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山南水北》

作者:小猫要听狗儿歌

来做一次小饼干课堂开卷考试星星眼
一条算是补发的长评,早在薄苏坦白局那章就想写下,因为一些特殊原因一直耽搁到了今天(没想到收尾来的这么快爆哭
连载初期和朋友交流时,我曾说薄苏给我的观感很矛盾。起初猜不透她的动机,她撩而不追,又有“前科”。
可这样一个看起来没有心的人,在你觉得她不通人情时,她又带着一身萧索落寞低姿态地讨好,在你觉得她或许没那么风光,也没那么冷情时,她又那么游刃有余地像个设计好一切的演出家……
她看起来那么体面端正,又是那么的单薄易碎。
如此一个矛盾的人,笙笙本想放下过去、也放下可能让她再度受伤的探索欲,薄苏那么聪明,也早该意识到自己的靠近会给姜妤笙带来困扰。
她不像是不在意笙笙感受的人,可她还是没有边界感地“纠缠”,难得在闵然的文里遇到这样一个“失控”角色。
*
林老师之前的一条评论里说一个人的人格完善和魅力体现在于斗争……笙笙的表现侧重“与天斗”,小饼干的表现侧重在“与心斗”。
我很赞同这个观点。
解析小饼干的斗争之路,我觉得可以从解析小饼干的内心矛盾开始。
*
现代社会,内心矛盾很多时候都由外在压力内化而来。
打个比方,我们心中渴望一种平静松弛、自由自在的生活状态,可社会环境,家庭责任,人际交往,工作压力等等这些外部因素又时时刻刻向我们施压,我们所处的环境很多时候是选择不了的。
比如出生在要求很高的家庭,只有严管,没有厚爱;遇见严谨严苛的导师,呈交作业时都觉得提心吊胆;碰上没有边界感的卷王同事和领导,被迫步伐一致把自己弄得疲惫不堪。
可能我们本意并不是想躺平,只是希望学习工作之余也给自己留一点生活的空间。但生活就像一张蜘蛛网,我们好像总是以不同的方式被困住,以为过了这个阶段就会拥有一些自由,结果每个阶段都有每个阶段的拘束。
这个过程中,我们就像被送上冲床的铁皮,冲压出被需要的模样。
情感(内心)、理智作为两个内在力量,社会环境(外界)作为外在力量,三者冲突,矛盾由此产生。
*
薄苏的矛盾可以按照时间线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 顺应内心,理智接受,但不被社会接受。
少年薄苏真正担得上清醒理智这个词,清楚地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不想要什么。这其中虽然有夹杂谢长嫣和她约定的“要好好长大”的成分,可这个“好”终究是她自己定义的。
这个时期也有外部压力让她懂事听话,让她优秀,让她做乖小孩,但这个时期的薄苏有勇气有信心与不同的声音抗衡,她顺应内心真实想法,无所谓外界的定义。
锋芒毕露,意气风发——姜妤笙接触最久的就是这时的薄苏,也从薄苏那里学到了这世上不只有“畏畏缩缩、唯唯诺诺”一种活法。
少年薄苏一直是姜妤笙眼里“假模假样的世界里唯一的勇士”,直到薄苏被接到北城的谢家才发生改变。
薄苏最初想过的生活里,其实与姜妤笙保持来往来和与谢长嫣母慈女孝是不冲突的选项。她的理智告诉她,去了北城还可以与笙笙联系,她还能随时回澎岛找笙笙,她还是可以做自己。
可事实上等她来到谢家,她喜欢的无拘无束被谢长业说成是小门小户的毛病。过去被傲慢地审视,做法被居高临下地指点,她被谢家灌输新的生活方式和社会法则。
她在谢长嫣疲惫的目光中看到期许又看到失落,一贯骄傲的她也会被人用不成器的话语打压,她才第一次正面她的内在与现实环境有着巨大的矛盾。
第二阶段: 顺应内心,理智也不再接受。
薄苏的少年锐气也不是一朝一夕间褪去的。
情感上她想和姜妤笙保持联系,理智上她也觉得她可以和姜妤笙保持联系。即便面对不被家族(外界)接受的压力,薄苏依然坚持内心,并且与想要改造她的外界继续抗衡。
可随着矛盾逐渐加深,导致内外失衡的一大变故则是:在薄苏和谢长嫣的争辩中,谢长嫣发病倒下,急待手术。
薄苏的认知里谢长嫣是为了她才拼到如此程度,她要坚持自己的想法可能会加重谢长嫣的病情,这两点原因让此刻的她背负了谢长嫣的命运,她不再是可以任性的自由之身……
薄苏后来的解释里,她说她的后悔总是来得慢半拍,可我觉得这里其实已经很无解了:一边是舍不得但可以脱离她生活的妹妹,一边是系于她选择的生命垂危的妈妈,从理智角度来讲,天平自然会偏向后者。
这一次,变成了内心同时对抗理智和外界两种因素。
她想顺应内心这一点不单单是不被环境接受,就连她自己的理智也不接受了。
第三阶段:理智和社会同步,但内心不接受。
文章前面有说,薄苏在做姜妤笙的薄苏,做自己,做妈妈的女儿这三个身份间反复横跳。
谢长嫣的病床前,薄苏承诺不会再与鹭城有联系的,表面是她在姜妤笙和谢长嫣之间选择了谢长嫣,实则是她背叛了自己。
违背内心让无法承受的痛苦淹没了她,最要命的是这一切还是她自己选的。
理智告诉她她没资格抱怨,社会告诉她她理当如此。解决不了问题,那就只能解决自己,薄苏骗自己:“她没有心。”
而她之后的做法便是不去思考,不去挣扎,把自己彻头彻尾异化成为一个为了生活、为了谢长嫣的期待而高效运转的工具人。
这样和谐表象崩坏于姜妤笙来北城找她的那一天。
……
上天给了她聪慧的大脑,能言会道的口才,能够创造价值的双手,可她却曾悲观地想过,要是能做个理所当然、理直气壮的废物就好了……
也许我们都有被来自他人的期待压到喘不过气的时候。
内心的挣扎与痛苦已经大到她宁愿自己没那么优秀,宁愿不曾被寄予厚望,宁愿没有感知情绪的能力。看起来融入了社会,并且能遵循社会运转的各种秩序去应对工作和各种人际关系,可薄苏内心从始至终都是排斥这样精心设计安排的生活的。
两年浑浑噩噩的坚持后,她心中那个无比重要的女孩出现了,又被她回绝在风雪之中,再也寻不见身影。
大厦崩塌,薄苏的世界秩序陷入崩溃。
她任由回流的激浪席卷自己,任由自己生病,仿佛在这一刻按下了一个自毁的开关。
*
为什么有人说“宁可痛苦,也不要让自己麻木。”
麻木是□□宣告精神的死亡,而能感知到痛苦至少证明一个人还是活着的。小饼干那些年里最大的问题是痛苦过载,超出了她能承受的范围,她让自己好过一点的方法是自欺欺人,这其实本就是一种治标不治本地逃避和误诊。
就像身体不舒服时不去对症下药,反而吃起了止痛药,延误了治疗不说,看起来容光焕发,内里已经病入膏肓了。
*
其实在我小的时候,我憧憬过大学校园里的学生,也憧憬过那些穿着职业装出入高级写字楼的人。
我甚至觉得那些在机场、车站、餐厅里架着手提电脑,键盘敲得啪啪响的人很帅,所以幻想自己工作了也会是这样。
可真的变成了电话24小时畅通,出门还得把笔记本随身着以应对突发情况的大人时,才体会到这背后的身不由己。
薄苏从小被母亲灌输主持人职业的光鲜,可在实际工作的过程中经历了祛魅,现实里很多职业都是这样,脱下那身衣服,去掉职业滤镜,只不过是一份普通的工作。
*
“这个国家,有很多工作,很多人,都是没有五险一金的。”
这句话的背后,道出了社会现实,也道出了笙笙这些年来的生活不易。掣肘于学历和社会经验,在没有遇到贵人前,笙笙能选择的范围里最赚钱的也只有进车间做流水线工人。
是她不想一步到位吗,是她不想寻一份又体面又挣钱还有社会保障的工作吗?当然不是。
奔走在朝不保夕的人,也许会觉得有一份稳定的工作就是幸福的。可坐在写字楼里的普通员工,除了不用风吹日晒,精神上的折磨倒是一点不少。
社会充满着既定范式,而身处其中的人接受着各种忠诚度测试、服从性测试,钢筋铁皮框提供了一个居所,也框起来的一个人的个性,多数人都能理解笙笙的身不由己,却无法理解薄苏的挣扎痛楚。
*
薄苏的职业看起来体面,却也充满禁锢。
把谢长嫣想成上司,看到她给薄苏发信息那里,打工人很难不汗流浃背。一句打好关系的背后是本该轻松的人际关系陷入了明争暗斗,而之后薄苏的反应,平静中的麻木,麻木中的绝望……这里描写得特别真实,我自己也曾经历过,突然停下手头的事,问自己做这些到底有什么意义?
如果说一切都是为了生活,那这样的生活又有什么意义?
为什么不能让工作回归职责本身?
为什么不能把自己的人生还给自己?
静静地想着,然后意识到所谓理想的生活本来就是一种很抽象的东西,人与人的悲欢也并不相通。
不过人生处处是围城罢了。
*
前段时间看到两个让人痛心的社会新闻,一位刚工作的女老师,一位25岁的医院规培生,她们年纪轻轻都选择了结束自己的生命。
很多时候并不是人的承受能力差,而是环境确实出了问题,我们深谙此理,却无力改变。当时评论区里看到了很多诸如“为什么紫砂也不辞职”的疑问。
有这些疑问并不奇怪,这篇文里的评论区何尝没看到过不理解薄苏为什么这么痛苦也不反抗的评论……
其实我觉得小饼干很让人心疼也很致命的一个点恰恰就是她看起来过得还不错。就像她自己所说的,她终究会在某一天死在连自己都没当回事的刀下。
看起来风光如薄苏,台上光鲜亮丽的背后一样有大量要费心费力打点的人情世故,一样会有需要临场应变的各类事故,更是因为公众人物的特殊身份,薄苏要时刻注意言行,享受曝光度的同时也失去了自由。就连本该是避风港的家也变成了一个巨大的作秀舞台,没有一片能够喘息的净土。
她的风光让她的痛苦往往会被当成无病呻吟,她的选择往往会被说成是她的自作自受。
*
要理解这种处境,或许可以借用电影《肖申克的救赎》中的一段台词:
“监狱是一个很有趣的地方,起先你恨它,然后习惯它,时间久了以后你开始离不开它。这就是体制化。”
很多中国传统家庭的孩子,从小学到高中,两点一线,处处充满着规章制度。学习、完成作业、考试,日复一日地重复着,仿佛出生就是为了完成什么目标。
从小被灌输好好学习才能有好工作的观念,连一个人的优秀都与他学习好不好、工作好不好挂钩。
有些人会觉得学习很痛苦,那是因为人不是机器,本该自由的年纪却陷入机械化的生活中。
好不容易等到读完书,进入社会了,我们不过是从一个“监狱”又到了另一个“监狱”,在即将自由的那一刻畏惧起了自由。
尤其在这个经济不景气的时间段,毕业的那一刻多数人又会回到各自的阶层,而普通人的一生,是没有多少试错的空间的。
如果每个人都像楚门一样生活在一个虚拟的世界中,未必所有人都有走出去的勇气。
*
薄苏已经比很多人都优秀了。
“你端着一杯满满水,当它快洒出来的时候你会小心翼翼各种保持平稳,一步一蹭地往前走,当它全部洒光,你就可以跑着走了……”
正因为优秀,曾经的她不敢放肆。
“体制化”的生活抹杀掉个性的同时,也消除了勇气和希望。
薄苏在痛恨这样的规划时,是否也习惯了这样的规划,以至于忘记了自己曾经说“可以不唯唯诺诺”时的年少轻狂,忘记了自己也是一个没有家族光环也能闪闪发光的人。
*
生活中不乏被体面框住的人,我们或许都极力地渴求过理想的生活,但最后发现空有一颗向往自由的心,却没有没有迈得开步子的双腿。
薄苏的问题还不止于此,她还绑定了母亲的人生。
对于很多子女而言,尊重父母的命运也是一生的课题。
你只说要高飞,却不曾想被关在笼子里的鸟,是否还记得如何振翅高飞。
也正因如此,我觉得这篇文的立意是很有深度的。
*
我们就像活在电影世界里的楚门,风平浪静的一天,突然发现我们所处的这个世界好像不太对劲。
我们像薄苏一样,某一刻突然醒了。
我们想要突破思想的桎梏,可我们害怕失去,害怕面对种种不确定性,所以我们擅自给自己设了限。
读了不感兴趣的专业,来到没有归属感的城市,从事不喜欢的工作,学着不想学的人情世故……
碗里有饭,可如果饭是馊的,你还要吃吗?
路是平的,可目的地你不想去,你还要走吗?
随大流的、一眼望到头的人生可能是性价比最高的,却未必是最合自己心意的。
*
醒悟后薄苏现在就处于这样一个状态:鹭城只是一时避风港,她向前的每一步困难重重,疲于奔命依旧是生活的常态。
可即便如此,醒来的人,内心已经越来越清醒坚定。
意义是人赋予的,选择的好坏也可以由心而定的,我们所获得的以一切都只是让我们更加有底气、有能力活成自己想要的样子,而不是在所谓正确的道路上违背本性地消耗着自己。
在《被讨厌的勇气》中有这样一句话:
“你不是为了满足别人的期待而活着,我也不是为了满足别人的期待而活着。我们没必要满足别人的期待。”
人生只有一次,在有限的范围内,我们还是要作为自己而活。
我们可以活得不那么刻意,知足且上进,温柔且坚定。
58
来自安徽   [回复] [投诉] [不看TA的评论]
[1楼] 网友:暗淡蓝点  发表时间:2024-03-14 01:10:34
小猫老师写得真好,爱看多写。做自己真的挺困难的,不是谁都有勇气,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事束缚着,把自己磨成匹配需要的螺丝配件。
3
来自广东   [投诉] [不看TA的评论]
[2楼] 网友:林有喻  发表时间:2024-03-14 13:31:42
薄苏学著名学者小猫老师。(献上玫瑰)撒花
2
来自四川   [投诉] [不看TA的评论]
[3楼] 网友:诺诺来替我上班  发表时间:2024-03-14 14:22:14
小猫老师好棒!我们每个人都身不由己,被迫让自己变成了符合社会的一个工具
2
来自上海   [投诉] [不看TA的评论]
[4楼] 作者回复 发表时间:2024-03-14 19:43:47
小猫老师亲亲亲亲红心撒花撒花
11
来自福建   [投诉] [不看TA的评论]
[5楼] 网友:24996167  发表时间:2024-03-14 20:33:18
好优秀的读者,超高质量长评,祝好~
1
来自北京   [投诉] [不看TA的评论]
[6楼] 网友:咯咯嘟嘟嘟  发表时间:2024-03-14 20:57:05
我C,献上膝盖
来自广东   [投诉] [不看TA的评论]
[7楼] 网友:哑巴薄苏  发表时间:2024-03-14 22:03:20
小猫老师是大粉的存在,官方后援会会长非你莫属,闵然,速速给小猫老师抬咖
1
来自广东   [投诉] [不看TA的评论]
[8楼] 网友:53024266  发表时间:2024-03-15 22:30:20
真的从然然和小猫老师的文字里面收获颇多,自己的前二十多年里一直在努力扮演各种角色,父母的乖女儿,老师的乖学生,老板的好员工,从没有正真地正视自己的内心。很多次对生活都失去了希望,质疑存在的价值。今年遇到了然然的文章后,开始学着审视自己的内心,渐渐变的强大、坚定。看然然的文真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情。还有小猫老师,厉害厉害厉害
3
来自河南   [投诉] [不看TA的评论]
  • 评论文章:山南水北
  • 所评章节:59
  • 文章作者:闵然
  • 所打分数:2
  • 发表时间:2024-03-13 21:0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