利益相冲,更是本能地反感宦官,因为不仅利益相冲还和他们道统相悖。所以,明朝的上限注定高不到哪去,明朝的下限却可以很低很低。想想,同样是叛逆孩子跟大臣作对,李承乾是因为被逼着以后成为更好的君王,朱照厚是被压制因为他不想摆烂。 所以,唐初的政体比朱明家的,高下立判。 所以,不喜朱照厚也正常,不管他是真荒唐还是假荒唐,都有他祖宗的锅。
但朱明一朝的文官集团,也确实…被骂不怨。就是于谦、张居正、孙传庭,他们是死在昏君手里吗?是,他们是被一只老虎和着一群髭狗一起咬死的。
科举得士,权利来源于对儒道的尊崇和践行,君子当修仁智礼义信,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但他们太多站在了反面,道貌岸然争权夺利只为升官发财,如此,他们骂不得?唾不得?说他们二度亡了汉家江山又有哪里过?
4
来自广东   [投诉] [不看TA的评论]
[6楼] 网友:迪丽热巴的老婆  发表时间:2023-05-18 12:38:14
5楼说得太对了。其实我对于谁掌权真的不是很care,只要别波及到老百姓,你们上层杀来杀去老百姓日子还是照过。文臣集团彻底丢失风骨确实是从堡宗杀于谦开始(建文帝的拥护者虽然迂腐,但至少有气节),于谦之死其实在于权力的争夺,而文臣却将之视为文武争锋,以至于日后文武矛盾激化到无可调和(之前矛盾没那么大是因为文臣武将在靖难死了一大批,后来土木堡和正统朝又死了一批武将),所以才会在后期党争频仍(你党争就党争嘛,问题是都不是啥好东西,争赢了有什么用)。
如果说张居正的死还有万历衔恨的因素在,那么他的政策的废黜,肯定文臣集团得背一大部分锅。万历养在深宫,政策好不好还不是文官一张嘴,不过这也能看出来他们的软骨头了,张居正大权独揽的时候他们可是连个屁都不敢放。
1
来自辽宁   [投诉] [不看TA的评论]
[7楼] 网友:柳易  发表时间:2023-06-01 00:08:33
来自浙江   [投诉] [不看TA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