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长安君之死想到的

作者:仓庚不羽

我不是晋江党,也不是阅文无数的网文爱好者,只是有一次机缘巧合在别处看过作者的文,觉得作者笔下的女主都非常符合我个人的胃口,大抵是性格坚韧的女汉子做派,目的明确,不为外物所动。人说文如其人,猜想作者本身一定是个独立坚强的妙人儿,何况作者原本的风格就是轻松诙谐,所以看作者的文章就是生活中的一剂调味,原也是当个乐子罢了。
作者喜好写庙堂,不论是先前的公主安平,还是宰相谢殊,或者即墨城姑侄之争,还是应国舅谋篇布局,在架空背景下写就本来就少了束缚,纵使一些细节或许思量之下并非严谨的无一丝漏洞,但文章本也架空,这些顿时便无伤大雅了,何况作者一直走的轻松诙谐路线,定位本也不是通篇谋略的政论故事,而是要为我们展现这故事背景下她喜爱的女子形象,这些有立场、有感情、有想法、有作为的女孩子们的爱恨情仇罢了。
但这篇文不一样,春秋战国,这不是架空。
由于之前看惯了作者一贯轻松幽默的风格,兼之女主的穿越身份和前半部分诙谐的笔调,我一开始以为这文章也是走轻松路线,何况女主的门客身份,直觉认为着眼于女主与各学派才俊的思想火花会是本文的重点,毕竟女主作为一个穿越党,受过现代思想意识灌输,这对于作者来说是一个非常容易的切入点,所以我也是抱着这样轻松的念头看下去。
直到真的发生了长勺之战。
直到长安君之死。
(没错我终于说到重点了)
长安君这个人,没错,感谢高中语文课本,居然也因为一篇触龙说赵太后,也算为广大学生党知晓了。战国策通篇那么多人事,能入选新中国高中语文课本通识教材的,怕也没有几篇。可我相信大家记得更多的是跟徐公比美的邹忌,乃至敢跟太后扯皮的触龙,至于这位长安君,在此篇里甚至连句话、连个侧面描写都没有,与其说他是个受赵太后宠爱的儿子,不如说他是个道具,是个符号。是战国策作者想惊醒后世臣子当如何进谏的背景物罢了。
但是,在这篇文里,作者大笔一挥,给了长安君“人”的意义。
长安君一开始登场,按照作者一贯的诙谐笔法,女装癖的中二少年,媚眼漂亮的让人看不出是个男孩纸。当然,正如触龙那篇课文里说的那样,这长安君活脱脱被娇宠惯了的样子,放浪形骸,我行我素。这时从女主的读者视角看来,这样一位长安君无疑是不讨喜的。
后来长安君不得不入齐为质,此时他还并未识得家国对他的意义,他百般胡闹,耍小性,完全是个不懂事的少年,甚至还差点杀了易姜,给了师兄一出场就英雄救美的机会(大雾——)。
再后来赵太后身死,赵国局势可危,秦国兵马待发,长安君亲眼见证秦军坑杀赵兵四十万,亲身经历自己无法左右赵括、说服王兄的无力感,但他到底是赤子之心,他觉得易姜是赵国恩人不该被白白牺牲掉,他觉得王兄懦弱不该坐等被秦国鱼肉。他领兵造反,他甚至还要没头没脑的去刺秦。
这时,他终于懂得家国之义,尽管在读者看来,他的各种行为仍十分的幼稚,说白了就是没脑子,搅黄了女主的一系列计划不说,还把自己逼入险境。
直到后来,行文转入女主视角,要刺秦的长安君似乎渐渐为读者遗忘。
谁料,他以却狐的名义归来,又在女主不知情的情况下阵前倒戈。
再后来,结局之惨烈,读者皆知。
长安君这样的结局,给我的震撼久久不能释怀,甚至引得我这个潜水党不得不出来特此书篇长评。历史上的秦国苛政严刑,大凡有点战国知识背景的童鞋都了解,但是用来对付商鞅的刑罚用在这样一个明眸皓齿的少年(虽然死时的他已经长成了高大的青年男子还毁了容,果然美好都是用来毁灭的么?),还是让我等的心抖了抖,也无怪评论里一篇鬼哭狼嚎还我骄骄了。
这篇文看下来,同为庙堂之争,题材却比作者之前的文要沉重许多。而作者无疑进步也是明显的,带着历史的背景天马行空,本来就比纯架空要难上许多。而在这篇众多角色鲜活的文章里,我觉得长安君是全文塑造最为成功的人物。
撇开角色性格好恶不谈,我个人并不欣赏师兄的塑造,师兄一路算无遗策,多智近妖,尽管作者希望描写他从妖到人的变化,但我觉得这并不适合一篇有着人文思想初步萌芽与解放的真实背景的战国文(我至今觉得门客的存在,是战国历史最亮眼的一笔,后世难及),师兄的形象反而很像仙侠世界的九天之月,清冷不可近,少了艺术形象的感染力。而易姜的矛盾塑造在于,其从一心护赵到转而投秦的心路历程并不过明确,尽管文章给出了赵太后逝去后赵王对其的种种作为供解释,但这过程中并没有很好的利用易姜是现代人这个视角,导致读者产生易姜前后行径自相矛盾的解读。
只有长安君,唯有长安君。
长安君从一个穿女装不识礼仪的熊孩子,长成了为国捐躯的死士(额,说法好上纲上线),是在故事推动下的一条暗线。作为熊孩子的他四六不懂,撒娇耍赖,后来他慢慢识得家国大义,尽管他仍冲动暴躁,不懂谋略。再后来,在失踪的几年后,他变得隐忍,懂得智取,甚至为了终极计划假扮秦人,读者何曾想到那个骄傲明媚的长安君便是如今的模样,扮作却狐的他又该是怀着一种怎样的心情对易姜欲言又止?
再说他对易姜的感情变化。
从一开始的不喜,甚至要杀了她,到后来慢慢接受她成为自己的门客,算是默认了友谊的存在。赵太后要长安君娶易姜,长安君百般不愿愤而拒婚。三年之后易姜归来救赵,二人重逢,易姜的成长让长安君欣赏,不知不觉这份欣赏变了味,他甚至为保易姜主动求娶,但鉴于长安君是个傲娇,他大概会给自己找娶易姜是感谢她救赵的借口。后来二人出逃到山上,那相拥而眠的二人世界,怕是长安君此生最为难忘的日子。后来的故事我们都知道了,他在倒戈之后本可以逃走,却因着欠易姜一个当面道歉的承诺回来送死。春秋时人重诺,前有季札挂剑,后有战国长安君这般性子,国士无双,不过如此。
至此为止长安君的艺术形象塑造的极为成功,赚了读者一车眼泪,赚了女主一病不起,作为一个现代人,在毫无心理准备的情况下亲眼见证昔日旧友被车裂处死(偏偏女主还不知道长安君对自己有情,傲娇这个性真是要命),只怕收到的心理创伤是灭顶的,后文她要怎样,我们很担心啊。
所以我们这些热爱长安君的童鞋只能自我安慰:
也许长安君没有死,他的灵魂回到了现代。反正这是穿越文,有什么不可能?
也许易姜受不了打击也回去了,直到某一天她在某个街角,捡到一个眉目漂亮的像女孩的男人,那人依照两千多年前的礼节对她作揖:
“承蒙先生不弃,重骄荣幸之至。”
9
[回复] [投诉] [不看TA的评论]
[1楼] 作者回复 发表时间:2015-06-24 17:22:25
认真看完了,一个角色能被这样喜爱和剖析我觉得很荣幸。一个人的言行举止是由他的性格和成长环境所造就的,我觉得有个筒子说的很对,长安君和师兄恰恰相反,是个截然不同的两面,师兄生活环境里没有人情冷暖,他也无情。而长安君却生活在最宠爱的环境里,前半生肆无忌惮的挥霍感情。他太重情,对母亲对赵国都怀着很深的感情,而且前文也提到他其实很想担负起一国公子的责任。虽然这种感情在现代人看来甚至觉得有点无法理解,觉得违背社会进步,但站在他的立场,这就是他这个人会去做的事,他愿意为这些抛却一切。
这篇文的确写的沉重了些,写完我就继续去写轻松诙谐的小言情噜_(:з」∠)_
最后弱弱的表示,长评没打分的话不用另外打一句话补分,你可以直接复制了这篇长评再发一遍打分的。难得看到一篇长评还没打分,我的心都要滴血了。。。QAQ
[2楼] 网友:Hefangqingtiao  发表时间:2015-06-24 17:35:50
噗,虎摸大玉,这么好的评没有打分的确可惜,楼主可以换一章重新发一遍啊,就可以打分了啊
[3楼] 网友:doris  发表时间:2015-06-24 23:23:28
挺喜欢你假想的这个结局,重娇穿到现代再相逢。。。他的美貌绝对是花美男小鲜肉啊~~~
[4楼] 网友:ice  发表时间:2015-09-08 23:08:28
窃以为这篇文里,刻画最传神,人物最丰满,让人印象最深的是长安君,他的形象甚至盖过了男女主。如果以他为男主可能会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