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日以作夜》

作者:连衣帽

我在脉脉的BL中看见了细节的真实,但在BG中只看到想象的完美。
.
这是一个细腻的故事。
穆岚面试那一节,从人物表情到语言到心理活动,细致而传神,我隐约可以看见穆岚额鬓的薄汗,闪避的眼神,以及不够流畅的举止之下一颗充满柔情满溢善良的丰富内心。
浓情之时,程静言骤然坦承“婚约”, 穆岚如坠深渊惘然失控的表现。
何攸同在山顶开导穆岚走出情与债的迷途时,俨然一幕情感与理智的对话,最后一段山顶风光的描写令我感同身受,仿佛听到清凉的风声。
穆岚与何攸同在程静言的电影中共演‘弹钢琴’那一段里,三个人心意的归属。程静言的怅然若失,穆岚对自己心动的感知以及何攸同在进与退之间温润而优雅的行走。
……
这些细节仍在我回忆起这篇小说时生动而鲜明。
.
这又是一个粗糙的故事。
明明是描写穆岚经受着感情与事业挫折的文字,但我感觉不到这过程里头的艰辛。
我看到一个性格似乎坚韧的女子,但看不见她身后沉重的现实世界。
脉脉用简略的文字暗示了穆岚曾经晦涩的成长,但这样的事实被脉脉用优雅的文字淡化了。生活从来不是一件优雅的事情,即使我们坚持着一颗优雅的内心。
穆岚被倪珍珍秽语侮辱却不显狼狈,在镜头下戏假情真的表演自己的身世,却不见现实的苍凉,明明文字生动,但无奈连窘境也从容,生活带给他们煎熬的痕迹被隐藏在淡定的表现之下,波澜不惊,连读者我也无法悉知,因为脉脉只给了一个他们如出一辙般坦然去承受的姿态和结果。脉脉的小说世界里干净得不屑于去描绘世俗的阴暗,不屑于去八卦现实的丑陋,不屑于去放大人性的邪恶。
.
这部小说里只有感情,没有生活,或许有,但影绰得我无法赞同。所以在我个人眼中,这是一部精致的话剧,它有动人的台词,美丽的音乐,完美的灯光,动情的表演,哀而不伤的剧情,但惟独没有真实。我欣赏它的美丽,仰望它的优雅,羡慕它的闪光,但没有共鸣。
.
我喜欢看微距下的镜头,纹理清晰,表现真实。脉脉的小说一直带着微距的精致,纤毫毕现中也不失风度与魅力。我也喜欢广角镜头下的辽阔和深邃,有阴暗也有光明,而脉脉的小说像一只追逐着角色表情的镜头,可以清晰得看见光洁的皮肤,但照不见眼皮下梳妆台上的面膜。
.
我想这是脉脉的写作风格,虽然我私心里一直希望脉脉的笔有一天能够走下灯光闪烁的舞台,走到民间,染上一点风尘,在滚滚红尘的灰与土中画出一枝白莲,我以为这样的景象一定比纯净画布上绽放的百合更打动人心。
.
以上言语偏激,纯属个人一面之词,主观意识严重……总之一句话,言重了。

[回复] [投诉] [不看TA的评论]
[1楼] 作者回复 发表时间:2010-09-18 04:49:25
正好今天我在,赶快把回帖一并回掉……
关于小说和生活的问题,我正好最近也在想这个问题,借着你的评跟着说一点。但是首先我是作者,你是读者,所以我们的观点可能很难达到一致,但是同时我也从来不觉得作者的观点在解读作品的时候具有绝对的权威性(情节上的模糊点适当除外),所以我也姑且言之。
《日以作夜》首先,绝对不是,我也从来没想过它是,一部描写“显示生活”的小说。它和浮光一样,本质上是个童话。如果浮光据说还算披着“现实”的外皮的话,日夜我是根本连这个就放弃了,这就是个带有极强理想主义的成人童话,糖果小说,供人几个小时消遣用,现实生活本身够辛苦了,能做几个小时的梦挺好的。
其次,我在连载它的时候也提到过,我写这个故事对我来说是个实验,但是具体要尝试什么请允许我对自己保留。写完这个故事之后得到了我自己想要的东西,如果这点无法满足读者,我表示很遗憾,但是似乎也拿不出别的解决办法。唯一可以拍着心口说的是,我写出来的都是我主动去写的东西。
而关于你提到的走到民间,染一点风尘,我不确定你是不是要我去观察和描写社会的阴暗面和现实的一部分。如果是这样的话,很抱歉,我觉得我无法承担你对我的期许。我没怎么经历过社会的艰苦和困难,或是现实的丑陋,对于没经过的很多东西,如果说“美”是可以幻想的,对于“丑”的想象力我恐怕是有所不足。说起来好多作家,比如六六 (她的新作心术我最近读了,写得非常出色),是更为成熟和职业的作家,对一些话题也有深刻和独到的见解。
再就是一句题外话:以我目前的阅历来说,我对描写现实生活的题材的尝试能走到最远的就是《方兴未艾》,这方面我不会放弃,但是怎么走下去,我还需要再多想一想。
最后感谢你的意见,不胜感激为念^^
[2楼] 作者回复 发表时间:2010-09-18 05:01:05
哦,还有一点。我觉得一个作者最理想的状态是,写他/她熟悉的东西,然后尽全力写到最好。雨果是我心里的神,然而我也很高兴读到追忆似水年华……而且我也觉得往上写比往下写容易,往上写顶多被嘲笑成那个以为皇后娘娘喝一碗豆浆倒一碗的乡下汉子,往下写却可能落到“何不食肉糜”的僵局里。比起后者,我宁愿是前者。
[3楼] 网友:连衣帽  发表时间:2010-09-18 06:02:07
感谢脉脉的回复……
嗯,原来如此。
.
我的评论语调尖锐还望脉脉莫要介意,常说求同存异,但毕竟话已出口,所以很遗憾不能与你酣畅交流,但请相信我认真阅读你的小说的诚意。
.
我很同意你的话“我觉得一个作者最理想的状态是,写他/她熟悉的东西,然后尽全力写到最好。”,所以我对这篇小说的各样意见显然也是因为我不够了解你的缘故。
.
你说到“现实生活本身够辛苦了,能做几个小时的梦挺好的。”也让我醒觉我可能对你的小说或者对写实的东西太执着,所以我的好些言论陷入一个自私的方向,对此或许对你有些困扰,虽然我认为你不会在意,也希望你真的不会的介意。无论怎样,我只是一个喜欢你小说的普通读者。
.
至于六六,脉脉这样说可像是为我指了明路?所以,小小伤心中呀。
.
现在我知道脉脉是一个有自己坚持的作者,回首我的评论我有些惭愧但也不后悔,就像每个人对生活的看法是不一样的,我和脉脉只是有不同的生活站在不同地方。
.
我很喜欢朱天文,她曾经说过自己并不是一个经历过复杂生活的人,所以不会去写表现市井现实里幽暗而深刻的东西,但这并不影响她成为一个作品中充满生活热爱的优秀作家。我想好作家并不等于要经历坎坷的人生,所以想说,祝愿脉脉成为自己最想做的那一样人。
[4楼] 作者回复 发表时间:2010-09-18 06:34:20
好巧……睡前最后一刷看到你的回帖-。-
没有啊,我并不觉得你的言语很尖锐,相反,我回这么多是因为正好也说到我感兴趣的话题,我反正是想什么说什么,也觉得蛮畅快的,哈哈,所以也请一定畅所欲言。
说到作者和读者的关系,特别是网络作者和读者,很重要的一点是在作品完成之前作者就能拿到读者的回应和看法,于是当某篇文章如果是在既定出版的前提下,现有读者,同时也是潜在购买的意见,我相信对于大多数作者来说都会有一定的引导作用,所以在读者的目光之下是否还能按照初衷来完成一个故事,我想对于一些人来说,会是个有趣的命题吧(当然我在这里并不是说初衷一定是好的,就我个人的经验来说,读者的回帖和意见在很多时候帮助了我,让我的故事完成得很顺畅一些)。
我从来不害怕批评,如果一个人得不到批评,我觉得在某种程度上来说,不是自己的失职,就是友人的失职;而在作者/读者的关系里,我也更期待得到陌生的读者的批评,因为不认识我,不需要顾及我的感受,所以有的时候反而更能说出心里所想。好了在这里我把话再往回拨一点:我感谢读者的批评,但是我也并不认为作者要无条件地接受一切。读者和作者的立场永远是不可能一致的,是否真的能有心灵相通我也不得而知,作者和读者各自拥有表述权,但又不向对方兜售,我觉得这就是很理想的状态了。所以在这里也拜托诸位,如果有一天你们觉得我在向你们兜售什么理念,请一定告诉我,并阻止我。人可以阐述理念,但是到了兜售的地步,我觉得是对独立思考的侮辱。
我虽然是一个玩票的写手,但更多的还是一个读者。我觉得一个人在一生里会读到各式各样的书,和不同的作者在他们的作品里打交道,没有全能的作者,也没有无所不知的读者,读愿意读的,读他们擅长的,我想也许会比较愉快吧?
我同意你对于生活经历的看法,共鸣这个词,本身非常微妙——为什么有些作品,不同国籍不同受教育背景不同信仰乃至完全不同生活经历的人会有共鸣?还是说我们对于某部作品的共鸣是真切存在的,但是令我们共鸣的点却各不相同?有的时候我会想自己也找不到答案的东西,睡一觉起来又忘记了。也许人会看见自己想要看的东西。
我也从来不觉得一个好的作家需要多么跌宕坎坷的生活经历。生活平顺富裕,家庭幸福,也能造就出色的作品。毕竟文学是多样性的,没什么固然的模式,也不见得有非要遵循的道路。
既然你举例朱天文,我看东东的假期的剧本,觉得挺有意思,但是看巫言,只看了几页我就不要看了。尽管如此,我还是尊重她身为作者的创作权,写想写的东西,把想表达的东西表达出来,用各种手法尝试。至于是不是得到赞赏或是收到共鸣,那不是写作过程里考虑的事情。
最后就是借你一句,求同存异吧^^
谢谢。
[5楼] 网友:连衣帽  发表时间:2010-09-18 06:44:44
呵呵...晚安。
  • 评论文章:日以作夜
  • 所评章节:17
  • 文章作者:脉脉
  • 所打分数:2
  • 发表时间:2010-09-18 03:1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