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直男癌进入言情小说后》

作者:红豆砂

宋仁宗把福康公主许配给李玮,也不完全是为了荣耀自己的母家,也是宋仁宗的一颗慈父之心。
第一个问题,宋仁宗为什么要让李玮尚主?
一、宋朝对驸马的管制非常严格,一个男人娶了公主,那么从公主下降的那天起,他的政治生涯就一眼看得到头了——只能担任一些虚职,所有的实权职位都跟他绝缘了,连地方官都不行。别说政绩了,跟士大夫有交往都不行。总之,公主、驸马和他们的孩子一直被排除在权力中心之外,久而久之,他们的后代就会逐渐在贵族圈子里沉寂下去。所以,陈世美只是后人演绎而已,真正的宋朝状元绝对不愿意娶公主,皇帝也舍不得,全国多少学子中挑出来这么一个人才,就这么闲置一辈子,太浪费了。李玮“平生喜吟诗,才思敏捷,并能章草、飞白、散隶”,“善作水墨竹石,其画大抵生于飞白,故不事丹青而率于水墨,平日寓兴则写,兴阑辄弃去,不欲人闻知,故传世作品极少。”李玮一生没参加过科考,所以无法确认他的才思用在科考上是什么成绩。也就是说,李玮确实是一位艺术家,但是在政治上没有出色的才能。何况李玮有一个非常出色的长兄李璋(据说是《知否》男主顾廷烨的原型),李玮尚主,对李家包括李玮本人在内不会有政治上的负面影响,李家自然也就没有什么可以怨恨的。至于李玮的生母杨氏,一种说法她是宋仁宗舅舅李用和的妾室,一说她是填房,总归不是原配,不过也不排除看在公主的面子上扶正的可能。
二、知女莫若父。宋仁宗自己其实也知道爱女让自己给宠坏了,不过李玮也是自己看着长大的,自己的表弟,知根知底,忠厚老实,想必能包容自己的爱女。
三、公主是皇权的附庸而不是皇权本身。宋仁宗在世的时候可以对自己的女儿百般宠爱,让她享受皇太子的待遇,但是宋仁宗所有的儿子都夭折了,福康公主没有同父兄弟,这就意味着,宋仁宗百年之后,继任的皇帝要从宗室中选择。而李玮的长兄李璋,时任殿前都指挥使,就是殿前都指挥使司的长官,与侍卫司分统禁军。掌殿前诸班直及步骑诸指挥名籍,总管其统制、训练、轮番扈卫皇帝、戍守、迁补、罚赏等政令。宋仁宗驾崩后,李璋坚定拥护宋英宗继位,宋英宗对此甚为感激。李璋完全可以保障福康公主在新帝登基后的利益,如果公主和李家人还没有闹翻的话。
这门婚事,宋仁宗真的是方方面面都替女儿考虑到了,跟李玮结婚的好处不算少了,而且李玮除了丑一点、木讷一点,宋仁宗没看出他有什么大毛病。可是公主就是不干,谁也没有任何办法。
第二个问题,宋仁宗临终前为什么要让福康公主和李玮复婚?
一、宋仁宗没有儿子,早早的就把当时还是宗室的宋英宗接入皇宫,当时宋英宗才三岁,如果宋仁宗能够好好抚养这个养子,宋英宗和福康公主作为兄妹相处,最后感情会很不错也说不定。可是宋仁宗始终不肯放弃传位给亲生儿子的希望,宋仁宗每次生下儿子,就把宋英宗送回家,儿子夭折了,就把宋英宗接过来,这么反复再三,别说是人,就算是阿猫阿狗也有心理阴影了。后面宋英宗一上位,立刻把宋仁宗的几个女儿全部驱逐出原来的宫殿,让自己的女儿住进去,至于她们被赶出去以后住在哪里,不好意思,新帝不管。
二、福康公主的嫡母曹皇后,跟宋仁宗的关系很不好。宋仁宗最初立曹氏为后就很不情愿,他当时喜欢一个姓陈的姑娘,想立她为皇后,被百官谏止。后来宋仁宗又遇到了他的真爱张贵妃。宋仁宗喜欢张贵妃,这一点曹皇后未必会放在心上,可是,宋仁宗对曹皇后的无端猜忌就很过分了,宫中有卫士叛乱,曹皇后处变不惊,结果她处理得太好了,宋仁宗反而怀疑叛乱是她自导自演!再后来宋仁宗病重,神志不清之时直接喊出了:“皇后与张茂则谋大逆。”从册立皇后到仁宗驾崩,二十九年来,曹皇后备受冷落与猜忌,仁宗其实根本不相信自己死后她会善待自己的女儿,实际上也确实没有史料证明曹皇后在福康公主被李玮虐待的时候帮助过她。
说到这里,宋仁宗让福康公主和李玮复婚,他的想法大概就是:我这么多年亏待自己的皇后和养子,他们要怎么样我管不了了,但是我对你们李家人够意思的吧,我把你们从一介平民提拔到今天位极人臣,没有对不起你们吧,你们就看在我们这一点血缘关系的份上,看在我对你们过去的恩情上,善待我的女儿可以吧?
“老实人”李玮的答案是——不可以。
宋神宗熙宁三年正月九月,楚国大长公主郁郁而终,年仅33岁,二人婚姻也终于结束。侄子宋神宗至公主宅洒酒祭奠。神宗召中书入见,大哭说道:“李玮负仁宗恩,遇长主无恩礼,可便与节度副使安置。”神宗曰:“玮都不恤长主,衣服饮食药物至于呼医,亦多作阻隔,长主衣衾乃至有虮虱,至自取炭生火,炭灹伤面。”
27
[回复] [投诉] [不看TA的评论]
[1楼] 网友:洛白转缇  发表时间:2021-06-10 02:51:14
谢谢亲科普!
[2楼] 网友:洛白转缇  发表时间:2021-06-10 02:56:51
我大概明白了,其实也就是说宋仁宗对自己的女儿从生活身家的保障到地位尊荣的延续是为她很考虑到了,只是他忽略了或者说已经管不了了自己的女儿在婚姻中感情上的煎熬和痛苦,并且错选了一个并不靠谱的驸马,所以最终造成了悲剧。可以这样说吗?
[3楼] 网友:松月  发表时间:2021-06-10 03:35:03
写的蛮细致的。剧和书都是李家的错处更多一些,历史上算五五开吧,毕竟大家都有自己的缘由。
公主本人理解不了父亲的用意,仁宗中年得女,又数丧子女,自然疼爱,什么责任都不肯给,从小要什么有什么,公主自然认为一切都如己所愿,行事便无所顾忌,长大了突然发现婚事不好,发现在世上竟有也能让自己不如意的事,一向都支持自己的父亲也态度暧昧,自己和世上其他姑娘一样婚事不好不能离,自然是百般抗拒,殴打婆母,夜闯宫门,放火烧宫,投井上吊,什么招数都用上了,苗娘子还想要直接毒死李玮,这些事其实证明她就是想要离开李家,以至于没想这么干对自己名声有多大打击,以后怎么办。
当然,做到这份上李家有怨气也很正常,前期李家历史上除了私探公主行探,并无大不妥。
公主因为婚事不好感到痛苦,这也是真实的,想要离开李家似乎也很符合常理。
仁宗想给女儿一个归宿,能供养她的丈夫,一定程度违了公主心愿似乎也情有可原,毕竟仁宗也给公主找不到更好的归宿了。
曹后英宗受仁宗冷遇多年自然也想报复,毕竟他们也不是圣人,没有以德报怨的胸怀,历史上每个人都有自己缘由,且都觉得自己受了无妄之灾,都有一肚子气无处发泄,自然也不好责怪。
[4楼] 网友:松月  发表时间:2021-06-10 03:36:02
但剧里拍的实在不好,压根就感觉不出来每个人的行事逻辑,莫名其妙,公主是包办婚姻,过的不好,大家自然怨仁宗曹后,偏偏剧里仁宗曹后又一副自己没错的样子,当然让人生气,除此之外,仁宗曹后又给不出一个让人信服,一定要保全公主婚事的理由,让人感觉仁宗就是为了自己的私情,自己对生母的愧疚感,才要强行保留公主的婚事,舍此之外,仁宗曹后还总道德绑架,指责公主没有礼数,不尊敬李玮和婆婆,全然不顾是自己强行让两个不相爱的年轻人在一起的,剧里仁宗还双标,同样是相爱,说什么张贵妃是爱自己的人,曹评是爱公主的权,不让公主和曹评在一起,自己却不顾大臣反对,强行追封张贵妃为皇后,观众怎么能信服他是爱公主的。
[5楼] 网友:喵嗷呜~  发表时间:2021-06-10 03:46:50
归根结底是仁宗过分傻逼了,但凡他不是个橡皮图章,但凡他脑子清醒一点不要欺负人家小孩子,但凡他果决一点,福康都不会过得辣么惨。还有曹后其实没那么无辜啦,仁宗三个儿子夭折温成皇后三女全死,她作为后宫之主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更何况她的外甥女兼养女高滔滔从小就许婚英宗,她娘家外家曹氏高氏都资瓷英宗过继,这就比较细思恐极。而且曹后本人非常刻薄双标,宫女与侍卫相爱,找到温成皇后求情,宋仁宗本人也同意了,她却非要按宫规把人家小俩口杀了,然而温成皇后管她借仪驾,她又突然失忆仿佛不知道啥是宫规马上就给,这不是刻薄双标捧杀吗?曹后救驾这事也挺搞笑,她家里两大将门参与皇宫守卫,却让4个男的冲到皇帝面前试图刺杀,前脚刺客面圣,她后脚就带着几个小太监毫发无伤把人拿下,搁哪个皇帝身上不怀疑?换成这几个玛丽苏受害同盟皇帝,曹后压根活不到第二天,宋仁宗只是自己怀疑甚至不拿去朝堂上说,已经对曹后很宽容很怂了。
[6楼] 网友:喵嗷呜~  发表时间:2021-06-10 04:19:39
再补一个,曹后权欲非常重,自比圣后,英总继位31岁了,她说英总还小她要垂帘,然后被韩琦欧阳修等人爆锤,这也是濮议的开端。刘娥本娥称制11年来,对国家,处理政事精准温和带怂综合国力持续平和上升,对家庭,教育养子仁宗厚葬李氏厚待真宗别的爱妃……曹皇后除了投胎本事过硬,真是一点好处都没有,娥粉震怒,请曹后独立行走不要碰瓷!
最后吐槽一下,《清平乐》最大洗白不是某皇后而是某公主,司马光,大写的惨加粗的冤,我要是司马光后裔我就把傻逼编剧摁粪坑里!!!
[7楼] 网友:曳雾  发表时间:2021-06-10 05:50:20
司马光老婆没生育,他本人拒绝纳妾
[8楼] 网友:佩玥  发表时间:2021-06-10 06:58:46
感谢科普
[9楼] 网友:浅浅  发表时间:2021-06-10 08:12:47
感谢科普,都说的好棒啊
[10楼] 网友:漂泊的荷兰人  发表时间:2021-06-10 08:37:02
总结一下,爹和老公统统靠不住,公主自己有兵权的话就没这么多事儿了,李家不得夹着尾巴做人啊!加不好后不要做人了,做鬼吧!
[11楼] 网友:pppopo  发表时间:2021-06-10 11:21:08
[12楼] 网友:星河  发表时间:2021-06-10 11:34:47
历史上其实公主也没有出轨,她要出轨找什么人不好,找内侍?太监能给她什么?还不如让宫女帮她呢。她和梁怀吉也就是公主和内侍的关系,主仆关系,压根没什么爱不爱情的。所以实际上,公主只是心情郁闷,所以找了好几个内侍一起喝酒赏月,其中包括梁怀吉,除他以外还有其他内侍,还有一大群自己身边的宫女,一起喝酒玩笑。结果婆母杨氏却偏偏以她和内侍有私的名义对她发难,估计她当时喝了酒就有些醉了神智不清又被人指责火一上来就不管不顾就指示仆从殴打婆母,然后又夜闯宫门,想回家告状,结果犯了忌讳,这才被言官抓住把柄。而且当时百官对于公主要不要离婚并没有那么热衷,大部分人都是一种爱离不离,与我无关的想法,毕竟又不会对朝堂和他们自身利益产生影响,除了部分言官不满在闹腾。所以最后结果是公主从衮国公主被贬为沂国公主,李玮被流放,两人顺利离婚。而公主此时也确实精神状态有问题,做出了一系列自残的事儿,旁人猜测是因为梁怀吉等熟悉的人离去的缘故,所以让他们都回来了,但是依旧没有缓解公主的病症。而在之后宋仁宗弥留之际,可能确实是想要让人照顾女儿,所以才让他们复婚
[13楼] 网友:星河  发表时间:2021-06-10 12:01:38
但是就和让公主从前下嫁一样,宋仁宗他一点儿都没用考虑过别人的感受,自以为是地可以。当时公主神智不清,精神状态很差,而且还大部分都是因为这个婚姻关系才导致的,让她复婚对她的打击就是火上浇油雪上加霜,她的病是没有好的可能了。对于李玮和李家来说,公主就是个麻烦祸水,把自己搞得惨兮兮的,好不容易摆脱了又被推了回来简直是要命啊!所以他恨,当然不会对公主好,自然不会好好照顾公主。一对怨偶好不容易掰断了又被人硬凑回来,结果可想而知。最后公主过世时不过三十三。虽然公主最后那么惨有英宗的关系,但是英宗自己那时候就是个神经病,在灵堂前被大臣强行扒掉衣服推上皇位,对于曹皇后自然没什么好脸色,对于宋仁宗的公主们自然也不会有好脸色,他削公主的俸禄,减少公主的仆役,和李家配合着让公主活得惨不忍睹,死时几无蔽体之衣 被子上满是蛆虫。其实当时我就想着,宋仁宗就没想过让公主的母亲苗贵妃去照顾公主吗?让公主以为国祈福的名义出家做女冠,修一座道观,苗贵妃去照顾,反正自己要死了,苗贵妃就要守寡了,还不如去照顾自己女儿。而且苗贵妃很彪悍的,能想到毒杀女婿的丈母娘怎么可能如同小绵羊一样柔顺,所以她也可以帮公主管理好仆人保护好自己的女儿。而且公主出家也是有先例的宋太宗的三女邠国大长公主不就出家为尼了。这不才是最好的安排吗?非要让自己闺女复婚,怨偶凑对,用脚指头想都知道女儿不可能会有好下场啊!
[14楼] 网友:好困芽  发表时间:2021-06-24 22:51:37
按爪
[15楼] 网友:草莓有毒  发表时间:2023-07-29 06:03:34
所以仁宗除了脾气略好之外他有啥贡献吗?
来自河北   [投诉] [不看TA的评论]
[16楼] 网友:明知我故  发表时间:2023-12-26 04:25:04
哇,原来里面还有这么一桩事
来自湖北   [投诉] [不看TA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