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桃李满园春》

作者:

日升昌票号
日升昌票号成立于清道光三年(1823年),是中国第一家专营存款、放款、汇兑业务的私人金融机构。总号占地面积1600多平方米;分号达35处之多,遍布全国大中城市、商埠重镇;年汇兑额白银100万两到3800万两,历时108年,累计创利白银1500万两,以汇通天下闻名于世,对清末民初商业贸易以及近代工业的发展起到了极大促进作用。日升昌票号的前身是西裕成颜料庄,总庄设在平遥,并在北京崇文门外设有分庄。清嘉庆末年,由于社会商品货币经济的发展,埠际间货币流通量大增,而过去的起标运银由于很不安全,已不能适应新形势的需要,西裕成颜料庄首先在京、晋间试行汇兑办法,结果效果很好,便开始兼营汇兑业。道光初年,西裕成颜料庄正式更名为日升昌票号,专营汇兑山西平遥日升昌票。
简介
晋商著名票号“日升昌”,作为晋商文化的杰出代表,其建筑风格和规模都具典型,但又有其特殊性。日升昌票号采用三进式穿堂楼院,即体现了晋中民居的传统特色,又吸收了晋中商铺的风格,达到了建筑艺术和使用功能的和协统一。日升昌占地1386平方米,建筑面积约1200平方米,共有21座建筑,正院沿南北纵轴线,东院为狭长的南北小跨院,西院为日中新票号。(日中新与日升昌均为达蒲李氏的财东), 如今的日升昌旧址,已开辟为“中国票号博物馆”。
中国第一家票号--日升昌,座落于“大清金融第一街”平遥古城西大街的繁华地段。整座旧址用地紧凑,功能分明。但就是这样一座小小院落,开中国民族银行业之先河,并一度操纵十九世纪整个清王朝的经济命脉。
票号经营
在经理的任用上,曾经发生过这么一件事情;李氏聘任雷履泰出任票号经理后,对雷十分信任。但是雷氏为人心胸比较狭窄,对票号业务不论大小都亲自过问,不让二掌柜毛鸿翙插手,甚至在他生病时也不放手。毛氏对雷的这一做法很有意见。一次,毛氏趁财东李氏看望雷履泰病情的机会,向财东建议因雷氏病重,可让雷回家休息养病。财东觉得这是对雷氏病情的关怀,便采纳了这一建议。不想雷氏对此做法十分愤恼,暗中通知各地分号结帐,准备向财东交待账目后提出辞职。财东李氏得知雷履泰要辞职,便看了慌,急忙到雷履泰家中问候。原来雷履泰认为毛氏想趁他生病之机夺票号业务大权,而财东又采纳了毛氏让雷回家休息的意见,雷又不得不返家休息,故以辞职要挟财东。李氏考虑雷履泰业务能力强,如果他辞职不干,将给票号带来极大的损失。便婉言请雷履泰留任,但雷毫不松口。李氏情急,忙下跪求雷。雷履泰见财东给了自己面子,这才取消辞职打算。从此,财东李氏独信任雷氏,雷履泰也竭尽全力经营,终于使日升昌成为票号中实力最强的一个,为财东李氏赚了大量的银两。
遍及全国
由于物品流通和货币周转的需要,产生了一种专营钱钞汇兑业务的机构,称为“票号”,也称“票庄”,或“汇兑庄”,这个行业为山西人所包揽,又被称为“山西票庄”,它垄断了全国的汇兑业,当时全国最大的票号共有17家,平遥人开的就占了7家,其中最大的票号是“日升昌”,东家是平遥西达蒲村李大全,经理为细窑村雷履泰。曾在全国设有许多分号,有"京都日升昌汇通天下"的称誉。 日升昌原是颜料行,于道光四年(公元1824年)转为票号,成为中国第一家专营银钱汇兑、存放款业务的私人金融机构。日升昌曾以“天下第一”、“汇通天下”而闻名,其分号遍及全国各大城市,包括汇兑业务。
倒闭原因
1914年农历九月,在金融界活跃90余年的日升昌票号倒闭,该号之倒闭“于全国金融影响甚大”。《大公报》上曾有人撰专文分析其倒闭之原因,兹节录其文于下:“日升昌至道光年间改为汇兑业,其东家李姓,山西平遥人。同、光年间,其营业之发达,实为同行之冠,各省设立分号二十四处,其殷实可知。以如此殷实之票号,忽然一败涂地,其倒闭原因有以下数端:一、日升昌营业之中心点,在南不在北,南省码头最多,两次革命均受很大影响,此其一也。二、日升昌之款项,未革命之先均分配在南省。自革命后各省纸币充斥,现金缺乏,由南省调回现金,往返折扣,每百两亏至三十五两及五六十两。此种亏耗实足令人惊异,此又一也。三、日升昌当革命时,欠外数目约五百万,欠内之数七、八百万,出入相抵,有盈无绌。然欠内之数目,成本已付诸东流,遑论利息。欠外之款项,该号为支持门面,维持信用起见,三年之中均未停利,此项亏耗又其一也。以上三项,均该号中亏折之远因。所以关闭如此之速者,尚有种种之近因。第一种之大原因为广西之官款。广西官府催迫甚急;动辄率兵威胁,计一年之中提取十余万两,犹日日前往催取。第二,该号之正经理为郭斗南,副经理为梁怀文,就资格论梁应居正。惟梁为人公正朴实,自革命后对于东家提用款项极力阻止,因此不能得东家之欢心,梁无可奈何遂于去岁出号。梁在号中素为大家所推崇,梁去人心为之瓦解。第三,京号经理因号事吃紧,托病回晋,一去不归。有此三种近因,日升昌遂乃一败涂地。”
法则解密
1824年“日升昌”在太原设立分号。省城分号的业务,主要是“票”(汇票)。票的制作和书写,其保密性有极为严格的要求,绝不允许有任何的差错。当时太原作为晋商的大本营和货物集散地、给养补给站,遂引进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印刷技术。因此“日升昌”太原票号的汇票采用了“水印”法印刷,并在关键部位加盖戳印。汇票的印数及领用均有严格控制。
据介绍,当晋商前往江南、西北、东北及国境边贸进行交易时,汇票由“日升昌”太原票庄的专职人员用毛笔书写汇票内容。其笔迹同时通报“日升昌”遍布全国的51家大小票号。汇票书写时实行以汉字代表数字的密码法,并且定期改换,以防泄密。如“日升昌”太原票号留存在中国历史博物馆的一份防假密押是:“谨防假票冒取,勿忘细视书章”,表示1至12个月;“堪笑世情薄,天道最公平。昧心图自私,阴谋害他人。善恶终有报,到头必分明”,表示1至30天。“生客多察看,斟酌而后行”,表示银两的1至10。“国宝流通”,表示万千百两。例如票号在5月18日给某省票号分号汇银5000两,其暗号代码为“冒害看宝通”。这些密押外人是根本无法解密的。
在“日升昌”太原票号的经营史上,还从未发生过款项被人冒领之事。这充分体现了“日升昌”票号经营者的聪明才智。
相关事迹
日升昌票号轶事:汇业经营,不欺童叟
清末时期,平遥城内一位沿街讨饭数十年的寡妇老太太,有一天持一数额为12000两的日升昌张家口分号汇票,到日升昌总号提取银两。任柜头的一看签发时间在同治七年(1868年),与取款时间相隔了30多年,赶紧跑到后厅询问大掌柜,两人问清了汇票来历,并认真查阅了数十年的帐簿,如数兑付了现银。原来,老太太的丈夫早年到张家口经商做皮货生意,同治七年收拾盈余,在日升昌分号汇款12000两白银,起程回籍,不料途中得病身亡。尸体运回家里,妻子哭得死去活来。换完衣服择日出殡后,一个好端端的家庭开始败落。妻子十几年熬过来,一天,这位早已沦为乞丐的老妇,拿起丈夫留下的唯一一件夹袄,从衣角摸到一张日升昌汇票,抱着试试看的心理,到日升昌兑取现银。这件事之后,日升昌名声大振,汇兑、存放款业务一天比一天红火。
1
[回复] [投诉] [不看TA的评论]
  • 评论文章:桃李满园春
  • 所评章节:81
  • 文章作者:SISIMO
  • 所打分数:0
  • 发表时间:2018-04-19 20:1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