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红楼之蟠玉》

作者:刘小八

看了第一章便晓得,这文定是要周更的。
每章这三四千字,搁普通的小说里不过是多说几句话,多卖几次萌罢了,搁到这文里,不知道若茶要查多少资料,翻几次红楼,逐字逐句的斟酌多少时候呢!
自小会读书开始,便只是囫囵吞枣,一目十行,反倒颇引以为傲,偏就红楼一书,看的快了,便只知道几个人物名字而已,于曹雪芹颇重笔墨的所在,倒是正好错开了去。
发现这篇奇文伊始,也还是草草看下去,却发现自己不自觉的放慢了速度,每句话都要细细断句,一则,大多数句子不同于白话文,有些晦涩难懂;二则,是不愿辜负了若茶的这番心血罢了。
晋江上的文,主流的是快餐文学,很多时候读一乐而已,有多少人愿意细细品读那些晦涩的文字?偏就是如此,同样是言情,也能看出若茶的不俗。
看过红楼已有十年了,除了一些广为流传的片段,其余已渐渐遗忘,该谢谢若茶,让我重新想起那些年少的时光。
薛蟠和黛玉,从没在心里将这两个名字放在一起,在这篇文里偏就那么顺理成章。
对于薛蟠的印象,只隐约记得他是宝钗不成器的哥哥,似乎还娶了一个悍妇,再无其他。在《红楼之蟠玉》中,虽然已经换了里子,但仍旧让人不得不感叹:是啊,薛蟠也是个贵公子呢。
看了开篇两章,心里是有些烦闷的,这也是看惯了快餐文学的弊处,总想着快点看到男女主角见面,然后相爱,经历一番波折,最终修成正果……本文却不急不躁,缓缓将故事讲下去,将薛蟠入住林家的缘由叙述的如此顺理成章,这份严谨,不得不让人钦佩。直写了一万多字,才安排两人见面,还是匆匆一面,黛玉连帕子都丢下不管,一副小女儿的羞态。
《红楼之蟠玉》这篇文,私以为是非常贴合原著的,不仅指用词遣句,更在于人物的塑造,情状的描写。若茶寥寥数笔,黛玉的小性儿、细腻和敏感便跃然纸上。通篇更是连小丫头的穿着也细细刻画,大家族的繁盛和繁盛之下隐藏的肮脏也在字里行间隐隐得到体现。
不只薛蟠和黛玉,就连那些丫头也是惹人爱的,藕叶像是晴雯,伶牙俐齿,谁也不能欺负了去,春纤则像袭人,沉静持重,落落大方,这二人围绕在薛蟠左右,倒让人有男主是宝玉的错觉。同样是友爱姐妹,同样是不爱八股,可宝玉怎么看都像宠坏了的孩子,不比薛蟠来得成熟。
这篇文写起来是费心力的,但也有一点很是讨巧,若茶既可以将故事往大处编排,连带着将贾府的兴衰一并包揽,也可以只写薛林两家院内事,主攻蟠玉二人的感情纠葛。不管若茶如何选择,都会是一部精彩的小说。
看了太多穿越言情,大多是一眼定终身,几章之后便有H,倒是《红楼之蟠玉》,让我回味了初恋的感觉。
薛蟠和黛玉二人,定是发乎情止乎礼的,这厢黛玉因为自己的一条手帕被薛蟠放在怀里便害羞的逃走,那厢薛蟠得了什么好东西都记得给林妹妹一份;这厢黛玉怕薛蟠遭人算计坏了名声白白惊吓了一场,那厢薛蟠救了黛玉母亲一命又帮黛玉请脉看诊……相信随着故事的展开,二人之间的互动会越来越多,让人按捺不住想要先睹为快。
秉承着奇文共赏的心情写下此篇长评,最后用一句话概括——红楼,这部亘古巨作,敢碰已是勇气可嘉,我很期待,或许《红楼之蟠玉》可以成为红楼同人的经典。
[回复] [投诉] [不看TA的评论]
[1楼] 作者回复 发表时间:2012-09-12 20:26:25
生平第一篇长评,感动得眼泪哗哗的,我会努力写好滴~~
小八,我会永远记得你的!握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