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身·求生

作者:

周五啦,一周“坐牢”结束~
每到周五我惯例又开始来瞎哔哔几句啦~
目测秦州卷开始进入收尾阶段,回顾阅读这卷的过程中我最常说的一句话大概是“秦州卷可太精彩了”。
我记得看完五十六章的发过一条评论,大概说的是很难评秦州这几个重要官员,他们身上有着很多矛盾点,于是你就很难去说绝对的好与坏。
卷三【天水狂澜】之所以让我每天看完都会发出“精彩”的感叹点大概就是在这里。
所以这条长评大概是随便瞎扯扯秦州卷的这些人。
回顾这一卷,上邽城里一众角色几乎都能给人留下印象,即使是出场了一次就被灭门了的功曹黄禹。
世家出身的录事杨园。
在他身上你可以看到世家子弟的优越感,也能看到说是蠢也好天真也罢的“想当然”。
一直装病的长史杜与鹤。
只想平安活到致仕的他一开始几乎没啥存在感,明明装聋作哑半生,却在最后站出来想要保护平民,浓烈退场。
也有从平民一路走到一州的司马、刺史的崔千、方良。
但这两个人又完全不同。
崔千,如果不是方良说他也是贫苦出身的,我想大家都快忘了他最初登场带着金腰带,最后走到这个位置的时候,或许他也和我们忘了一些东西,回头再看他的字“一心”就多少有点讽刺。
再看方良,走到秦州刺史这个位置的时候,在得到比之前更大权力的时候,他做的是不放任世家的特权,但是依旧无法改变什么,依旧撼动不了世家,最后致使他走到“反”这一步。用了最简单粗暴的办法,如果改变不了,那就算杀光好了,但杀得了秦州上邽城所有世家,杀得了璋朝的所有世家吗?
我觉得他未必不知道,但依旧决绝地走上了这条路。
我在他身上看到了一种信号,或许那也是他给当今这个世道的一个信号。
而仅出场一次在接风宴上说着“若有吩咐,在所不辞”嗜赌的黄禹,我们谁也不知道这是不是场面话,再也无从考证了。
在流民中出了个王二。
真的是让人眼前一亮的角色呢!他的一些眼界确实让人惊讶,本来还在奶个加入主角阵营,结果没想到梦溪石发便当发的(就,还有救嘛?)
还有一个魏解颐,可能有人讨厌有人无感,碗碗评价她像十年前的章玉碗。
怎么说呢,她的行为想法其实是和当下很多被好好保护着长大的人是一致的。
可能出身,谁都无法选择,所以我们可以看到不管是陆惟章玉碗刘复,陆无事风至雨落,还是秦州的方良崔千杨园杜与鹤,王二,还是前文的李闻鹊,苏芳眉娘,周逢春等等所有出现过的大小角色,他们出身各不相同似乎又各有相同,但最后走上的路不尽相同。
王二的便当?第一反应是没想到,但仔细想想凡事皆有因果,你做了什么,就要承担它可能带来的一切后果。
无法改变出身,但还是要努力地走在正确的那条路上呀,但什么是对的,好像有时候还挺难说。
这一卷的打戏是稳定发挥的水平,但我个人感觉写人才是最难的,要塑造一个让人印象深刻的角色好像更难,你不能一直让他们顺风顺水处在不败之地,要让他们被“打压”被逼到绝路再触底反弹。你要充分赋予他们“人”的那些矛盾点,才能让他们彻底活过来而不是能用只言片语就能简单去总结他们的“纸片人”。
秦州卷正是因为这几个完全不同但又立体的角色变得无比丰富精彩。
秦州卷跌宕起伏,同时也笼罩着悲剧色彩,在这一战里我似乎没有看到谁是真正的赢家。
纷乱已起,做为上帝视角的我们知道,所有人的结局好像都是在走向“顺势而为”的求生路上,究其根本这个世道政权的问题。
看到这里的时候我忍不住会想陆惟章玉碗到底该如何走接下来的路。
每到写长评的时候都会深刻感受到我这贫瘠的词汇量和有限的表达能力,因为表达不出文万分之一的精彩点,其实好像还有很多没说的,但脑子打结了已经开始胡言乱语了,一看字数够了,发了发了不想努力了(躺平)
鬼知道我在说什么,反正这就是这卷写得超好的,在剧情推进的同时,感情线两个人也算一路经历生死了,建立在这一路走来的基础上那不是必然更好嗑(狗头)反正就超级无敌期待京城卷的开启。
最后,周末愉快,周末愉快鸭大家~
Ps三十万啦,过半了吧要?那个,放个预收看看(狗头)(说完就跑)
2
来自福建   [回复] [投诉] [不看TA的评论]
  • 评论文章:凤归朝
  • 所评章节:61
  • 文章作者:梦溪石
  • 所打分数:0
  • 发表时间:2023-11-03 14:2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