跋山涉水只为求取真经

作者:书蝶

无意中在JJ中间的广告条看到“行者玄奘”四个大字,起初不知道这到底是什么,于是怀着对一代佛学大师的敬仰点击进入。
而后愕然发现原来是一篇文章,于是又因为好奇而将文案细细读了几遍。
最后只因为那句:爱情固然可使人如痴如醉,理想同样能令人荡气回肠。便迫不及待的想知道作者到底会将玄奘写成什么样子,是如《西游记》般一个懦弱无能之人,还是一个一心怀有远大理想的执着之人。
看过文后发现作者没有让我失望。玄奘不是一个神,他也是一个人,一个有血有肉的人,那么当他遇到困难时便也会有动摇。
可是他的心中有一个信念,那就是将真正的佛学教义带回中土,于是尽管困难重重、尽管面临生死抉择他仍然义无反顾的坚持着。
我想大多数人知道玄奘还是通过《西游记》,那个懦弱、无能的普通僧人。很多人曾经发出过这样的一个疑问:为什么他要这么执着的去取经呢?也许会有人告诉你:很简单啊,因为他要成佛。
那么你就错了,大错特错!
据史书记载,东汉时期佛经从印度传入中国时,都为梵文。于是自南北朝时期开始就有人去西天取经。到了隋唐,因为语言发生了变化,导致南北朝时翻译的佛经,人们开始不懂了,很多又有胸怀大志的僧侣,就又开始想去西域求教真正的佛学教义。
玄奘就是其中一个。
而当时他离开大唐时,也可以说是很狼狈的。
适逢大唐与西域交战,朝廷便下旨禁止任何人进入战区。于是玄奘便乔装混在饥民中混出去,当行至甘肃瓜洲时,他甚至看到了拘捕自己的文书。
即便这样他仍然一如既往的向印度,向佛祖一步一步艰难的行进着……终于在历经17个春秋,5万里征程荣归故里。
曾有历史记载的就有170位僧侣去印度取经,而真正回到故乡的只有43位,玄奘是其中最有成就的一位。
他带回了大量的佛经及那个重要的佛足印……
佛足印,顾名思义是佛祖的脚印。佛祖在世时不喜铺张浪费,因而不允许人们为他造像膜拜,所以临死前便在故乡摩揭陀国留下脚印,供后人膜拜,见印如见佛。于是与舍利子等物一同成为后代佛门弟子虔诚、供奉、礼拜的圣物。
回国后的玄奘除了译经外,还按唐太宗的要求写下了一本详细记录西域各国风土、人情、文化等等的《大唐西域记》。
玄奘是一个伟大的僧人,他的伟大不仅体现在他只身一人远赴印度求取真经,还有他对梦想、信念、佛学的坚持和信仰。
可就是这样一个有着如此成就的人,也是逃不过一死。曾记得是玉华寺后山的一条小溪将他与西方极乐世界拉近了……
某年某月的某一天,年迈的玄奘照旧去后山膜拜佛足石印,经过石窟前的那条小溪时,因为刚刚下过雨所以脚下一滑,整个人便摔在地上。
这一摔便让他长久卧床不起……
记不得那是怎么样的一个场景,那天是怎么样的天气,但是唯一记得的是一代佛学大师圆寂了……
…………………………………………………………………………………………
看了昌如的《行者玄奘》,让某蝶有颇多的感触。玄奘只身一人独自行走的场面好像历历在目。
他内心的孤独,他身体经受的疲劳,他锲而不舍的精神无一不感动着我。
于是便将他伟大的一生浓缩到这篇长评中。
不论昌如当初写这篇文章时的初衷是什么,我此时只想说,你很成功!因为你颠覆了玄奘在大多数人们心中的假想形象。
最后我只想借此机会对所有人说:其实玄奘是个有担当、有思想、有责任、有胆识的人。
以上纯属某蝶一人之言,如有不当,敬请原谅!当然某蝶也要向昌如好好学习,去完善自己文文~~~

[回复] [投诉] [不看TA的评论]
[1楼] 作者回复 发表时间:2009-09-05 22:50:23
谢谢书蝶的长评!说起来我也是从《西游记》开始知道这个僧人的,虽然那里面的唐僧懦弱无能,但不知怎的,师徒四人中我对他最有好感。
现在想来,我给自己找了个理由——他是我的同类,是取经队伍中唯一的人类,仅此而已。
其实《西游记》是一部世俗小说,吴承恩显然是借一个神话故事,来表达对当时社会状况的不满。记得小时候看到有评论说,孙悟空是反帝反封建的斗士。其实仔细看呢,什么斗士,也就是怀才不遇。上天当官,被玉帝涮了两次,于是造反。如来对他有罚有恩,既给他个咒带又让他成佛,他就死心踏地。不是怀才不遇是什么?吴承恩也是这样,他少年时有神童之称,十几岁就中了秀才,可后来由于各种原因就是中不了举人,空有一腔才华得不到施展,心中自然郁闷。所以借这只猴子表现了出来。
[2楼] 作者回复 发表时间:2009-09-05 23:09:02
回过头再说唐僧,我知道历史中真实的唐僧,是无意中在图书馆看到了《大唐西域记》,说真的,当时这本书没看完,因为全是地理知识,偶尔有几个故事也都是当地的神话传说,看得很容易犯困。但是,这部书让我知道了一个了不起的人,有很多地方让我惊讶万分。比如看他记一个城市,城周长多少,人口多少,物产什么……有时我就想,他一个和尚,记录佛寺就行了,他怎么对什么都感兴趣呢?他写印度时,明确地说明这是个半岛,“周九万余里,三垂大海,北背雪山。北广南狭,形如半月。”然后分别写东西南北的特点,北边多山地丘陵,东边则是沃野田畴,南方草木荣茂,西方干旱多沙漠。简直就跟在卫星上看到的一样。后来听说考古学家挖掘王舍城遗址时,是根据《大唐西域记》找到的位置,而且距离分毫不差。(还有一个细节,现在印度国徽上的图案,我忘了是什么遗址了,也是根据玄奘的书发掘出来的。)
那部书还有一处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就是他在帕米尔高原的一个国家,听当地人说山上经常塌方,是因为有龙在作怪,于是他过去看了,也不知怎么的得出了一个结论——这座山每年都在往上长,使得上面不稳,所以才会塌方。好象近一百年才有人说,那一带一直在进行造山运动,山体还在升高。玄奘一千多年前就知道了。就冲这一点,足够让我对这和尚肃然起敬了!
后来,我又读了些介绍大师的文章,心中对大师充满敬仰,便发愿以大师的故事为背景写一部小说,当时还在读书,在一个本子上写的,纯属自娱自乐,写了一些就搁下了。重新拾起这个故事已经是十几年后了。现在有电脑有网络,写小说倒是方便多了。更重要的是,网上有读者可以看这部小说,这让我心中欢喜万分。
[3楼] 网友:书蝶  发表时间:2009-09-06 19:43:23
其实只要是用心在写,无论怎样的文章,怎样的题材都会有读者的。
何况昌如的文章是JJ中如此少见的。
或许你的文章没有言情小说那样有爆发力,但是我相信是金子就会发光。
用一个不太恰当的比喻:言情小说就像一杯现磨咖啡,只会有短暂的香浓。而昌如的文章却是一杯清茶,细细品味,浓郁清香。
评心而论,看完你的文章首先感动我的是对玄奘大师的敬仰之情。我是个对历史持有相当谨慎且固执态度的人,我始终认为,历史就是历史,不论任何人都不可以扭曲了他。
现在社会上的很多东西已经变了质,甚至影响了一部分人,看了很多人的留言还停留在一个误区,便急于想将真实的历史状况告诉大家,于是借了昌如的文章给予了这样一篇长评。
  • 评论文章:行者玄奘
  • 所评章节:119
  • 文章作者:昌如
  • 所打分数:2
  • 发表时间:2009-09-05 22:1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