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故逝皆随风--量变到质变

作者:秋水无痕

话说王爷又不信任小安了,想想也在情理之中,必竟不是小家小户家长理短的过云淡风清的日子,皇子有时本就是国家之公器,周遭客观因素太多,尤其是现在,稍有不慎血流成河,所以无法不顾忌。再加上他对小安有惭,加之小安淡泊的性子,不爱和他多讲一句话,他就不自信了不知道儿子心里在想什么、又想做什么,当然这不能怪小安的,谁让王爷之前那么渣呢,说到这不知道是不是有人要拿板砖拍我了,因为声讨渣爹的浪潮一浪高过一浪呢......,但我还是想说,事物是有规律的发展,却也是无规律的跳动,但最终会由量变到质量!就像袁世凯窃国,那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儿,积累至今才能促使王爷和小安下决心,必竟这对父子本身不是有野心要窃国的人,他们是幸运的面对历史可以选择;同时他们也是不幸的,这样的选择付出的必是诛心之痛,自己心里那个坎儿才是最难过的。刺激到王爷的是他认清了不动手儿子要保不住了,同时会殃及众将士们;刺激小安的是宝宝们的离去,还有无辜的百姓们,他说过要保这世间清晏的。观其言知其行,小安现在不管对曾青还是夏皇不再逆来顺受了,大家期待他把故事讲给夏皇听,我看啊他也不会客气的!故!夏皇帝非下台不可了,两个重要因素可以华丽丽的作为开端,一来、柳下智不甘如此下场,虽说奴隶出身但必竟也是读书人又当过丞相,追随先圣人救国救民的心同样是热血沸腾的,所以死前必留下手书一份,尽诉了夏皇纵火一事,通过望曦阁势力范围迫使狗皇帝下台;二来、夏皇听了故事后更加疯狂暴戾雌睢,使自己走向灭亡之路。两种情况叠加起来谁也保不住他的帝王之位了,正所谓量变到质变,那么最后只有老太后出面保他一条狗命,然后再找个替死鬼给皇室留点面子,必竟宇都失火要给天下人一个说法的,至于最后谁当了皇帝在下可就不敢说话了,要看落落的想法了......,只是我弱弱的说一句希望小小逸是小安的后人。
[回复] [投诉] [不看TA的评论]
[1楼] 网友:秋水无痕  发表时间:2016-08-03 14:18:47
王爷发现这次又错怪了小安,反虐拉开序幕,
[2楼] 网友:路人甲  发表时间:2016-08-03 15:15:15
小安?反应了一下才知道是子懿,。。。。。
[3楼] 网友:秋水无痕  发表时间:2016-08-09 01:03:57
因为小安比子懿写起来简单方便!嘎嘎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