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谈锦衣卫以及明朝那个年代

作者:ec

略谈锦衣卫以及明朝那个年代
昨日发表了一些粗陋意见,见笑了。
文字就是这样,昨天写感想时觉得已经写出了自己想表达的意思,但是今天再看,只觉得很是粗糙,很多地方还是词不达意,没能很好的表达出想表达的东西。
文字就是这样,有时候写完觉得真是传世巨作,这东西应该人见人爱流芳千古,第二天看了只觉得恨不得扔到垃圾堆里面去。:)
总之是在不断淬炼的。
扯远了。
其实自从看了破罐子破摔后就一直想找个机会能和非天交流一下,不为其他,只因看到特别喜欢的文字后有强烈的喜悦感。记得看破罐子破摔那文,我一口气看到临晨五点才去休息。实在舍不得放手。
然后到锦衣卫第一次决定要追文。
其实我并不喜欢看连载,连载会让人看文的时候对整个剧情的印象支离破碎,一篇好文,分成几十天来看,文章的魅力大减。连载这种方式,很多时候减少了伏笔、文章构架,而且为了让读者保持兴趣,会刻意在一个段落制造兴奋点。这并不正常。
必要的过渡,情节的累积都是文章应该有的。但连载的读者可能并不喜欢看这些内容。
又扯远了。其实我要说的是,我不喜欢连载,但是非天的魅力让我决定追连载。
下面终于进入此次的正题:略谈锦衣卫和明朝那个时代。
本次探讨选择这个题目是因为,我觉得在读一篇文章的时候,首先需要了解这个文章的背景。到底什么是好文章?我以为,好的文章在谈起一个场景,一个细节,一个人物时,大家会自然而然的想到,是这篇文章中的。即,一篇文章,应该是立体的,主角性格也好,情节发展也好,时代背景也好,都是融为一体的。
举个简单的例子,金庸在这方面可谓做到巅峰。他的文章的特点是,人物的言行性格非常统一。可以说,人物的性格促进了情节的发展,而不是先安排情节,再去凑人物性格。
我认为他的巅峰作品是鹿鼎记和天龙八部。
鹿鼎记中很多地方体现了这一点。比如韦小宝入宫后开始冒充小桂子那段。韦小宝此人性情惫懒,喜欢赌博。所以当他发现在皇宫中可以大赌特赌后,他便选择留下来。如果此时韦小宝性格不是这样,情节绝不会这样发展。比如说此时在皇宫的是杨过,那他说不定会溜达一圈,了解周围环境,然后去找他姑姑。比如说留在皇宫中的是段誉,那他没准痴气发作,对着皇宫中的名花发呆。总之,情节发展必然不会像韦小宝。
我表达能力有限,总之大致如此。
还有背景。时代背景也是极为重要的,萧峰的悲剧既有他自己性格关系,也有时代大背景关系。杨过和小龙女关系在现代看起来稀疏平常,在郭靖看来便是大逆不道。
所以在了解人物性格之前,需先了解文章的时代背景。
说起明朝,说起朱元璋,我必须说说我高中的时候的一篇作文。当年的高考题是假如记忆可以遗传,因此老师让我们用这个题目来写一篇作文。从我的留言可以看出,我只会写应试八股文:)。然后我看到一个同学的文章。虽然现在已经过去十年左右了,但是我现在还依然对那文印象深刻。她写的是朱元璋的记忆。大意是,朱元璋在记忆中对朱允文说,并非我不仁慈,需把功臣屠杀的一干二净,而是你年纪幼小,不把他们杀个干净,你的皇位实在不稳。所以这些事情我先帮你做了。当时我只觉得一个闪电!在那之前我从来没考虑过开过皇帝为啥都喜欢杀功臣。我发现了这一点,但是从来没想过为什么。从那时起我就悟了。原来如此。当然,现在仔细思考,还不止如此。皇帝考虑的东西,和普通人考虑的东西,绝不相同。
当时人们思考问题方式,和现代人思考方式,也绝不相同。
我只能简单的猜测一下皇帝的思考方式。作为一个皇帝,他的所作所为的,全部围绕着一个中心:坐稳自己的椅子。一切都在这个前提之下。恩,正常智商的皇帝都是这样。
朱元璋是个有强烈控制欲的皇帝,明朝的君权比以前的任何一个朝代都强(除了清朝)。朱元璋是一个白手起家的皇帝,能力超强,智商极高。智商极高的人大多有个通病,不相信别人。说到这里我得赞非天一句。锦衣卫的蓝玉案的揭开方式,真是极棒!我开始也只觉得这不过是一个过渡,漫不经心的对这个情节毫无反应,哪里想到后面竟是步步杀机。其实历史大多如此,汉武帝牵涉到一个皇后、一个太子、无数大臣、数万人头的巫蛊之祸,开头也不过是一个臣子的一句\"宫中有蛊气\"。其实所有的一切都是借口,根源不过是皇帝觉得某些人的存在可能会动摇他的椅子罢了。
朱元璋此人性格刚毅,绝不手软,洪武年间杀气腾腾,杀的不是以个为单位,是以万位单位。在选择接班人这件事上,更是尸横遍野。说到这里,我还是叹一声,我和朱元璋思想差距实在太大,我不明白他在接班人问题上到底是如何考虑的。强势开国帝王逝世后权力交接造成的混乱,古来有之。秦二世而亡;汉吕后临朝;唐玄武事变;宋烛光斧影;元朝历史太短,实在不知。到了明朝一样无法摆脱,奉天靖难。朱元璋不可能没看到历史的痕迹,他千防万防,屠了大臣,灭了后宫(朱元璋死时下令后宫数千人殉葬,这点和李世民差不多),防了宦官。最后到底要一个怎么样的接班人。我想不出。想不出……就不想了。总之他最后选择了朱允炆。
朱允炆此人:朱允炆很多人把他看做文弱小青年,我是觉得,朱允文此人,当个好皇帝,也并非没资格,他挺像宋朝的那些皇帝。尊师,重教,也看得清形式,有帝王之才。且看他登基第一年就开始整治他那些叔叔就知道,他绝不是书呆子皇帝。但终究年少了。我认为朱允文的一切缺陷在于三点,他的身份,他的年龄,他的爷爷。
为什么这样说,道理很简单。他16岁之前过的日子,是皇长孙。太子的儿子。是太子的儿子,不是太子。他接受的教育和太子肯定绝不相同。他出生在和平年代,父亲性格仁厚,地位稳固(朱标在世时没有闹过废立太子风波),朱允炆是个好孩子,小时候接受的教育想必都是儒家那一套。结果等他成为储君后,这个身份转化导致思维方式的转化,需要时间。我个人认为,朱允炆其实已经做的很好,非常好了。可惜的是,他真的太年轻。朱标死的不是时候,朱元璋死的也不是时候。五六年时间,说长不长,说短不短。16岁到21,皇长孙到储君,五六年时间,开国铁血皇帝到宽厚守成之君。这个缓冲期,够吗?这是在信息不发达的古代,不是信息发达的现代。现代的信息轰炸足够让人在五六年中平静的接受新的领袖(比如现在已经很少提到江了)。但在古代,这个时间段,我认为是不够的。这个时间段不足平息某些人的野心,不足以让朝中、君主更新换代,形成效忠储君的大局。
另外他的身份当然也是大作文章的借口之一。所谓嫡长制度,前朝可有太子死后皇孙为储一说?当然,这也不过是个借口罢了。但是既能成为借口,便可以减少朱允炆的砝码。
最后是朱元璋。朱元璋帮朱允炆解决了其他问题,只留下藩王。我不知道为什么不让朱允炆自己在朱元璋还在世时学习解决这些问题,个人觉得最好的方法应当是朱允炆在朱元璋的默许下逐渐解决,而不是朱元璋出手。
回到锦衣卫。锦衣卫是皇帝手里的一把刀,持刀人既是皇帝,那他们的立场其实是很尴尬的。皇帝要的当然是听话,能牢牢控制在手里的刀,但人怎么可能真的像刀。皇帝把他们当做工具,钝了脏了换一把便是,但这换一换,对他们来说,就是性命了。真是悲哀。
锦衣卫其实我所知不多,但大多数文学作品中,他们的形象多半是飞横跋扈、贪财勒索、阴险毒辣、一心讨好上级向上爬,总之,正宗的反派角色,死了大快人心那种。就像宦官。恩,加个国舅/太师。
好,不再多言。总之文章大背景就是在这种腥风血雨、不管有无差错随时可能粉身碎骨、暗潮汹涌、危机四伏的年代。
然后,本文也只是一个爱情小说,也许正是这个年代,成就了一段爱情,就像倾城之恋。
我很期待这个故事。
ps:我很想加入空行,但是好像不允许空行?有什么办法吗?
2
[回复] [投诉] [不看TA的评论]
[1楼] 作者回复 发表时间:2010-03-11 23:20:06
又是长评!!!EC大你太厚道了!!(泪奔中)可惜公众章不能送阅读分,只得等俺以后开V了补上了T_T
还这么多字,,,我也好想谈一谈写作的构思,又怕剧透……
之前和好朋友谈到朱元璋,她说她觉得最狠的两个皇帝之一就是他。
其实这家伙是个很难以理解的人,要说半路出家,很多当皇帝的都是半路出家
但朱元璋绝对是个典型,他原本就是个伪和尚,念佛吃斋那一套对他影响不大,看到更多的是他起兵时期的心狠和手辣。
事实证明这一套基本上也是行不通的,至少他一挂,就开始乱了。
把大臣们像杀鸡一样杀掉,而且还是批量诛九族,我觉得这比起一言不合就砍人的昏君来说要可怕得多。
我很难琢磨透他的心理,嗯,EC大对他的看法对我在后文中给朱允炆的性格把握帮助很大。
朱允炆我觉得是个柔中带刚的人,他有一定的原则,而且脑子也是蛮聪明的,否则也不会未雨绸缪开始策划关于削藩的一切。
但是他在朱棣起兵谋反的时候过于信任黄子澄,又做了许多蠢事
至少那句不要杀我叔叔真的蛮杯具的
嘿嘿正如你所说,云起在政权改换之后当了国舅爷~
小舅子和姐夫的JQ很有点儿看头~~(得意地扭)
总之谢谢EC大,我在您的评论里找到不少后文的灵感~抱住嘴个!
[3楼] 网友:树苗  发表时间:2010-03-12 13:13:21
真是一篇令人赏心悦目的长评,看得我头上冒小花了~~~~~~~
本人是个历史盲,所以对于这类内容一般都看得很过瘾~
有个地方,ec大人提到“不知道为什么不让朱允炆自己在朱元璋还在世时学习解决这些问题,个人觉得最好的方法应当是朱允炆在朱元璋的默许下逐渐解决,而不是朱元璋出手。”
试着设想一下(只是从人物性格来看,是否有其他客观原因就不说鸟,因为我也没有研究过囧)
个人感觉这个也许仍然取决于他控制欲极强,同时拥有强大的能力,像这样的人,宁可自己解决问题,也不一定会放手让别人解决,当然打天下的时候例外,那时候一穷二白,自然不同后来,后来他已经是皇帝了,阶级的变化使他要把朱姓看成一个不一样的东西,对天下、对权利的控制欲越来越强,与其他人比,朱姓更尊贵,与朱姓的其他人比,他自己更特别,大概可以形容为,在控制很多事上,除了他自己牢牢抓在手里,对于其他人,都有着强烈的排他性。
他要给接班人留下一个好摊子,但他的自负与实力决定了他并不一定能成为一个好的老师,尤其他是个白手起家、乱世浴血的皇帝,接班人要达到同样高度和见识,实在太难了,或许他内心也有不可察觉的失落,不相信、不认为对方能做得好,那倒不如我来帮你做吧,我帮你把事情都搞定了,省得啰嗦。
乍一看这非常不理智,但是人本来就有许多不理智之处,即使他是皇帝。
他对子孙的帮助不能解释为单纯地回护,他对权利的独霸也不能解释为单纯的贪欲。人到了某一阶段,很多事情自己也想不明白,也无法控制那种内心方向的牵引,引着你就会去做某些事,即使并不妥当,如果一定要形容,大概就是“心魔”吧……
反正皇家之间又有多少单纯的亲情呢?无非是利益关系搅和在一起,父子不是父子,兄弟不是兄弟,即便难得的友爱,中间想必也夹杂着数不清的利益交错。
也许有各种原因导致了他的作为,不过顺着想下来,总觉得性格还是导致一切的根源= = 任何强力的东西都是一把双刃剑。
最后,我上面都是胡言乱语来着,不小心看到的人请随便笑话……
之所以会有这种想法,实在是缘于个人生活时常也处于一班权利、利益搅和不清的事中,各种各样能力强的人都见过不少,以上说的正是其中一位的微妙心理与处事方法,在别人看来也许不一定可以理解,但我处于长久观察体会中,倒也并不是那样不能理解了 囧
(打了一堆字,好像不知所云,其实我不确定有把自己想说的表达出来orz)
[4楼] 网友:树苗  发表时间:2010-03-12 13:15:57
KAO,评论会把空行吃掉……这到底是为哪般……
挤在一起真不爽……
[5楼] 网友:ec  发表时间:2010-03-12 13:44:53
说的很有道理呢。
朱元璋的控制欲望真是到了让人发指的地步
你见过有人给自己的24个儿子的后代各起了20代名字么?
这种控制欲真是闻所未闻。。。
[6楼] 网友:小狐狸  发表时间:2010-03-12 16:03:39
我很想问一问,另外那个“狠”皇帝,是不是秦始皇……
[7楼] 网友:树苗  发表时间:2010-03-12 18:28:14
给自己的24个儿子的后代各起了20代名字——好旺盛的“精力”吗…… orz
顺便说,我也超爱大唐里的跋锋寒,那个大理石的形容当初每次看到都莫名鸡血
以至于我背弃了官配,深觉 跋锋寒X徐子陵 才是大唐最萌CP……于是一直过得很寂寞,同人文少得可怜……
[8楼] 作者回复 发表时间:2010-03-13 09:30:58
于是这个评论成为了无比深奥的话题,,
它永垂不朽了
楼上诸君请接受俺的膜拜~~
又:回小狐狸,俺姐也说是老毛,和朱元璋很像
[9楼] 网友:浮生漱石  发表时间:2011-02-14 11:28:43
很强大的长评,后面的回复也很强大
[10楼] 网友:Corpse.执行官  发表时间:2011-02-17 10:49:17
此篇不沉。
[11楼] 网友:幻影之神~  发表时间:2016-06-25 12:30:43
恩,感觉有更深的理解了
[12楼] 网友:风云散  发表时间:2018-08-25 08:01:29
大大文下很多科普呢,服🙇
[13楼] 网友:燕院长的小傻子  发表时间:2020-04-26 01:06:06
本来就很喜欢历史,现在看历史耽美特别舒心,看到这评论区直接泪奔,妈妈鸭,这才是我梦想中的评论区,真好啊真好。想说一句,我秦始皇巨巨其实不狠,他只是统一了六国,没有杀王公贵族,焚书坑儒杀的是以炼丹为借口敛财的骗子方士而不是书生,书是六国的史书不是百家争鸣的巨著,不然诗经楚辞墨子这种著作怎么传下来的嘛,长城骊渠什么的也都是为了民生,只不过他一时心急放在一起干了,毕竟当时的条件极其落后,这种大兴土木的必定劳民伤财....(还想说什么然而有点记不起来了那就算了吧)总之我真的是秦始皇吹,顺便表白这本书表白非天大大,写得太好了,暴风哭泣ing
  • 评论文章:锦衣卫
  • 所评章节:8
  • 文章作者:非天夜翔
  • 所打分数:2
  • 发表时间:2010-03-11 10:50: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