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方尖碑》

作者:高举反猫复狗大旗

谢谢小十四创造的这个故事,献上我的书评,一些对小说的理解~
“黄昏”这个意象在小说里面出现过挺多次,黄昏时候,白昼里的事情即将尘埃落定,而夜晚的预言还无法作出,就像小说里面所处的时间点一样,世界破碎的趋势无法阻止,而彻底毁灭的预兆尚未出现,还存在无尽的可能。在知道了世界的破碎之后,神殿做出了一个选择,那就是去定义神,用爱让神子去为这个世界献祭,延缓这个进度。
说起神殿里面的祭司们,虽然在小说里面似乎是作为比较负面的形象出现,不过在安菲的回忆里面,也算不上纯粹的恶。尽管直接或间接地造就了神子在永恒祭坛献祭的结果,但格林大祭司和他的老师之后为此一直活在悔恨之中。比起批判神殿,我觉得小十四是更想要批判想以拉格伦大祭司为代表,那些过于信奉“神”这个叙事,并把它视为真理的人。
诚然,有时候为了更好地生活,人们需要某些东西。就像冰辉石的故事一样,有人生病了,有人突然陷入疯魔了……那时候人们所掌握的认知并不足以理解这些事,总要有那么一个东西,来承载这些希冀或是寻求一个答案。到后面发展水平提升,信仰之物由有型的冰辉石变为了无形的神,人们因对真理的追求而研究力量运行的规律,或者是寻找自我。但神并不是世界的真理。就像副本“亡灵书”里面一样,祭司把灾难来临这一征兆解释为“神的惩罚”,把抵挡灾难的方法称为“神的启示”。而当灾难真正来临时——祭司先是预示敌人从四面八方涌来,要人们修筑城堡来应对,然而洪水把城墙给淹没了、到知道灾难是洪水,要人们建造一条大船,漩涡把船毁灭、于是让人修建高塔,结果还是失败了。
这里面是非常矛盾的,所谓的神既然要惩罚人,那为什么要留下解决的方法,闲得慌吗?人们按照神给出的方法照做了,为什么世界又会毁灭,祂到底是要创造还是毁灭呢?祭司对灾难不断加深的了解和不断改进的应对灾难的方法,都是出自于他个人的经历,发挥自己能动性而做出的选择。如果过于沉迷“神”这个故事,把它当做世界的真理,而选择去忽略现实,那么这个虚构的东西就会开始牺牲人的生命。
安菲身上矛盾的根源在于神殿教导他的,神爱世人的理念,以及那一系列人认为神该有的美德。安菲对人当然是有爱的,像在发现世界破碎之后画出永恒祭坛的图案,再到后面一代代神子在祭坛上死去,这些全部都是他自愿的。但这些爱的方式,这些应有的美德,是他人所赋予的,而不是安菲根据自己的经历所作出的。这种过于宏大的东西,反而会成为一种枷锁。就像副本“爱弥儿”那样,爱弥儿为了学习这些美德而失去了自己的生命,更在死后为了抹去自己那些不符合美德的痕迹而不得安息。
安菲从小接受的认知呢,是人对神的认识。神应该是这样的,而你也要成为那样。但这些认知是其他人认为的,真正的神应该是什么样,安菲在这方面没有其他的想法。这就造成了他一个比较“空”的状态,也就是现实认知和理论的脱节。在他刚到永夜的那段时间,他把其他破碎世界里面的人都杀死,再使用复生的力量把那些人都复活到永昼。当然站着安菲那时候的角度上,这种做法也算不上对和错,就是他们的世界都快要毁灭了,与其在破碎的世界里面苦苦挣扎,还不如长痛不如短痛,再把他们带到一个美好的地方去。以绝对理性的角度进行评判,安菲这种行为的出发点是好的,想让生活得他们更好,也是因为爱。但这却忽略了一个极为重要的因素,那就是人的情感。
对于像蝶人族那些破碎世界的人们来说,我在这里活得好好的,对客人还这么友善,莫名其妙被客人杀死又复活了,那面对这个客人,有害怕、仇恨,各种情绪参杂,但肯定是没有爱的。和萨瑟的相处,让他开始学习用真实而具体的方式去爱人,这是安菲一个开始转变的契机。当然想要真正的改变不是一下子就能达成的,毕竟一个什么样的人,是被他的生命经历所塑造出来的,要靠后面慢慢的经历来匹配这些认知。
神是神殿对安菲的称呼,后来安菲离开故乡,到了创立永昼之后,一直也认为自己是神。这里的神是安菲对自我的一个宣称,也就是对自己的定义和想象。他为什么会承认这个身份呢,那当然是他希望自己能像人们想象的那样神那样,拥有能把破碎的世界变成乐园的能力。然后这个身份也会倒过来定义他的行为。但是这个所谓的“神”,并不是真实存在的,而是人们想象出来的。神为什么会全知全能,那是因为现实中的人终其一生也做不到全知全能。神为什么会永恒,那是因为人的寿命有尽头……这些神所具有的本质,是靠人们基于对现实生活的想象而得出的,但在现实中却永远无法达到。如果说把安菲塑造称神子是神殿对神这个叙事的想象,那永昼的存在则是安菲作为神这个身份的想象。所以说在小黑屋的时候,小郁把永昼暂时地毁灭了,安菲对神的想象也破碎了,获得了作为人自由。
到后面安菲去永夜游历,小十四设计得非常巧妙。第一站是和魅魔、小偷、海伦瑟、疯酒神等这几个人交朋友。首先是和其他外神接触,永夜里面也讲神,但这个神和永昼的神是不同的。更多比的是实力的强弱还有领地的大小。其次想魅魔、小偷、骗子这类没有很强力量的普通人,想要在永夜里活得比较好,就要去适应世界里面的规则,更加入世一点。这是一个消灭神的过程。第二站是去莎乐美和爱丽丝的世界,选择极端真实的鲜血或是极端虚幻的水晶都是不能长久的。就像永昼,过于接近神的世界,靠安菲和小郁燃烧自己的本源来支撑,终有耗尽的那一天。但是像永夜那样,靠力量去抢地盘,终有一天地盘也会被别人抢走。一天完美无瑕的东西不能长久。第三站是月君的世界,事物的生死都是它们存在必须要经历的过程,永恒是不存在的。
卡珊德拉大祭司有一段话,有时候爱有目的,有时候爱也有要求,可是爱是真的,爱之后的事情也是真的,到最后它已经忘记了目的,也没有了要求。这句话真是有一种释怀的感觉。安菲对小郁是没有爱的吗,那肯定不是的,要不然不会把他的记忆给锁起来,害怕他再一次为自己了死去。在圣山的时候,骑士长是小主人身边唯一的一个例外,不信奉小主人,也不会对他有任何的要求,在他身边一直默默地陪伴,愿意包容他的小性子,和他一起大晚上的互相盯着不睡觉,还几乎花光了自己所有的积蓄买了一把剑来送给自己,因为小主人喜欢(小主人那时候对钱也没什么概念)。骑士长的死是安菲最恐惧的一件事,即使是骑士长死后,他的力量也在帮助安菲巩固永昼。直到小郁复活之前,再也没有一个人会用一种平等的身份来对待他了。墨菲和萨瑟他们对安菲是仰慕的,克拉罗斯则把安菲当成老板。但是为什么在永昼和迷雾之都里,安菲不认为他爱小郁呢,那是因为这种爱和他认知里面的爱是不一样的。而神爱世人,却不被允许爱单独的人。
在安菲离开故乡之后,神殿将世界的破碎归咎于安菲的离开,用世界里面已死之人的仇恨与执念污染了天平,让迷雾之都视安菲为罪人。为什么故乡的人会对安菲有这么强大的仇恨呢?是因为他们对安菲有期望,这种期望来源于他们对安菲的爱。可以理解为爱与被爱的需求,如果他们对安菲没有感情,那就不会有期望被落空的痛苦,也就不会有这么强的仇恨。安菲因想要回收破碎的力量离开故乡,即使在成为强大的主神之后,迷雾之都一直是他的心结,因为故乡是他爱的来源。在神殿的时候,他和骑士们还有女使们在一起相处的氛围很愉快。他还和骑士长走过很多地方,和不同的子民们接触,把这段游历的时光视为自己美好的回忆。正是这些相互的爱,这种爱的力量,支撑着安菲走到这里。
安菲这一世为什么能脱出这个轮回,很大的原因是因为他格外的离经叛道。传播学里面有个词叫“议程设置”,就像你平时看到的新闻,是媒体想让你看到的(比如社交媒体平时报道一个新闻,这个新闻是根据他们有意识的加工,把某些点来放大,而这个点可能只是原本新闻里面微不足道的一个小点,像性别对立什么的,借此来获得更多的流量)。而你为什么觉得这个新闻很重要呢,因为它排在最前面(头版头条)。在这种媒体对信息议程的设置之下,来影响人们对周围世界的“大事”的感知和看法。当然我举这个例子呢,是因为我们生活在信息时代,平时我们对生活的感知,对世界的了解,很大程度都是靠社交平台来影响的。然后说回小说,安菲对自己身份的认知,很大程度上也是受到神殿影响的。然后神殿再利用那五条规则,让神子知道他们想要知道的,一步步把神子塑造成了自己想要的样子。而在这一世里,他和骑士长一起经常偷偷跑下山、去参加君主棋活动、更早地看到了世界的边缘,这些经历是不符合神殿小主人这个身份的。然后后面小郁和安菲一起去不同的副本,安菲有了属于自己的名字、两个人一起去兰登沃伦旅游……这些格外离经叛道的选择,让他跳出了神这个视角,成为真正的自己,成为自己想成为的神。
回到小说的开头,无尽的世界、无限的时光,哪里才是归处?成为真正的自己即是归处。
34
来自广东   [回复] [投诉] [不看TA的评论]
[1楼] 网友:-598794  发表时间:2024-03-20 23:48:38
好长!!
1
来自广东   [投诉] [不看TA的评论]
[2楼] 网友:浅潇笙歌  发表时间:2024-04-16 01:13:43
或许不只只是离经叛道,小郁早已知道祂所求之愿,他一直在有意帮他跳出这个圈,最开始的注视绝不全然是疑惑
6
来自重庆   [投诉] [不看TA的评论]
[3楼] 网友:十四什么时候更新  发表时间:2024-04-18 19:48:34
写的好好!
1
来自江苏   [投诉] [不看TA的评论]
  • 评论文章:方尖碑
  • 所评章节:357
  • 文章作者:一十四洲
  • 所打分数:0
  • 发表时间:2024-03-20 23:05: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