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万里风鹏正举

作者:lolo

追晴偶的文已经两年了,从初时的《大漠鹰飞》、《霍启珊》到后来的《凤凰劫》、现在的《韦帅望》,一路行来,欣喜于笔下人物的成长经历,感慨于自己生活中的生沉离合,更多的是看文时看到某句深得我心,拍案叫绝之余而乐以忘言。
在当初的《大漠鹰飞》中,第三章里对田达的死交代简略、一带而过,第六章对于宫变过程的省略,其他如毋寡的脸谱化、毋志个性的模糊化等等,彼时的创作,不可谓没有留下遗憾(因为彼时有那个能力,所以我说是遗憾)。后来这些遗憾理所当然的弥补在了《凤凰劫》与《韦帅望的江湖》中人物的描写,心理的斗争,事物发展变化的过程,细致的描写使得人物形象愈加饱满。褪去了大漠中痞得没形、启珊中似曾相识的亦舒式风格,现在的晴偶完全蜕变出了自己的风格特色。比如现在犹善于写人心与人心之间的较量(如41章人物彼此间语言的分寸拿捏、言语之后的潜台词,表情与语言不动声色的较量,多不胜举)生动出彩,张力非凡,兼之语言生动幽默,读来让人意兴盎然。然而仅仅是这些吗?在《韦》的创作中让人能够感觉得到的是晴偶更加平静的心境。我曾经用“包容”和“过尽千帆”来形容,这种“包容”融入在行文时的一呼一吸之间,甚至是一种带有母性光辉的宽容,这么说也许不怎么恰当,但现阶段我只能这样表达。正是这样一份平静的心境使得储存于心中多年无量的物像与感悟跃然于文中,正是有了这种平静的心境,所以在现在的创作中,即使怒火中烧时能稳当控制蔓延,即使情绪高涨时依然睿智、通达。对生活中的不合理,不再只是碰撞后的妥协,而是透过本质后心平气和的坦然接受。
目前《韦帅望的江湖》已有风鹏正举之势,其思路和结构“自由”、“随便”、“不拘一格”,于疏散之中见根蒂。语言的简约、谐趣、舒展,情节的跌宕、奇崛、丰瞻。就基调而言,基本态度是入世的、积极的、拥抱现实和直面人生的。对生活中不合理的现实投之以轻蔑,却又热爱生活中一切美好的事物。强调主观性、自我性,带有细腻的心理色彩,把用感情浸泡过的形象,产生出浓郁的“人性”。通过帅望这样一个顽皮、敏锐、精力旺盛、叛逆又不失正直的孩子来构架一个成人世界。引用《菜根潭》中的一句话“交友须带三分侠气, 做人要存一点素心”,所谓素心便也就是飘灯大人曾提到的赤子之心,帅望所坚持的、奉行的,为之迷茫的、碰撞后依然选择的不正是这样一份侠气,一颗素心!而“大刃无锋”实际上就是“生活的哲学”。晴偶对于生活的直觉及特殊的敏感敏锐向来是让人欣赏的,通过直觉使得行文中处处贯穿着自己对于生活的深入体会和玩味,通过敏感敏锐使得她一向来善于诠释生活及生活中的矛盾、妥协,并将它们抽丝剥茧。矛盾与妥协固然令人沮丧,但她诠释的“生活”本有着“坚强”的底蕴、“理智”的内涵,而内涵的美恰恰在于其生活的本色、通透的质地。所以“以声速的速度倒下,以光速的速度站起来”。(笑)
从冷家到京城,唐门、温家、慕容家、魔教等的陆续登场,日后还应该有宫廷之争、江湖风云。有句话说:政治拓宽了小说的道路。人心与人心之间的倾轧,家族与家族之间的权谋,宫廷与江湖之间的千丝万缕、瞬息万变。看来晴偶的创作野心真是大大滴有啊!这样一个“江湖若比邻”的世界构架出来所需要的时间和精力怕不是旁人能够计算。目前虽乱,但管他呢,总有能看清头绪的一天,就像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与恨一样,我相信每个人物的出现、背景也不是无缘无故的,一切只等晴偶每日的添砖加瓦。
幽梦影中一句话说:少年读书如隙中窥月;中年读书如庭中望月;老年读书如台上玩月;皆以阅历之浅深,为所得之浅深耳。故以上所见只可谓隙中窥得。从启珊到鸟皇,从慕容菲到韦帅望,笔下人物的成长,晴偶创作的成长,我的成长。


[回复] [投诉] [不看TA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