纷争——读青木源的《[楚汉]与子同归》

作者:沈卿

毫无疑问的,这是一篇以楚汉为背景,以情感为主线的言情小说,不过从时间跨度上来看是从秦王扫六合直到楚汉之争。对于此段历史的了解并没有深入多少,大抵上便是从以往所学的课本中间或得知。原始的史书记载或多或少的将曾经发生过的事情,展现出来一丝原貌。不过这与主题并没有多大的关系,以情感为主题的小说私认为最主要的是对于情感的剖析。在这里,希望能够通过寥寥数字将自己对于这篇文章的感想充分的表达出来。
【一】
杨绛先生曾说过:“小说里往往有个故事。某人何时何地遭逢(或没遭逢)什么事,干了(或没干)什么事——人物、背景、情节组成故事。故事是一部小说的骨架或最起码的基本成份,也是一切小说所共有的「最大公约数」。如果故事的情节引人,角色动人,就能抓住读者的兴趣,捉搦着他们的心,使他们放不下,撇不开。急要知道事情如何发展,人物如何下场。很多人读小说不过是读一个故事——或者,只读到一个故事。”
《与子同归》的故事便是从名为昭娖的女孩开始的。作为一名楚人,本是过着富贵豪华的日子却因秦军破除而在一夕之间沦落逃跑。在会稽安顿下来后却遭受了父兄离世的打击。我们可以想象,在那样的一个年代,仅靠母女二人生活确实不易,那么之后昭娖化为儿郎也是可以理解的。虽然说这只是那个年代的一个小小缩影而已,但是在作者以一种较为轻便的笔调写出却无形中感受到了一种勃然的无奈。
不过,一篇小说的好坏是由多个方面来确定的。
【二】
最使之推崇的不单单是人物的塑造,更多的是情感的宣泄以及所描绘的场面。
作为昭娖这个人物,她是一个穿越而来的女子。同作者的观点别无二致的是,并不是说穿越的女子便能在世界大放异彩,特别是在女性地位不高的环境下。我们都说做大事者都会凭借三样,天时地利人和。这不仅仅是凭借着自身的努力便能克服一切障碍。这里的昭娖较为务实,在这一方面还是令人欣赏的。
此外便是她身为一个女子最为细腻的情感。作者通过诗经将张良与昭娖的情感一一呈现这点是比较欣赏的。私以为在那个年代用诗经中的点点语句能够恰如其分的将一个人心底的情感最直接的表露出来。同时,也比较欣赏作者对于男当女配的看法。这里的张良和昭娖也算是比较的门当户对了。这样,对于所表现出来小女人的情怀便不是那么难以接受,反而顺其自然。
【三】
小说家在作品里展现了最高的智慧;他用最恰当的语言,向世人表达他对人类最彻底的了解。把人性各式各样不同的方面,最巧妙地加以描绘,笔下闪耀着机智和幽默。
这里引用了简
[回复] [投诉] [不看TA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