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默读》

作者:685283

大概刑侦类言情书籍因为专业相关性,经常会出现一些案情不够复杂,或者说看着复杂实际上用很多漏洞一带而过。比如前阵子看过的,最后大boss都是身边人,都是心理犯罪学资深专家。看过一个套路之后,相同套路基本能一目了然是谁,就看细节填得如何。这本其实很早就关注,只不过我大概字面意思理解错误,硬生生等完结许久后才发现居然是本刑侦题材的人性探讨言情。
刑警注定是一个高牺牲率的职业,例如文中最后时刻离开的小武,甚至有可能牺牲因为种种原因而蒙上灰尘,例如差点评不上烈士的孔维晨。这大概就是我国真实世界刑警日常的缩影。警察,法律,犯罪,注定这不可能是一个黑白不分明的故事,于是上演了很多对照组,再一次证明法律之于人性就是拴住人那根不可逾越的红线。先说疯子和太阳组合对照组,范思远和顾钊,费渡和骆闻舟。前一组悲剧,也是朗诵者真正的起因,后一组是主角,所以主角光环笼罩他们到结尾。范思远是一个很有意思的专家,因为各种犯罪研究导致剑走偏锋。从这里可以看出,刑警或者说这些常年接触犯罪的人员,都需要定期接受正向情绪疏导。范老师的正向情绪,来自他的认真好学的学生,来自他迟来的情感认知,未曾开口的双向暗恋,可是这个太阳因公牺牲了,但被内鬼泼了一身十几年未曾洗去的脏水。乌云盖顶,当一个顶尖的犯罪研究专家成为犯罪专家时候,他自诩的正义早已崩塌。费渡,他出生看着富足,但是剥去光鲜,里面就是精神虐待。他和范老师是一类人,冷静甚至可以说冷血,利用可以利用的一切,但是做法却完全是天与地。当然这个故事的最初,费渡母亲的自杀引入贯穿故事始终的母爱保护。费渡之后的厌恶疗法,都是他母亲各种隐喻告诉他法律的那根红线。后来他与上陶然和骆闻舟,他的生命有了其他的光,最后骆闻舟用生命和情感把他拴在了正常的人间。再说的,就是兄弟组合,这在刑侦故事里几乎是套路类,但是这里有意思的是,如果敌人卧底入内部,他当然选择他真正的兄弟,而那些那他当兄弟的,也只有被牺牲的命。虽说雪中送碳不易,但是同样的都是生死相交,有什么贵贱区分呢?所以张局只能那个披着人皮的鬼,那群孤儿从被施虐者变为施虐者。同样的男女言情对照组,就有杨队和夫人女儿,陶然和常宁。陶然是因为杨队,不敢轻易去约自己的女神。而杨夫人和女儿,助纣为虐,自以为的替天行道,又毁了多少人的家。
这个故事最触动我的正是那份警察职业对法律的维护,因为媒体因为互联网,太多恶意太多自诩正义太多替天行道太多自以为是太多自我为中心,让很多人忘了这是一个法治的世界,每一个公民的权利都是一样。证据是对法律公平的尊重,罪恶只有法律的裁判才具有公平公正的意义。证据不足,很多时候是手段不到,正规途径就是加快刑侦手段的发展,加大震慑力度,而不是自己犯罪,私刑上身,更不是用无辜者的血泪和生命去铺垫自己所谓的正义公平。这里最意难平的是,第一个案子的死者,死在对方自身恶意中,死后还要被另一群人因为臆断而罩上吸毒的幌子为他们所用。而他只是一个努力打拼挣钱为母亲治疗的积极向上的平凡人。所以谁会为那些死去的无辜者悼念,谁又会为他们的亲朋好友在意。只有一群努力寻找真相的刑警为那群不能开口的人挣得该有的公正。
61
来自江苏   [回复] [投诉] [不看TA的评论]
[1楼] 网友:惊梦  发表时间:2023-08-08 03:07:43
dd
来自浙江   [投诉] [不看TA的评论]
[2楼] 网友:顾沉舟我爱你  发表时间:2023-08-13 03:32:07
回去找了第一个案子的截图,陶然:“不管因为什么,一个孩子大老远到咱们这来,客死异乡,咱们得给人家一个交代”当时很有触动
5
来自山东   [投诉] [不看TA的评论]
[3楼] 网友:68121557  发表时间:2023-08-18 22:21:09
读后感写的好棒
来自安徽   [投诉] [不看TA的评论]
  • 评论文章:默读
  • 所评章节:184
  • 文章作者:priest
  • 所打分数:0
  • 发表时间:2023-08-03 16:38: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