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过门》

作者:终霭

复看这篇文了,我记得第一次看到这里的时候,我对他妈妈这些话感到十分的震惊,言之凿凿,理由充分,而不是对孩子糊弄的那套陈词。那时候我在想,这该是一个怎样优秀的母亲角色,大概让人深深地仰慕向往她的强大。
如今再看依旧感慨这一章节的论述,我觉得是这本书最精彩的地方。
不过这些话偌不稍分析内在逻辑,大概只能听得似懂非懂,全靠感觉觉得有道理。
这是由一个孩子的念头提出,老师告家长,以及孩子对家长提要求的事情。
首先分析为什么两者都告诉家长。
因为孩子权力决策有效性只有一半。
家长+未成年=两者都决策事实才有效。因此无论是老师,还是窦寻个人要告知家长。
在孩子看来,我要什么,就必须是什么,这是不可能的结果。也就是窦寻提出无理由弃考事实,它无法成立,因为家长不允许。
从事实结果上来说已经到此为止。
但教育之所以为教育,就是要沟通到理解彼此,论到对方心服口服。
当然,徐女士劝人的方法,依然从换位思考理解人的情绪开始。
根据已知的事实,一开始共情孩子拥有自身内在逻辑,而老师着急告状是因为,孩子只负责提出想法,但无法承担责任。
徐女士就进一步展开说,窦寻你想要“自作主张”,说什么就是什么,可以,但关键要素——责任,也就是你老师找我要的东西你得有。
而既能提出想法,又能承担想法责任的人,也就意味着你或者可以不依赖他人,它又有着2点实际的必然要求:经济独立+精神独立。
经济独立的论述,直戳弱点,窦寻他爹不打钱该怎么办,你得能养活自己。
精神独立里,要求每一个人在成长的过程中深入思考,自己是个什么样的人,要去过怎样的生活,有自己的念头。
徐女士说,身为家长她的责任仅仅是帮他们圈一个地盘提供些外在条件,让他们好好生长,直到有能力承担责任那一天。
作为一个平庸的大人,我的能力十分有限。你在危险边缘左右横跳,考验扎我的心,我这么累你不愧疚吗?希望在窦寻依然是个小苗苗的岁月里,老实配合一点。
再缩减一点就是
观念(精神独立)+责任(经济独立)
=独立自主的人
徐女士批评他在走弯路,窦寻现在虽然自己有想法,但依然还得靠家里养着,吃人嘴软,拿人手短,就不该理直气壮地认为想怎样就能怎样。得有一天,不靠家里人做决定了,自己有能力了,才不会受制于人。而身为家长,提供了这样的一个环境,让他们通过去学习增添自己的能力,可以成长成一个想怎样就怎样的人,你得卧薪尝胆走正道,不要没事一个念头负不了责任就逗猫遛家长,家长很累的,不要天天给家长找麻烦。
8
来自广东   [回复] [投诉] [不看TA的评论]
  • 评论文章:过门
  • 所评章节:18
  • 文章作者:priest
  • 所打分数:2
  • 发表时间:2023-01-30 03:45: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