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重生夜话》

作者:路过一次的C

很赞同牛嫂的看法,对于受众面窄的问题,是毫无疑问的。
有多少人真正能理解并将在理解后付诸行动呢?牛嫂的责任感,很钦佩!这当中并不是没有人没有想过,也并不是没有人不明白。最最根源的东西,一直是由普通的点点滴滴组成的大众形成的,厚重深刻的东西,不是小百姓不接受,而是没有时间和精力去接受,也没有能力来真正的快乐。
太多负面的东西存在于这样的一方水土,谁不知道每天有那么多的以各种方式获得财富的人,要背景离乡走移民之路。他们有没有中国文化?有。他们能传承么?能。
现在的问题是,一直不能也不愿离开的人们将如何将生活过得快乐。这不仅仅是个人的祈愿或是勤奋努力就能实现的!生活的严实绝对严酷过任何小说的描写,钢琴王子能借着某种动能说是心理问题而摆脱社会规则的束缚与ZC,墨水可以通过化学方法摆上餐桌,这一切,并不是小百姓所希望的,也并不是小百姓所能自豪的,每天都象一台高速运转的机器一般,并不是每个人都愿意,可是现实是如何的呢?不是人人都能成为自动检测仪可以保障最起码的生存环境。
问题在哪里,人们心里都有答案,并不是没有民族感,也不是不想快乐,往往最快乐的似乎是在有钱以后赶紧离开,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的想法的人,更多。
回顾重生,更多的也是回顾一种精神状态。
俺嚼得牛嫂笔下的那个年代更幸福的原因,无非是大家心中都充满希望,赵妈可以挣到更多钱,吃到饱饭,一家人吵闹中和谐安详。甚至连三个儿子的未来财产都算得清清楚楚,目标如此明确,希望如此能够通过努力实现,和现在这个经济MS发达腾飞的时代来看,显得更开心。
原因也是明显的,那个年代,不会象现在这般的令人压抑。
大学读完都难找到工作,物价飞到天上,而且还在继续上升,养老的老人越来越,哪怕是发达的地区象广州也只给发一百块的补助。而其他地区这方面是完全没有。或者欠缺。
信息如此的膨胀,人们心中的不安是如此的多,无幸福感的来缘和解决办法都不那么简单。
那个年代,住房是分配制,如果换到一个连长都不是的家庭,甚至八平米里挤四代人都有过。可是那时的人,更易于快乐,因为心中有希望,心里很踏实。
重生文,俺看得真的不多,看过的也只是娱乐性欢乐。牛嫂说的肤浅的,俺可能也看过。原因无外乎,被现实压抑得很难受了才会产生这样的文字。而十二她们的担忧,也明显来缘于受众人少,点击率低,没人看,货难售出的想法。瞧世界就是如此现实。世界可以美好,世界可以用阿Q的方法美好,民族性格也一定不会消失,只是可能并不会以美好的方式传承。在感叹莎翁的同时,在国内只怕没见过莎翁所在地的另类虚华,同样是一个由经济基础决定的消费大众群体。
简单的来看,似乎他们的工作做得更好。具体细纠原因的话,其实也并不象国人想象中的美好。所谓家家有本难念的经。
1
[回复] [投诉] [不看TA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