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走近娱乐圈之公司倒闭三百遍》

作者:小书虫

再回到陆北京的这个电影上。
这个电影让我怎么看怎么别扭。一方面当然是因为陆影帝的不接地气。他的家庭配置是国内许多人奋斗的理想目标。他作为儿子的待遇远超过国内许多独生女儿。
另一方面我是觉得它的立足点太小了。当然这部电影作为他个人喜欢的玩具,全由他做主。前面梁导也说了,他可以用这部素材,剪出来一个关于家庭变迁的社会问题,艺术性文艺性和票房可能都有了,但那不是陆影帝的电影了。但他的第1部的完全的个人电影执着于自己幼时童年的这一部分,让我真的觉得格局太小了。
但回头看前面拍的那部夏日。对夏日那段剧情里面除了电影以外,我最深刻的印象就是陆影帝交给苇苇的很多案件调查和资料统计,关于走失和拐骗的各种资料。
到了这部电影,就是他对个人的自顾自怜。个人觉得这不是作为电影人的责任感和担当。从他身边随便取材,就能看到各种各样的童年,看到各种各样的家庭,各种各样的父母。王导的家庭和谐幸福,粱导的家庭独特个性,苇苇的家庭不幸最终又幸福,大路的家庭普普通通的幸福。可以设计多组儿童的不同拼搏,可以立足不同家庭对孩子的影响。如果看到单上学路这一个名字,我想到的更能让大众引发共鸣的是,我吃了这么多年的苦,才可以和你坐在一起喝咖啡。他本人作为坐在这里喝咖啡的,拍了一部电影,说我坐在这里喝咖啡也很苦的。这不是大部分电影受众的上学路。
如果他只是一个单纯的票友,这样做倒也理解,个人的兴趣爱好嘛。我见过说因为喜欢某个剧团,砸了大价钱,请邀请剧组人员陪同自己演一部自己为主角的喜欢的戏剧的,观众全是自己的亲友。
但他现在是想转型做电影人。这是他独立执掌创作的第1部电影。如果是受资本胁迫的,或者剧组受别人控制的,可以理解。但这是一部他完全自主的电影,苇苇粱导和方芳给了他最大的支持,资方给了他最大的自由,他拿这个用来自我满足。他有想过第2部电影打算怎么办呢?
这个就好像大学毕业了,家里面给了孩子一笔钱用于个人创业。孩子说我要拿来开花店或者咖啡店或者猫咖来满足我童年的缺陷,然后赔了个底儿光。那家里后面再给钱的时候,必定会做约束。
毕竟现在这里有一个典型的成功的导演粱导杵在前面。他没有出名,没有赚钱的时候过的什么生活,大家也一路看过来。夏日的导演说换就换,汪汪汪演成一坨乱麻,他居然能给鬼斧神工的捡出来一部轻喜剧。后来成名之后也去拍了很多资方塞过来的,他不想拍的剧本。只能在剧情上暗搓搓的搞事。
所以陆影帝的这一部处女座电影在我看来是失败的。同为导演,梁导能看出来这是一部完整的电影,镜头也不错。但作为投资方,大家只看得到票房和奖项。如果票房不达预期,即使个人再有名气,投资方也会很小心的。就像苏有朋转了导演之后,我基本上对他就毫无印象了。还是前面某位读者提到他,我才想起来,哦,原来他去拍电影了。
所以这部分,也是这部小说后半部分我对陆影帝的最大的疑惑。他明明应该是个事业狂,有着一手好牌,但却有着不合时宜的天真。没有拼搏到底的劲头,也没有很好的规划设计。一直口头嚷嚷希望工作希望好的剧本,却不见行动。然后现在这一部电影的制作,对后期的事业毫无帮助甚至会是减分项。
25
来自上海   [回复] [投诉] [不看TA的评论]
[1楼] 网友:西碳碳  发表时间:2023-11-20 11:47:24
确实,电影好像是想描述几代人由于经济发展所带来的对家庭的忽视,但其实本质上这种“忽视”也是很多人得不到的,感觉能够共情的受众也只有大城市出生的“留守”二代,也就是和陆北京同一出生的人,他这种情况在这本小说里都不够当“悲情男主”,对于这部电影来说更是
10
来自广东   [投诉] [不看TA的评论]
[2楼] 网友:小书虫  发表时间:2023-11-20 11:48:24
而且就像前面苇苇冲奖的那部幸福小区,有一个国内专供版本。还有一个导演冲奖版本。他可以剪两个版本出来,自娱自乐的作为一部分,可以拿到外面去申请各种奖项,毕竟这种顺直白男的烦恼,在国外应该还是挺有受众的。
放在国内上映的就考虑票房。让剧组最起码可以回本不赔钱。
票房有了,如果在国外能再捞一个小奖回来,那这个电影也算是大赚了。
10
来自上海   [投诉] [不看TA的评论]
[3楼] 网友:45672259  发表时间:2023-11-20 12:01:15
我感觉就是陆哥前面写剧本太想拔高立意,他理想的父母关系是那种素质很高互相理解的,然后苇苇说爹味太重,说教意味太重,他果然是个男的!所以他吸取教训,就不拔高立意了,就说他自己的童年痛苦,真实,而且结局也不给答案,因为确实他自己都还跟父母在斗争,所以苇苇点出主题就是我跟父母说不通,所以这部说他格局小可能就是他被苇苇点出他原来爹味太浓后他就从本身经历来说了,也不是冲拿奖去的,纯自我表达!他这部电影票房不好后,他会反思的,到底什么是他想拍的,还像夏日那样拍现实,还是考虑观众拍商业一点的电影,不要太自我,可能会有进步的!
7
来自湖北   [投诉] [不看TA的评论]
[4楼] 网友:45672259  发表时间:2023-11-20 12:20:29
而且我觉得陆哥不能学梁导,因为他俩精神内核不一样,梁导还是想要名利双收的(当然他自己本身能力是突出专业的,也有一定底线),陆自己名利够了,是为了电影生涯续命才转型,然后他又是一个真理想化的少年(年龄是中年人了,但是思想却还是天真单纯,当然审美是中年男性),所以我觉得他该跟王导好好学学,因为王导纪录片导演出身,主打一个真实而且拍戏自然,然后他还与时俱进,会知道怎么炒cp来拍好剧的前提下让观众更容易接受剧情,想表达的精神内核也都表达出来了!陆自己本身既然喜欢夏日那种剧本,会为了初恋那个被逼假戏真做但魔改了原型人物事迹的剧本而感到愧疚,他自己再拍片就该和夏日一样多去搜集资料,多积累,再找合适的编剧(张编不行,乔编是苇苇的)合作创作好剧本!第一次拍摄失利不影响第二次的,因为这部电影的影评看来还是有人欣赏他的作品,不是完全失败的!
7
来自湖北   [投诉] [不看TA的评论]
[5楼] 网友:小书虫  发表时间:2023-11-20 12:47:09
我说的欣赏并不是观众的欣赏,就是投资商的欣赏。一个电影叫好不叫座是很惨的。比如流浪地球一,如果他只有口碑而没有票房,那就不会有二。所以当时忘记主创团队,谁说宁愿票房叫座不叫好,也不要叫好不叫座。
如果陆一直坚持自娱自乐,不被投资方看好,那么后面所有的电影投资和上映都需要他自己来解决。那甚至不是有钱能解决的事情。
做什么生意就需要考虑什么市场,生意人是非常现实的,就像方芳自己做项目老是赔钱,那杜老板就不会再让她去自己担当一个项目的,会给她配置好团队指定方向让她去做。幸好深宫大赚,陆影帝的这个电影是搭头,否则方芳这次又要重蹈覆辙了。
不过这么说起来,深宫的这一部电影算是苇苇公司自己出品的第1个电影吗?但想想西游系列也算自己人组的局,但当时算杜老板的。怎么界定剧组是自己家的还是别人家的?
1
来自上海   [投诉] [不看TA的评论]
[6楼] 网友:45672259  发表时间:2023-11-20 13:15:17
深宫还是杜老板出资啊,苇苇和陆哥一直都是杜老板投资,院线方面肯定也是杜老板的关系,不然不会一直不愿意得罪杜老板(虽然有的电影,比如二郎神传和楚楚2都躲了)!我明白你所说的,就是投资商是要有赚钱的,老票房失利陆也拉不到投资了,虽然他有钱但是如果没有资本关系上院线就难。但是陆是需要这次失败的,失败才能反思(他原来每次事业上的决定都对了,而且非常成功),大导如张艺谋和陈凯歌也要失败的时候啊,批评声不少,但是他们后面还是拉到投资(圈子和人脉还是重要的),陆还在那个圈子里,一次的失败不会完全不给机会,但是第二部电影就必须成功而且有改进(要么有票房,要么有奖,就连夏日不公映但是都跟□□拉关系的机会,资本不会什么好处都没有的!)对于陆哥的要求比一般新人导演高其实也是对他的一种期待!
1
来自湖北   [投诉] [不看TA的评论]
[7楼] 网友:小书虫  发表时间:2023-11-20 13:18:58
深宫是杜老板出资3个亿,又搭了3000万给陆影帝,但我记得前面提到说这是她自己的剧组。所以前面路演的时候苇苇自己定的路线,而不是听安排的。
所以我就在奇怪,这个剧组跟前面的西游剧组相比,究竟是哪一点本质不一样呢?都是苇苇自己找的剧本,自己找的导演,自己把关找的演员,别人投的钱。前面在西游剧组的时候,我那时候就感慨他们可以自己组局了。后来的楚楚很像自己组局,但还要杜老板把关一些事情。现在这两个剧组,不管剧情如何,感觉完全都是他们的个人控制的。
来自上海   [投诉] [不看TA的评论]
[8楼] 网友:45672259  发表时间:2023-11-20 13:45:25
我感觉就是从楚楚开始杜老板终于不找那个好莱坞团队来审片子要改剧情了(他相信那个团队的评估!但是楚楚是万编的剧本,签的合同保证了她对剧本d掌控,所以就没那个团队评估了!)后面武帝那个杜老板没投资,苇苇等于把班底都换了,所以是她自己组的局,然后幸福小区是方芳找的苇苇,所以关键是方芳信了苇苇,不继续找好莱坞那个团队,剧本就完全掌握在自己手里。西游时陆哥不想和苇苇演爱情戏了,但是那个团队说必须加,所以梁导才说要苇苇演勾引硬凑爱情戏,猴子没被勾引到(陆哥自己被勾引到,汪汪汪时还怕女主拿他入戏出不来,西游和玉面狐狸明显就是他动心的时候),所以西游时还真的是被杜老板限制的(找那个日本导演搞绿幕动作捕捉,陆哥没有对戏演员那时还很痛苦,怕自己演技过时不适应新科技的)。楚楚时拍绿幕陆哥就乖乖给苇苇对戏了,所以感觉楚楚开始他俩才是真的自己主局!
4
来自湖北   [投诉] [不看TA的评论]