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念间,空非空亦非非空

作者:reedyboy

佛家言,四大皆空,岂是单纯“空”之意,当下这红尘俗世,皆从空明而来,六道轮回更是因缘和合而成,却又是非空。但若视这因缘不过梦一场,却又是非非空。
一念间,空非空亦非非空,不过一念间
一念间,通透这红尘,即证菩提,即得极乐
尝与友言,虽是不才愚见,但求抛砖之意
佛,何尝不在这六道中,何尝不经这红尘里,然佛与我有何不同?
佛,已具大圆满,大智慧,这红尘不过如影般随风而过,于其心却无挂碍。
见色我起色心,见色佛起空心;见礼我起贪心,见利佛起舍心;见名我起熏心,见名佛起弃心;见苦我起烦恼心,见苦佛起慈悲心。
六道众生,无不平等,佛皆悲之。然这六道自有其规,自有其律,纵是佛,亦不可违之,若违之,即离菩提,即坠红尘。因之谓,一念间,可证菩提亦可离菩提。
六道之中,人道之尊,非在贵于其它五道,而于人通灵性,更善悟道,易于其它五道。此世为人,当惜此道之福,精进无为。
再言佛与人,佛于此轮回之中却似莲,出淤泥而不染,何以故,以其看透花开花谢空一场,仿如子曰: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
其实,当我们静下心来,回想这年岁经历,何尝不会有种,恍然一梦的感觉,过去的种种只仿佛影像般一幕幕从脑海中滑过,而自己却像个置身事外的旁观者,看尽这世态炎凉。不过,来事种种,心又动,又不由自主地投身这到老的营生之中。
佛却不同,虽然他就在我们身边,他也经历着轮回转世,但他却一心空明,早就把这所有都看透,即使轮回,也不会对他有所牵绊,轮回在他眼中即是极乐,入世即出世。佛与我,也不过一念之间的差别,然而这一念,或许要千世百代方能悟得,也或许机缘巧合棒喝一声就悟了。
佛在我们身边,因为他有慧眼,所以他有时会提点我们,有时会历练我们,因为他慈悲,所以他想度化我们。
料想,当此人间,个个皆悟菩提,此人间不就与东方琉璃世界一般,不就与西方极乐世界一般,而这六道虽在,但在众生眼中,不过是个过家家的游戏罢了。
佛常言:放下自在,这其中,最难放下的,就是我执。你说那红狐、白狐,修炼千年,终不忘自己的精血原神,终究放不下,若放得下,即离菩提不远。
再说知心,若能真心悟道:替狐一死,当可证,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也就立登极乐。
那程子非,让你以情解情,你却以情骗情,真是愚之至。如若真爱,人如何,妖又如何,不过一张面皮而已。
那阿苏,你言心不死,何以悟道。心是何物,你又是何物,悟道,非为让你心死,而为让你放下心来。把这心端在手中仔细瞧瞧,何必执着这心上。你若能放下此心,你便可生出无数个心来:舍心、悲心、爱心、慈心……若言怎可悟道,临山面水脱尘而修不过小家之道,所证不过天界之类,终免不了轮回之苦。若想悟道,先入这红尘之中,经历这人世的贪嗔痴,修善积福,精进无为,再看透这红尘之时,即是你悟道之日。

[回复] [投诉] [不看TA的评论]
  • 评论文章:白狐
  • 所评章节:24
  • 文章作者:子浮
  • 所打分数:0
  • 发表时间:2006-07-17 23:5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