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过门》

作者:杜拉尔 爱娃

终于二刷《过门》了。从以前就怵写实向现耽和“破镜重圆”这种题材,一刷时匆匆忙忙看完,也没敢细看,当时对这文的主要印象是青春岁月和社会现实,是一个从象牙塔到名利场的转变的故事。二刷忍着难受看的仔细,感觉满纸都是多数人的浮沉无奈与少数人的沉潜挣扎。看到中间部分最难受,心里闷着一口气,仿佛自己谈了一场恋爱,真是累。(然而母胎solo并没有资格感同身受)
以前总觉得《过门》讲的都是两个人情情爱爱的琐事,格局不说与《残次品》的“人类未来走向何方”政治讽喻、杀破狼“重整旧河山”家国情怀相比较,就是和《默读》《坏道》的探讨犯罪与人性主题相比都觉得窄了。现在中二症状稍有缓解,说到底个人命运和柴米油盐的家常难道就不高贵了吗,脱离柴米油盐谈政治、谈人性不都是空中楼阁吗?况且重读《过门》后我觉得它的真正主题应该是“少数人”,正如标题福音书的“窄门”意象。倒数第二章的“敬健康与自由”可以算是全文高潮、文末点题了。
记得初中痴迷《红与黑》,全书印象最深的部分除了于连初出场、玛蒂尔德黑纱抱头以外,就是目录那页的“To the happy few”了。身为少数人,走向“未选择的路”,真的可以得到幸福吗?在“少数服从多数”被视为至高真理的今天,我觉得很难,太难了。看经典的“扳铁轨”问题就知道,很大一部分人还是把少数人牺牲换取大多数人当成是理所当然,选择扳下铁轨,哪怕错的是那九个孩子,而那唯一一个孩子并无过错。“不合群”是原罪。“同性恋”只是“少数人”中比较具有代表性和关注度的一部分。就算现今对同性恋的接受度提高了,也不过是“少数人”中的一小部分得到了接纳。都不一定是接纳,很可能是“跟风支持同性恋”,说到底还是从众心理。随便举个例子,那些刷“支持同志”的人里,有多少能接受跨性别者和双性人的呢?无性恋和泛性恋者呢?抛开性别和性取向,有多少人能理解“丁克”“男性护工”“家庭主夫”等个人选择的呢?艾滋病人什么时候能摆脱歧视,被社会接纳?畸形儿和残疾人呢……大多数人都习惯用自己的经验、三观、记忆来对照他人,一旦有模型套不进去的,就算是“非我族类”。善良一点的做法是漠视,极端一点的做法就是加害。我们什么时候才可以真正做到“不认同也不伤害”,“我不认同你的观点,但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

哎,千言万语说不清楚。总之希望我有生之年能看到《过门》简体商志出版的那一天。希望普天下的行路人都能成功跨过自己的窄门。
1
[回复] [投诉] [不看TA的评论]
  • 评论文章:过门
  • 所评章节:69
  • 文章作者:priest
  • 所打分数:2
  • 发表时间:2018-12-03 18:2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