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评第二发:再来谈谈孟太医

作者:湘妃家的竹子

之前谈了“萧遥”再来谈谈孟帆孟顺之。
先说一下,我反对激烈的观点,是那些认为,女人(张茜)一定要嫁人,要不就不幸福;孟太医等她那么久,一定要在一起;以及虽然他害了很多人,但是人都是都黑有白的,要让他幸福,等等等等言论,不抱有这些观点的千万别对号入座,我完全没那个意思。
首先,我得先说,我也是有点同情他的,父母双亡,备受欺凌,导致内心变态。然而,可怜并不代表一个人做错了并不需要付出代价,更不代表他们就可以肆意伤害无辜的人,凭什么?就像昆明暴恐,就像持刀进入小学幼儿园杀孩子的那些畜生,可怜人多了去了,有种只盯紧仇人报复,伤害普通的无辜群众算什么?两个字,畜生。有再多的理由,有再多的眼泪,全部都是借口,在做了这样的事情之后。可千万别拿人人都做过错事来套,这锅至少我不想背。错事,也得看是什么样的错事。
所以,刘甘是畜生,孟帆一样。
说孟帆,为什么呢,看我这篇分析的章节,是他的番外,说得很清楚。
[原文]
我本是个性格阴沉的少年,无奈张家一家大约是世代治病救人的缘故,各个都长得慈眉善目,性格温良,男丁也是身强体壮,越发衬得我内向可怜。
可怜就可怜,可怜也是本钱,为了博取所有人的同情,我将一个“父母双亡性格内向家中兄弟残酷不得不舔舐着伤口过活”的形象演绎的淋漓尽致,为了打开我的心防、达到医身又医心的目的,善良的张家人让他们家和我同龄的子弟与我一起玩耍,为我排解寂寞,终于渐渐的“使我重展笑颜”。
---分割线---
这段可以看出两点,一,张家感情好,很善良。二,张家对孟帆孟顺之孟太医很好,
那么孟顺之又是怎么对待这家人的呢,或者说,无辜的张茜的呢?
[原文]
无奈张家人就喜欢这种单蠢的孩子,害得我也不得不跟着学她的蠢样。大概是性格内向的孩子欢笑起来更招人喜欢,加之我天生右颊有一酒窝,笑起来颇为有趣,张家人都无比欣慰。
他们既自豪自己做了一件好事,又庆幸自己没有辜负世交的信任,他们觉得他们不但挽救了我虚弱无力的身子,也挽救了我虚弱无力的精神。
其实我的内心恶心到作呕。
[跳几段]
某一个冬天,我借口带张茜去看水底的怪鱼,“不小心”将她推进了张家宅子的莲湖。
这莲湖我仔细观察过,为了种莲,湖底全是淤泥,莫说张茜又圆又肥,哪怕是我这样骨瘦如柴的,掉进去也要陷入淤泥里,决计扑腾不到水面。
更何况现在是冬天,掉到水里,不淹死也要冻死,最是合适不过了。
看着张茜不敢置信地睁大了眼睛掉下去时,我长久以来压抑的烦躁总算是一扫而空,连冬日里冷冽的空气都像是什么灵丹妙药一般沁入沁脾,使我浑身舒爽,连毛孔都在叫嚣着“痛快”。
[张茜没死的时候]
张茜命大,掉到水里拼命挣扎,很快就踩到了几根也不知道长了多少年的巨大莲藕,这些莲藕就像是天然形成的阶梯,她踩着它们,勉强将口鼻露出水面,居然撑到了家人来救。
早知道我就不为了逼真跑那么快了!
只要再慢一点……再慢一点……
[张茜的后遗症]
张茜病好后还是有了后遗症,她开始以极快的速度消瘦了下去,原本又圆又嫩的苹果脸渐渐变成了鹅蛋脸,圆滚滚的身子也像是搓面条一样瘦长了起来,总是红润的气色变得苍白虚弱。
张家几个兄弟说她伤了元气,以后体质偏寒,很难再恢复过来,寒气在身上不散,导致一连串的反应,没办法像以前那样喝水都容易长胖了。
[孟顺之所谓的“爱情”]
我不想杀她,但无时无刻不想着伤害她、改变她,等我渐渐大了,这种想法则变成了要占/有/她、让她狠狠的哭,让她后悔万分,让她在最喜欢我时发现我的真面目,从此痛不欲生……
---分割钱---
我之前的评论曾经把他比作斯内普,重新看了这章之后,我发现,我错了,真的,我忏悔,教授比他好一万倍,至少教授从头到尾,对莉莉的心都是真的,只不过太狭隘了,他看不起心爱女孩儿的出身家人,希望她的丈夫儿子都去死。然而,孟顺之呢?哈,他希望张茜去死。他亲手炮制了整个谋杀过程,后悔没弄死她,所谓的爱情就是希望在之后揭穿让“这么蠢的人”(孟顺之原话)后悔万分痛不欲生。心思何等恶毒,何等扭曲,何等的恶心!张茜没死是命大!洗白的人,都是抱着“反正你也没死BLABLABLA”的观点吗难道?!不是什么样的错误,都有回头的机会,不是什么样的事情,都能被原谅。
再看看他是怎么看张家的:
[原文]
“罢了罢了。当年你祖父祖母将你送到我家,便写信说你这孩子沉郁孤僻,性格偏激,希望我张家那么多开朗的男儿能让你改变性情。”
师父说出了当年的真相,使我赫然一惊。 “这么多年来,我见你虽然身体羸弱,但自强不息,学医也不拘泥旧人之法,常常有惊人的创新之举,便将一身医术俱传与你。谁料你学了医术却没学仁心,竟用在这种偏门上。你今日有了一,日后便会想二,茜儿心思单纯,你却表里不一,我不能将茜儿许配给你……”
我心中冷冷一笑。
说那么多,还不是因为我无父无母,只是个寄居府中的故交之孙而已?
若是我父亲还在,又晋升为镇守一方的大将,今日哪里有那么多求亲人家的事情?
---分割线---
看看,他在想什么?我简直想大笑,张家怎么就倒霉催的摊上这么个白眼狼?想弄死张茜,怨恨张家因为他表里不一所以不肯许亲?至于之后的所有,包括他怨恨张家送张茜入宫,怨恨皇后,怨恨皇帝等等,想要报复,全在情理之中,正常人的反应,无可厚非。我个人甚至十分欣赏在第135章中他的内心活动以及同刘凌的对话,原文如下:
[原文]
听到皇帝要宣张茜入紫宸殿时,他手中正端着一碗催发云母药性的药,在听到她要来后,他干脆利落的把它打翻了。
如果在张茜为皇帝医治的时候皇帝出了差错,她会没命,他不能冒这个险,哪怕是他也不能伤害她一分一毫,连掉根头发都不行。
年少时疯狂的占有欲和得不到的那种刻骨铭心,在漫长的等候中,他其实已经渐渐淡忘了,他一直在苦苦等候的,不过就是紫宸殿外她对他的“激动”一笑,让她知道他一直还在等她而已。
如今愿望已经达成,刘凌登基不过也就是时间的问题,他已经满足了。
所以当内尉府的人凶神恶煞的冲入偏殿时,孟帆只不过是整了整身上刚刚换过的绿色衣衫,对着身边的李医官微微颔首:“后面的事,就拜托你了。”
---分割线---
于是,同斯内普一样,他们的爱情终于经过了沉淀之后,简直让人见之心酸。我欣赏他最后坦然面对可能有的结果,他不后悔也不懊恼,因为他的愿望如此简单,已经达成。我不喜欢他,甚至因为他童年时候的事情对他怀有相当大的意见,然而,人却是有是非黑白对错不同的面。所以这种结局就很好了,他为他的行为付出代价,自己甘之若饴,有什么好为他洗白为他可惜的呢?他年少时蓄意谋杀张茜,忘恩负义,结果是最后一头栽进爱情的坑里,为了张茜的自由尽心竭力。天道好轮回,报应不爽。不是什么错误都值得原谅,譬如谋杀,所以,一报还一报,就这样吧。
[最后说几句]打到这儿的时候我就忍不住想,我是得有多倒霉,小的时候才会如同张茜一样,遇到像少年孟帆这种人。大抵我的激进也是由此而来?遗憾的是,我不像张茜一样善良,我清楚的知道发生了什么,幸运的是,我遭遇的事情,并不是谋杀,虽然也恶劣的紧。我自己都难以相信七岁的我怎么有勇气和能力逃开伤害。然而自那以后,我真的觉得,不要替别人去原谅,真的,没经历过的人,有的时候真的没有发言权。所以,还是那句话,张茜爱上孟帆了,我无话可说,然而,明摆着张茜没有谈恋爱结婚的意思,就不要老说什么,为了张茜的幸福放过孟帆等等这种话了。
2
[回复] [投诉] [不看TA的评论]
[1楼] 网友:湘妃家的竹子  发表时间:2015-12-07 16:04:00
仔细想了想,大概就是我反应过激吧,带入个人经历确实挺不好的,可是真的,恶,就是恶,有心为恶和无心为恶都是恶,导致了可怕结果,就都要付出代价,轻飘飘一句不是故意的,一句没有人教导,真的敌不过伤害。也真的让我这种经历过的人,觉得 “伪圣母”。突然就意兴阑珊了,也许真的经历过的人才会懂?随你们高兴好了。
[2楼] 网友:湘妃家的竹子  发表时间:2015-12-07 16:11:36
对施害者的同情理解洗白祝福,就是对受害者的二次加害。看来很多人都不明白。
[3楼] 网友:正雅韵  发表时间:2015-12-11 15:15:17
赞同楼主的观点
[4楼] 网友:正雅韵  发表时间:2015-12-11 15:24:51
被送进宫对张茜而言也真的是祸福相倚,宫里是个火坑没错,却恰好让张茜远离了孟帆的影响。假如当初张茜没进宫,孟帆也会继续折腾她潜在的婚配对象,最终即使真的嫁给孟帆也绝不会幸福。现在孟太医的“深情”都是时间的作用,阴差阳错成为张茜的一大幸运,也成就了刘凌。孟的故事令人唏嘘感慨,虽说造化弄人,但没有同情的必要。感谢楼主全面的分析,写得真好,赞一个。
[5楼] 网友:pizza8412  发表时间:2015-12-11 19:37:38
我不太赞同楼主的观点~~~当然我也不是说非要爱情不可。。。楼主带有自己的经历去区分善恶,估计楼主应该是不能够轻易原谅他人恶劣。。。其实说句实在话,总是记住别人的恶劣,不能够放下诚见,最难受的肯定是自己。。。。因为错误,恶劣是过往,但是人总是活在现在和未来。。。有必要将仇恨印在心里一辈子而不放吗?我想其他人之所以同情猛,最重要的应该是等了几十年一辈子,一句说话都没说过,就没下文了。。。而且楼主也只选作者对孟偏激描写的部分,却忽略了,孟对60对张西有善意的一部分文章,而且还是非常重要的善举,人一辈子,谁会执着想念自己一辈子,除了至亲父母,儿女,只剩下枕边人,张西无父母,更无儿女,若果冷宫里面其他太妃都有自己执着的人,就只剩下张西一个无相伴执着的人的话,你说谁更可怜?如果相爱,相知,相陪伴,肯定希望自己先死去,这样就不会孤独地度过剩下的时间。
[6楼] 网友:心之岚舞  发表时间:2015-12-11 20:07:57
不太赞同
[7楼] 网友:amoes  发表时间:2015-12-11 20:44:15
顶一下楼主,说得挺客观,人不能替别人说原谅+1
[8楼] 网友:正雅韵  发表时间:2015-12-11 21:02:37
5楼说的有道理,但后面两句仅针对张太妃的现状而言,有点偷换概念了——主要问题是张茜对孟帆没有爱情,所以谈不上是否可怜的问题……其实这个陪伴之人是薛太妃 2333333
[9楼] 网友:读不懂气氛真是抱歉  发表时间:2015-12-11 22:09:15
顶lz
[10楼] 网友:青岩酱油花  发表时间:2015-12-11 22:33:31
我不同意“若果冷宫里面其他太妃都有自己执着的人,就只剩下张西一个无相伴执着的人的话,你说谁更可怜?”这句话,听起来就和现在的“如果女人不结婚,那无论她多成功,终究还是一个失败者是一样的道理。”
可怜或者不可怜,不是我们这些旁观者说了算的,大多数人选择一个伴侣渡过一生,互相扶持,这值得祝福与支持。但是同样的,那些选择独自面对人生的人同样执得祝福和支持。人生一世,只要不危害到他人的自由和正当权益,选择什么样的人生,都是值得祝福和支持的。
祈祷在老身里就说过了,已所不欲,勿施于人;已所欲之,亦勿施于人。你不喜欢的,不要强加给别人;你喜欢的,也不要强加给别人。这句话也同相适用于这篇文。
[11楼] 网友:pizza8412  发表时间:2015-12-12 10:11:38
10楼中把我的言论和婚姻成功与否等问题画上等号,我倒是没想过,也没强加过。。。我觉得大家将‘孤独’看得太简单,或者想想张西听到60说的孟顺之就是孟凡的时候,什么山楂树的那章节(具体我都忘记了),看看张西的反应,经历过前朝政变,经历过家人被杀,冷宫穷困生活,张希按照道理应该都有50岁了吧,50岁的人,还记得自己年轻时候估计就15、16岁的一个青梅离开前说过的一句说话,可想而知,这个人在张西的心中地位何等地重,如果不是爱情,也至少带有一点亲情一样,换个说法,爱情的说法就是我老公很疼我,一直在挂念我,亲情的说法就是我哥哥很疼我,一直在挂念我。。。明白吗?至少这个人还存在这个世上。。。。。其实我非常喜欢孟的这个角色,有血有肉,有善有恶,有悲有喜,矛盾的内心,纠结的情怀,更令人记住的是他有一个悲剧的结局,文章没完结,里面这么多人不写番外,就唯独孟才有番外,可想而知,这个人确实值得大家深思。。。。。无论怎样,我依然支持大大,不过当我看到孟的结局的时候,不知道你们有无哭,反正我哭了~~~
[12楼] 网友:大力有些坑  发表时间:2015-12-30 21:09:39
我也支持楼主。当时看到就觉得这样的情节再好不过了。以德报怨,何以报德?
[13楼] 网友:杯中有茶  发表时间:2016-05-07 08:47:37
赞同楼主
[14楼] 网友:碧  发表时间:2019-05-18 17:04:40
人差不多都是这样的,人类的劣根性,比如说你的处境特别悲惨,看到一个生活很好的人,你的想法并不是变得和他一样,而是想把他拉入和你一样悲惨的世界。
  • 评论文章:寡人无疾
  • 所评章节:39
  • 文章作者:祈祷君
  • 所打分数:2
  • 发表时间:2015-12-07 15:44: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