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清穿之皇长子》

作者:吃饭饭

我并没有说圣旨里面说的就一定是真的呀,肯定是有当时的政治背景和皇帝本人的心态影响在里面的。
我只是认为,在全天下人面前发布的一些信息里面,就算有捕风捉影、借题发挥、蓄意夸大的部分,里面一些不太夸张的叙事性描述还是有可信度的。
观点具有主观性,具体事件的描述也能凭空捏造吗?太子从来没有打死过宫人,却被造谣他经常打死宫人?太子从来没有鞭打宗室王公,却被造谣他时常鞭打宗室?而且这两个事件不是后人在描述他的生平时提到的,而是当时提到这事的相关文件里记载的。这是第一手史料,可信度还不够?
所以我认为,先不去看这些事件背后的原因啥啥的,至少他确实做下了两件事:一,打死宫人;二,鞭打宗室。
从以上两点可以得出,至少他是一个对身份低贱者没什么仁心的人对吧?
①首先,“没什么仁心”,放在当时的历史环境里可能很正常,但作为皇帝绝不是什么好品质。
天子号称至尊,满清更是以天下人为奴,如此不恤人命的太子真能做个爱惜民生的皇帝?我持保留意见。
雍正爸爸虽说对兄弟们不太厚道又没养出个好儿子来,至少对我等屁民还是不错的,永不加赋火耗归公养廉银啥的有效地减轻了饱受剥削的农民无产阶级的沉重负担,在此为他□□ヾ(??`。ヾ)
②其次,“对身份低贱者”,还是体现了他大局观差,或者说,不识时务。
奴才也是人,丫就活在奴婢们的包围中,你你你还苛待他们,这不仅是不够仁义,简直就是傻大胆呀。
嘉靖年间宫女起义的事情还不够警醒吗?天子之怒伏尸百万,庶民之怒血染五步,小人也是值得敬畏的。
对宫人这样,宗室这样,大臣也是这样,还不能证明他大局观差?无怪乎他最后墙倒众人推。
插一句嘴,我要是当时的权贵,也得担心太子登基之后不好过,干脆趁他上台前搞死他。
个人认为,政务能力出众的太子之所以被废,很大的缘故就是他不晓得蚂蚁多了可以咬死象的道理,或者说,没有冷静客观地看待局势的能力,太子再贵贵不过皇帝,皇帝再贵贵不过利益。
舍得一身剐皇帝拉下马,老祖宗把那么多至理哲学翻译成通俗易懂的谚语,可惜没几个人听。
③最后,僭越。我举个例子吧。以前我初中时候的纪律委员那段时间要准备一个化学竞赛,自习课都要去和其他班同学一起去特训啥啥的。
因为我是他同桌,就把记录本交给了我,让我负责自习课时间登记说话开小差同学的名字还有批准上厕所同学的名字和时间。
我还挺新鲜这事儿的,看到同学们说好话递辣条,让我划掉名字或者准许蹲坑时略带讨好和热切的表情,我顿时有种大权在握的感觉,突然就理解了为啥古代皇族争皇位每每人脑子打成狗脑子。
权力真是好物!(这么说会不会显得我略猥琐?)
过了几天之后,他换人了,把记录本给了另外一人(简称H)。
我有点纳闷,因为我觉得自己蛮负责的呀你干嘛不声不响就换人你是不是对我有意见啊再说了我还没玩够呢......不过当时没好意思问。
后来我们中考去了不同的学校,刚好当时同学H在我同校,还是隔壁班,我就问他,为啥后来换人了。H同学就告诉我,因为他觉得我 太 积 极 了,好像自己就是纪律委员一样。
明白了吧,权力就是这样不容他人触碰的东西,再微小都不行,更别提真正一言九鼎的无上皇权。再亲密的人都不行,三载同窗,就因为几天的事差点翻脸。
太子是储君,可储君也是臣,臣子 没 有 资 格 处置另一个臣子,能处置臣子的只有君主。
无论太子鞭打宗室王公是出于立威、维持秩序、主持公道还是怎样义正言辞的道理,对于康熙来说就是“欲分朕之威柄”,或者说是“僭越”。
其实我还挺纳闷的,像胤礽这种背靠强势君父,内宫无生母吹风,上头有个年长大哥,下面又有无数幼弟追赶的倒霉皇太子,他怎么敢那么浪?老爹活得长,你就更应该努力装孙子呀!唐朝不有个皇太子在登基以前一直装残疾起不来床,结果老爹一驾崩,立马蹦起来去争皇位。以史为鉴没听说过吗?离清朝不远的万历的倒霉长子不就装孙子很合格吗?再倒霉人家也撑到了登基,皇位还不是在他的子孙后代里传承,你怎么不学着点呢?唉:-(这小伙子。
1
[回复] [投诉] [不看TA的评论]
[2楼] 网友:芋圆烧仙草  发表时间:2019-11-23 20:55:13
胤礽被废跟清初错杂纷乱的贵族□□势有很大关系,官僚政治体系下太子普遍登基率高,魏晋南北朝及唐,清储位更迭大,难道是宋代太子水平更高吗?而且太子不是一直装孙子就可以保住位置了,在那种局势下,还有一个嗜权如命的老爹,任何一个皇子假如坐上储位也不一定就能保证比他好。比皇帝更难当的是太子,太子这个职位真的不是装孙子讨好皇帝就能坐稳的,康熙诸子都很优秀,如果身为太子手下没有足够的势力只能任人鱼肉,他要平衡于各党派之上,借力打力,他权力过盛不是自己作的,而是不得已选择。而他的一切待遇当初都是康熙默认甚至制订的,在受宠时期这些是皇帝对太子的爱,等到被废时反倒成了太子的罪名。不得不说,康熙对于自己权力的把控真的是异常敏感,绝不放权。他说太子僭越,分权柄,主要是出于对自己权威可能会被侵犯的恐惧,而这种情况,当事人都没有选择,一但后退,就会万劫不复,只能说太子所处的那个时期真的是太难了……
不否认他也有不足,但他的结局时代和康熙占了很大一部分,研究了他很多资料,综合起来考虑他的形象和主流评价及书籍描述差距挺大的,清史圈以外的对他平价就很不错,相信以后随着唯物史观的普及人们对他的历史形象会有更全面的认识……(想到哪就说哪了,有感而发)
[3楼] 网友:惊梦浮生  发表时间:2019-11-23 21:43:40
太子政务能力也没有多出众吧?
[4楼] 网友:惊梦浮生  发表时间:2019-11-23 21:44:08
至少他都没有过机会表现出来啊。
[5楼] 网友:芋圆烧仙草  发表时间:2019-11-24 00:21:39
重点表现在监国时期,往来奏折及康熙和朝中大臣的评价,还有被废后,康熙列举了他诸多不是,但从未否认过他的能力,反而多次称赞过他能力才学骑射俱佳,康熙诸皇子都很优秀,他对于皇子要求也很高,作为从小由皇帝亲自教养的太子,能居于储位三十多年,从未让皇帝对其能力产生不满,这靠的不是宠爱那么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