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乾隆不爱孝贤

作者:有时

如果乾隆不爱孝贤
一个皇帝,他可以有三宫六苑,佳人无数,他可以有宠有爱,在她们生前身后给予无数的赏赐与荣耀,然而,他绝做不到乾隆对孝贤这般,那时正值人生精力的巅峰,做为一个还算英明的皇帝,他的改变之巨令人瞠目。
为了孝贤皇后的死,他提高皇后丧仪规格,抛开康熙雍正两朝定下旧例,援引先朝《大明会典》所载皇后丧仪,令各省文武官员从奉到谕旨之日为始,摘除冠上的红缨,齐集公所,哭临三日,百日内不准剃头,持服穿孝的二十七天内,停止音乐嫁娶;一般军民,则摘冠缨七日,在此期间,亦不嫁娶,不作乐。天下臣民一律为国母故世而服丧,就清朝而言,尚属空前。
由于丧子、丧偶以后他心情极度悲痛,情绪恶劣,在烦恼焦躁中由于孝贤皇后的丧葬事件引起了大官僚一连串的贬责黜革甚至赐死,使乾隆初年相对平静的宦海突然掀起了波澜。朝廷的政策方针从“宽”趋“严”,向着新的统治格局和统治作风演变。
首当其冲的便是皇长子和皇三子。他们作为庶出皇子,从未被乾隆列入储君考虑对象,这使他们十分不满,在孝贤皇后去世后,无哀慕之诚,受到乾隆的严厉斥责,并且联系到立储大事,乾隆断然宣称:“此二人断不可承续大统”。永璜的师傅俺达相继受到处分,其中和亲王弘昼、大学士来保、侍郎鄂容安各罚俸三年,其他师傅俺达各罚俸一年。
乾隆十三年四月,皇帝阅看翰林院所制的皇后册文,发现满文译文中将“皇妣”一词不小心译成了“先太后”,这让皇帝勃然大怒,刑部尚书阿克敦被交刑部治罪。其他刑部官员见皇帝盛怒,加重处分,拟绞监候。不料,暴怒的君王尚不满意,责备刑部“党同徇庇”,故意“宽纵”。将刑部全堂问罪,包括满尚书盛安、汉尚书汪由敦、侍郎勒尔森、钱阿群、兆惠、魏定国,均革职留任,而阿克敦则照“大不敬”议罪,斩监侯,秋后处决。这样严厉的处分使当时官僚们个个胆战心惊。
五月, 乾隆又抱怨光禄寺筹备的给皇后的祭品等“俱不洁净鲜明”,光禄寺卿增寿保、沈起元、少卿德尔弼、窦启瑛俱降级调用;工部因办理皇后册宝“制造甚用粗陋”,全堂问罪,侍郎索柱降三级,涂逢震降四级,其他尚书、侍郎从宽留任;礼部“册谥皇后,未议王公行礼之处”,尚书海望、王安国降二级留任,其他堂官也分别受到处分。
乾隆与皇后生前感情挚笃,各地督抚大臣、提督、总兵、织造、盐政等官员纷纷借此邀宠,呈递奏章,要求“跪请圣安”并“叩谒大行皇后梓宫”。两淮盐政吉庆声明自己“惊闻皇后崩逝之信,心胆俱裂”,福建陆路提督则“伏地哀泣,涕泪交流”。乾隆对这些奏折大多是一览了之,表示毫不在意。但是,各省满族的督抚、将军、提督、都统、总兵,凡是没有奏请赴京的,各降二级、或销去军功记录。这样受到处分的有两江总督尹继善,闽浙总督喀尔吉善、湖广总督塞楞额、漕督蕴著、浙江巡抚顾琮、江西巡抚开泰、河南巡抚硕色、安徽巡抚纳敏等五十多名满族文武大员。
六月,举行祭奠孝贤皇后典礼的时候,来的大臣不到一半,各省督抚大员要求进京参加葬礼的也 太少,这让乾隆尤其不爽,他决定找个由头杀人。正好,杀人的机会来了。
按照满族旧□□后之丧,官员们在一百天内不能剃发,以表示自己专心悲痛,顾不上收拾自己的仪表。这种风俗大清会典中并无记载,雍正皇帝去世时,许多官员并没有遵照旧习,百日内已经剃发,朝廷并没有追究责任。因此,皇后之丧中,许多人都剃了头。6月,锦州知府金文醇,在百日内剃头,被人举报,当场抓了起来,交到刑部,刑部定了斩监候,乾隆正在气头上,刚好遇见这个杀人机会,一看刑部的判决,马上把刑部尚书盛安叫来大骂一顿,说他徇私,把他也关了起来。不久又发现大官僚江南总河周学健在百日内剃发。乾隆震怒,斥责周学健“丧心悖逆,不惟一己敢于犯法,并所属官弃同时效尤,弃常蔑礼,上下成风,深可骇异”。湖广总督塞楞额也于丧期剃发,因他是满人更令乾隆不能容忍,故批示:先有个金文醇,再有个周学健官职比他大,所以我就不怪金某了,现在又有个塞楞额,身为满人,也不知道以身作则,这样,就处理塞楞额。于是,塞楞额被下令自杀,周学健革职,发到边疆做苦力,至于金文醇等人,就算你们运气了,保住性命,滚蛋吧。
湖南巡抚杨锡绂、湖北巡抚彭树葵也于百日内剃头。听说乾隆严厉追究此事,吓得战战兢兢。杨锡绂准备自行检举,以求减轻罪证.塞楞额因是旗人,恐加重治罪,阻止杨锡绂自首,后来事情败露。乾隆的怒气更是火上加油,将杨锡绂、彭树葵革职。
乾隆此时重谴内外大臣的行为被指为“迁怒”,乾隆遂下旨为自己辩解:“今皇后之事。朕哀则哀矣。而饮食起居用人理事如常。
[回复] [投诉] [不看TA的评论]
[1楼] 作者回复 发表时间:2011-12-20 14:10:36
太感谢亲的长评了!
没想到居然有将这个资料发上来的,说实在的,乾小四对孝贤的爱不止这一方面,但俺也觉得只这一点就最能体现出来,其余的感情真挚的诗、提携后族封公封爵、大兴土木为她的后事、每年忌日必去拜祭怀念……等等,都不如一个帝王拿江山朝臣来发泄能够表达。。。。。只为这一点,俺就很想写孝贤跟乾小四了,希望在这里他们能有一个好的结果,大清,四四的大清交托在他们的手里,才不被辜负。
[2楼] 网友:琉璃  发表时间:2011-12-21 23:11:42
。。。。但是他为什么在孝贤在世的时候如此宠爱高氏呢?还允许高氏穿只有皇后才能穿的明黄朝服。。。这是为什么呢孝贤活着的时候不是给她添堵吗
[3楼] 网友:dear  发表时间:2011-12-22 09:32:42
对啊 我也想知道为什么,在看这个评之前,我根本不知道弘历有爱富察氏,以为弘历是爱高氏的,毕竟弘历给予高氏太多荣耀和地位~~~~~~~~~~~~~包括像皇后一样穿明黄朝服和接受有一品夫人以及妃子跪拜等特权,谁知道的讲讲~~~~~~~~~~
[4楼] 网友:午时  发表时间:2011-12-22 10:24:31
我倒觉得很大一部分是政治因素,尤其是对富察家,他每重用一个富察家的人必说是看在皇后的面上,不觉得太假了么?
[5楼] 网友:午时  发表时间:2011-12-22 10:24:34
我倒觉得很大一部分是政治因素,尤其是对富察家,他每重用一个富察家的人必说是看在皇后的面上,不觉得太假了么?
[6楼] 网友:红狮郎  发表时间:2011-12-22 10:33:17
是的,高氏的存在让人一直质疑着乾隆对孝贤的爱,高氏曾在侍奉乾隆于潜邸时被乾隆亲自请雍正抬籍,亦曾于乾隆初登大宝大肆封妃时一跃成为贵妃,她曾穿着明黄的衣饰与乾隆留下了油画,但,我们都知道,乾隆,爱新觉罗·弘历,他的皇位来得远比他父亲容易,但,仍不是那么简单。
没人能否认他的政治才能,这样一个皇阿哥,他能不知道后宫阴私吗?!
他能不知道,他明晃晃的宠爱对与一个女人——一个生活在红墙绿瓦中步步惊心的女人——来说,与其说是宠爱,不如说是毒药好了。
他的宠,让高氏未曾诞下一子半女;他的宠,让她受尽了白眼嫉妒;他的宠,让那样一个女子红颜短命。
乾隆能不明白这些吗?!可他仍然这样做了。。。。。。
这意味着什么?
是爱,还是伤害?!
爱一个人,就要学会保护她。可他没有。
而这段时间,在深得圣宠的高氏背后,孝贤无疑是安全的。
尤其是孝贤死后,乾隆的一切作为,不都说明了这些?!
即使高氏也已经去世,可乾隆留给她什么?!
什么都没有?!!!
这对于一个爱新觉罗家的痴情种子来说是不可思议的!!!
掩盖于历史真实之下的,是弘历对于发妻的那一抹挥之不去的爱......
[7楼] 网友:lee  发表时间:2011-12-22 10:54:07
这样的爱不如不要,活着的时候被打脸,死了的时候被侮辱,家族子弟大多壮年就死干净了。
[8楼] 网友:lee  发表时间:2011-12-22 11:00:36
看看被封的封号:孝贤,再看看高氏的封号:慧贤。而且乾隆还明晃晃的对人说,孝贤这封号是她自己在活着的时候求乾隆给的。可能吗?打脸,打脸啊!
她死后,乾隆的一系列行为能说明什么呢?乾隆十三年,整个朝政已经被掌握在乾隆的手中,他想怎么样就怎么样了。高氏被封第一贵妃的时候是什么样?刚接手朝政,张系和鄂系两大老臣派系还有莫大的权利,朝野内外俱不稳的时候,抬举各包衣出身,无功无嗣的妃子的难度可以想象有多大!
要凭借孝贤死后乾隆的行为来佐证乾隆爱孝贤,真的是太可笑了。
[9楼] 作者回复 发表时间:2011-12-22 12:39:36
怎么说呢,慧贤这个谥号是怎么来的,不可考了。。。。可孝贤这个谥号却是孝贤自己求来的,也不算求,只是夫妻间的玩笑,一时说过而已。。。。但在孝贤死后,乾小四想起来了,于是不顾大臣反对硬给她上了这个号。
我想跟亲们说的是,“慧贤”跟“孝贤”两个字在咱们现代人眼中看来没甚区别,可在古代,谥号的一字之别,意义是不同的,发一段给亲们看:
孝:五宗安之曰孝;慈惠爱亲曰孝;秉德不回曰孝;协时肇享曰孝;大虑行节曰孝;慈惠爱民曰孝;慈爱忘劳曰孝;从命不违曰孝;善事父母曰孝;遵义安仁曰孝;几谏不倦曰孝;姻睦其党曰孝;博于备养曰孝;敬慎所安曰孝;尊仁爱义曰孝;能养能恭曰孝;干蛊用誉曰孝;继志成事曰孝;践修世德曰孝;丕承先志曰孝;博施被物曰孝;教刑四海曰孝;德通神明曰孝;先意承志曰孝;能奉祭祀曰孝;志不忘亲曰孝;富贵不骄曰孝;德加百姓曰孝;徽音克嗣曰孝
再看贤:
贤:仁义合道曰贤;宠至益戒曰贤;行义合道曰贤;明德有成曰贤;内治隆备曰贤;内德有成曰贤
“贤”很多人都能用,但“孝”在古代人眼里,无论男女用它,都只能说是“完美”了。
所以,别拿“慧贤”跟“孝贤”放一起比呀!冤枉乾小四,也贬低孝贤了。这真的不是明晃晃打脸的行为,两者高下之别是很明显的。
再者,雍正去后,张系和鄂系两大辅臣势大,但对一个新帝来说,政治格局越复杂越好,再者,高斌在江南势力很大,手中握有雍正不少力量,将他提起来,也有参与制衡的关系,你看,雍正当年登基后不也用的是自己的属人门人居多吗?对于乾小四来讲,抬高斌——他女儿至少是他的“贵妃”,是站在他这边的,算是他手中比较稳固的势力……不要以为辅臣就会处处顾着新帝,要知道历史上摄政不还权的多的是,乾小四虽然不是年幼无知的幼帝,可他还是要防的。。。。
鱼觉得,他宠慧贤,真的是政治因素。
[10楼] 网友:……  发表时间:2011-12-24 17:19:21
噗我就想吐个槽,亲你是在搞笑么,所有的皇后,只要是皇后,谥号必然有个孝字,神马孝庄文孝康章孝惠章孝诚仁孝懿仁孝昭仁孝恭仁孝敬宪孝圣宪皇后难道还都是因为所有的皇帝爱皇后爱到不可自拔?人家给谥个孝字是祖宗家法好吧,真要讲神马真爱顺治还就爱孝献呢,孝康章孝惠章不照样谥个孝?
[11楼] 网友:囧  发表时间:2011-12-24 19:36:22
我只想说两件事
一、他老子雍正死后百日内有人剃头他不管,死了老婆百日内有人剃头他就怒了,四四你养的这是神马儿子啊,真是悲哀
二、清朝皇后都是孝xx,怎么到了孝贤这儿这个孝字就是自己求的?而且他要是真那么爱孝贤,完全可以给慧贤改谥号,这么用同一个字简直就是赤裸裸的打孝贤的脸,一个正妻谥号用小妾用过的字,神马玩意儿啊。
[12楼] 网友:YY  发表时间:2011-12-26 19:55:24
怀疑乾隆是人格分裂
[13楼] 网友:qing  发表时间:2011-12-26 22:08:59
和公用插头谈爱,有点不现实。把乾隆对孝贤所谓的爱美化再美化,也是漏洞百出的爱。成批成批的往后宫进女人,六十多岁还有精力让十来岁的小姑娘怀孕的猥琐男人,和他谈爱不是扯淡么。
[14楼] 网友:qing  发表时间:2011-12-26 22:11:43
和公用插头谈爱,有点不现实。把乾隆对孝贤所谓的爱美化再美化,也是漏洞百出的爱。成批成批的往后宫进女人,六十多岁还有精力让十来岁的小姑娘怀孕的猥琐男人,和他谈爱不是扯淡么。
[15楼] 网友:浓  发表时间:2012-01-13 03:35:44
“都不如一个帝王拿江山朝臣来发泄能够表达”
哎,这一点倒是有点让人感动~
看完《娴清逸芷》,我很开心地哭了一场,从此大爱乌拉那拉·芷娴
现在看了这个资料,觉得孝贤似乎也很好啊,再加上清梦绕瑶池,好像不得不喜欢原配富察氏哎
好吧,其实我喜欢的是智慧淡定的穿越女~~呵呵
不过话说,清梦绕瑶池,这名字太文艺了啊~~~诗句里的...幸好有孝贤皇后同人这几个字~~
[16楼] 网友:lllll  发表时间:2012-09-07 21:39:35
不知道是不是慧贤粉的宣传工作做得太好还是怎么滴,怎么到处都能看见人说什么慧贤跟皇后比肩甚至超过神马的。皇后的贤是贤明德有成曰贤。内治隆备曰贤。妃嫔的贤是贤内德有成曰贤,根本就不是一回事。至于讨谥号这种事情,书上说的戏谓帝,夫妻开玩笑都叫讨了,那也没什么可说的,何况谥号这种事情,是讨能讨来的吗?娴妃大概也想讨个谥号呢。清代皇后谥号都姓孝,所以就剩一个字可以用来做评论了。一般来说这一个字只够概括该皇后的最大特点。比如庄,惠,康,慈,和,诚……但是“贤”是囊括各个方面了,意思是“哪儿哪儿都好,各方面都堪为楷模”,所以说这个谥号对皇后来说是最高认可,想要这个谥号太正常的,跟慧贤几毛钱关系。明黄色什么的更好玩,能找出来乾隆初年到十年之间贵妃穿明黄色是逾制的记载再说不迟,不过是粉丝YY。第一贵妃之类的说法也挺好玩的,高斌是乾小四当时活着的岳父里地位最高的,抬举她有什么奇怪的。至于什么给了慧贤太多荣耀和地位啊宠爱有到给皇后添堵的程度,敢找几条真正的历史记载而非粉丝YY的出来吗?
[17楼] 网友:lllll  发表时间:2012-09-07 21:51:31
慧贤皇贵妃在各史料民间笔记的记载里基本上就只记载了谁的女儿谁的妃子什么时候死谥号是什么之类外加几篇册文,就什么都没有了,哦还有杀她兄弟侄子的时候说不能因为她的缘故偏私。她的受宠理由是因为乾隆为她写过悼亡诗,而不是粉丝YY的那些一没逾制二被唯一其实根本就不是唯一的东西。至于孝贤,先不说她有清史稿上仅次于海兰珠董鄂妃的“上甚重之”以及全文刊载清史稿的述悲赋没拆成的北京城门封了四十多年的长春宫扩建的观德殿静安庄,就一句“早知失子兼亡母,何必当初盼梦熊”就足够秒杀其他了。继承人都不如了,其他妃子算什么啊。顺带纠正下前面那位说乾隆请雍正抬旗的,贵妃抬旗是乾小四自己干的,不止她,仪嫔令妃也是乾小四自己弄的。如果你是想说的乾小四请封侧福晋的话,只能说史书上没这说法,这是慧贤粉脑补出来的。一句话这俩在君王的恩宠程度上,根本不是一个等级的,一个是史料能砸出来一堆,一个百分之九十九点九靠的脑补。
[18楼] 网友:玖月  发表时间:2012-10-17 14:34:33
慧贤靠边站,不是很喜欢乾小四,但对孝贤真心喜欢,要不是乾小四这么花心,或许孝贤也不会那么早死了
[19楼] 网友:十九青  发表时间:2013-01-05 22:11:47
其实楼上都忘了一件事,孝贤和慧贤是共同供奉在长春宫的
[20楼] 网友:雪  发表时间:2013-03-24 20:25:49
堂堂一皇后一正妻居然沦落到和个小妾同享祭祀,摆在同一个宫中受人祭拜,你让人怎么相信乾隆是爱孝贤的,别告诉我他是真的以为孝贤和慧贤姐妹情深他怕孝贤泉下寂寞所以找了慧贤陪她
[21楼] 网友:止步.羙如花+り  发表时间:2014-02-26 17:10:43
【1楼】 网友:十九青 打分:0 发表时间:2013-01-05 22:11:47
其实楼上都忘了一件事,孝贤和慧贤是共同供奉在长春宫的
【1楼】 网友:雪 打分:0 发表时间:2013-03-24 20:25:49
堂堂一皇后一正妻居然沦落到和个小妾同享祭祀,摆在同一个宫中受人祭拜,你让人怎么相信乾隆是爱孝贤的,别告诉我他是真的以为孝贤和慧贤姐妹情深他怕孝贤泉下寂寞所以找了慧贤陪她
------------
高娘粉对于秀智商一直乐此不疲。
我们看看长春宫事件的相关记载。重复类似内容概不写两次:
【史料一】:来自清宫词(枝巢子版本)
孝贤鸾驭去长春 翟茀钗钿色色新 长妇承家应有主 珠冠珠串拂轻尘
乾隆六十年十二月,谕长春宫供奉孝贤皇后东珠顶冠东珠朝珠,嗣皇帝即位后皇后即可服用。
【史料二】:来自清宫词(吴士鉴版本,其他笔记也有类似记载)
孝贤崩后,御祭文字哀婉沉挚,凡平日所御奁具、衣物,不令撤去,照常陈设,圣心眷注亦古今所罕见也。
【史料三】:来自清实录
长春宫向有孝贤皇后东珠顶冠、东珠朝珠等件。在彼陈设。因思国家宫殿。俱有定制。若皇后服物陈设宫中。则其地即扄闭清严。未便再行居住。一朝之后。服物陈设一宫。世代相承。禁籞几无余地。况此等贵重物件。原为端闱服饰。自当为世代皇后之用。又何必虚为供奉。致占宫闱之地。朕前降谕旨。以重华宫为每年锡宴之所。将来不应复安神御。当循其旧。以为世世子孙衍庆联情、吉祥福地。即犹此意。所有长春宫供奉孝贤皇后东珠顶冠、东珠朝珠等物。嗣皇帝即位后。皇后即可服用。从此云礽继庆。翚翟增辉。更为无疆盛事。此旨著交内阁、尚书房、内务府、敬事房、各存贮一分。以垂法守。
【史料四】:来自清实录(清宫述闻有类似记载)
又宫内之长春宫。向有孝贤皇后及皇贵妃等影堂。朕不过每岁于腊月二十五忌辰之日一临。但思列后及圣母。均未有专奉圣容处所。则长春宫即岁暮亦不便悬像矣。
【史料五】:来自高宗诗对此事的记载。名为《教潘岳悼亡诗体即用其韵(六月二十一日作)》
十旬攸以临,服制众云易。
注:国制臣民以丧期满百日除服。
予怀未觉遥,有如一日隔。
偕老欢莫追,叹逝愁奚益。
因悟宇宙间,率为形神役。
别后已杳杳,忆前尤历历。
惟其无显名,是矣贻芳迹。
嗟哉长春宫,遗像空悬壁。
欢去悲以归,每念增忧惕。
兰湘陈豆核,椒浆泛爵双。
三奠尽一心,一心纷百析。
倾爵酒频酹,拭巾泪尤滴。
滴泪不能干,平生恩爱积。
齐物惭未能,难学庄盆击。
独旦不能眠,欹枕怀百端。
魄渊促代谢,朱明形欲阑。
凉秋率感人,况逢形影单。
未闻蛩杵声,已觉寝簟寒。
寒宵那更同,梧月虚膧胧。
小结:
1,就所有记载来看,高娘娘连配角都不算,说她是高级酱油是不是抬举了?
2,就那条高娘娘当酱油的史料里,清清楚楚地写着“皇贵妃等”,皇贵妃等=高娘娘,照一般人的逻辑,肯定不会说是高娘娘一个人,但以高粉的智商和下限,是绝对可以的。某家向来不是喜欢一手遮天,把其他小妾不当一回事么。
3,物品PK :长春宫的东西“孝贤皇后东珠顶冠、东珠朝珠等件”“所御奁具、衣物”,而高娘娘呢,一幅画像而已,居然又不是唯一的。
4,存在时间PK:孝贤的东西约乾隆十三年至乾隆六十年,无空档期~~~~~~~
高娘娘的画像:每逢节年挂一次,不是天天挂.其他皇贵妃也如此,大概只有高粉傻到以为天天挂。
至于那个“挂在一起”,真不知道从哪里YY出来的。
5,高娘娘这么牛逼的人物,乾隆怎么不给高娘娘的宫殿纪念一下,怎么屈居到别人家里,还不是唯一的,还只剩下一幅画,也就一年一度的曝光率,高娘娘那啥用过的物品和衣服,不知道怎么被处理了。我觉得完全可以把画像弄到高娘娘自己宫里啊。
6,高娘娘的粉一个劲意淫人家储秀宫是高娘娘住过的。这没任何根据。就目前的资料而言,高娘娘这种酱油根本找不出二两干货,我们也无从知道高娘娘住哪个宫殿。
7,史料五里乾隆的诗,长春宫里的怀念人物压根没提到高娘娘。高娘娘平时在那连个画像也没有,还怀念个毛~~~~~~~~~~~
8,《清宫述闻》序:“在讲到内廷六宫时,提到顺治皇帝、乾隆皇帝对自己钟爱的董鄂妃、孝贤皇后的痴情”,
尼玛这个作者真是脑残有眼不识泰山啊,应该写成“在讲到内廷六宫时,提到顺治皇帝、乾隆皇帝对自己钟爱的董鄂妃、高娘娘的痴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