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镇魂调》

作者:悦来客栈

有心杀贼,无力回天
——评《镇魂调》
出评人:客栈门口酒幌
这篇文讲的是唐开宝年间,某女经历了安史之乱,自觉山河破碎民不聊生很是痛苦,毅然决然穿越回二十年前,试图阻止安禄山坐大,在此过程中认识了奸臣杨昭,杨昭对之百般追求,于是此女也对杨昭产生了深厚的感情,二人纠纠缠缠啊……杨昭在马嵬坡挂了。然后……变成了二十年后送此女穿越的一个鬼……然后……一起对抗引魂使,对抗怨灵,最终HE了。
历史背景是安史之乱,作者查阅的资料非常的多,架构很大,人物很多,内容翔实,文笔又好,将唐代的风情历历再现,着实好看。
但是,看完两遍之后,明明男主女主戏份都很多,我却总觉得女主的存在感相对稀薄。
举第一卷第四章《莲谏》为例。这一章是菡玉和她一心要对付的安禄山第一次见面,试图以天象为由提醒皇帝安禄山要反,未果。
那场戏一共五千七百余字,作者将历史书上,以及野史上,安禄山如何“只知陛下,不知太子”,“胡人先母而后父”,“更无余物,正有赤心耳”,以及胡旋舞等等这些讨好皇帝贵妃的手段用生动的笔触一一再现,好看么,好看,但女主从上场到退场,一共不到1500字,从献言,到被斥责,继而被杨昭拉下去,完全没能影响到大局的一星半点,在这场戏中只落了个再模糊不过的配角。
再举第二卷三十二章《玉御》为例。这一章是是菡玉相助李光弼守常山,对抗史思明。
这场戏也有五千字,我大致统计了一下——
写菡玉如何把自己制作精良的盔甲转让他人,用了九百余字;写守城战,用了九百余字;写城中粮草告罄,菡玉自请带兵去河边取草,发现水位异常,原来是另一支部队消灭了史思明部五千兵,尸首堵住了河道,以及一个逃脱的对方小兵如何被发觉杀掉,用了二千多字。在这一章中菡玉出场戏份足够多,可是这几千字都写了什么呢?把自己的盔甲让给别人,是写菡玉善良。发现敌军尸首淤塞河道不忍看,是写菡玉善良。无意中碰到敌军幸存一小兵,怜之放之,那个兵依然被一箭射死,菡玉无力悲痛,还是写她的善良。在这一大段文字中,我只看到了战争的残酷,菡玉的心慈,却看不到她存在的意义。从头到尾,她都是一个被动的旁观者,有她,故事这样发展,没有她,故事还是这样发展,菡玉身为一个主角,存在感嫌弱了些。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便是杨昭。此人同样是个虚构人物,借用了杨国忠的身份,却做了很多不属于杨国忠的事情。在作者笔下,他的存在切实在历史中留下了痕迹,他的所作所为也影响了事态的发展,虽说多数是虚构,但看起来和真实事件结合紧密,仿佛当年真有这样一个人物,做了这些事情,导致了我们看到的那些结果。个人感觉,这篇文之所以这样好看,杨昭这个光彩夺目的人物形象起了很大作用。
这种感觉一直延续下来,纵观全文,只要是历史大戏,杨昭出场一定气场满满,存在感极强,女主则始终有些被动和无力。
她的目的是在暗示之乱爆发前,扳倒安禄山,也确实很努力的去做了,可惜就像杨昭说的【当年你就只能想到行刺这种最笨的办法,如今也还是只会直来直去不懂转圜】。用的法子不对路,以至于奋斗了若干年,所有努力居然基本上等于白干。用个不恰当的比喻,女主穿越回二十年前试图改变历史进程的举动,就像一只小猫隔着玻璃缸捉鱼,力气完全使不到点上。
当然这种感觉仅限于写史部分,在作者原创的那些情节中,这个人物还是有血有肉充实饱满的,与杨昭的一段感情荡气回肠催人泪下,可惜落到历史之中,这个虚构人物便浮于真实事件之外,既没能全然地参与进去,也对历史产生不了什么影响。
我记得作者曾经说过,菡玉并不是一个手段多么高明的人物,没有能力去改变历史→大概意思是这样。同时仅仅是一个穿越,想对历史进程做个什么改变也确实很困难。所以我能理解作者不想开金手指,写史部分尽量淡化女主影响的做法,可是淡化过头了,就会变成存在感稀薄。
在真实的历史中哪怕一个小人物也有一席之地,会有什么事情因他的存在而改变。作者忠于历史的写法没有错,不让女主变成救世主也没有错,我只是觉得,如果在一些无关大局的地方再yy点,让女主的影响再大一点,存在感再强一点,大概会更好些吧。
另外,我还有一个小疑问,那就是杨昭为什么要送小玉回二十年前?
杨昭生前是个不折不扣的大奸臣,这个作者不含糊,读者也不含糊。马嵬坡身死,恰巧兵解成千年难遇的厉鬼,戾气惊人,草木遇之则焦。这样一个生前的奸臣死后的厉鬼,为毛会变成函玉口中的【悯恤苍生,愿意为黎民百姓而死】这样的人?
我想过他兵解为鬼之后看上了小玉,又担心人鬼殊途,决定把小玉同学送回二十年前,变作非人身的菡玉,这样俩人才好长相厮守;想过他看了怨灵横行,陡然间一百八十度大转变,变作了个忧国忧民的好鬼,宁愿牺牲自己也要送菡玉回去拯救黎民;想过他是受菡玉所托,不忍拒绝她的任何要求,所以牺牲自己送心爱的女人回去……最终都没能解释通。
以菡玉之能力心计,回去也无甚么作为,徒劳的献言,徒劳的刺杀,每次还要杨昭给她收拾烂摊子,他送这样一个女人回去,究竟目的何在?
作者说过会在番外中详说这一节,我很期待。
总的来讲,这篇文绝对当得上个“好”字,以我的水平,为这篇文出评颇有些不自量力,所以只是提出一些我的感想,希望能和作者进一步探讨。

2
[回复] [投诉] [不看TA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