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有所思》后的一点谬论

 

作者:青枚

必须要承认,在晋江《有所思》算得上一篇不错的文,作者的文风温文典雅,叙述节奏雍容有度,以舒澹稳健的笔法,勾画出一幅幅从皇室衰微,百姓离乱到扫除群雄,天下归心的历史画卷。文中出场人物众多,性格面貌各异,情节涉及战争,谋治,外交,读者既可以看到战场上血淋淋杀戮,也可以看到到朝堂中上至皇帝权臣,下至官吏战将的百官百态。然而最最令人激赏的,则是作者在文中表现出的,一种对于理想,国家,以及个人命运的思考。尽管这种思考还只是比较表层的,但至少体现这种思考的人物命运轨迹,的确成为了本文吸引读者读下去的最大动力。
然而作为一篇小说来讲,这篇文还有很多不可忽视的不足,之前已经有不少方家提到过,基本上也没有什么遗漏,所以在这里也就不一一赘述了。只是就我看文中的几点想法,提出来与脉脉探讨。
首先说说文章的结构和节奏。看完这篇文章,有一句话特别想说给脉脉听的,其实是之前已经有网友说过的:文似看山不喜平。情节要有起伏,人物命运要有起落,这样的故事才能产生张力,才能让读者产生阅读的快感。而本文最大的不足,在我看来,正是太平了。正如别人评论的那样,这篇文章没有高潮。这不仅是具体描写的问题,也是作者在设计情节的时候的失误。
举个例子来说:屠城一段,之前两军对峙,丁格将赵家男女老幼一一推落的情节,通过对在场人物不同侧面的描写,层层推进,从第一个婴儿被摔下到最后赵岳自己跳下墙头一系列的铺垫,此时无论是在场士兵,还是读者的情绪都已经被提升到了临界点,只需要再进一步,就可以达到爆发的效果。在文中,这个爆发的后果就是屠城,而对读者来说,作者却稍显狡猾的把镜头转开。
不直接写屠城时非常聪明的一件事情。这也是之前网友提出过的。我同意这样的看法,不仅仅因为屠城不好写,在具体叙事上不讨好,更是因为这件事情发生在小说的第十三章,对于一部长达六十章的小说来说,如果这个时候就让读者的情绪爆发,会使得整篇文章的结构失衡,甚至显得后文拖拉,乃至丧失阅读兴趣。
而从具体技巧来说,这一章的结尾部分,可以说是全篇文章里最精彩的一个段结:
“白令眼中阴狠乍现,爆出一声大吼:“杀!”不知是谁先开始应和的,三军将士齐声大吼着:“杀!杀!杀!”那声音饱含了愤怒和戾气,仿佛从地狱下面直贯上来一般,腾州城在这震天的喊杀声中,似乎微微颤动了。”
到这里,读者的情绪被充分调动,迫不及待地向下看,看到的却是另外一边许璟的经历。这种旧小说里常被用到的花开两朵各表一支的写法,在这里运用的异常成功。读者不得不带着对战事及对人物命运的关注,追随许璟,一起经历作者在这里设置的一层一层的悬念。而屠城后景象的描写,在充分显示了作者的文字功力的同时,也更进一步将乱世给黎民带来的深重苦难,以及几个主要人物所面临的分歧勾画出来,读者期待着主角间激烈的冲突的到来,应该说,这里的冲突可以成为给全文定下基调的情节(个人认为之前关于救助灾民那一段的冲突,充其量只能算是一个前奏,我期待着这里出现本文的第一个高潮)。到这里为止,这篇文章都算得上是中规中矩。但是令人失望的是,高潮并没有到来,两位主角不动声色的冷战在短短一章半之后就因为皇帝的到来而消弥于无形了。作者轻描淡写地绕过了一个非常重要的情节。
在这里必须要提醒作者一句,虽然影视中的某些手法非常值得小说借鉴,比如蒙太奇的运用,但是小说和影视有着本质的区别,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点,就在对于高潮的表现手法上。电影中,尤其是这两年史诗电影中,宏大壮观的场面往往成为一部电影的高潮点;然而小说不是这样,文字特有的抽象性使得必须通过视觉声响效果表现其声势的大场面在故事中变得累赘虚渺。小说中的高潮,往往需要通过前文的渲染和铺垫,在某一个特定场景,通过人物的举止和语言来表现。所以在前面屠城后由于人物冲突的不饱满以及接踵而来的华丽场面,本该是高潮的地方却陷入了由于读者失望和审美疲劳而造成的低谷。晓风飞翔之所以说从这里到二十章是读者疲劳期,也是这个缘故。
第一次高潮的不成功,是本文损失大部分读者的原因之一(当然还有其它原因,这个后文再说。),这一次的问题,也引发了我对作者写文心态的思考:
前面说过,本文叙述舒缓,没有高潮,换言之,就是张力不足。为什么会张力不足呢?让我们试着分析一下原因。戏剧冲突是情节张力的源泉。而冲突的发生,主要来自于两个方面,一个是人物性格冲突;一个是事件冲突。本文主角,也是人物冲突的主导一方许璟是一个性格极其内敛,喜怒不形于色也不见诸于言词的人,且不要说足以形成张力的冲突,即便是日常与家人朋友上司同僚的对话,种种心思百转千回,到嘴边上往往点到为止,令人不得不再三再四的揣摩猜测。与这样的性格碰撞所产生的冲突,再激烈也无法达到高潮的效果。现在要说的是另外一种冲突,也就是表现人物形象,推动情节和人物关系发展的事件冲突。
然而这篇文中的事件冲突,却往往发生的令人哭笑不得。很多很有“戏”的情节,我们都是在事后人物云山雾罩的对话以及作者的补述中才得知的,这样的事情计有:腾州屠城,嘉德五年的雍京叛乱许璟受伤,赵昶遇刺受伤,李云萝拒嫁自杀等等等等。这些情节本来都能产生很好的冲突效果,除了屠城是巧妙运用写作技巧从侧面描述外,其他的事件竟然都是事后提起过一句。我不禁要好奇,为什么作者会放过这么好的情节?私下猜测,莫非是因为这些事件的描写吃力?作者担心笔力不足,写来吃力?可是看许璟拼死救赵昶一场,我们会发现作者的笔力完全不是问题。我和朋友讨论过此事,得出结论,非不能也,实不为也。
可是作者为什么不为呢?联系前面屠城后许赵二人的冲突,以及之后无数次冲突的写作手法,我们不难发现作者多以侧面着笔,绝少正面描写人物情绪,而表现人物情绪恰恰是种种情节最终所将达到的目的。这些事件,都有着将人物情绪提升到一定高度的潜能。作者不写,绕过去,事后提起,人物依旧平心静气。作者的描写始终是在舒缓平抑的基调上进行。就好比一条风平浪静的大江,江上奇峰突起几座高峰,但是由于我们在水平面上,根本无法仰望到高峰的顶端,所以尽管可能峰顶风光奇绝,我们看到的也始终一条缓缓流淌的江水。文似看山不喜平啊,一平如水,视野是宽阔了,气度是雍容了,可是没有了风浪,终究是一潭死水。毕竟,有张有弛,方为文武之道。
其次说说文字。本文最大的特色之一,也就是文字古雅幽美,尤其人物对话,动辄四书五经,引经据典,极富古意,极富韵味。然而成也古意,败也古意,之乎者也多了,难免读起来枯燥,尤其文中人物的情感又幽微难测,人人都是话头醒尾的人精,不需多言,一点就透。只难为了一众读者,读来吃力,想要摸透,更是不容易。这就是前面所说,另一个损失掉作者的原因了。
作者似乎对于许赵二人双峰并峙,风华绝代的情景颇为钟情。文中不止一次出现过这二人耶稣降临一样背光而立,光华无双让别人看得合不上嘴的描写。这样的场景,出现一次有点睛的作用,两次三次的出现,就难免有削弱人物血肉的副作用。尤其有一次竟然是看在一个不满十岁的孩子眼中(许沂),这就有些过了。
另外,作者的文笔温雅,描写细腻,但是放在这样一篇以时代变迁为大格局的小说里,就显得厚度不足,流于阴柔了。据说该文以汉代为原型,典章制度,风俗习惯都取材于汉代,可是除了那些名词和一些很明显可以看出原型的人物,情节之外,我并不能感受到汉代那种古朴雄浑的时代精神。当然,这本来就是一篇架空,我这样是苛求了。只是个人出于汉代的偏爱,有点点失望而已。
说到这里,似乎应该说的都说完了,其中不少皆为谬论,脉脉及各位看看就可以了,不要当真,汗。总体印象,十五章之前是本文的精华所在,作者无论是在描写,设计情节,塑造人物,甚至遣词用句都明显比后面下功夫,虽然这一部分略显艰涩,没有二十章以后流畅,但是这前面十五章所打基础功不可没。
[回复] [投诉] [不看TA的评论]
  • 评论文章:有所思
  • 所评章节:72
  • 文章作者:脉脉
  • 所打分数:0
  • 发表时间:2005-05-18 23:5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