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主题

作者:ho

说到汉朝,不如来看教科书里面的介绍。
第二编 两汉文学( 30 课时)
概 论( 2 课时)
一、社会概况
西汉帝国是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之一,对我国以及世界历史都有深刻的影响。
汉初休养生息的政策使国家经济很快得到恢复、发展,几十年后,国库满盈,天下富庶。武帝削平诸侯,为求周边的安定和达到对少数民族地区的控制,发动了一系列战争,劳民伤财,造成了人民的灾难,但在促进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与发展上起到很大作用。西汉后期豪族、外戚与王室之间斗争激烈。西汉王朝在农民起义中灭亡。
东汉前期各种矛盾缓和,经济发展迅速,国力强盛。但豪族政治开始形成,社会两极分化日趋严重。中期以后,宦官、外戚和世族之间的斗争对当时政治影响很大。东汉末年的党锢之祸,便是黑暗政治的反映。黄巾起义以后,形成军阀割据的局面,最后曹氏篡汉。
二、思想文化概况
两汉王朝总共四百馀年,是中国历史上的昌盛时期。
汉初统治者尊崇黄老思想,实行“无为而治”的政策,于是战国之时的各种思想又萌动起来。汉武帝为加强思想统治。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产生了董仲舒以“天人感应”为特色的新的儒学思想。西汉后期和东汉前期是我国历史上儒学思想统治最严厉的时期,封建礼教被进一步加强和系统化。东汉中期以后,儒家思想统治逐渐崩溃,以老庄思想为中心的各派思想又显出活跃的趋势。
西汉今文经学向谶纬化发展,今、古文经学之间互相排斥、斗争。王充无神论对谶纬学说进行了批判。道教在民间流传并得到发展。文人中形成清议的风气。
三、文学概况
赋是汉代文学最具有代表性的样式。它介于诗歌和散文之间,韵散兼行,可以说是诗的散文化、散文的诗化。枚乘的《七发》标志着新体赋的正式形成,司马相如的作品代表着汉大赋的最高成就。西汉后期赋的大家是扬雄。班固的《两都赋》、张衡的《二京赋》是东汉大赋的力作。同时张衡的《归田赋》突破旧的传统,开创了抒情小赋的先河。赋从歌功颂德和表现王朝的声威、都邑的奢华为主流,转向揭露社会的矛盾,表现文人在黑暗政治下的忧虑及逃避现实的心态。
政论文也是汉代文学中取得突出成就的方面。陆贾、贾谊的政论文带有纵横家特色,晁错的政论文与韩非相近,都有战国之风。东汉中后期的政论文以批判现实为主, 王符的《潜夫论》,崔寔的《政论》,仲长统的《昌言》为其代表。
汉代以《史记》为标志,史传文学方面取得突出的成就。《史记》以人物为中心来反映历史,创立了记传体史书的新样式,也开辟了传记文学的新纪元。《汉书》继承的《史记》的体例,使之更为完善。
汉代产生了新的诗歌样式——五言诗。这种诗体西汉时期多见于歌谣和乐府诗。文人五言诗在东汉开始大量出现,班固、张衡、秦嘉、蔡邕等人对五言诗的发展起了积极推动作用。《孔雀东南飞》是五方叙事诗的长篇钜制,《古诗十九首》则是五言抒情诗的典范,其中所传苏武李陵诗,绝大部分为东汉中期以后的作品。

第一章 汉代辞赋
第一节 西汉中期以前的辞赋创作
一、贾谊的赋作
贾谊生平简介。
《吊屈原赋》、《 鸟赋》在表现自我、抒发真情方面继承了屈赋的精神。
贾谊赋在形式上有继承,也有创新,显示了骚体赋在形式上承前启后的作用。
二、枚乘的赋作
《七发》的基本内容与对新体赋的贡献。
作品对宫室、音乐、畋猎、游观的描写都具有开创性。广陵观潮一段可能是早年亲身经历的记述,写得生动而惊心动魄。
其形式是楚国问对散文和楚辞向汉大赋的过渡,又形成汉代聘辞大赋中“七体”的形式。辞藻华丽,镂金错彩,对后来之赋作影响甚大。
三、司马相如的赋作
司马相如的生平与创作简介。
《子虚赋》《上林赋》的主要内容与思想倾向:通过对诸侯与帝王畋猎活动的描写,表现了大汉天子的至高无上和大汉王朝的无比声威,客观上反映出汉中期诸侯国尾大不掉的事实。
《子虚赋》《上林赋》结构上受《高唐赋》《神女赋》的影响,相关的两篇合之为一,分则为二。语言也受其影响。而其尊崇朝廷的思想与以巨丽为美的美学特征则完全是大汉王朝时代精神的反映。
四、东方朔《答客难》与文人自嘲杂赋
五、王褒的《洞箫赋》与俗赋创作
第二节 西汉末期与东汉的辞赋
一、扬雄的辞赋创作
简单了解《甘泉赋》、《羽猎赋》、《长扬赋》、《河东赋》的内容。
二、班固的辞赋创作
三、张衡的诗赋创作
简单了解《二京赋》的拓新。
《归田赋》对辞赋小品化、抒情化的贡献。
四、汉末赋家
简单了解赵壹及其《刺世疾邪赋》、蔡邕及其《述行赋》。
精读篇目:
《吊屈原赋》、《七发》(节选)、《西京赋》(节选)、 《归田赋》、 《刺世疾邪赋》 。
阅读篇目:
《鵩鸟赋》、《子虚赋》、《上林赋》、《洞箫赋》、 《长扬赋》、《羽猎赋序》、《两都赋序》、《二京赋》 ( 片断 ) 。
思考题:
1 、汉赋的体制特点。
2 、汉赋分体及流变。
3 、抒情小赋的兴起。
第二章 汉代的论说文
第一节 贾谊、晁错与西汉论说文
一、贾谊的散文创作简述
《过秦论》的思想内容与针对性。激扬凌厉的战国散文风格的影响。
了解《治安策》的基本内容。
二、晁错的散文创作简述
简单了解《论贵粟疏》的思想内容与艺术风格。
三、西汉书信与上书中的散文名篇
第二节 东汉论说文
简单了解 东汉后期的几部政论著作 ,包括王符的《潜夫论》;崔寔的《政论》;仲长统的《昌言》。
精读篇目:
贾谊《过秦论》 ( 上 ) 、司马迁《报任安书》、 《论贵粟疏》。
阅读篇目:
《过秦论》 ( 中、下 ) ,邹阳《狱中上梁王书》 ,杨恽《报孙会宗书》,《潜夫论·实边》,《昌言·理乱篇》。
思考题:
1 、贾谊《过秦论》的主要特点。
2 、东汉论说文的批判精神。
第三章 汉代历史散文
第一节 司马迁的生平和著作
一、家世生平与《史记》的写作。
二、《史记》体例。
三、 “ 太史公曰 ” 的史评方法
四、《史记》叙事的互见法
第二节 《史记》人物传记的成就
《史记》是我国古代最杰出的史学著作,也是杰出的史传文学作品。是我国第一部以人为中心的纪传文学创作。《史记》最成功的是悲剧人物。《史记》悲剧人物的类型。《史记》悲剧的风格特征。语言成就。叙述语言的生动传神;人物语言的个性化;议论语言的饱含感情;总体风格上的雄浑、朴拙,有气势感和韵律感。
第三节 班固及其《汉书》
一、《汉书》的思想内容
二、《汉书》的艺术成就
精读篇目:
《史记·项羽本纪》、《廉颇蔺相如列传》、 《李将军列传》; 《汉书·苏武传》(片段)。
阅读篇目:
《太史公自序》,《史记 · 刺客列传》、《游侠列传》、《李斯列传》。
思考题:
• 司马迁的人生经历对《史记》创作的重要影响。
3 、《史记》悲剧人物的类型及艺术成就。
第四章 汉代诗歌
教学要点
使学生掌握汉代乐府民歌、《古诗十九首》和《孔雀东南飞》的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
第一节 乐府诗与民歌
一、汉乐府由音乐机关到诗体的演变以及汉乐府民歌的保存情况
乐府民歌内容的广泛性和现实性。乐府诗和民歌反映了劳动人民的饥苦与统治阶级的横暴奢侈,战争和徭役给人民带来的灾难,青年男女的爱情、婚姻等。
二、汉代民歌中的五言作品
五言诗本起于民间,但多失记载,故存到今天的不多。
汉代乐府诗中的五言诗中有不少佳作。
民间歌谣中也有些五言诗。
这些作品总的说来反映了劳动人民的生活与情感,反映生活面广。民歌则紧密联系现实,有很强的针对性,同时具有永久的认识作用。结构严整,语言通俗生动。
三、叙事长诗《孔雀东南飞》
该诗通过一个家庭悲剧故事,提示了封建礼教与“家长制”吃人的本质。
是我国诗歌史上的第一首叙事长诗。作品塑造了刘兰芝完美而又极具性格特征的悲剧形象。长诗的三分之二是由对话组成,作品的对话充分表现了人物的心理与性格。保留着鲜明的民歌色彩。
第二节 汉代文人五言诗与《古诗十九首》
一、文人五言诗的产生与发展
二、两汉文人五言诗的演变
三、 《古诗十九首》
《古诗十九首》产生于不同时期。大部分为东汉时作品,尤以汉末文人之作为多。 内容比较广泛,都反映了文人士大夫的情怀,多表现孤寂与凄惶哀苦之情。
艺术成就:除个别作品质木无文外,大多能使抒情、写景、叙事、议论融合为一,以典型的生活场面与典型的细节表现思想感情。语言浅近通俗,仍带有民歌的特征,然而凝炼和谐,反映了文人诗歌创作的水平。
精读篇目:
《陌上桑》、《上邪》、《有所思》、《孤儿行》、《东门行》、《战城南》、《十五从军征》、《上山采蘼芜》,《孔雀东南飞》 , 项羽《垓下歌》,刘邦《大风歌》, 《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西北有高楼)(迢迢牵牛星)。
阅读篇目:
《病妇行》、《长歌行》、《枯鱼过河泣》、《江南》、《羽林郎》 , 刘彻《秋风辞》、《鸿鹄》 , 张衡《四愁诗》、 《古诗十九首》之“涉江采芙蓉”、“明月皎夜光”、“庭中有奇树”、“回车驾言迈”、“客从远方来”、“明月何皎皎”。
思考题:
• 乐府与乐府诗。
• 乐府民歌的思想内容和艺术成就。
• 五言诗的起源与发展。
《古诗十五首》的内容与艺术特点。
一起来学汉史哦,对了解中国古代社会很有帮助的。看古代文就要看古代环境下的社会面貌,我们不可以用太多现代人的观点来评论古代人哦。否则《孔雀东南飞》就不是经典鸟,纯粹两个傻人。

[回复] [投诉] [不看TA的评论]
  • 评论文章:庆王府
  • 所评章节:33
  • 文章作者:忙里偷闲
  • 所打分数:0
  • 发表时间:2006-05-19 11:0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