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主题

作者:秋日暖阳

关于工农兵学员的社会认知问题特意去搜了相关信息,百度到一篇文章感觉很能说明一些问题。
文章的主人公是工作几年后工农兵学员推荐上的南京大学,学习英语专业。文章中讲到入学后基础太差,老师一句一句教,不但教英语还得给补语文知识才能学下去,一共学了3年半毕业,毕业后回原单位继续工作。78年恢复高考后连续尝试两年都没能考取研究生(不知道是分数不够还是导师不想收工农兵学员,作者没具体写原因),无奈去了河北一家普通高校教英语(可见当时还能凭工农兵学历找到英语相关工作),但学历问题仍然成为困扰工作的重要原因,无法更进一步评讲师之类的职称,所以几年后作者和同是工农兵学历的同事一起和学校闹,终于让校领导同意他们读在职研究生解决学历问题。花了N年读完在职研究生后作者抓住机会去了欧洲某大学申请读博士(以大学讲师身份申请国外读博在当时很时髦,前些日子新闻那个学历造假的知名老师当年就是如此操作的)从此终于彻底解决了学历问题,以国外博士自居。
我是觉得这篇文章真的很真实的反应了那个年代工农兵学员的学历尴尬问题。
来自北京   [回复] [投诉] [不看TA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