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主题

作者:xiaohou

等文等得无聊,说一些不相干的话题哈,不喜欢的坑友大可略过不看,唱个肥喏儿,还望原谅则个先!
————————以下是早前看过Munich之后写下的感想,含部分剧情。————————————
(个人觉得,muncih的焦灼与思索同晴川在《宠物权益》的争鸣与思辨颇有异曲同工之妙)
杀人者,人恒杀之!斯皮尔伯格也许没听过中国人这句古话,可是漫长的《Munich》的三个小时之后,主人公Avner终于明白了这个道理。
1972年慕尼黑奥运会,11名以色列运动员受巴勒斯坦恐怖组织劫持,营救失败,11名人质全部丧生。以色列政府决定报复,策划了一个特别行动小组,准备暗杀11个与慕尼黑事件相关的巴勒斯坦人。Avner是该小组的负责人,他从此失去在以色列的一切身份,变成一个不存在的人,告别怀孕的妻子,同其他四个同伴一起游荡在欧洲,寻找目标,伺机行动。
第一次,大家都怕。第二次,第三次,进展顺利。然而任务完成并不能让Avner和同伴们感到轻松,相反,他们越来越沉重。
Never talk with your enemy! 如果你有机会同敌人说话,你会发现,他也跟你同样有感情有信仰有亲友有家人,他也是个——人!这时候,就很难下手。我们可以轻易地拍死蚊子苍蝇,因为我们不认为这些东西有感觉。杀死猫狗就已经超出很多人能够承受的界限,因为我们觉得它们亲切。杀人,对于正常人来说,永远不能接受。除非你不把对方当人。敌人,是禽兽,不是人,这是在战场上取胜的尚方宝剑,抱定这一信念,方能所向披靡。
Avner有机会同敌人聊天,尤其是同阿里的那一次,对Avner影响至深。那人诉说着自己的信念——要建国,要让子孙有自己的土地。阿里问Avner:以色列建国用了多长时间?德国呢?所以我们不怕来不及,子子孙孙,孜孜不倦,总有愿望实现的那一天。Avner看着阿里,有些震惊,但从那一刻起,他知道,他的任务,永无终结。11个目标还没有杀完,就已经有新的接班人出现,并且更残暴更极端。
更何况,杀人者,人恒杀之!血的账单很快就到了,Avner接连失去三个队友,他自己早已上了别人的菜单。他陷入恐惧与不安,无处藏身,夜不能眠——正是现世报。他决定退出。然而即使全身而退,灵魂也已经遗失在那片修罗场,永不超脱。
看《Munich》,明显能够感觉到斯皮尔伯格那种有话要说、不得不说的迫切与焦灼。他是犹太人,以色列也是他的国,但他在认真地思考,关于那片土地,关于在那片土地上争夺了千年的两个同样古老的民族。杀人者,人恒杀之,30年前,30年后,一千年前,一千年后,两个疲惫的民族,始终纠缠在一起,不停地厮杀,不断地伤害,仇,越积越深,债,越垒越厚。杀人者,人恒必杀之,杀人者即被杀者,报不完的仇,还不完的债,跳不出的轮回,世世代代,永无止境。而这世界上其他的人——借用前两天梁文道在《锵锵三人行》里讲的一个笑话:说在少年时代,最爱偕同友人在别人打架的时候冲上去劝架。到老师来,把一群人拉开,发现打架的两个,虽然脸上带伤,但胸前的校服洁白,只是背后都布满凌乱的脚印——这些脚印,当然就是围观者争先恐后跑去劝架的原因——有谁会真的为揪斗在一起的双方着想呢?不煽风点火借机取利或者落井下石就已经不错了。
《Munich》结束在浓郁地沉重与悲哀当中。杀人者,人恒杀之,Avner明白了,又能怎样?他的退出,并不能改变其余5个暗杀目标的命运——特别行动组不只他们一个。与此同时,针对犹太人的恐怖袭击也在世界各地继续。杀戮,不能解决问题,Avner明白了,然而,这不能改变两个古老民族多舛的命运。
斯皮尔伯格的思考,斯皮尔伯格的迫切与焦灼,在他久负盛名的今天,在精明浮华的Hollywood,虽然珍贵,却显得那么无可奈何。据说Hollywood每年都有至少一颗被忽视的遗珠,比如《阿甘》热火朝天的时候,人们忘了《肖申克的救赎》,再比如 《Titanic》的辉煌之下,大家看不见《Good will hunting》。今年轮到《Munich》,悄悄地上映,默默地退出,声势比不上《艺妓回忆录》,风头远不及《BBM》,最终在Oscar令人大跌眼镜的是半路里杀出来的《Crash》,也不是它。无论北美还是欧洲,媒体奇妙地一致地与《Munich》保持距离,仿佛怕触动什么玄机,含蓄地忽略,默契地沉默,不可说。

[回复] [投诉] [不看TA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