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将进酒》

作者:风月常新

策安的欲望=兰舟,策安确实有过一瞬间的想法,要把这欲望“扼杀”掉。
这欲望指的就是性吗?不是的。前文提到离北,离北也是策安的欲望,代表着策安回家的渴望;兰舟是另一种形式的欲望,而且在此刻,对策安产生了能与离北相提并论的影响。策安的欲望,是策安发自内心的、无法抑制的渴求。
而正因为策安意识到了这一点,意识到他已经把这份欲望看得太重,意识到他即将无可救药地沦陷,意识到他将会视一个毫不相干的人如生命,为他理智尽失,奋不顾身……所谓“扼杀”,不过是小狼出于本能地恐惧与挣扎,可以理解为策安的自我防御机制。
.
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策安之前是没有过感情经历的,所以,他不明白,喜欢一个人会自然而然地把对方看得无比重要,但这种偏爱,会在感情消退时消失。一时的冲动,并不代表永远失去自由;一时的激情,也不代表交付剩余的人生。
换句话说,若他对兰舟只是一时的冲动和激情,也不必想得这么多。
扼杀这个一闪而过的念头,是理性给予策安的警告,是自我警醒与反抗的挣扎,看似没有被迷惑,实际却极为不智。即便他是天子近臣、禁军总督,也绝不应该随意对李建恒的锦衣卫动手。
这个念头本身,就是策安进退两难方寸大乱的表现。
更直白点——他慌了!
.
这说明什么呢?这说明,二公子委实纯情得不行,别说爱上谁,他对旁人连那种“一时的喜欢和冲动”都没有。他对感情是完全陌生的,所有认知都来源于他的家庭和生活环境,所以此刻,他只能想起他的父亲、他的兄长、他的师父。在策安的认知里,“喜欢”就意味着从始至终,生死不渝,此生唯一,是慎重到他不敢说这两个字的程度。
.
策安自由惯了,他从没想过感情这回事,也不想被束缚。当那一刻来临时,他的第一反应就是挣扎和反抗,或者应该说,他的自我要求他挣扎和反抗。
.
那么,他动手了吗?没有。他在观察兰舟,并且他的观察在试图摒弃所有冲动,更像是某种冰冷的、不带一丝情绪的审视。
与其说在审视兰舟,不如说,他是在审视自己,审视注视着兰舟的那个自己。
他在试图抽离对兰舟的欲望,回归到那个一心只想着草原与天空的自己。
.
——这是策安最后一次与内心对抗。
.
“扼杀”是个非常突兀又尖锐的念头,看似理智,实则不智,只是若真能狠得下心,成效立竿见影。
但所有激烈的手段都会有明显的副作用。狭路相逢,非赢即输,不能连根拔起,便会画地为牢。
小狼输得彻底。
.
他后来多次似真似假地对兰舟说过“我舍得么”。
不知道在这一刻,策安有没有问过自己——“我舍得么?”
.
对我来说这个点太巧妙也太好嗑了。如果只是简单地理解为“策安想杀兰舟”,理解为杀或不杀的选择,那真的很可惜。
它看起来只是个一闪而过的念头,但这个念头之下,是狼崽本我与自我的对抗与冲突,是感情对策安的影响与重塑。
策安对兰舟的感情,并不是睡一睡就完事——那样事情反而会简单许多——两个人的相爱,本就不只是荷尔蒙的吸引,特别在策安和兰舟之间,是人生观与价值观的取舍与碰撞,“我喜欢你”“我爱你”的背后,是“我”对“你”毫不迟疑毫不犹豫的接纳与认可。
这也是为什么后续紧要关头策安却非要跟兰舟谈立场。
.
策安虽然也跟着李建恒混风月场,但本质上,他不认同也不屑这样的生活。他认同的是父兄和师长,所以在碰到类似的事比如当下的局面,他的反应所传达出来的意味,与他本身的性情、他受过的教育、他经受的历练,是相互呼应的。
29
来自山东   [回复] [投诉] [不看TA的评论]
[1楼] 网友:玫瑰-Meet.  发表时间:2024-03-23 07:57:10
牛逼点赞
1
来自重庆   [投诉] [不看TA的评论]
  • 评论文章:将进酒
  • 所评章节:40
  • 文章作者:唐酒卿
  • 所打分数:0
  • 发表时间:2024-03-20 13:03: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